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歷險記”背後,在線上課正在經歷什麼?

新冠肺炎疫情讓假期延長了

但課還是要上的

目前

全國很多學校都選擇了

在線上課

以釘釘為首的

學(ban)習(gong)軟件

迅速在學生群體中

被迫走紅

學生們每天要像上班族一樣打卡上學

老師在線佈置作業、發起考試

並實時查看學生的完成進度

當一場堪稱史無前例的

在線教育試驗轟轟烈烈展開的時候

誰也沒想到

一群中小學生

讓提供在線教育平臺的釘釘

首先經歷了一場“歷險記”

應用市場上釘釘評分一度“觸底”。

許多人湧入各大應用市場

為釘釘打了

“五星好評,分期付款”的一星評價

讓這款APP的評分迅速見底

以至於部分應用市場

被迫關閉了釘釘的評價功能

真是”神獸出征,寸草不生”

被逼無奈的釘釘

不得不危機公關

通過微博和短視頻

向“神獸”求饒

(“釘釘本釘、在線求饒”。來源:@釘釘)

這也成為在線上課前幾日

最火熱的網絡話題

在線上的課,什麼最吸引人?

如果你認為

“釘釘歷險記”

就是在線上課的全部

那就錯了

自從各地開啟網課模式以來

老師們為了提高學習質量

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比如

你見過這樣上體育網課的嗎?

清華公管學院湖北籍教師

梅賜琪的直播課《不完美的公共管理》

以新冠肺炎疫情應對為例

探討了對行政管理體系的合理期待

在網上圈粉無數

為了解決直播課

觀看體驗不佳的問題

網紅攝像頭、上課鈴聲、

黑板貼紙、彈幕互動、趣味投票......

都成為了直播課堂上的用心“彩蛋”

而作為湖北籍教師

梅老師在直播課最後說

“有一句詩叫‘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我們湖北人什麼都沒有

只是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很多的黃岡密卷

感謝全國人民的以德報怨。”

引人淚目

網課“當事人”怎麼看?

在線上課

絕不僅僅是釘釘與小學生之間

“史上最離奇的遭遇戰”

它考驗的是每一位網課“當事人”

作為不熟悉互聯網的老教師

@奧斯卡的小粉絲:上週六偷偷潛入高中英語老師的直播間看他上課,50多歲的人了,也要開始給學生直播上網課,手機屏幕小,他講最後一題的時候都看錯行了......我心疼他!

作為年輕老師

@我叫郭宥嘉:說年輕老師還好些的!年輕老師在這裡!不僅要統計班裡各項打卡任務,還要準備自己的直播課,還要負責遠程指導老教師使用軟件各種功能,還要隨時並及時解決家長的各種問題,還要被家裡人喊“一天坐電腦前不動彈,起來溜達溜達!”

作為學生家長

@星星兩兩:剛適應了在線辦公,娃學校通知在線上課!手機、pad,電腦輪番使用,左腦辦公,右腦看娃,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真的很希望睡了一覺,第一條新聞是疫情結束,所有人都健康平安!全國開學,企業復工。

在線教育改變了什麼?

這場全民在線教育大實驗背後,改變的是所有“當事人”的生活節奏。突然的線上教學,習慣了線下授課的老師們開始重新編教案、製作PPT,還要學習直播平臺的交互方式。網課翻車現場頻現:生物課老師上課被直播平臺封號,政治老師上課忘記開麥......有些老師甚至感慨,“難度堪比再就業”。

對於給平臺打“一星”的學生們來說,雖然成長在互聯網時代,面對“網課”的經驗不一定就比老師們多。試想一下,學生一學期選了5門在線學習課程,不同課程採用不同的方式,甚至在不同的教學平臺.....要想在短期內掌握這些,難免會產生“認知負擔”。

而對於難得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在線教育則意味著更多的監督責任。“望子成龍”的焦慮情緒也更容易產生,有的家長甚至在學校課程之外,購買了更多的網絡課程為孩子“補課”。

當網課成為疫情中學習的救急手段,無論是師生、家長、還是參與這次在線教育創新的每個人,都需要經歷一段適應期、調整期。

所以

網課到底應該是個什麼課?

你在網課中都遇到了什麼問題?

咱們評論區見!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校對:郭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