故事:银杏叶黄的路口,再无橘子香


1

赵照第一次知晓恋慕是场独幕戏的样子,是在当年加入工作团队的年会上。女同事喝掉两扎啤酒,谁劝都不管用,哭得不成样子嘴里还念着,为什么不喜欢我呢。那时她就下定决心,以后绝不给任何人机会这样难为自己。

可是,万事不由人,都是没有办法的呀。

毕业的第一年,因为业务生疏,她常会凌晨急匆匆地归家。那天,距离凌晨仅剩十分钟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二十三岁的生日。也许是看到映射在石板上的身影,莫名心酸,便踩着当日的尾巴为自己买了个蛋糕,随意选了家路边大排档似的小食店,将插上蜡烛的蛋糕放在桌子上,轻哼完生日歌,就望着熙攘喧嚣的街道发呆,偶尔瞥到隔壁桌的男生,穿着白衬衫,右手夹着点燃的香烟,左手微握着透明杯子倒着三块钱的啤酒,喝出三千块的感觉,满是矜贵。

这是赵照第一次见到黄舸。

或许,可能,她落寞得极为可怜。他带着朋友们将蛋糕点上蜡烛,为她唱了首生日歌。她低声说谢谢,男生又返回提了兜胖墩墩的橘子,塞到她怀里,还不忘祝万事胜意。那种瞬间被温暖的感觉,柔和得让人掉泪。

2

这样银杏叶金灿灿发黄的秋季里,赵照攥着大半年的积蓄离职,相较此时最窘迫最贫穷的年龄,是有些不理智的。但她只是想找份不那么急切,平缓点的工作。

正式成为无业人员后,日子闲散得寡淡,她便去了大学时期常念叨的汉口租界,站在街头,为一路驻足的,和爷爷们年龄一样大的老房子,来张特写,还附上篇小文放在公众平台上。

之后,那么恰巧的幸事,一如缘分正好的诗。

游记被建筑设计团队看到后,聘为文案编辑,赵照第二份工作敲定下来,也是和黄舸的第二次见面。

一间不华丽的工作室,只是几十平的合租房,集生活办公一体,呼呼响的打印机和滋啦啦的炒菜声,混杂着生活气息,却难得的合宜。

工作的开场也很别致,多了份人情味。

黄舸照例穿着白衬衫,倚在桌子边,递给她一颗橘子,很认真地聊天,很好听的声音。

“小赵同学,你对我们团队印象怎么样。”

“像这颗橘子,蛮实惠的。”

“那你觉得乐于挥霍的时间,算不算得浪费。”

“不算,因为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黄舸听到她的回答,晃了一眼窗外摇得哗哗响的银杏叶,“可时间久了会倦。”转而又微笑着说,“欢迎在这里安营扎寨。”

赵照真正理解安营扎寨的意思,是在赶赴全国68条国道的路上。团队需要搜集各地老建筑的故事,就是大年三十都在路上过得。

他们借宿在一户人家中,晚上的时候,大家为了跨年特意用橘子皮煮水洗头发,还安利给赵照,黄舸帮忙煮了好几盆,拍着她的肩膀说,辛苦啦。后来才知道这是他家乡过年的习俗,祈盼来年福康。

等到钟声敲响零点时,大家就捧碗红枣茶围在小火炉旁畅谈,说这个项目成功后,以后要怎样怎样。赵照是买件之禾五万块的酒红色外衣,轮到黄舸他说,再去黄蓝旗吃顿黄焖鸡米饭。他们都说没追求,让再换个,他也依然坚持。等到话题被岔开之后,赵照挪到他旁边,近得能够闻到对方身上清冽的冷气,犹豫了许久才开口,“我生日那天谢谢你,等到回去我请你去黄蓝旗吃鸡米饭吧。”

“好啊。”

黄舸觉得这姑娘挺有意思的,那么执拗又真挚得感谢一个人,善意不多但也是足够的。

他有过几次都想告诉她,那天其实只是无意之举,不必放在心上。可最后不忍破坏这份软糯的情谊,都作罢了。大约是在人海漂泊的尘寰中,厌倦了孤单,难得眷恋起温暖。

3

初春的北京,仍旧鼓荡着冷风,凉意甚浓。

赵照如约请黄舸吃了顿饭香茶暖的美食,如果他没有因为饮食不规律,突然盲肠发炎,一切都会很如意。

她陪着黄舸检查,进手术室之前握了握他的手说我会等着你的。那刻的黄舸心底忽然有温慈的暖滚在心头,无限安稳。

当晚手术结束,她就在医院里打地铺陪着。因为医生不让睡的嘱咐,就隔段时间轻轻地唤他一声名字,后来干脆很认真地给他讲起顺德能够谈论一周的小餐馆饭食,像沙葛,鱼仔饼,打边炉的火锅,还有早上吃粥喝早酒的习惯。

黄舸躺在床上撑着混沌的意识对着她说,“好想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呀。”

“等你好了,我给你做,让大家都来聚聚。”

“好啊,到时候我也给你做几个菜。”

他们这样闲碎地聊着,直到天亮开始复健,赵照扶着他在长廊里慢慢地走,即使对方因为伤口疼而寥寥数语,也会给她一种江河岁月分外安稳的错觉。

朋友们的探望,已经是第三天的事了。

她站在外围看着他,一时有些不知如何自处,就下楼走走还提溜束鲜花回来,希望能够鲜亮的,装扮一下素白的病房。他看到她回来笑得明朗澄澈,赵照突然想起简媜先生的那句话:你笑起来真像好天气。低头轻笑着,被他看到却形容,像只花栗鼠。

