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你如何看待最近中国大批地翻拍日剧这种现象呢?

GtoD


正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两台热播的电视剧《安家》,是孙俪三年磨一剑的新作。讲述了将“没有卖不出去房子”的金牌中介房似锦被临时调任,成为了一家业绩不断下滑的新店长之后所发生的故事。该剧翻拍自日本高分热播剧《卖房子的女人》,有曾经有过《双面胶》、《蜗居》和《王贵与安娜》的著名编剧六六操刀改编剧本,力求更加本土化,贴近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原版日剧由北川景子主演,女主角三轩家万智是一个销售天才,言行举止高冷无比,有着自己的slogan,每次要大展拳脚的时候就喊出一句“GO!”,加上日剧历来有着的“沙雕”漫画风,神奇音效和夸张表情的衬托,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这都并不好接受,所以这就对编剧的改编功底发起了很大挑战。

自从这部剧宣布买下版权准备翻拍开始,截止播出,足足改了三次的剧名,从《卖房子的女人》、《卖房子的人》到《安家》。连观众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编剧和制作方的纠结,确实,我国在翻拍日剧上不止栽了一次的跟头。

一直擅长拍摄治愈,温情的日本电视剧,结合了美味的日本料理产生的高分日剧《深夜食堂》,在日本国内外都有着一大片忠实的拥趸者。所以,国内的资本方也闻风而动,想要啃下这块香饽饽,黄磊作为中国版的老板,少了原版中老板瘦削的脸庞和眼神里的沧桑,眼中只有人生美满幸福的神色。历时八个月在台湾拍摄的这部电视剧,请来了无数的明星助阵,可是展现的压根就是中国人的深夜,也不是中国人深夜会吃的夜宵。反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与原版在评分上足足差了6.6分。

吃了一次亏还不够,梁家辉再次自导自演了《深夜食堂》的电影版,故事背景放在了上海的弄堂,梁家辉的脸看着还算是有故事,尽管该电影已经大刀阔斧地改革了,但是这种日式小店和中国风情始终不能匹配。

翻拍日剧吃亏的不只是中国影视剧,韩国这个娱乐工业大国也遭受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最近在《歌手·当打之年》中大展风采的日本灵魂歌姬米希亚,为一部大热高分日剧《仁医》就献唱过主题曲。该剧在日本当时轰动一时,虽然是穿越题材,反而叩问了人性,以及探讨了渺小的个人与宏大的历史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该剧一度封神。于是,韩剧启用当时还是正红的宋承宪,金在中等人翻拍该剧,可惜,节奏拖沓,演技矫情,原版里面的泪点飘过日本海到达韩国就全部蒸发没了,粉丝疯狂刷分都拦不住这部剧的差劲口碑。

唯一在中日韩三国全部翻拍过,并且稳住了各国特色和水准的剧,就是《流星花园》。每部剧都是改编自日本漫画,2001年由台湾偶像剧教母柴智屏监制,翻拍了第一部剧版得分8.2,大s和F4在整个亚洲掀起一阵飓风。随后,评分8.1的日本本土版和评分7.4的韩国版也陆续推出,作为单纯的偶像剧,几乎每个版本都是高分确实是不多见。各个版本里面的演员,松本润、小栗旬、李敏镐、金贤重等都成了炙手可热的当红明星。这个ip有多火呢?就连美国都曾在2013年翻拍过美版,虽然评分只有2.3,不过猎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尽管日本是个岛国,但是其极具特色的国家文化,对于翻拍其作品的国家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很多时候,我们翻拍自己的作品都不能再重塑辉煌,更何况要改编他国文化呢?希望以后我国的作品能优秀到让他国翻拍我们的作品,不再总想着“坐享其成”。


影视口碑榜


最近几年,随着内地电视剧创作环境的日益狭隘,题材过于重复造成了观众的腻烦心理,急需一些新颖的题材来唤回观众的热情,保证收视率和随之而来的广告投入,必须引进外来题材对国产剧进行改革。

而外来途径只有美剧、英剧、泰剧、韩剧、日剧几种。因为文化差异太大,英美剧的价值观和我国主流价值观相冲突,必然不能作为主流引进。于是,以言情、家庭伦理、职场励志为主的日韩剧遂成为引进的主流。

但是,最近几年韩剧对于现实题材的回归,带出很多批判现实的创作方向,这样的价值观肯定不能被作为我国价值观的主导方向,这一下,唯有大多数沉浸在个人素养和家庭伦理的日剧题材成为最为稳妥的引进方向。

以《东京女子图鉴》为例,编导可以注重其中女性职场的种种,塑造成一心向上的职场玛丽苏《北京女子图鉴》。用一种追求物欲的励志来关注职场的奋斗,女性的崛起直到财政的独立自主。这样,既可以保留我国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又可以肆意地在剧情里堆砌各色名牌为奢侈品做广告宣传(女主角心魔一般存在的LV包包,8700的市价就做了呕吐袋)。正是符合国内经历过家庭婆媳关系伦理剧和奇葩抗日神剧洗礼,苦于没有新鲜刺激的电视剧观众的强烈要求。这样的剧集投入流通,如果火了,名利双收;如果没拍好,也可以负面操作赚足热点提升知名度,基本上算得“只赚不赔”。

而且,国内电视剧筹备、制作、后期、买卖交易各自为政的操作模式,使得销售信息反馈相对滞后。一部好题材口碑片酬双丰收,立马激起众多效仿者的跟风跟进,大量资本投入雷同的题材领域。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投资方希望更早地做出成片投入销售,于是来不及打磨剧情和表演,仓促拍摄潦草结尾,表面上是大规模的数量优势,实质上却是在快速消耗任何题材类型的杀鸡取卵之举。这一行为从根本上已经成为整体国产电视剧的基本流程,而大批量的翻拍日剧,只是机缘巧合,碰上形式而已。


巴塞电影


当下大部分国剧都缺乏创新力,所以会寄托翻拍注入一些新鲜血液。翻拍日剧并非坏事,如果一部剧吸引人,翻拍无可厚非。只是要看如何翻拍,如果不考虑国情,生搬硬套(如已经拍完的某五个字的剧),还是落人笑柄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