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唐僧离开女儿国时,回头看女儿国国王时在想什么?

雪百合148225091


唐僧离开女儿国,回头看女儿国国王,这其中是大有深意,要用心才能体会到。

唐僧虽然是一个心志坚定的取经人,但至少在他取得真经前,他也是一个平凡人。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唐僧也有七情六欲,也是有感情的。他回头看女儿国国王,更多的是对尘世间的恋恋不舍,更多的是一种对尘世间的绝别,更多的也是一种无奈。

因为这一去,唐僧就必须要彻底的斩断红尘了,对红尘不能再有半点的留恋。

如果唐僧不是如来观音选定的取经人,唐僧肯定会和女儿国的国王在一起,因为唐僧对女儿国国王是动了真感情,也是取经路上唯一一个动了真感情。

女儿国国女不同于其它女性,因为她是实实在在的人类。以前唐僧碰到的女性,哪怕再美艳温柔,都不是同类,所以唐僧有充足的理由拒绝。

但女儿国国王不仅是人类,而且身份高贵,温柔体贴,美丽大方,善解人意,关键对唐僧也是一心一意,简直是完美无缺,像这样一个女神极别的人,唐僧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唐僧也不由得心动了,如果唐僧不是有使命在身,唐僧肯定不会拒绝这段感情。

这最后的一回头,也是唐僧对女儿国国玉的一种告别,一种愧疚。因为自己确实辜负了女儿国国王的一片深情厚意,这一回头,里面也包含了对女儿国国王深深的歉意,他也是希望女儿国国王能谅体谅他的苦衷。

这一回头,唐僧知道自已以后再也不会回头了,再也不会为哪一个动真感情。自成踏上了西天这条路,唐僧就明白自己已经没有了后退之路。

我们平凡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过去的永远都不会回来,失去的也永远得不到,哪怕是近在咫尺。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使命。当唐僧在最后回头的那一刻,除了不舍和留恋,更多的也是一种身不由已。


烟雨楼主


唐生离开女儿国时回头看女儿国国王时在想什么?

唐僧想什么?

唐僧有几种想法:我现在是出家人了,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我必须完成,不能贪恋女色,办正事要紧。

女儿国王都看中我了说明还是因为我很优秀。

我要留下,那我的徒弟们咋办?

我要不出家那还说啥了,留在女儿国我是蝎子粑粑毒蚁粪(独一份),还不在国里横晃啊?

老唐,你六根清静不该有儿女情长之念……



用户5869183073


唐僧离开女儿国时,对女儿国国王说:“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沙僧却把唐僧抢出人丛,伏侍上马,没想到没走多远,被另一个见色眼开的琵琶精掳去了。唐僧到底回头没有无从得知,假如回头了,他心里到底想什么呢?

想知道唐僧心里想什么,我们得从女儿国国王的梦开始。

梦降喜兆

唐僧师徒在来女儿国前的夜里,女王大人做了一个梦,梦中“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对这个梦女王的解释是:女儿国自混沌开辟以来,从来就没有男人来过。唐僧是东土大唐皇帝陛下亲封的御弟,今天有幸得见,想必是上天赐予的。如果我和他共结连理,生子生孙,定可永传王业,这是喜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女儿国女王是个事业为重的女强人,刚开始对唐僧只是存在利用之心,无论从身份地位,还是历史缘由,都应该顺应天命,遵照上天旨意,招为王!

