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这虽是封建时期儒家的治世思想和为官之道,但对于当今的人民公仆来讲,乃是为政之基,为官之德。"居之无倦"乃为政之基。"居之无倦"本意是指为政者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职位,爱岗敬业,勤勉尽责,忠于职守,永不松懈倦怠。这是一种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也是一种乐以忘忧、乐此不疲的工作境界。作为人民公仆,"居之无倦"是尽职工作的基本准则。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

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 ,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