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在解放前的上海滩,王亚樵和杜月笙哪个人厉害?

七夕我爱你


王亚樵和杜月笙作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一段时期以来,成为上海滩不同人群顶礼膜拜的人物。而王杜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二人的成绩斐然,还有就是二人所干的具有轰动效应的几件大事,至于二人谁是伯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论断。

一论赚钱,杜月笙比王亚核樵厉害。论赚钱上,杜月笙要远比王亚樵厉害,杜月笙几乎可以说是上海的首富,而他在发迹之前,是上海滩一菜贩,后来在稍微有些积蓄过后,就走上了贩卖鸦片之路,当时归积贫积弱的中国,正是被列强肆虐的时候,列强经常轮渡鸦片来中国,大发横财,而特有经常头脑的杜月笙看到这一暴利致富之路后,迅速投入资本,并且快速暴富。而富裕过后的杜月笙为了继续在上海站稳脚跟,就宦养了一批打手,而这就是青帮的前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财富的积累,杜月笙就逐渐成了上海的青帮头子。而王亚樵起初就是一农民工,经常被上海滩码头的雇主们欺侮,而为了讨回自己的血汗钱,王亚樵经常和安徽一帮工友们拿着斧头去讨要工钱,随着效果越来越明显,那些码头的雇主们再也不敢拖欠工人的工资,而王亚樵也不再从事体力劳动,开始帮别人讨要工资,收取保护费。随着队伍的壮大和声威远扬,以至于最后发展至和上海的青帮们经常火拼,抢战地盘,随着胜利的获取,王亚樵开始和占领上海的日本人发生冲突,并且暗杀了日本的高官和炸毁了日本的战舰,从此王亚樵披上国民义士的外衣,但是财富上却又远比杜月笙差。

二论胆识,王亚樵比杜月笙厉害。由于王亚樵在帮工友讨要的过程当中,逐渐意识到光脚不怕穿鞋的,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于是在上海滩打着救苦济乱的旗号,和各路势力斗狠玩阴,经常暗杀和自己作对的人。其基本信条就是“挡我者死”,由于王亚樵的胆大包天,或者说是无法无天,导致着他和侵占上海的日本人发生过冲突,并最终干了几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不仅如此,随着队伍的壮大和胆识的增加,他和当时的执政者蒋介石发生了冲突,并多次派人暗杀蒋介石,而死里逃生的蒋介石冷汗淋漓,彻心透骨地恨王亚樵,必除之而后快,经过戴笠等一帮人的密谋,一代暗杀大王终于倒在军统特务的枪口下。而杜月笙却是趁机发发国难财,不断壮大的自己的队伍和地盘,在抗战暴发后,他也曾为新四军偷运过药品,并捐献了一些钱财,不过这都是为了自己在抗战胜利后,留取一条后路罢了。


三论道义,二人旗鼓相当。其实不论王亚樵还是杜月笙虽说都是上海的知名势力,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黑社会,但二人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杜月笙属于那种为了保护个人利益而建立的黑社会队伍,而王亚樵是通过血腥手段来获取个人的利益,二人方法手段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那就是利益。而王亚樵某种程度上说还打着救苦救难的旗号,却是通过血腥手段来获取利益,有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嫌疑,杜月笙虽说为抗战作了些贡献,但是其最终目的为自己在抗战胜利后留条后路,预防被清算。杜王二人可以说根本性不存在着什么道义,都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生存之道,只是二人所采取的方法与手段不同罢了,并不是从根本上想解救苦难人民和劳动大众,或者说是从根本上救国救民,换现在的说法,都属于黑恶势力,都必须予以取缔才对。

综上所述,二人不过都是旧时代一种社会产物罢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厉害的他们,都只是社会的毒瘤罢了。


纵横无际


在解放前的上海滩,王亚樵和杜月笙都是搅动上海的风云人物!一个是令汉奸丧胆的暗杀大王,一个是旧上海的青帮大亨,那王亚樵和杜月笙哪个人更厉害!这样要看哪方面的对比了,因为各有所长!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对,再总结吧!



一,民族大义!

在上海沦陷后,王亚樵组织铁血锄奸团,剌杀了很多汗奸。就连日本的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也丧命在斧头之下!