女王也是个心狠之人,愿以一国之富招唐僧为王,她自己为王后。可见作为利益交换付出的筹码有多大。


这时候的唐僧从离开长安,细数也有七八年了。在通天河边泪如雨下:当年离开长安,和皇帝说,只需三年就可回来,现在出来也这么长时间了。都说西天容易走,哪知道这么久了才走了一半,去西天路上妖魔阻隔,山水迢遥,磨难重重呀!(第四十八回)如果在家里,这时候老婆孩子热炕头,自在的睡觉,哪像这般披星戴月,餐风露宿!(第四十七回)

唐僧现在面临的抉择是:继续把这遥不可及的神圣事业坚持下去呢,还是投入一个女人的怀抱,只顾儿女情长呢。

说媒

女王听迎阳馆驲丞汇报,唐僧是一个相貌堂堂,丰之英俊的天朝上国男子,又是南赡中华之人物,而她徒弟个个面容狰狞,像是妖怪。于是不顾自古婚姻媒妁之约礼制,想着留下唐僧,打发他的徒弟西行。自古男女可好色,女王也不例外。这时的女王心里不仅仅是永存王业了,开始考虑阴阳交合、鱼水之欢了。

百官劝诫,女王才令太师作媒、驲丞主婚,去和唐僧求亲。

太师见唐僧后,看到唐僧相貌轩昂,心中暗喜:“我国中实有造化,这个男子,却也做得我王之夫”。这正好暗合了女王的心思。


唐僧知道他们是来说媒,便低头不语。不知道这时的唐僧心里在想什么,就此作罢,共享人伦之乐,或是继续神圣的事业。

将计就计

孙悟空知道太师来意,调侃到:按照老孙的意思,师傅你在这里也好,自古有云“千里姻缘似线牵”,去西天哪有这里自在。这时候的孙悟空应该看透了唐僧的心思。调侃归调侃,毕竟正果金身对孙悟空的诱惑更大,他要想修得正果,还个金身还得靠唐僧。悟空心生一计,让唐僧暂且答应,等交换了通关文牒,在逃跑不迟。

本能的反应让他一口回绝,如果我们在这里贪图富贵,谁去西天取经,那不就坏了大唐皇帝的造福于民的大业了;本能的反应又让唐僧又惊又喜,但出于事业心作祟,他怕一旦女王把他招为国王,要行夫妇之礼,就败坏了佛家的德行,丧了元阳。他怕呀,一旦入主女儿国,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有负皇帝重托,更修不得金身正果。

在纠结中的唐僧勉强答应了悟空的计策。

入主女儿国,倒换关文

女王闻言,排驾出城迎接夫君。见唐僧:

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

看到如此唐僧,心中更是淫情汲汲,爱欲恣恣,深深被唐僧的美色吸引了。

而此时的女儿国女王,唐僧看在眼里,羞在心里,面红耳赤。让始终对女人怀有浓厚兴趣的八戒说出了唐僧不敢说的话:

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娇媚姿。斜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这对唐僧来说,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考验,心猿意马还是笃定心志。

两人坐在龙床上,一个娇艳欲滴,一个纠结万分。

唐僧取出通关文牒,女王细看一番。上有大唐皇帝宝印九颗,下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见关文上没有他几个徒弟的名字,唐僧解释了他的徒弟的来由,都是犯过事,被菩萨解脱,将功折罪,保他西天取经。女王得唐僧同意,加上了他们的名字。

唐僧正是这时才想明白,往事历历在目。一路上跋山涉水、历经磨难,为得是大唐皇帝的功业;几个徒弟不辞辛苦,保他西天求真经,修金身求正果,他怎么能心猿意马;徒弟几人犯错才走上了取经事业,他岂不是要走老路。

女王在关文上添上几个徒弟的名字,回想以往。正是这一幕笃定了唐僧继续遥不可及的神圣取经事业。

在临走之时,猪八戒说了一句话:“我们和尚家和你这粉骷髅做甚夫妻!放我师父走路!”

为什么这么说?女儿国女王虽然倾国倾城,权利地位甚高,但她毕竟是一个有生老病死的凡人。那种让八戒看的如痴如醉的美丽,经不起岁月的冲刷,很快就会像秋叶一样枯萎凋落,很快明白了唐僧怎可毁身于短暂的温馨。

唐僧离开女儿国时,回头看女王,不禁泪流: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不要问我女儿美不美,愿来世常相随!



