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鼠疫》,人们宁愿相信荒诞,不也愿相信爱



在加缪的《鼠疫》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闹鼠疫而关闭城门的时候起,他们就完全生活在离别的境况中,得不到能使人忘掉一切的这种人间温暖。”


一如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瘟疫,后来都启动了封城行动,而社会秩序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破坏。在封城之下,乱像丛生,从团体到个人,秩序缺失,信仰沦丧,情景不可不谓难得一见,而瘟疫之后一切又将重建,只是瘟疫给每个人心里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使他们渴望着重新拥有温暖。



瘟疫是一场人与病毒的战争,与人类战争相同的是,瘟疫隔离了人们,战争分散了人们,不同的是,但瘟疫之下,人们似乎更加淡漠无情。



瘟疫总被人类认为是天灾,虽不能说是“天谴”,至少他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导致的,人们去侵占,捕杀动物,肮脏的、不卫生的环境滋生了病菌。有些动物确实不能成为人类的食物,比如,老鼠、蝙蝠。因为他们体内的病菌是人类的措施和体质都难以抵抗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类并不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连“禽流感”都能让人们为之恐慌,如果源头上杜绝,人们还须对自然保爱护和敬畏。


灾难发生后,还有一个重要角色是官方报道,麻痹着大家的思想,宣传着不实的消息,但是很多人宁愿对这些消息选择耳充不闻或盲目相信,阉割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当今,更有甚者,开始紧抓着错误不放,要打到那些造谣者。




小说《鼠疫》当中,在疫情进行的时候,也发生了哄抢药品,宣传捕杀猫的荒诞行为,这些都,是不够科学聪明,不够冷静理性的思维所致。虽然,疾病使得媒体开始鼓励团结一致,抵御病魔,但瘟疫的流行并没有能够引起很多人的警惕,反而为他们的堕落找到理由,随意地抬价,及时地行乐。这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只能从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好似这场瘟疫与他们无关。


灾难加剧,从开始对数字的不敏感到被动接受着一切指示,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被要求隔离,与家人们分离,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不想做,他们只能等待被解救,被试验,像个提线木偶。


一场瘟疫来袭,让大家的道德底线持续下降,疾病没有让大家更包容、坦诚、友爱,反而彼此间漠不关心。对生命也毫不尊重。而官方在鼓吹英雄主义,医生在麻木地做着实验,一个生命的逝去不被尊重,不被怜惜。




但文学是善良的,总是对人类群体报以怜悯和同情。呼吁关爱社会,用爱来面对困难,而不是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一味地因为思想的宣传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和用爱对待人们的能力。因为疫情总会消失,而这种过度关注斗争给人们带来的只有冰冷的情绪体验。


《鼠疫》里的情节略显荒诞,可它也是现实,鼠疫不会消失,它还会再现,没有人能治疗鼠疫,它只会自然消亡。只是当它再出行的时候,人们还是会陷入同样的状况里,要克服鼠疫带来的危害,我们只有不惧怕,保持正直的态度,维持住生活的秩序,同时不要用心去体会,忘记关爱身边的那些人。


回想起来,这一幕幕又何尝不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