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草莓栽培新技術手冊:高產、優品、收益最大化

草莓紅嫩鮮豔,果肉多汁,富含維生素C及濃郁的水果香氣,營養價值高,具有較高的保健功效,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水果。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農業觀光采摘在全國各地尤其在城市周邊區域發展迅速,草莓採摘逐漸成為一種人們鄉村旅遊及體驗式旅遊的重要方式。近年來由於草莓的經濟價值及種植效益一直較高,助推了我國草莓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國日光溫室促生栽培草莓主要以地壟式為主,而立體栽培模式則打破了這種傳統栽培方式。立體栽培可有效增加溫室空間利用率,改善草莓生長環境,降低草莓病蟲害發病頻率,提高果實品質與產量,同時更利於推廣生態化栽培且便於觀光采摘。

本文結合目前草莓生產狀況,對草莓立體促生栽培相關關鍵技術進行了總結,以期為發展優質草莓生產提供技術參考。

1、品種選擇

立體促生栽培的草莓要選用在冬季及早春的低溫條件下開花旺盛,自花授粉能力強,果型大而整齊且畸形果少,果實風味好的品種。目前適於進行立體促生栽培的主要草莓品種如下:

紅顏:該品種是以‘辛香’為父本,‘章姬’為母本雜交選育而成的優質大果型草莓品種,1999年由日本引入我國。其植株高大長勢旺、風味優良、商品性好等優點,同時該品種連續結果性強,需肥量較大。

豐香:為日本草莓品種,1987年引入我國。該品種早熟、果大,休眠淺,適應性強,株型較開張,葉片肥厚,葉色濃綠,抗白粉病能力較差。

章姬:該品種是由‘久能早生’與‘女峰’雜交育成的早熟草莓品種,1996年由日本引入我國。其植株長勢強,繁殖能力中等,對炭疽病和白粉病有中等抗性,豐產性好。果實呈淡紅色長圓錐形,芳香味濃。

甜查理:該品種為美國早熟草莓品種。該品種休眠期短,植株生長勢強,葉片肥厚,抗逆性強,產量較高。

豔麗:該品種是由瀋陽農業大學以‘08-A-01’為母本,‘栃乙女’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果面平整,果實圓錐形,果形端正,光澤度強。2014年3月通過了遼寧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備案委員會備案,目前在遼寧地區推廣效果良好。

2、立體設施類型

A字架型:該種設施主要由栽培槽、支架、滴灌管和上下給排水系統組成。支架一般分為三角鐵和方管兩種,均呈A字型結構,栽培槽有不鏽鋼槽、PVC管槽及泡沫槽等多種類型。此種類型設施可充分利用溫室及大棚的空間,種植面積是原有普通種植面積的3~5倍。比較通用的A字架型設施有2層三槽型,3層五槽型和4層七槽型結構。

單層雙列架型:栽培架包括兩條草莓栽培槽,通常高度控制在0.9 m左右,易於田間操作。利用無紡布及塑料膜等製作成U型槽,作為基質填充容器。為了達到水肥高效利用,可以在栽培槽下設置集水裝置,並在塑料膜U型槽下打孔回收多餘水分。

電動解耦控制立體架型:此種立體設施將溫室的光照及溫溼度感應系統與草莓生長規律有機結合,將草莓從定植到果實成熟的全過程進行智能控制。這種設施在節能、智能、高效控制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但此類設備需投入成本較高。

3、栽培管理技術

設施草莓連作障礙較為嚴重,這制約了草莓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引起連坐障礙的原因主要是草莓病原菌在土壤中不斷積累,因而導致部分傳染病害的發生。立體促生栽培方式需在每年定植前更換栽培基質,消除了草莓連坐障礙所存在的隱患。草莓立體促生栽培的管理技術如下:

3.1 栽培基質配製

栽培基質的質量好壞對草莓植株生長髮育至關重要,為了達到壯苗增產的目的,栽培基質應具備疏鬆肥沃,排水通暢,保水性能良好,無雜草種子及蟲卵,無病原菌,pH值呈微酸性或中性等條件。通常所用的栽培基質各成分的體積配比為:草炭土∶珍珠岩∶蛭石= 4∶1∶1。

3.2 定植時期及方法

我國北方草莓立體促生栽培的定植時期宜在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具體定植時間要根據品種及預期鮮果供應投放時期而定。休眠期較長的品種以及預期儘早供應市場的情況下應適當提早定植。不同立體栽培槽在定植方法上略有不同。15~30 cm寬度的栽培槽宜採用單行定植,30 cm以上寬度的栽培槽宜採用雙行定植,株距15~20 cm。定植的種苗最好選用帶土基質苗,可以保證種苗的成活率。若利用裸根苗進行定植,在定植前宜用10 mg/L的萘乙酸溶液浸根2~6 h,促進植株生根,提高移栽成活率。定植深度宜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定植方向為種苗弓背朝外,以便於花果管理與採摘。定植後氣溫普遍偏高,每天應至少澆水1~2次,保證種苗成活。