亿水清


《西游记》西凉女国那一段,原文是这样写的:

三藏道:“敢烦陛下相同贫僧送他三人出城,待我嘱付他们几句,教他好生西去,我却回来,与陛下永受荣华,无挂无牵,方可会鸾交凤友也。”女王不知是计,便传旨摆驾,与三藏并倚香肩,同登凤辇,出西城而去。满城中都盏添净水,炉降真香,一则看女王銮驾,二来看御弟男身。没老没小,尽是粉容娇面、绿鬓云鬟之辈。不多时,大驾出城,到西关之外。

可以看出《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唐僧回头看女儿国国王的描写。

唐僧离开女儿国时,回头看女儿国国王其实只是出现在电视剧中的场景,那导演为何要安排这一桥段呢?

小编想,应该有两个可能:一,这是导演深度剖析原著后挖掘出来的,感觉唐僧还是对雍容典雅,又温柔体贴的女人国国王有着一丝情愫的。

二,这是演员入戏之为,演唐僧的演员觉得唐僧应该会回头,最后导演一看,觉得不错,也就没喊停,不想倒是成了一段经典。

那当时唐僧(或者说是演员深刻揣摩角色之后的唐僧)离开女儿国时,回头看女儿国国王时在想什么呢?

个人觉得,他可能在想:一,世间竟有如此完美之女子,只可惜自己有要务在身,若不然,便情愿还俗,与之双宿双飞,岂不是人生一大美事。

二,卿本佳人,相识是缘,奈何无分!

三,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四,西凉一别终难见,佛心苦口断情面,万里独行无怨悔?自此爱恨不再现。

五,梦里寻她千百便,蓦然回首,伊人却在西凉城中住。


南野笑情


这是电视剧里面的镜头,书上并没有这个情节,别想多了。

猪八戒看见美女王,骨软筋麻,嘴巴流涎,心头撞鹿,唐僧看见娇滴滴的女王战战兢兢,似醉如痴。女王要招他为夫,他止不住抹眼泪,强忍欢笑。为了让女王在通关文牒上盖印,他假装答应和女王成亲,让三个徒弟代替他去西天取经。女王在通关文牒上盖印以后,唐僧假装送一送三个徒弟,嘱咐徒弟一些事情,到了关外路口,唐僧师徒向女王告别,女王自然不肯,猪八戒耍泼弄丑,女王被猪八戒吓到,沙僧把唐僧抢出人丛,扶唐僧上马。这时候,蝎子精把唐僧抢走。

悟空、八戒、沙僧腾云驾雾追赶师父。女王君臣跪在尘埃,都说:“是白日飞升的罗汉,我主不必惊疑。唐御弟也是个有道禅僧,我们都有眼无珠,错认了中华男子,枉费了这场神思。请主公上辇回朝也。”女王自觉惭愧,和众女官回国。








牡丹梅花鑫森淼


唐僧背负着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使命,他知道,他必须脱离女儿国,他心中系着天下苍生,要早日取回真经。但对于一个肉体凡胎的唐僧而言,他虽然皈依空门,但又怎么能所有遗忘情字呢?他需要拯救芸芸众生,可是女儿国国王也是这众生的一员,他会爱上吗?不!取经一起,九九八十一难,情字难关,但也只有这一关,是他凭本事过的。

若是唐僧留在了女儿国会怎么样?违反李世民的使命?取不到真经!可是也不能全然怪唐僧,九九八十一难,对于肉体凡胎的唐僧而言,着实太难了!在女儿国,通关文牒盖上章后,唐僧离别女儿国时间,他停留了一下马,可是他并没有转头看。可能那一刻,心中的感受,也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到。触景生情情生情,这一刻的不转头,他花了太多的勇气。

事实唐僧本是状元后人,若是父亲不遇害,他的人生会逆转,不会取经,早已组建好家庭。离别时,正如他对女儿国国王说:“下世若有缘分……”。这也是他最想表达的想法,今生无缘。那一刻的不转头,是对他人生最大的磨练,但却是对唐朝天子最好的效忠。各人怎么看呢?


