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故事:举人和朋友们去郊游,席间有位道士告诫他要管好自己的脾气

明嘉靖年间,在浙江的武林县有位姓刘的举人,30岁出头的年纪,家中两代都非常富裕,宅院良田数不胜数。

刘举人为人也算慷慨,就是脾气有些大,时常一生气就大骂不止,出口伤人,家中奴仆做错事后就经常被骂的狗血淋头,有时刘举人甚至要鞭打出气。

这天,刘举人和几个文人朋友约好去郊游,同去的好友郭某还带了一个自称会望气、看星象的中年道士。

当时正是春夏时节,郊外的河边清风徐徐,杨柳依依,一众文人相聚之下免不了作诗写文,附庸风雅一番,仆人们摆好酒宴,道士也就入座不语。

等到酒过三巡,郭举人就介绍道士给众人,还说道士给人占星看运,无不应验!

刘举人也来了兴致,就请道士给看一看。

道士谦逊了几句,随后就仔细打量了一番刘举人的面相,皱了皱眉,叹口气道:“举人老爷,如果真要听贫道说,就请先恕不恭之罪了!”

刘举人点头说:“不知道长看出了什么,就请直言,在下绝不怪罪!”

道士这才说到:“您面带富贵,家中金银三代吃喝不尽,只是您的命宫中吉星的星光越发的黯淡,难星不久将占据其中!简单来说就是半月之内必有大难!如果能闭门思过,善待他人,不攒口业,说不定还有转机?”

刘举人听了脸色当时就变了,心想自己身体健健康康,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平时更是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怎么可能会在半月内就灾祸临头?有几分不信,当时火气上涌,就要开口骂人。

这时郭举人看出他不对劲,赶紧说都是酒后戏言,出来打圆场,让大家都不必介怀,刘举人脾气这才没有发作。

晚上回家,刘举人知道他这位姓郭的文人朋友从不说谎,想着道士的话,又回想自己的行为,还真就是几天没有出门!

一晃14天过去了,刘举人的夫人这天让他去岳父家送东西,刘举人本想让仆人去,可是自己在家中实在烦闷,就自己出了门。

他岳父家仅仅跟刘举人家隔着三条街,他刚出门就想到了道士的话,心说走两条街也不至于要命吧?

于是就大步向岳父家走去,可是到了一个胡同拐角,忽然出来一个砍柴的樵夫,因为背的柴火太多,没看到刘举人,两人一错身的功夫,一根柴火就将刘举人的丝绸大褂给划破了!

刘举人叫住樵夫,樵夫一看,赔这件大褂的银子最少他得砍三个人月的柴,赶紧就赔不是!

刘举人正要开口大骂,见樵夫唯唯诺诺的样子,忽然又想到了道士的话,转而脸上忽然又变得和气,没有大发雷霆,让他走了!

樵夫听了又羞愧又感激,赶紧就灰溜溜的走了,回了家累得满头大汗,跟家里人说了路上的遭遇,随后喝了一大碗凉水,没一个时辰,这樵夫就不行了!

樵夫的家人悲痛欲绝,但是却又不能怪罪到刘举人身上!

过了两天,道士预言的时间过了,刘举人悬着的心这才落地,又到街上去游玩,偶然听到了当天遇见那个樵夫去世的消息,心中大为惊异,仔细回想前后,当初要不是自己忍了一时之气,说不定真的就会有祸事发生吧?

从此,刘举人就变得和蔼多了,说话总是心平气和,仆人们犯错也不再大发脾气,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再也没有恶语伤过人!

后记:说话是一门艺术,出口的话就像甩出去的利剑,管好自己的情绪,规范自己的言谈,既善待了他人,又积攒自己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