3.3 土肥水管理

3.3.1 定植階段優化 栽培基質在定植前還需增添有機肥來提高基質的有機質,每667 m2施入100 kg複合肥和50 kg黃豆,灑水後,再施入70 kg石灰,並添加福美雙低毒殺菌劑,撒勻後深翻,起高壟。為保溫不漏氣,對整塊地覆蓋塑料薄膜,密閉大棚1個月。定植時基質應保持充足的水分。合理澆水秧苗,2 d內要澆透基質,保持水分充足。2 d後要基質溼度保持50%左右,即葉片有水珠,前後1周時間。第1次澆水後及時檢查,若出現露根或淤心苗以及不符合花序預定伸出方向的植株,均應及時調整,或重新栽植,漏栽的應及時補水補苗,以保證全苗和達到栽植的高質量。栽植後如遇晴天烈日,可採用塑料遮陽網進行遮陰,成活後要及時晾苗,注意通風煉苗,以免突然撤除遮陰物時灼傷幼苗,3~4 h後方可撤遮陽網。

3.3.2 溫溼度控制 適宜的溫溼度是優質草莓生產的必要條件。草莓較適宜比較冷涼的氣候,其最適生長髮育溫度為 18~25℃,夜間最低溫度12℃以上。當溫室內溫度達30℃以上時需及時通風降溫。栽培基質溼度應保持在50%為宜,溼度過高過低均會影響草莓根系活力,從而影響果實的生長髮育。立體設施配備滴灌系統及迴流設備,既可便於調控基質及室內溼度,又能循環利用水肥資源,降耗增產。

3.3.3 合理追肥 立體促生栽培草莓的結果期較長,為保持果實品質及商品性,除去基肥施用以外,中後期追肥對滿足母體營養需求至關重要。氮肥適量,增施磷鉀肥是草莓追肥的基本原則。花前追肥可以葉面噴施的方式進行。該階段追肥可選擇磷酸二氫鉀、尿素等為主,磷酸二氫鉀噴施濃度為0.3%~0.5%,尿素的噴施濃度為0.2%~0.5%。開花期追肥應配合滴灌系統進行,避免葉面噴施而導致授粉受精不良。果實發育期追肥同樣結合滴灌系統,並以氮磷肥為主。結果期應追肥3~4次,保證果實發育階段有充足的養分供應。

3.3.4 蜜蜂授粉 立體促生栽培草莓花期早,需在棚室內放養蜜蜂來輔助授粉。草莓花葯開裂高峰期在上午9:00-11:00,該時間應保持棚室內乾燥通風,為蜜蜂傳粉提供適宜環境。蜜蜂投放時期應在首批花蕾形成時。

3.3.5 葉片及花果管理 在草莓的生長期及結果期,枯葉、病葉及匍匐莖需要及時剪除,這更利於通風透光並減少植株養分過多消耗,減少病害發生。

在開花期,每個花序保留花朵7~8個,其餘高級次小花應及時疏除。在結果期,畸形果及病果需儘早疏除,以免降低果實商品性及病害傳播。

4、病蟲害綠色防控

立體促生栽培草莓的病蟲害要以防控為主,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避免病蟲害的大發生,這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進行操作。

4.1 選擇優良脫毒種苗

優良脫毒種苗是生產優質綠色草莓的基礎。草莓脫毒種苗生長迅速,莖葉粗壯,座果率高,果實均勻整齊,產量及質量顯著提高,有效避免草莓病毒病的危害。

4.2 選擇綠色友好的病蟲害防控措施

綠色友好的病蟲害防控措施主要是指避免使用化學農藥所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儘可能通過物理防控及生物防控的手段進行草莓病蟲害綜合防控,生產優質綠色無汙染的草莓果品。


4.2.1 物理防控 採用人工捕殺、色板誘殺、太陽能滅蟲燈誘殺以及性誘劑誘殺等方法,減輕蚜蟲、白粉蝨等害蟲為害。溫室內發現病葉爛葉及果實需及時摘除並集中銷燬,避免病情擴散。

4.2.1 生物防控 人工釋放捕食蟎來控制紅蜘蛛的為害,達到“以蟎治蟎”的效果。異色瓢蟲主要以蚜蟲等為食,投放異色瓢蟲可抑制蚜蟲的大量繁殖。對於病害方面也應儘量少用化學農藥,選擇生物源農藥進行病害防控。木黴菌可在草莓灰黴病、白粉病及炭疽病等開始出現時噴施,可達到顯著防控效果。寡雄腐黴對草莓白粉病、灰黴病、蛇眼病等真菌性病害具有較強的防控作用。

5、果實採收

立體促生栽培草莓果實以鮮食為主,通常適於立體促生栽培草莓品種的果實成熟期可從12月底持續到第2年4-5月,果面70%以上呈紅色時即達到採收標準。觀光采摘園中可以通過不同品種草莓搭配種植的方式來平衡草莓成熟期,避免同一品種草莓集中成熟,分散草莓供應期。採摘時須輕拿輕放,避免損傷花萼,供應市場的果品還需進行分級盛放並打碼包裝。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