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欧洲女排很流行不接一传的接应,国内能否这样排兵布阵?

风雪丶纷飞


世界排球分为很多流派,有亚洲打法,欧洲打法,美洲打法,在各种多样化的打法之下,各国女排从战术布置,球员构成和侧重点都有不同。欧洲球队重视接应,出现了许多强力接应,她们在比赛中不接一传全力保障进攻,像塞尔维亚的博斯科维奇,意大利的埃格努,荷兰的斯特洛耶斯等。而像中国等亚洲球队,强调主攻的进攻权重,战术设计区别于欧洲球队。像我国的朱婷,韩国的金软景,日本的木村沙织就是亚洲主攻的代表。



里约奥运周期的中国女排,主攻位置实力强劲,也是我们的战术侧重,接应位置就相对保守,我们的要求是接应至少有三轮一传的能力,并且防守水平要高,像曾春蕾,杨方旭就属于这一类接应。事实上郎导推崇的打法是中间加压两边拉开的进攻性打法,在奥运之前用龚翔宇代替曾春蕾就是以这一想法为出发点,让人无奈的是我们没有球员能达到欧洲强力接应的水平,在现在的国家队,不能牺牲朱婷这一核武器级的进攻好手去保障没有强攻能力的接应。

本赛季随着小将李盈莹的强势崛起,进攻实力高人一筹,恰好她又是一名左手球员,让球迷看到了能够充当欧洲型强力接应的球员,国家队也可以效仿欧洲球队,让李盈莹打接应,但是效果会好吗?我想说不一定。

1.我们从对李盈莹的采访中得知,她从小就被天津队作为左手主攻来培养,从来没有打过接应,所以她的思维和动作习惯就适合四号位,我们看到在总决赛中她在2号位有十多次进攻,只有3个得分,如果贸然改到2号位,她能不能适应,攻击力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2.前面说了,中国队的核心是朱婷,全队的战术打法也是围绕她设计的,不可能牺牲她的进攻去养一个接应,具体到比赛中,作为战术偶尔使用可以,但不是长久之计。

3.还是要说李盈莹的一传和防守能力,虽然在联赛中她的防守能力很强,但在国际比赛中,她的防守能力有待考验。再一个就是她的一传,如果打接应,在球队出现困难需要朱婷解放一传全力进攻时,她的一传能否顶得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至少从目前看来,李盈莹打接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盈莹是一名天赋出众的球员,如果能在国家队把一传练好,在比赛中至少能接三轮一传,那她就完全可以出任中国女排的首发接应,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女排实力上将再上升一个档次,真正的可以傲视群雄,未来几年将没有球队可以中国队抗衡,可以说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的最强队。


想好你就来


首先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每个国家的女排都应该有自身的特点和技战术,而不是一味的去迎合,国外女排的优秀战术我们可以去学习,但是不能为了这些而改变了自己的打法,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中国女排就是中国女排,不需要跟谁学。


欧洲女排的接应是不是接一传,那是欧洲女排球队的战术,在目前,中国女排并不需要这样做,虽然女排正在往男子化靠近,但没必要硬着头皮做出不利于自己的改变。

而李盈莹是天津女排的主攻手,也是本赛季天津女排能够夺冠的头号功臣,她在天津女排队伍中能攻能守,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女排天才少女,在如此强劲的攻击实力面前,她没必要去打接应。


目前,李盈莹也是入选了新一期郎平指导的国家队,至于国家队如何安排,不得而知,但是我觉得一定会在李盈莹适应的情况下做出一些调整,而不会非要她改变自己的习惯打法。


李盈莹还年轻,还是需要保护好身体,避免伤病影响,他的未来是一片大好的,加油女排姑娘!


