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下一个面试“锦鲤”?

蒋献凯


面试是一个展示个人学识、能力、经历和岗位匹配度的良好舞台,我认为要成为

“锦鲤”,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进行必要的训练。这不是多余的,面试谁都会紧张,如何把紧张的影响降到最低呢,答案是实战模拟,把可能遇到的题型、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提前模拟一遍,顺便练习一下思维、普通话,这样你上考场才心里有底,能够确保正常发挥。

二、充分了解岗位需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试前一定要对自己的岗位有所了解,以公务员为例,加入人家要招录文书,你大谈特谈自己农村工作经验丰富,那就可能被毙了,这种情况你要谈自己对文书岗位的认识,自己丰富的文字工作经验、沉稳的性格、超长的耐心,这样才能赢得面试官的“芳心”。

三、来点超常规思维。在做好前两点的情况下,我觉得如果想成为锦鲤,你可以尝试一下超常规思维。举个例子,老兵当年当公务员面试考官时,有一道题是如何看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考生们大多从人各有所长的角度来答,我们手上的答案提示也是如此,大家的分数都差不多。到快完的时候,进来一个考生,他的答题角度是外在的白是比不过内在的香的,因此人要注重外在美,但更要修炼内在美。这个答题角度一下子就超越了所有考生,毫无疑问地拿了最高分。

先就说这些吧,有志于进入体制工作的请关注老兵,为大家持续分享干货。


公考面试观


让自己优秀到不能被忽视,面试自然手到擒来。

有一个值得借鉴的思维方式,即“回报后置”,做一件事情前,不要想着自己能获得什么,而是先基于自己的理解,把事情做到极致。

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始终在打杂找不到意义,有的人却飞速成长?

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做事的底层逻辑。有人能从一地鸡毛中拨云见雾,也有人在条条框框中迷失自我。

最后,说一个核心思想:把事情做得超出别人的预期。这样,才是真正对一个人好,胜过虚头巴脑地讨好。

做每一件事情前,都应该带着宏观的视角去理解,更应该带着微观和落地的心态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