这样大大震慑了日本人,也鼓舞了同胞们的士气!

而杜月笙就是捐了一些钱财支持抗日!

在这一点,王亚樵冒的风险大很多,实际行动更重要,所以在民族大义前,王亚樵稍胜一筹!



二,伸张正义!

王亚樵组织的锄奸团,都是反对武人干政,都是替穷人撑腰,都是诛杀汗奸卖国贼,锄杀贪官污吏……像杀日军司令,暗杀国民党外交次长唐有壬,在南京策划刺杀汪精卫……都是大手笔,令人肃然起敬,荡气回肠!

而杜月笙为了私利,一直在践踏自己的良知和道德的底线!像杀工人领袖汪寿华。哪有什么正义可言?!

唯一可以出得手的就是,暗中出力支持刺杀了张啸林。

所以在伸张正义这方面,王亚樵完胜杜月笙!



三,做生意,赚钱杜月笙是大师级,而王亚樵则是小白!

为了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杜月笙什么手段都上,或明或暗,才赚得盆满钵满,财富无忧!

而王亚樵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地道的小白!只知道快意恩仇!

所以在金融方面,杜月笙完胜王亚樵!



四,家庭之幸,儿孙满堂,天伦喜乐,杜月笙完胜王亚樵!

王亚樵为了所谓的大义,组建了斧头帮,刀口舔血,没有太多的儿女情长,更不要说建立家庭了!

而杜月笙,不但娶了五房夫人,儿孙满堂,还纵享人间天伦!

在这方面,杜月笙完胜王亚樵!



由此可见:从大义和正义来看,王亚樵比杜月笙厉害!

从个人财富和家庭的成功来看,杜月笙比王亚樵厉害!

欢迎关注!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

杜月笙就是那个横的,而王亚樵就是那个不要命的,谁厉害些一目了然。

杜月笙在三、四十年代可谓横行上海滩,而如果说他还有顾忌和害怕的人物,那王亚樵绝对算一个。

做为曾经的“斧头帮”帮主,暗杀大王,连蒋介石、汪精卫都敢刺杀的人物,杜老板也不会傻到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去招惹这样一位颇具古侠义风范的侠客。

可惜的是,这位暗杀大王甚至没有活到解放前,因几次三番刺杀蒋介石而被老蒋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最后被其手下兄弟出卖,惨死于其结义兄弟军统头子戴笠之手。

我们简略回顾一下他的刺杀经历:刺杀徐国梁、暗杀张秋白、刺杀叛徒赵铁桥、庐山刺杀蒋介石、北站刺杀宋子文、刺死日酋白川大将、刺杀英国李顿、再谋刺蒋、刺伤汪精卫。

可谓丰富多彩,都是些大人物,如此人物,连老蒋都头疼不已,杜老板如何不忌惮三分?

以下一则故事就可以说明一二: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一枪不放丢了东北三省去上海休养,入住在杜月笙府中,王亚樵在其门前放了一枚拆去引信的炸弹,让杜月笙转告张学良:要么马上回北方,重整兵马,与日本人决一死战;如果不战,请返回东北,自杀以谢国人。

如果既不愿战也不肯死,那么请将全部财产交出购买军火,接济关外的抗日义勇军。以上三条务必择一而行,否则我就代表人民予以制裁。

杜老板深知王亚樵的厉害,便奉劝张学良早日离开上海,免遭王亚樵暗杀。张公子吓得立即离开上海,跑到国外去了。

王亚樵将一腔男儿热血都洒在拯救国难之中,不过是用了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而王亚樵无疑就是这样的侠者,正如李白《侠客行》中所说: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朝闻历史


素有杀手之王称号的王亚樵,民国第一杀手,成功策划并暗杀了前日本关东军司令白川义则、炸损日本战舰出云号、庐山刺蒋可惜失败在细节上,宋子文在上海也侥幸逃脱,还吓跑过前往上海戒毒的张学良,杜月笙讲情也不好使,位高权重的高官和汉奸之流王亚樵更是杀了不少,总结来说就是为穷苦人办事,专杀汉奸和不抵抗要员。