一言不合聊个球


首先我要说,每一个国家队的女排都是由自己本身所拥有的球员的实力来决定队伍的打法体系的,目前来看,中国女排并不具有欧美女排那种强力接应。


像塞尔维亚女排的博斯科维奇、布耶利卡,俄罗斯女排的冈察洛娃,荷兰女排的斯洛特耶斯,意大利女排的艾格努,巴西女排的坦达拉以及美国女排的墨菲 落维等等,这些强力接应中国女排没有。

目前中国女排的三个主力接应是杨方旭 曾春蕾 龚翔宇,都不具备强力接应的条件,都是中国女排长久以来的参与一传保障体系的接应,最适合的球依旧是需要速度的平拉开。



当然现在李盈莹在联赛里面崛起了,但是她更擅长的位置是主攻手,所以国家队可能会把她改造成强力接应,但是还是要看具体情况,而且从我的角度来看,李盈莹会在国家队打接应的可能性比较小,应该还会留在四号位,发挥她左手主攻的优势。


土土女排


郎平的中国女排要求两个主攻接一传,再加上自由人接一传,实际上中国女排接应也不接一传。龚翔宇在国家队就不接一传。李盈莹在天津女排做为主攻不接一传,就是为了保证进攻。

不接一传有什么好处?做进攻准备、保证进攻质量。所以不接一传的攻手进攻能力都比较强。

探讨一下接一传的基本安排:不接一传的有二传(她在后排要迅速到三米线内做二次传球,个别时候被追发来不及躲开,偶尔接一次,这时接应或副攻代一下二传,但很容易失误。)、副攻(由自由人顶替,以前没有自由人副攻必须接,所以那时副攻不能高大化,影响拦网质量)。剩下的两个主攻和一个接应,至少一个人要接六轮一传以顶替二传接一传(惠若琪当年就是这样的保障主攻),另外两个各接各的或者一个接六轮一传一个不接(李盈莹不接一传,接应杨艺接六轮)。接六轮意味着即便在前排也要下撤接一传。


云端美


国内也有这样的做法的,比如说之前的江苏队,和今年的上海队,但是两种是不一样的策略,我也可以就两支队伍的特点和打法给您介绍一下。

首先,16-17赛季的江苏队接应是龚翔宇主打的,当时小宇是不接一传的,因为,我们大家都清楚,江苏队副攻的进攻实力还是挺一般的,而副攻打的也是多是三号位的拉三居多,而小宇不接一传的也是为了保障她的进攻,保障能利用网长两边能够拉起来,再一个,小宇还要有后排三轮的后攻要准备,这也要求了立体攻的数量和质量。而今年我们看小宇也是开始接一传从开始1-2轮,到之后接应位置上的5轮,也说明了,在接应这个位置上还是要更加的全面化,而且是现在在进攻这个环节,小宇撑得也并不是太好,所以还是想小宇在进攻打不开的时候,在其他环节能够多分担一些。

再说上海,上海这个赛季张磊是不接一传的,我也很惊讶,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面磊哥的一传还是不错的,但是后来看上海的体系,磊哥更多扮演的是战术的复杂跑动,保障上海队战术的复杂和多变,所以上海队不让她接也是想利用她的速度和多变。而我们看转会曾春蕾之后,花蕾在接应位置上是接两轮左右的一传的,也是尽可能的减少花蕾的一传,目的也是保障二号位进攻,但是我觉得张轶婵的一传接的还真的挺一般的,应该让花蕾和她分担分担,每人三轮就好了。

最后,还是说一下这个,接应接不接一传这个问题,欧洲的接应不接一传的,这也是欧洲,甚至在整个世界上都是一个很主流的打法,这其实就是为了加强你二号位的攻击力,因为现在都是五一配备,所以二号位的定点进攻人就只有接应,所以还是为了保障接应这个点强力一些,所以很多国家都把自己最好的队员放在接应上,当然我们国家是不会这么做的,我们还是要求队员的全面化,而且是个人全面化之后的整体全面化,在一传端也是尽可能的谁状态好谁接,就是里约打巴西的时候,那场球刚好张常宁的一传状态很好,所以我们也是张常宁在接应位置上多接两轮,让朱婷先不接,所以多个人顶和团队一起顶这个概念是不一样的,这种做法还是真的体现了郎导的智慧。


