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溫州鄭山嶺古道,錦裡被層田,雲繞山舍間

鄭山嶺古道,系民間古通道,古道發於永嘉縣橋下鎮昆陽東村和西村的潘氏大宗,經百步聳嶺,過雙坑村,上鄭山嶺,止於鄭山村。古道塊石為基,全長5000米許,累計爬升300餘米,是古時鄭山等地村民來往於昆陽的主要通道。古道行進于山巒,宅古祠佑,修竹喬木夾道,繞行於層田,遠山巍峨連綿,視野開闊,風景極佳,

鄭山村乃永嘉縣聞名全國的梯田攝影基地,一個半小時,可至,當去!

古道起點位於永嘉縣橋下鎮昆陽東村過橋直行半里許,至村中潘氏大宗。

潘氏大宗,據《昆陽潘氏宗譜》載,昆陽宗祠是九世主潘天立(世稱美公),登景福進士弟,後返鄉歸隱,主持修建宗祠。至明洪武年間改建,其建築莊嚴,氣勢恢宏,造型獨特,構築精緻,實屬溪山一代風流。

過潘氏大宗右轉進巷弄進入西村。

入巷弄行百米許,道有岔口,繞大宗高牆右行復直行。

復行百餘米,道亦有岔口,左行!右行大院有巨型石缸,已越多年!

左行50米許,在岔口處,右行上!

一路直行半里許,過冷水窟,在岔口處,右行上百步峻嶺。

上行百步,過山火爺廟,直行

直行幾十米,道有岔口,右行上去往樓川村,直行去往雙坑村。

復行百米,道亦有分歧,右行上去往山上村,直行去往雙坑村。

復行半里許,左邊上機耕道,直行百米許,左邊上古道。

去往雙坑村的古道沿溪而建,塊石為基,道寬平緩,道下流水淙淙,層田盡染,草木葳蕤,通山染翠,喬木挺拔,行進於曠野,遠山巍峨連綿,山丘起伏,回眸昆陽,矗立於山坳,新居高聳,藍天白雲之下,若在仙境!

一路直行一里半許,沿水渠如荒田,左下古道,去往瀑布處。

下行百米,溪澗流水歡奔,流瀑沸騰,震耳欲聾。左行過石拱橋,開始上嶺。

上嶺百米許,至岔口,左行上公路,入村。

遠眺高處,重嶂幽寂,雲白天藍,觸手可及,不復人世也。

復行半里過泥罅道,沿機耕道右邊直行入雙坑村。

雙坑村矗立在翠竹環抱的山窪,村口古學堂標語依舊,喬木蒼翠。

過古學堂,一路直行兩百米許,過溪澗,左折直行。

復直行半里許,道前有教堂,過教堂,幾十米處有岔口,右行上嶺去往鄭山村,直行去往林山村。

上嶺道開始有些陡峭,行進於喬木夾道的密林間,道旁層層梯田,蒼黃相見,修竹相繞,喬木點綴,岙頭高屋,便是鄭山,行進其間,無比愜意!

復行一里半許,道前茅草密集,對山通山掩藏於密竹,回眸雙坑,亦是在群山環抱中。

復行百米,過石板橋,宛轉而上。

行進在密竹修篁間,蜿蜒逶迤而上

如是半里,兩棵百年苦櫧,蒼勁挺拔,立於道前,道上為村中宗祠。

轉折而上百米許,在宗祠處右轉如此。

過宗祠一路上行百米至鄭山村村中,古道盡頭為鄭山南路74 號的民居,當地人稱橋頭坑,橋頭坑古宅林立,古道寬敞。

上公路左行百米許便是鄭山村辦公樓,

未到辦公樓前左側公路旁有老人亭獨立於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