新加坡负十四


要看透唐僧的内心,就需要知道女儿国国王在唐僧心中的位置,此外还有将唐僧本人考虑进去。

其一,唐僧此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用说,唐僧是受唐王所派去西天求取真经,这是此行的最大目的。一路上无论是遇到妖魔鬼怪,还是美色引诱,他的目的从来没有动摇过。所以,他最后拒绝了女儿国国王。从这里我们看出唐僧的信念是无比坚定的。

其二,唐僧也为女儿国国王的诚意所感动。唐僧也是凡夫,虽说书中讲到他是金蝉子转世,但他毕竟不是神仙。何况就是神仙也不一定完全脱离七情六欲。我说个常识,神仙属于六道里的天人界,天人界也分欲界、色界、无色界,只有脱离了欲界的天人才无七情六欲。包括玉帝也属于欲界里的忉利天人,不然他为何还娶王母娘娘。故此,唐僧肯定是有情感的。


其三,唐僧对女儿国国王说过,若有来生的话。说明他是将自己对女儿国国王的感情压制住的,最终取经的信念战胜了感情。

现在可以回答当时唐僧心中想的是什么了。可能有对女王的愧疚,也有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但当他扭转身的那一刻,一定想的是唐王的嘱托和取经的神圣使命。


六妙长春


唐僧:“若有来世,我定回来娶你,只要若有来世”,回眸那一瞬,他是不是也有冲动想过放弃一切,留下来陪她。回眸那一瞬,他是不是只想最后再看她一眼,想把她的音容笑貌刻进心底,留作怀念。回眸那一瞬,他是不是也像她一样难受极了明明伸手就可以握住对方的存在却不得不朝前渐行渐远。

《西游记》中有九九八十一难,八十难都给了悟空,只有女儿国这一难给了唐僧,生劫易渡,情劫难了,这一年,他上马欲走,女儿国国王流着泪喊到“下辈子娶我可好”。这一关,小时候以为他过得极轻松,长大后才懂得这一关他是拿失去换取的通行。

如若可以他定也想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可是遗憾吗?他过这一劫时经受住了七情六欲的考验,却错过了一生他应当是遗憾的,不然也不会在圆寂那一年,万佛诵经,万众朝拜时只说了一个“好”字。可惜西天成佛再无来世。唐僧最后这一回眸,有一种可能他是在想:妹妹,你确实很美,可惜今生我们没有缘分,如果有下一辈子,我一定不会皈依佛门,一定来做你的好哥哥!

回眸一望,就此别过,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深藏心底的这份情不知道何时才能对你说出,国王陛下 我两虽然情义,两情相悦,但是,我还有任务在手,我需要去完成我的任务与使命。此刻再见,不知何时才能再遇相见,国王陛下,希望我们有缘能够再见。忘了我吧,还会有更好的等待着你的。




语语剧场


原著上是这样说的

  这个地方没有男人,所以,当他们到来时,所有的女人们一齐鼓掌欢呼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

  女儿国的国王愿意以整个国家为嫁妆嫁给唐僧,想和他结婚,生子生孙,态度绝对是诚恳的。唐僧究竟愿不愿意呢?我们暂且先不揣摩他的心理活动,只看他的实际行动是怎样的。

  1.第五十三回结尾说:“次日天明,出离村舍。”可见,是天亮的时候出发上路的,大概是早上的六七点左右。

 2.第五十四回开头说:“别了村舍人家,依路西进,不上三四十里,早到西梁国界。”......“言未尽,却至东关厢街口。”

 三四十里路,按常人步行匀速时间计算,只在三四个小时。还没说上几句话,就到了西梁城的东门。因此,唐僧到达女儿国的时间应该是在上午的10点钟左右,大概范围是9--11点。