杜月笙,上海三大亨之一,而且在三大亨中,杜月笙的实力稳稳坐在头把交椅,黄金荣和张啸林虽然心里不大服气,偶尔也给杜月笙下个绊子,但是实力上的差距他们也都还承认。

既然他们同在上海滩,总得有个先后主次之分吧,比如三大亨中杜月笙就排名第一,其实不是这样,也没有可比性,在势力上,一般来说他俩是井水不犯河水,谁也不恶心谁,相互都给面子,因为他俩都知道,撕破脸随时都有可能丧命,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主要是他俩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所以犯不上结仇。

明面上的势力虽然杜月笙占优,但架不住斧头帮太多人不要命,杜月笙手下流氓众多不假,但都是出于谋生目的,他们不讲什么信仰,不讲什么精神,不讲什么追求,甚至在“业内”他们还经常不讲道义,但是共同的原则就是,性命还是要的,可以把这份差事理解为一项工作,一项小可养家糊口,大可升官发财的“事业”。

对于弱势群体,收取几条性命,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但是如果硬碰硬随时要把脑袋交出去,没几个人会干,所以人多未必是优势,你让他们去扛军统,扛蓝衣社,扛七十六号,扛格别乌,那杜月笙这个老大也就别干了,没人听。

王亚樵的优势就是行踪诡秘,很难被人找到,比如某某赌场,某某戏楼,某某澡堂,甚至某某胡同等等,这类固定地点如果稳能找到王亚樵,那王亚樵早死了。但是如果他出手暗杀,杜月笙也很难躲过,杜月笙是出了名的交际应酬多,道上朋友多,结交人群广,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次数更多,防范王亚樵这种说走就走随时搞一波暗杀,而且完全不计后果的职业杀手,难上加难,所以二人平时既不交好,也不仇视,谁也别惹谁,否则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杜月笙家大业大他一跑基本算是放弃了“事业”,而且杜月笙真跟有钱的主儿比,差远了,他赚得多花的更多,天知道有多少人要他养,王亚樵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他可以策划一起起说走就走的暗杀,也能够组织一次次说走就走的旅游。而且还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再次回来,杜月笙可做不到这么潇洒。

杜月笙是去过香港,去过重庆,但那都是没办法,相对来说,同样是离开上海,杜月笙的代价要大得多,再说了,杜月笙躲得过去,他妻儿老小躲得过去么,他那些骨干躲得过去么,王亚樵死后有人继续实施毒杀老蒋的计划为王亚樵报仇,杜月笙要是死了那就树倒猢狲散了,而黄金荣和张啸林估计会快乐似神仙,找王亚樵报仇?他俩可没这个胆子。

王亚樵也要吃饭穿衣养兄弟,所以他也要有一笔不菲的收入,所以不可能不与上海各势力发生一定联系,甚至冲突。

李国杰,李鸿章的孙子,爷爷死后也是赚的钵满盆满的,可当时毕竟是民国时期,他们这些前朝大员的家属虽不能说不受待见,但与当红人物和势力是无法抗衡的。

李国杰是上海轮船招商局董事长,老蒋又派了一个赵铁桥过来,意思很明白,无非就是熟悉业务工作,好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直接把李国杰这些外人清理出去,对于老蒋来说,于公于私这都是必要的,他捞钱的手法和李鸿章也差不多,当时四大家族见不得光的钱都走杜月笙的账,谁也不许问,问了杜月笙也不说,因为他自己也不问,所以不知道······要么转付,要么洗钱。

李国杰不服,直接找了王亚樵,酬劳就是一万现洋和江安号货轮的使用权,利益巨大。

王亚樵想都没想直接答应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他本来就准备好要杀赵铁桥,这个赵铁桥没什么名气,不过提起刺杀清廷死硬派先锋良弼大家肯定知道,赵铁桥就是实施者之一。

原本这段子挺合王亚樵胃口,但另一件事却惹毛了这位杀手之王,当初王亚樵联系石友三、余立奎和方振武等势力联合出兵讨伐蒋介石,这个关键消息就是赵铁桥泄露的,他也凭借这些功劳受到老蒋器重,这事太大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听说赵铁桥悍不畏死的来到上海,王亚樵当然不能放过,没想到李国杰也想杀他,就这么凑巧。