赵照用家乡话吐槽他,黄舸笑得更开怀了,扯着她衣角要学地方的家乡话。

她就坐在床边一句两句地教,像小孩子的牙牙学语,时光里都折叠着娟娟而流的温馨,叫人眷恋。

就连隔壁床的阿姨都调笑他们,能把住院住得这般脱俗,还从来没见过,真是有活力的小情侣啊。

彼此难得红了脸,哈哈笑着掩过。

是啊,别人都觉得看护住院太难熬了,可她照顾他好像成了种习惯,没有不乐意,安心守着素然的日常。更多是像道涟漪,波动着她平寂苍然的生活。

此刻的她还不能说清楚什么是喜欢的情愫,更多得是体会到,能够很耐心地陪在他身边,会悠然自喜。

4

时光总是温馨且易逝。

黄舸出院后,大家又开始忙碌的工作。直到春天快马而去,他们终于遇到一笔大单子。黄舸和赵照留在小居室里,依旧准备着明天的签约。

深夜,整栋楼的电突然停掉。她有一瞬的小慌张,下意识拉了黄舸的手。黑暗里他回握着给予宽慰。她在后面打着手机上的手电筒亦步亦趋地跟着,而后去修玄关的电闸,捣腾许久也没有找到原因,放弃又开始工作。

赵照借着微弱的亮光,抱膝坐在地上,望向前方开始试讲的黄舸,很有少年感的意气风发。

“明天我这样讲,合不合适?”

“很好呀,要是方案还没有通过,那就是对方不识璞玉了。”

“什么璞玉,顽石才贴切点。"

黄舸也盘腿坐到地上,语气平淡带着点缅怀,给她讲起旧事。

“其实这个老建筑项目是我研究生时期被毙掉的论文,工作后提交给投资人,又被否决掉。直到看见你写汉口建筑的相关小文,我才知道它们的故事也可以这样生动。”

“生日那晚我也是一样的,很感激。”

还收获着浅浅心动。

黄舸转过头微微注视着光亮下的她,神情温柔,触动人心。

很扑眼,也很短暂。

他侧身,很想要抱一抱她。灯光温柔地闪了几下,就来电了。向着光又把手掌转到她的头顶,揉了揉。

之后聊天就那样仓促地结束,不过项目最后终于通过了。工作室也搬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但赵照总觉得少点烟火气息,平铺直叙得没有活力可言。

赵照有段时间常没有思绪,只好留在晚上找补回来,就双腿盘坐在办公桌上,开着笔记本码字,时不时张望楼下霓虹闪烁的夜景。她知道的,前几天不小心看到黄舸写的辞职报告。说不上来感觉,只是难过大于意外。也是种直觉,她一早就料到,他迟早会离开的。

这天黄舸回来取资料正巧撞见,心突然瑟缩地疼,心疼她所有的困顿,就像初次遇见她落寞地守着蛋糕,不曾惊动旁人只觉得难过。

他拉起赵照离开办公室,去听谢知非的现场。两个人缩坐在一个角落里,酒馆热闹如常,他们却平缓得像条春溪。

“真是傻姑娘,何必为难自己。”

“没有的。”她只是青睐与他的所有时光,想变得好点,再好点。

“小赵同学,你会讨厌那些被辜负的辛劳吗?”

“不会,因为我总是认为它可能会在下一个路口等着呢。”

“可能我会等不及闯红灯了。”黄舸默默剥着橘子,一瓣一瓣泡到酒水杯里,“如果我去南方,你觉得怎么样。”

“挺好的。”

她没有过多说什么,也没有过多的奢求。那些恍然若梦的美好,都是不能常拥有的独家欢喜。

赵照其实很想问,“这里难道不好吗,为什么要走呢。”

为什么好像是都市男女最常问的问题,喜欢追究缘由,就像是寻求属于自己的时光答卷。可她不会这样问,因为大概知晓这里没有能够让他留恋的。

就像今晚女歌手的只道寻常里唱着:其实我并没有太多期盼,毕竟一生很短少有圆满。

她只是有些遗憾罢了。

最后黄舸叹了口气,“现在攒个局吧,之前说过大家要聚聚的。”

他们两个从酒馆转到饭店,走到西单的大街上。赵照突然歆羡那句:想牵你的手,从心动到古稀。现在能够和他这样肩并肩地走一走,心里也软得像薄春里的暖阳。

饭菜很丰盛,有炒肚丝,酸菜鱼,咕老肉,白焯九虾,蟹黄翅,还有她说过的打边炉火锅。

酒酣耳热的时候黄舸告诉大家,他可能要离开了,想要到南方去。

大家都十分诧异,问及原由,他只是笑笑。大家来问赵照是否知晓内情,都希望能够劝劝他。最后,赵照坐到他的身边,什么也没说。他大概有些醉了,俯身枕在她的膝头,说了一句:你知道的吧,那种次第春风的感觉。就睡着了。她抚了抚他的头发:知道的,就像你来到我的生命。是对自己说,也是在告知对方。可是来世一遭,谁不是渡人不渡己。

他醒后一起起身,在北京的胡同里走远,任细雨伏满肩头。打开的车灯铺在清冷的石板路上,在绵密的夜雨里,互相说着再见。他张开怀抱,抱了抱赵照,宽阔而厚实,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怀抱。

微风一拂,让人心涩。今日种种只是山水里的一程,都是没有办法的。(作品名:《银杏叶黄的路口,再无橘子香》,作者:浔约。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看更多精彩)

点击【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