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国务院提出防止大规模裁员,透露了什么信号

首发:读点杂文


前言:防止大规模裁员背后,是中小企业的苦苦挣扎和房奴的不堪重负。



01 疫情对经济最大的影响,是锁死了流动性



一方面,线下人流量急剧减少。


“不出门、不串门,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为了防止感染人数进一步扩大,大部分人都响应号召,自觉居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这就让平时热热闹闹的商场门可罗雀。


对于线下商家而言,利润与客流量直接挂钩。核心商圈、黄金地段,都是客流量的保证。这次疫情一来,不管商家门店开在哪个地段,客流量都是断崖式下降。


因此首先爆出撑不住的,正是严重依赖客流量的旅游、酒店、餐饮业。


另一方面,物资流通受到影响。


武汉封城、封高速水运之后,确实有效防止了部分可能携带病毒的人口出城。但是,在这之后,各地纷纷自行封路,也带来了阻碍物资流通的副作用。


这直接对菜农、养殖户造成了影响。许多果蔬只能眼睁睁看着烂在地里,许多家禽因为没有饲料不得不活活饿死。



许多中小企业,做加工制造的,也发现许多加工所需原材料,进不到货了。

与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第三产业不同,工业企业由复杂而精密的链条相互联系。生产一台汽车,只要缺一个零件,那所有供应商就都要等着。生产一部手机,万事俱备了,只缺一个按键,所有人就都要停下来。

中国62%的GDP来自于中小企业,而九成中小企业属于制造业。西贝餐饮说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但是只要它撑到了疫情过去,一口气立马就能续上,损失的只是疫情期间的账面收入。


但是如果制造业停工,等你两三个月以后开工了,会发现自己已经被移出了链条,然后这些出局者的下游供应商也一并出局。工业生产的滚滚车轮,不会为了人道关怀而停止,所有这种出局都是不可逆的。(温义飞,知乎)


02 空转之后,资金链撑不住了



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和“资金链断裂”一同出现的高频词语,通常是“破产清算”。


没有顾客、没有订单,意味着企业空转,失去资金收入。


但是,店铺(场地)租金、员工工资、银行贷款利息可是必须支付。这些是没有办法压缩的成本,只能靠现有的账面资金死撑。


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本就紧张,也很难借到银行贷款。长期空转,耗空账面资金之后,只能及时止损,关厂倒闭或者宣布破产。


因此,中国银行协会才倡议“向疫情严重地区发放应急贷款或专项贷款,给予特别利率优惠,减免相关手续费用。”



但是,这份倡议书在多大程度上能发挥作用,是否能解决中小企业燃眉之急,就说不准了。


03 小企业破产引发失业风险



小企业想要自救,让账面资金撑到疫情结束那一天,第一反应就是减少成本支出。


在企业成本中,店铺(场地)租金、银行贷款利息都不得不支付,而员工工资就首当其冲成为了缩减成本的第一个选择。


一个企业降薪、裁员,还在可控范围内。如果一堆企业同时面临资金紧张,同时开始裁员,就会造成大规模裁员,增加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建立帮扶机制,纾解民营、小微企业困难。同时,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的出现。


04 大规模失业,会引发银行坏账风险



面对着节节拔高的房价,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借钱消费、贷款买房。大部分人买车、买房都是凑够一部分钱交首付,后续再按月还贷、分期付款。


一个月的工资到手,交完房贷车贷,就所剩无几了。一旦失业,必然面临着断供的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征信,前面买房做出的努力,可谓是功亏一篑。


对于银行来说,大规模失业则意味着放出去的个人贷款,有很大一部分面临着收不回来的风险。“借款收不回来”,这种就是所谓的坏账。


如果坏账率过高,那去年辛辛苦苦去杠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可就白忙活了。


此时,部分省市宣布个人贷款延期,不仅仅是给背负贷款的个人松一口气,也是给银行松一口气。毕竟羊儿好好地,羊毛产出才有保障。


// 结 语 //


新常态下,个人好好工作,努力消费,不要盲目加杠杆炒房,就是为经济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