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16名贫困学生与清华学子线上“结对子”

红网时刻株洲2月24日讯(通讯员 刘勤翰 于典)“李妈妈,抱歉这么晚还打扰您,孩子听完这次网上公开课有什么感想?”2月23日晚11点,工作人员向当天参加“王仙镇-清华大学线上助学课程”的贫困家庭进行逐一电话回访。

“感谢政府给我们孩子这次学习的机会,孩子物理不太好,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辅导。”李妈妈接着说道,“因为我们夫妻俩都是残疾人,孩子从小就很自卑,希望这次活动还能帮助我女儿像其他小孩一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线上助学课程。

据悉,此次由醴陵市王仙镇团委、扶贫办联合清华大学团委开展的针对贫困学子的线上助学活动,将以伴读的形式,采用“结对子”、“量体裁衣”等方式,由清华大学团委志愿者服务队的老师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陪伴和辅导。此次活动不仅会在学习上帮助孩子,更多的是培养兴趣、分享经验,还会有专业团队为有需要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通过前期摸排走访,王仙镇政府筛选出16位最需要帮扶的学生。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明确了各户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学习需求后,于2月23晚7点正式启动了此次活动。

黄先优同学正与清华大学志愿者老师面对面交流。

“谢谢你们啊,快吃橘子,这里有茶水,你们别站着,快坐下休息一会。”房间里到处是黄妈妈忙碌的欢快背景。23日下午6点,镇团委与镇扶贫办工作人员来到黄先优小朋友家,指导他们下载在线助学软件,帮助他们调试设备。

黄妈妈家中有一子黄先优,14岁,还有一个7岁的女儿,一家人全靠她卖菜为生。“真的想让孩子多读书、多了解外面的世界,长大后不要像我一样这么苦这么累。”黄妈妈说,“希望孩子能通过这次活动,以清华大学的哥哥姐姐为榜样,好好学习,以后也能考上名牌大学。”当得知黄先优还没有入团时,镇团委书记便打趣的询问是否愿意当一名团员,没想到得到的是小孩子坚定的回答“想!”

“孩子非常喜欢画画,但是家里没有条件让他学。”说完,刘妈妈便一声叹息。“刘妈妈您别担心,我们政会努力帮助孩子的,等疫情过后,孩子也可以来政府画画。”据了解,刘瑶12岁时便被查出患有癌症,经过长达两年的化疗和休养,在孩子的坚持下才勉强复学。为了给孩子治病,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我跟他爸爸原本就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她这一病我们家就更难了。”说完刘妈妈的眼圈已经通红。如今,刘瑶虽然身体时有不适,但是爱学习的她常年保持年级第一。当工作人员看到她恬静的笑容时,很难想象这个女孩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病痛。

扶贫助学不是简单的“施粥”,更要在‘育人’上下功夫,扶贫先扶“智”和“志”。此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走上自立自强、成长成才的道路,让他们学会心怀感恩、饮水思源,将爱心传承下去。

运用互联网打破空间壁垒,摆脱“单打独斗”的有限力量,“众人拾柴”协同发力扶贫助困。下一步,醴陵市将联合更多高校与社会资源,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帮助更多寒门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