3.一到,就在迎阳驿馆休息。驿丞去向女王传报。

  4.女王说乃是今日之喜兆也,并立即叫太师来说媒。唐僧假装答应后,太师不等宣诏,直入朝门向女王报喜。

  5.不多时,女王大驾出城,早到迎阳馆驿,把唐僧带上车,女王说:今天是吉日良辰,可以结婚,明天请唐僧登王位。

  6.孙悟空叫他假结婚,这叫“假亲脱网之计,一举两全之美也。”唐僧道:“贤徒高见。”遂答应了这门亲事。

  7.三个徒弟当时就吃了一桌唐僧的喜酒,同时文武女官,各依品从,分坐两边,女王一一传杯,向各位敬酒,唐僧也擎玉杯回礼,与女王安席。

 8.酒席一吃完,女王叫唐僧登王位,唐僧说:“不可,明天才是登王位的黄道吉日,今日先印关文,打发他们去也。”女王依言。

  9.唐僧说:“陛下同贫僧送他三人出城,待我嘱付他们几句,我却回来,与陛下永受荣华,会鸾交凤也。”(唐僧说出的下流话还非常文雅)女王不知是计,不多时,大驾出城,已到西关之外。

10.长老慢下龙车,拱手道:“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女王大惊失色,扯住唐僧道:“明日高登宝位,即位称君,喜筵都吃了,如何却又要跑?”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唐僧遇女儿国国王还真的动心了!

再说说电视里

经过女儿国时,唐僧被女儿国的国王看中,女儿国国王百般相劝唐僧依然坚持要走,最后只说一句“来世若有缘份”

徐少华饰演的唐僧,朱琳饰演的女儿国国王,再加上优美动听的音乐:“鸳鸯双栖蝶双飞 满园春色惹人醉……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此情此景,让人非常的动人。女儿国归女儿国,唐僧还是要去取经的!在唐僧离别的时候,他停了下马,但没回头,那一刻他需要多大的勇气?

是心中对于女儿国念念不忘?还是其他原因呢?唐僧背负着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使命,他知道,他必须离开女儿国,他心中系着天下苍生,要早日取回真经。但对于一个肉体凡胎的唐僧而言,他虽然皈依佛门,但又怎么能全部忘掉情字呢?他需要拯救芸芸众生,但是女儿国国王也是这众生的一员,他会爱上吗?不!取经一路,九九八十一难,情字难关,但也只有这一关,是他凭本事过的。

小时候看《西游记》也是在思考,假如唐僧留在了女儿国会怎么样?违背李世民的使命?取不到真经!但是也不能全然怪唐僧,九九八十一难,对于肉体凡胎的唐僧而言,实在太难了!在女儿国,通关文牒盖上章后,唐僧离别女儿国时候,他停顿了一下马,但是他并没有回头看。可能那一刻,心中的感觉,也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到。触景生情情生情,这一刻的不回头,他花了太多的勇气。

百感交集吧!毕竟唐僧本是状元后人,如果父亲不遇害,他的人生会逆转,不会取经,早已组建好家庭。离别时,正如他对女儿国国王说:“来世若有缘分……”。这也是他最想表达的想法,今生无缘。那一刻的不回头,是对他人生最大的考验,但却是对唐朝皇帝最好的尽忠。

唐僧路过女儿国说了一句话,至今却成为众多情侣分手时的名言!不过这句话在当时只不过是唐僧委婉拒绝的一句话,但是现在的众多男女朋友分手时这句话却成了经典,这句话成了情侣分手的委婉话语,即说明了要分手又给双方留下面子,可以说这句话现在成为一句经典。






浮躁中独行


极有可能什么也没想,只是下意识地回了一下头而已。五味杂陈时,真的可能一片空白。

女儿国国王,是唐师傅取经路上遇到的一个正常的温柔的人类美女,而且唐师傅和美女国王某些志趣相投,交流非常愉快。如若不是作者让唐师傅具有坚定无比的佛心,我想,面对如此美好的异性和如此美好的世俗生活,他会把持不住,中途而废的。

即便他佛心坚硬似铁,偶尔的意马心猿也是会有的,毕竟,彼时彼地,唐师傅还仅仅是唐师傅而已。所以,不得不离开时,下意识地回眸,也是在情理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