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Mr.Liu丨消费升级之下,海湖新区商业亟需升级再出发

现在应该也不会有人质疑海湖新区的未来了,海湖新区目前人口超过10万人,3公里内覆盖人口达到40万,而且大部分都是新建住宅,商业价值毋庸置疑。

中央再次强调了稳定内需、消费升级的战略意图,这也是海湖新区的历史机遇。Mr.Liu认为海湖新区现在要做的是:弥补市场空白,商业升级再出发。

Mr.Liu虽然认可网购的发展,但绝不认可网购是购物的最终形态。人类发展了几百万年,绝不是为了点鼠标买东西,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思想,有情感,这是网购无法满足的,所以商业地产依然具有活力,就看怎么玩法升级了。

海湖前景美好,需要破局同质化

言归正题,根据《西宁市“十三五”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要求,西宁市主城区将打造“一主、一新、四副”的商贸流通布局体系。主城区商业中心包括大十字——西门口商贸集聚区为主的城市商业主中心,海湖新区为主的现代化商业新中心。

也就是会说,在十三五期间,也就是2016年-2020年,海湖新区将成长为西宁现代化商业新中心

海湖新区的前景是好的,但依然存在很大的挑战和市场空白点。这就好比在家里买了一堆家具,总要归置归置才能产生更大作用。

现在很多人说海湖新区商业过剩,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就好比买家具,沙发多买了一组,但还差一张床。沙发是过剩的,但床不够,可以称为家具买多了,但床依然是空白点

总结点说就是同质化严重。海湖新区的时尚、休闲、体验式业态快速兴起,但也面临巨大的同质化问题,而其他业态是严重缺失的。

海湖北侧商业即将崛起

从海湖新区结构来看,Mr.Liu把核心的商业商务区分化为两部分:南侧为时尚板块,主要是面向18-30周岁的年轻客群;北侧为高端板块,客群主要面向25-45周岁的中坚阶层。

为什么会这么划定呢?海湖新区南侧的住宅基本都是商品房,面积相对中等,其中大量为婚房,聚集了大量的年轻客群,整个青春板块完全是年轻人的天下。

海湖新区北侧基本都是单位团购房,都是好单位,而且户型面积普遍偏大,两居室都少见。即使最晚入市的五矿柴达木广场一期,也没有120㎡以下的户型。这使得北侧人群与南侧的居住人群产生了巨大差异。

最重要的是,南侧时尚板块已经崛起,万达广场、新华联广场、唐道637很繁华,定位明确而清晰,现在是内部整合的问题。

北侧商业区还在酝酿,必然与南侧进行差异化,走向面对更具消费力的城市中坚阶层。以弥补区域市场空白

海湖商业空白点亟需补齐

具体到商业这一块,也可以清晰看出市场空白点,谁可以弥补这个空白点,谁就可以在海湖商业竞争的红海中杀出来。

1、零售业态。海湖新区南侧的商业都集中向体验式商业发展,在餐饮、休闲业态上形成了极强的竞争力。但在零售业态,特别是珠宝、化妆品、服装方面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点。

珠宝与化妆品的市场空白点的缺失是明确的,没几家珠宝和化妆品店。服装方面则主要集中于青年客群,面向中年客群的高档服装缺失。从价位上看,不仅高端服装缺失,而且面向年轻群体的青春服饰也难言完整。

西宁人在这几个领域的消费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以西宁王府井为例,虽然王府井百货也已经购物中心化,但西宁王府井百货依然稳控这几个领域,其业绩也是斐然,2017年西宁王府井百货的净利润大涨78.14%。

2、商务餐饮。海湖新区的餐饮主要迎合18-35周岁的客群,海湖新区餐饮集中于特色餐饮或休闲餐饮。

作为西宁写字楼最为集中的区域,商务餐饮却很少,主要可选的主要是五星级酒店。五星级酒店你懂得,所以老市中心的商务餐饮依然具备统治力。

虽然空白点存在,但海湖新区南侧的青春板块,却很难引进这类品牌。因为客群已经界定清楚,两个必然格格不入。以商业巷为例,时尚青春的色彩很浓重,商务餐饮很少,都是一些很特色的餐饮。毕竟年轻时尚就吵吵闹闹的,不适合谈商务谈生意。

写字楼林立的海湖新区,如此庞大的商务人群,海湖新区未来必然是西宁商务餐饮最集中的区域,这个机会显然留给了

海湖新区北侧的高端板块

经过Mr.Liu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海湖新区依然是西宁商业最璀璨的明珠。之所以看着商业过剩,是因为同质化严重,而空白点无人弥补。当开始弥补海湖商业空白点的时候,必然引领海湖新区商业的二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