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寶寶們的這些表現代表他們被過度餵飽了,別再往他們嘴裡塞了!

當嬰幼兒還不會說話時,他們沒有辦法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寶媽們所有的照料行為,基本上都是以自己的主觀來猜測或是採納別人的經驗,這點尤其表現在餵奶時。有時候寶寶們其實是已經被餵飽了,但媽媽們哪裡知道啊!她們只是覺得寶貝這次怎麼吃得沒有平時多,所以就不停地餵奶。

這種行為其實有著一定的危害,其中最嚴重的一種便是過渡餵養。如果孩子被過度餵養,那麼很可能就造成孩子的發育受阻。所以媽媽們可別再認為孩子吃的越飽越好了,按需餵養才是最根本的原則!下面我們就一同來聊聊,哪些表現是孩子給我們發出已經吃飽的信號?

細看排便。一般來說,如果母乳的量夠足,寶寶們每日平均會用掉6塊尿布,甚至更多,這也就說明他們吃飽了。排便一天大概是3~6次不等,如果說寶寶們的排便次數不夠,或是稀薄或發綠,另外也有可能增多,那就是沒有吃飽。但若是過度餵飽,則會有水樣式的便便,一般都帶有泡沫與發綠。所以寶媽們可要細究了,別不當回事!

經常溢奶或吐奶。嬰幼兒的胃容量都小,而且他們的食管口的賁門較寬,關閉效果就沒那麼完善,但小腸幽門處又鏈接的較緊,再加上寶寶們又時常吸入空氣,這樣就容易有吐奶的現象。這時如果拍嗝起不了作用的話,那可能就是家長喂得太飽了!

吃的量和體重不成比例。家長們會發現,有些孩子有段時間內,食量與平時沒差多少,可是體重卻長得越來越慢,寶媽們更是想當然的讓孩子多吃點,但其實真正該考慮的是,餐中的營養到底被寶寶們吸收了多少?這才是想發育的著重點!

要知道,過度餵養會使得孩子的大腦提前早衰。因為早衰物質會在過飽後呈萬倍的增加,肥胖症容易被誘發的同時,還影響了大腦的發育。另外,腎臟與消化系統也有了巨大的負荷,使得孩子發育更遲緩了。

那如何避免呢?很簡單,寶媽們仍是要堅持以母乳來餵養,過度餵養還有個原因就在於,過早的給寶寶們食用斷奶食品、高鹽,或是攝入高蛋白。但只要用母乳取代固體食物,那超重與肥胖就會離寶寶們較遠。另外,寶寶們會通過釋放一些肢體動作信號來告訴你,他們夠飽了,你該停了!

總之,在嬰幼兒的發育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將所有狀況重視起來,這樣才能讓小樹苗們有望成為常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