王亚樵出手就杀了赵铁桥,杜月笙自然知道谁出的手,没敢乱动,本来这事就算过去了,谁知道张啸林的侄子不服气,因为李国杰不讲信用,搞了个多次抵押,这船的使用权早就给了张延龄,所以他拒绝交付货轮使用权。

王亚樵也对得起他,为了方便张家人出入,手榴弹不要钱似的朝张啸林家里玩命招呼,给他们开了无数个大门,院墙被炸了个稀碎。

这件事怎么了结的呢?张啸林求杜月笙,杜月笙出面赔钱、赔礼、陪吃饭,货轮交给王亚樵管理使用。

再举个例子,齐燮元的骨干徐国梁被卢筱嘉雇佣王亚樵杀掉,齐燮元高价悬赏王亚樵的人头,上海黑帮没有一个人敢动王亚樵和他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据杜月笙的子女说,父亲一生最失态的举动就是听到戴笠的死讯的时候,戴笠是他最大的靠山,没有戴笠,一切都完了,而王亚樵任浙江纵队司令的时候,戴笠只是王亚樵麾下的中队长而已······(王亚樵、胡宗南、戴笠是结拜兄弟)

总的来说,还是杜月笙忌惮王亚樵多些,真下手的话,基本上谁先出手谁赢,但是王亚樵心无旁骛,包括性命在内都豁得出去,杜月笙不行,身家性命是第一要务,格局和胆色上和王亚樵比也有一定差距。

毛主席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古今通史


不同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对手,对手不同,格局不同,王亚樵更厉害

王亚樵(1889年-1936年)安徽农民出身,家里租种地主家的耕地,每年交租。父亲是游方郎中,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但也能维持生计,自幼读书,还参加过科举

杜月笙(1888年-1951年)上海浦东小商人出身,父亲做过茶楼跑堂,还和人合伙开过米店,因为生意不好倒闭,靠母亲给人家缝缝补补过日子,杜月笙四岁时,父母双亡,由继母和舅舅抚养长大

王亚樵和杜月笙二人,年龄差不多大,一个农村人一个城里人,相比较而言王亚樵更幸福一些,他有读书机会,心更大,视野更宽,长大后的王亚樵没有选择成为农民,或者私塾先生,而是走向了革命道路。杜月笙生活在城里,家里没地,又打小没父母,寄人篱下,没有一定的资本,在城里可以选择的出路不多,在工人和混混之间,杜月笙选择了混混

王亚樵的对手从清政府到军阀,再到老蒋、日本列强,高层次的对手,也有高层次的朋友,就算流亡香港,也能借助朋友的关系扣押戴笠,蒋介石在拉拢王亚樵时候,给出中将军衔,安徽军政大权。杜月笙也有对手,不过他的对手最初是帮派帮众,然后是各场子老板,再到商会老大,圈子从租界走向上海滩,再走向抗日同盟,他的一生是从小流氓走到大流氓再走到抗日志士过程

总的来说,王亚樵活着的时候,杜月笙比不了,但是37年之后的杜月笙也不差王亚樵什么了,在抗日战场,他们都各尽所能


灵石蕴珠宝


以在上海滩的势力来说,杜月笙无疑还是要强过王亚樵的,号称“三百年帮会第一人”的杜月笙综合实力还是碾压王亚樵的。

杜月笙背靠上海青帮,垄断上海滩的鸦片贸易,甚至可以和蒋介石对上话,能把黑社会帮派做到杜月笙这个程度的,整个历史上都十分少见。

1925年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滩三大亨,势力也达到了巅峰。

而王亚樵是何须人也呢?要说王亚樵离不开斧头帮,斧头帮前身是安徽劳工上海同乡会,之所以叫斧头帮,就是因为这帮人给你玩硬的,有资本家欠劳工的钱,王亚樵就让这些劳工兄弟一人拿把斧头去讨债,在王亚樵的带领下成为上海滩比较叱咤风云的组织。

