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些“文房器物”,那叫一個雅

“文房”廣義解釋為文人的書齋或書房,狹義則專指書寫、繪畫與讀書的文具。“文房”一詞最早見諸文獻的是南北朝時期,專指國家典掌文翰的地方,有點類似今天的檔案館。


歷史上第一個將文房用器整理出書的是南宋的趙希鵠,在其《洞天清祿集》列入十項內容。而中國的古代文房用具至清代形成了鼎盛時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那些器物的實用價值,也被觀賞與把玩性所取代,成為名副其實的“文玩”。

文房清玩,形微體輕,然而正是這些小玩意,卻以其豐富的功能和獨特的造型,構成了一個絢麗多彩的藝術世界。文震亨的《長物志》綜合概述了明代文人清居生活的物質環境,列入眾多的文房用具,高濂的《遵生八箋》將文人清居的清玩統計了49種之多。

01

筆用類

筆架

也稱筆擱、筆擱

即架筆之物也

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

於書畫構思或暫息之際藉以置筆

以免毛筆圓轉汙損他物

為明清文人悠閒雅趣生活的象徵。

筆掛

掛筆的一種器具

古為橫長式

現多為圓形、菱形等狀

上布有均勻對稱的小鉤

以利於掛筆用

故此稱筆掛

筆筒

為筒狀盛筆的器皿

多為直口,直壁

口底相若

造型相對簡單

明時筆插一般為中間一方孔

周圍三或四圓孔

用以插筆之用

到清代演化為單孔和雙孔

由於筆筒的出現

不太乎合文人審美情趣的筆插

到清中以後已退出文房用具之列

筆床

作為擱放毛筆的專用器物

南朝徐陵在《玉臺新詠序》中說:

“琉璃硯盒,終日隨身;

翡翠筆床,無時離手”

就像今天的文具盒

筆船

顧名思義

就是一種船形貯筆器

筆船通常以竹木牙角為材料

用法是將毛筆橫放在上面

筆屏

案頭小屏風與毛筆插

結合起來一種置筆器物

毛筆洗淨之後

需要以筆尖朝上的方式豎置

這樣筆頭上的水液便自動流下

筆心逐漸乾爽,也就不會漚爛

筆簾

又稱為筆捲

一種臨時存放毛筆的傳統工具

形如竹簾

多以細密的竹篾製成

筆匣

貯筆之用,便於出門攜帶

置藥其中還可以防蟲蛀

清宮御用筆匣多為

清乾隆、嘉慶兩朝所作

大體分紫檀、文竹兩種

筆海

插筆的器具

直徑19釐米以下的叫筆筒

達到20釐米的稱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