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做的点心,里面层次不清楚?

宁净淡雅


你好,首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更新家常菜肴和居家烘培技巧,简单直观详细,保证你一看就会,一做就对!

现在回答您的问题,点心层次不明显是油酥和面团没有充分融合,现在我分享您我做的蛋糕酥,您比对下做法,其中有很多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油皮 中筋面粉 300g清水 150g猪油 90g酥皮 低筋面粉 200g猪油 100g

首先,无论是哪种水油皮,面粉:水:猪油都是10:5:3 也就是每100g面粉加50g水和30g猪油,以此类推…… 油酥里面,低筋面粉:猪油是2:1 ❤️重点是油皮里面水的用法! 【硬质皮,类似蛋黄酥这种】这里的水用热水或者把猪油加热融化再揉到面里,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蛋黄酥这种酥脆的表皮。 而且如果是手揉面的话,这样是比加软化的猪油和清水更容易揉到扩展阶段的

【酥式月饼,绿豆凸,绿豆碰这类酥软的表皮】 在制作这样的点心的时候,油皮在制作的时候,猪油一定是常温软化的,水一定是凉水!这两个条件都要满足!!! 做这种表皮建议还是有个揉面机比较好……不然真的要人命……

❤️末尾附两个小Tips❤️ 1.做油酥的时候,可以先把低筋面粉用小火炒熟,这样出来的点心会比平常更酥!因为加热过程中面粉变性,再进行烤制的话就会酥的掉渣~ 2.低筋面粉用小火炒熟,在擀油皮的时候扑薄薄一层在案板上,比用正常面粉,这样做出来的点心层次更明显,口感更酥软~

这种也是蛋黄酥那类表皮


悦食慧


苏轼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意思是点心的外形如同月亮一样,而内馅中有香甜的酥油和麦芽糖,个人觉得这句诗用来描述蛋黄酥也挺恰当的。提起蛋黄酥,就不得不先说中式酥皮点心,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到了北宋后期已经开始出现很多专门制作酥皮点心的作坊了。后来到了清朝,民间流行将点心进贡皇室,使得酥皮点心摇身一变,成为了进贡宫廷的御用点心,从此蛋黄酥开始发展起来,这类点心在群众中流传更广了。

中式酥皮点心有明酥、暗酥和半暗酥之分。明酥顾名思义,就是酥皮点心的层次可以从外表直接看出来,比如螺旋酥、荷花酥等。暗酥则是外表看不到层次,需要切开酥皮点心,才能看到里面的起酥层。蛋黄酥其实属于苏式月饼中的一种,如今以它的受欢迎程度来说,已经是中式点心中的王者地位了,其对于华人的意义已经远超月饼的范畴。

蛋黄酥之所以能长盛不衰,跟它绝妙的口感密不可分。那刷了蛋黄液的金黄色表皮,微微裂开的酥皮,少许黑芝麻点缀其中,能勾起你强烈的食欲。一口咬下去,就能看到那层次分明的酥皮结构,一层一层包着红豆沙,最中心的是流油的咸蛋黄,色泽红润香气十足。酥脆中带有柔软,清甜中带有咸香,蛋黄的油润弥补了外皮的干涩,能让你的舌尖为之兴奋无比。

蛋黄酥厂家提醒您,新鲜出炉的蛋黄酥外表是极为酥脆的,但是放置一段时间后酥皮会变软,类似于广式月饼的回油,但是它不会像广式月饼的浆皮那样柔软。如果你想让它变回酥脆的口感,只需再次用烤箱烘烤一小会即可。


爱吃酸菜的林


要想点心层次分明,就要多次抹油酥(油和面粉搅拌成可以流动糊状),把一个小剂子擀成条状抹一次油酥,卷起后成条状,再次擀成条状抹一层油酥,再卷起,整理成你想要的形状,包你喜欢的馅料。


爱吃大米和大饼


面软,油放少了。


明月似骄阳


这个油酥不均匀有关系、均匀的涂抹在两层之间的油酥、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