要说王亚樵和杜月笙谁厉害,军统头子沈醉总结的最好:"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上海滩超级恶霸黄金荣、杜月笙一类流氓泰斗遇上王亚樵,也得赶紧绕道走。"

青帮和斧头帮头举上海一片天不可能没有矛盾,尤其是斧头帮在很多时候已经触及到青帮的根本利益了,双方矛盾逐渐尖锐化。

(杜月笙)

最后因为江安轮号,双方进行了激烈对抗,轮船招商局的董事长李国杰为了夺回招商局,雇佣王亚樵前去刺杀国民政府安插在招商局的总办赵铁桥,前提就是以江安轮号为报仇。

王亚樵完成暗杀后,江安轮却被青帮的人给占了,这就让王亚樵非常气愤了,原来占领江安轮的人是青帮中层人员,是张啸林的侄子,杜月笙的门徒张延龄。

张延龄仗着这层关系,拒不交付江安轮。

当时李国杰从中斡旋,也没有摆平,宁肯将江华轮送给王亚樵,也不愿既得罪青帮,又得罪斧头帮。

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钱能摆平的,斧头帮和青帮之间,争的就是一口气。

(张啸林)

在张延龄迟迟不肯交付江安轮的情况下,王亚樵派人把张啸林家的警犬药死了,张啸林还想和斧头帮叫板,因此又整了两条德国警犬,并且给保镖配上了枪,结果过了几天,张啸林家的墙被炸个窟窿。

第二天,杜月笙就表示不再插手江安轮的事,让王亚樵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最后张啸林也只得忍了,交出了江安轮。

关于杜月笙为何会服输,据说杜月笙当时跟门徒这样说:“他们人人都肯拼死,我们生活比他们优裕,大家都不肯拼死,如何斗得过?大家忍让他们一时好了!”

据说为了这件事,王亚樵还敲诈了杜月笙十万大洋才算和解,可见在青帮与斧头帮的交锋中,青帮被挫败了。

当然,王亚樵和杜月笙并不只这点恩怨,热河事变的时候,张学良迫于舆论压力,通电下野,随后张学良到上海闲居,当时全程由杜月笙接待,并且住在杜月笙的府上,结果王亚樵送去一个拆了引信的炸弹,告诫张学良,要么离开上海去抗日,要么就等死。

据说,杜月笙前脚跟张学良打包票,在上海的地界上没人敢不给他杜某人的面子,后一脚一看是王亚樵送来的,直接劝张学良,不要惹王亚樵。

王亚樵的厉害之处在于,已经胆大到无法无天的地步,不止是对抗青帮三大佬,恐吓张学良,就是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这样的国民政府要员,王亚樵派人就去刺杀。

在庐山的时候,蒋介石也就差那么一丢丢就被王亚樵的人给做了,因此才有了蒋介石一提王亚樵就假牙发酸。

后来王亚樵刺杀汪精卫案爆发,最终选择出逃香港,斧头帮也群龙无首,结果这段时间杜月笙的门徒打死了职工,王亚樵得知后,身在香港也要给杜月笙写信:"你放任门人草菅人命,毫无人道,吾当小试牛刀,以为惩戒。"

杜月笙找人托关系,这才算拉倒。

以杜月笙的身份地位,对于王亚樵如此惧怕,还是那句话,穿鞋的怕光脚的啊!


史论纵横


王亚樵和杜月笙这两位上海滩大亨,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两跳!

1911年,推翻中国封建帝制社会的“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先生领导着千千万万个渴望自由、民主的中国人民,将中国的历史翻来了崭新的一章。

王亚樵在时代的洪流下,甘愿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泥沙,毅然决然的在庐州举事,公然反抗清庭,为“辛亥革命”尽一份力。

此时…杜月笙???

在上海的杜月笙纠集了一群亡命之徒成立“小八股党”贩卖鸦片。

一个在民族危及存亡之际奋力救国,一个趁着国家混乱之时贩卖鸦片。 论胆识,论大义,王亚樵胜。

1921年,王亚樵在上海成立“斧头帮”,又称“铁血锄奸团”,专杀汉奸、卖国贼,日本人听到“王亚樵”三个字皆唯恐避之而不急。

此时……杜月笙???