渣渣谈排球


这完全是有什么食材做什么菜的事情。在04-12三个奥运周期,我们的主攻不是十分的强大,仍然需要接应来弥补,因此周苏红式的接应应运而生,跑动进攻成了接应的标配,当时的双快就是为跑动型接应设计的战术。但随着朱婷的横空出现,中国的主攻实力一下子成了世界第一的了,中国也开始成为“一点攻”的球队了,对接应的要求越来越是保障型了,而进攻更加喜欢跑动快变型,更加强调快速和多变,但调整攻和硬实力不是要求的重点,因此曾春蕾和杨芳旭式的接应比较受欢迎。但随着16年龚翔宇的出现,有了不一样进攻节奏的接应出现了,有点儿像国外的强力接应,扣球点高力量大,后攻实力强,当时在江苏队是不接一传的,一开始在国家队也是不接一传专注进攻的。但小宇毕竟没有国外一流强力接应的硬实力,后来郎导和蔡导也开始让小宇去参与接一传朝全面型接应培养,毕竟中国队有朱婷这个更加靠谱的进攻点,不需要太多的右路进攻。目前中国接应水平低,综然有国内没有强力接应的人才的原因,关键还是我们的打法所决定的,现在无法判断目前的打法是否好,毕竟我们有朱婷,但后朱婷时代怎么办?就像日本和泰国一直坚持小快灵的亚洲打法,但她们永远只能成为世界二流球队,无法登上世界之巅。一个百花齐放的打法才能使中国女排长盛不衰,因为我们的球员的基本素质(身高和力量)是可以和国外选手去媲美的,但不改变观念永远不会培养出世界级的接应,要知道龚翔宇一开始是打二传出身的,国少队的替补二传,15,6岁后才改打接应,目前已是国内最强的接应了,除了曾春蕾和杨芳旭,国内没有一个接应的能力与她接近,而单从进攻的硬实力看,她是中国接应第一人没有之一。


南京药神


在中国,接应被称作“接应二传”。传统的体系中,她站在二传的对角,当有些球二传不方便处理时,由接应来代她处理。同时接应也有很重的进攻和拦网任务,所以这是球场上最全面的角色。

而现在,欧美女排流行强力接应,接应的功能简单化,就是在2号位得分,接应经常是全队得分最多的人。为了保障她的得分,自然就不让她接一传了。这也是一种较流行的趋势。

这种体系很难说好还是不好,但对中国女排来说未必适用。毕竟中国根本就没有强力接应,既然如此,她还是好好练一传吧。


体育小辣椒


目前国内大部分接应也不接一传,国家队龚翔宇、曾春蕾等都不接一传,从‘大花蕾’开始,已经是在走世界流行的路子。也不完全是跟风,实在是全面接应很难找,也不容易培养。国内球员是强力接应的打法,但是身高力量又有不足,今年也尝试让‘小宇宙’练一传,向跑动型接应发展,如果能改造成功,那就能解放李盈莹,想想和朱婷打对角,中国女排的攻击力多么强大!还有就是李盈莹打强力接应,有能力和欧美强队对轰,不会吃亏。





漂飘12




像塞尔维亚的博斯科维奇,意大利的艾格努都是场上的进攻核心,她们从不接一传,只负责进攻,效率非常高。看过她们的比赛你就会发现她们弹跳高,力量足,体质强。目前国内接应队员不具备这样的素质,曾春磊,龚翔宇,杨方旭,都接三轮一传。李盈莹如果改打接应力量没问题,弹跳还差些。看郎导如何调教吧。


言之有李66


中国队不是不想用强力接应,而是没有强力接应可用。欧美球队双主一传,接应可放心进攻。最强点在接应上。对一传的依赖度降低。而中国队没有这样的人才。主攻没有强大的一传保障能力,经常要接应参与一传,四人保一传。这是适合中国队最好的对策。

曾春蕾、扬方旭都有一定的一传保障能力。适合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