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再不让找工作,超市理货员我怕都应聘不上了


“今年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史上最难招聘季”……


这种“狼来了”的新闻,每年毕业季都来一次,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但今年,它真的来了:因疫情影响,大部分招聘岗位直接砍半。


2020复工已三周,招聘岗位数大降57%


往年年后大家跳槽、实习,招聘市场一片火热,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招聘岗位大降。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复工第三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招聘职位数下降57.27%,简历投递数下降76.42%。


图/智联招聘


虽相比复工第1周招聘职位数下降71.66%的脚踝斩相比,求职市场已经回暖不少,但受地方交通管制和企业悲观预期影响,求职高峰仍尚未到来。


具体行业而言,旅游、餐饮、交通运输、酒店等线下传统行业毫无例外是受创重灾区,相应地广告传媒、汽车、交通物流等行业对应届生的需求降幅超过65%,一直被认为利好的互联网、金融、电子通信等线上行业的新增岗位降幅也达到了38.7%,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服务业岗位则迎来大幅增长。


图/Boss直聘


具体岗位上,除了客服专员/助理、地产中介、市场营销等常年招聘的“刚需岗位”正增长外,内容编辑、文案策划、设计师助理等创意类职位需求比往年减少六成以上;往年重金招聘的互联网算法工程师、数据挖掘等岗位需求平均降幅更是超过了八成。


图/Boss直聘


不仅招聘市场大幅降温,在职者也不稳定,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30.4%的企业表示将会减员缩编,还有29.68%无法为员工按时发放薪资。


图/智联招聘


如果你是在家办公的上班族,此刻或许正在庆幸自己年前没有提交“离职申请”;如果你已离职计划跳槽或是2020届应届生,没有春招、没有实习、没有面试,此刻或许焦虑不已。


今年下半年,将是求职混战期


有学员在微博上和我们私信,说自己今年毕业,去年秋招不满意,想年后再挑,但现在2020过去两个月了,她连门都没出过。没课上、没习实、没HR电话,她非常着急,论文差点写不下去,她现在非常羡慕班上那些年前修完学分、改完论文、秋招offer拿到手的同学,后悔自己没早做准备,但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怎么办?



说实话,未雨绸缪的人非常少,疫情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但大多数人都是学渣,直到最后一步才被迫选择。


按目前趋势,疫情就算五一前结束,全面招聘也到下半年了,整个招聘市场的回暖将是非常漫长的。


起码需要半年时间,到时迎来年前离职跳槽员工、2020届毕业生、2021届毕业生集体应聘,竞争势态非常激烈。



所以未来几个月,是求职的关键时期,要做好长期求职心理预期,早做准备。


图/拉勾


具体怎么做?


1.时刻关注招聘信息,每天投递简历。


从智联招聘的数据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复工第三周招聘岗位数下降57.27%,简历投递数下降76.42%。


将近20%的差值。


这说明虽然企业在低预期状态下缩编,但求职者更迷茫。大多数人还在被动观望,简历都没投。


如果你想避开疫情结束后激烈竞争状态的话,建议从现在开始,每天投简历。


如果官方公开招聘信息太少的话,搜索企业官方公众号、以往招聘信息的邮箱,和HR沟通,抓尽一切可能投递简历。


然后根据反馈效果每天修改简历。



这也是实践自己PPT、PS真实技能的不错机会。


至于如何写简历,参考我们的另一篇文章:某大厂HR爆简历筛选内幕:面试率100%的简历都有这些特点!,这篇文章分享了高面试率简历的特点,依次撰写、修改简历对你帮助会很大。


或者学习wanmen课:《如何打造高颜值简历》



2.解锁线上面试新技能。


今日头条、腾讯等大厂已经开始线上面试了,按今年疫情影响,线上面试、在家办公会成为一个长期趋势,所以不妨尝试线上面试吧。


连好网络、布置好空间、收拾好自己、准备好表达内容,正对镜头、自信大胆地来一场线上面试吧。但注意适当露富,不要让窗外海景、华丽别墅进入镜头,以免HR心情波动过大,影响沟通效果。



根据调查,应届生平均需要8次、上班族需要3次面试才会拿到一个Offer,越早面试越能早发现自己的问题,越能尽早找到满意的工作。


总之,这段时间没工作的话,就把找工作当作自己工作吧。


3.学点东西。


现在最焦虑的莫过于手里没有过硬技能,前景又一片渺茫的人,面试看起来考验的是那1个小时,其实是你之前所有人生知识的总和。



所以多学点东西吧,PPT、Word、Excel办公常用技能三把斧,PS、PR尝试自己修图、剪视频吧,有的小伙伴自己做的视频粉丝都比面试公司账号多几百倍了,绝对是不小的加分项,提升自我多学点东西吧。


结语


2019年,有人说这是最难的一年,也是今后最轻松的一年。


2020才过去两个月,我信了。


2月2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三年后求职市场会更困难,所以也不要灰心,你要相信:往后几年会更难。


所以趁机会提升自己才是重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