杜月笙即不敢惹日本人,又不敢得罪国民党,继续做他的鸦片生意。

论手段,论魄力,王亚樵胜。

1923年。直系军阀齐燮元贩卖鸦片,压迫贫苦百姓,人人得以诛之,卢小嘉雇佣王亚樵刺杀齐燮元的左右手徐国梁。刺杀成功后,齐燮元在上海悬赏王亚樵的人头,上海黑帮无人一敢触斧头帮的霉头。

此时,杜月笙???

他依然在贩卖鸦片。

论专注,杜月笙胜……

1924年,经卢小嘉的大力举荐,王亚樵成为皖系大军阀卢永祥帐下的浙江纵队司令,管理3个师团的兵力,若干年后的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此时在王亚樵手下任中队长。

国民党第一野战区司令与王亚樵成为拜把子兄弟。

此时,杜月笙抱着黄金荣的大腿,成为青帮干部,将贩卖鸦片的事业越做越大。

1931年,蒋介石发兵10万,大肆绞杀共产党,王亚樵对蒋介石的行为十分愤怒,计划刺杀蒋介石,刺杀失败后,王亚樵在上海指挥帮众,用炸药攻击了日本停靠在吴淞口的战舰出云号,日本人对王亚樵恨之入骨。

同年,王亚樵成功刺杀日本驻上海陆军司令白川义则,日本外务大臣被王亚樵炸断一条腿,国内抗日人士无不称赞王亚樵的壮举。

此时…杜月笙成为青帮老大,开设银行,控制商会,鸦片生意打入国际市场。 论做生意,王亚樵真的比不过杜月笙,“上海毒王”多么霸气的绰号。

1935年,汪精卫叛国,成为中国第一大汉奸,王亚樵在刺杀蒋介石的同时,杀手孙凤鸣对着汪精卫连开三枪,奈何枪法有些飘,汪精卫逃过一劫。

此时…杜月笙戒掉了鸦片,停止了鸦片生意。

表扬一下杜老板。

1936年,王亚樵被蒋介石派出的杀手刺杀。

此时…杜月笙继续发展黑社会。

伟大的人民领袖毛爷爷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事不检点,大事不糊涂。

蒋介石听到王亚樵的名字不敢睡觉, 戴笠在王亚樵面前不敢放肆, 日本人对王亚樵恨之入骨, 黑社会对王亚樵敬佩万分。

而杜月笙……杜月笙:我就是蒋介石的一个尿壶!

杜月笙虽然算得上是一方霸主,但是他敢招惹蒋介石吗?他敢暗杀宋子文吗?他敢当戴笠的大哥吗?

他敢炸日本人的军舰吗?

白川义则指挥飞机在上海狂轰滥炸,屠杀上万上海居民时,杜月笙在哪? 青帮的弟兄在哪?

汪精卫叛国时,杜月笙站出来了吗?

上海、香港、南京、山东、浙江、陕西,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人,无人不识王亚樵的大名,走到哪里都有不怕死的抗日志士追随王亚樵。

杜月笙离开上海,离开金钱,谁会把他当回事?

是没错,论势力杜月笙得青帮比王亚樵牛,但是论作为,杜月笙比不过!

一个是真正的猛士,一个是贩卖鸦片的黑社会,孰强孰弱,不必多说。


白话历史君


这两个人放在一块对比,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了,一是俩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有交集;再一个俩人代表着两种性格的人,却在江湖的层面分别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其实两个人,一个是上海滩江湖界八面玲珑的代表,一个则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代表,不能说谁比谁厉害,因为两人性格不同,在面对同样的事情时选择就不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比如说杜月笙,他在处理与蒋介石的关系时,并不会生拉硬拽,迁蒋介石以就他,而王亚樵则是你不听我的,那你就去死好了,怎么死?他自己成立暗杀组织,搞暗杀呗!

其实王亚樵与杜月笙本是一类人,两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即切入了江湖世界,又涉足了政治世界,不同的是杜月笙更懂得江湖之道,他坚守江湖的“义”比政治抉择更重要。

在他所涉足的政治江湖与江湖道义冲突时,他不是一味地用政治约束来江湖道义,而是权衡利弊,有舍有得。

“舍”,1927年4月12日,在他的主使下,与蒋介石珠联璧合,其中杀害姓汪名寿华的事情办的极不江湖极不道义,不是说汪在政治属性上是什么身份的人。


而是他是青帮说得着的大哥,且辈分位列杜月笙之上,杜月笙残害同道中人就是不义。

“得”,当然这种选边站队的做事方式并没有将他引入深渊,反而带来了二十多年的风光。

从个人角度来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杜月笙的做法并不难让人理解,毕竟他是枭雄,是下九流上来的“大佬人物!”骨子里仍是“有奶便是娘的一套。”

王亚樵是另一个极端,在任何事情上他都有个性鲜明的观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王亚樵心里有自己的世界规则,并试图用这样的规则丈量世界,当军阀不符合他的道的时候,齐燮元的亲信徐国梁被杀,当蒋介石屡次做与他的道相背的事情时,刺杀蒋介石从来都是他的本分。

王亚樵的这种宁折不弯的个性,与杜月笙八面玲珑的举动确有着天壤之别,在江湖上掀起的波澜也是有目共睹,只是若论谁高谁低,恐怕只有一个标准吧:王亚樵1936年被蒋介石派出的戴笠刺杀,杜月笙则与戴笠勾肩搭背,堪称好兄弟!


历史三日谈


提起民国时期的上海滩,那就是冒险家的乐园,在那个动乱年代,群雄割据,独霸一方,谁有能耐谁就是称霸上海滩十里洋场的一代枭雄。

在群龙混杂的上海滩,出了两个风云人物,一个是叱咤风云的杀手之王王亚樵,另一个则是威震上海滩的青帮大佬杜月笙。

那么王亚樵和杜月笙到底谁厉害呢?


王亚樵,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之王,死在他手里的汉奸走狗卖国贼日本鬼子不计其数。日本人都称他为“远东第一杀手”,国人更不用说了,就连国民党军统局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沈醉都这样称呼他:“世人都怕魔鬼,而魔鬼都怕王亚樵”,可见王亚樵有多厉害。王亚樵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蒋介石怎么样,一样不放在眼里,只要干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事,这样的人王亚樵绝不会放过。

王亚樵虽然是个杀手,但是他从来不杀好人。王亚樵的铁血锄奸团和斧头帮在上海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亚樵的大名如雷贯耳。一时间成了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杜月笙一个崛起与市井的上海街头小混混,从一无所有到什么都有,从一介草民到一代枭雄,他的成功诠释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他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与商界,军界,政界,是及金融,工业,贸易,货运,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大佬和青帮大佬双层身份为一身。

杜月笙的手下门徒最多时候达到了几十万,他的徒弟更是个个身怀绝技,其中以小八股党最为有名。

那么一个是杀手之王一个是青帮大佬,这两个人要说谁厉害,这个真没法比,是骡子是马不拉出来溜溜怎么知道谁厉害。


其实王亚樵跟杜月笙之间还真就没有发生过大的矛盾和冲突,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杜月笙虽然身为青帮大佬,但是他还还真没有当过汉奸走狗卖国贼,而且据说在抗日战争期间,还做了不少贡献。因此他并未在王亚樵的杀手黑名单里,所以王亚樵对他还是不感兴趣。

另外好像他们之间也发生过一次小的摩擦,据说后来还是杜月笙委屈求全把这事摆平了。王亚樵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杜月笙也不想得罪这个亡命之徒,所以这事也就过去了。

但是王亚樵和杜月笙要是真的打了起来,论武功王亚樵占优势,论实力还真不好说,我个人认为王亚樵虽然勇敢,是个汉子,但是和杜月笙比起来,王亚樵实力和势力都不如杜月笙。


王亚樵只不过有一帮不要命好兄弟,别的啥也没有。而且也没有大的靠山。而杜月笙不仅有人,而且还有钱,资产无数,黑道白道军政界都有人,如果真的打起来最终失败的还是王亚樵。

所以王亚樵结局死的很惨,而杜月笙虽然败走麦城跑到了香港,但是毕竟他是积劳成疾而死,所以结局还算不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