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体现了胡适怎样的观点?

月光下的温唇


1918年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文章说:现在舆论界的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

胡适文章发表后,首先是研究系的蓝公武在《国民公报》发表《问题与主义》一文与之商榷,着重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主义”的重要性。



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在《每周评论》第35 号上。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首先针对胡适“少谈些主义”的主张明确声明:“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布尔扎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变动。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把他的实象昭布在人类社会”。

胡适与李大钊等人的争论,是一场学术争论。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胡适提出的问题,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五四时期,救亡与图存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一大人物,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是很多知识分子考虑的事情。因此,当时各种主义、各种流派、各种思想层出不穷,此起彼伏。达尔文进化论、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尼采哲学、柏格森哲学等都曾流行一时。连孙中山先生也说,那时有57种社会主义,不知哪一种是真的。



胡适反对把“主义”当作绝对真理和终极教条,反对把“主义”当作金科玉律的宗教教义顶礼膜拜,从一个思想家的角度来说,胡适没有错。


从政治上来说,胡适是幼稚的,书生气太重。

早在1918年,胡适便在其哲学著作《西洋哲学史大纲·导言》中写道:“如今的人,往往拿西洋的学说,来做自己的议论的护身符”,可是胡适自己的思想来源就是西方的。对胡适思想影响最直接最具体最深的两个人,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教他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教他把一切学说都作待证的假设,教他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和思想的结果。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这是胡适人生的座右铭,而纵观其一生,他基本上做到了说到做到。

胡适作为启蒙主义的大师,对中国现代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政治上,胡适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也反对暴力革命,希望改良救中国。胡适是个典型的折衷主义。



北大教授季羡林说:“胡适不赞成共产主义,这是一个事实,但他是不是死心塌地拥护国民党和蒋介石呢,胡适从来不是国民党员,他崇拜的是美国的民主制度,只要不符合这个尺度,他就挑点小毛病,闹点独立性……”。

胡适说过二十年不谈政治,可是他一辈子也没有离开政治。

胡适坚持自由主义,又寄希望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胡适1931年在武汉第一次见到蒋介石,对蒋介石评价极高:“依我的观察。蒋先生是一个天才,气度也很广阔,但微嫌近于细碎,终不能‘小事糊涂’。”胡适还送给蒋介石一部《淮南王书》,希望蒋介石能像淮南王那样,轻徭薄赋,无为而治。



1922年5月,《努力》周报出版,胡适起草的《我们的政治宣言》,提出要建立“好政府”的政治改革目标,极力鼓吹“好政府主义”。

胡适把自己定位要做政府的诤臣和诤友,即使在1949年国民政府全面溃败之时,胡适依旧坚持要和蒋介石站在一起,声称“我要以我的道义力量,支持蒋介石先生的政府”,“我的道义的支持也许不值得什么,但我的话是诚心的。因为,我们若不支持这个政府,还有什么政府可以支持?如果这个政府垮了,我们到哪儿去!”

胡适给蒋介石提了一辈子意见,坚持言论自由和民主自由,可是直到晚年雷震事件把胡适的民主梦自由梦击得粉碎。

更可笑的是,胡适被蒋的御用文人扣上“七不懂”的帽子,即:不懂文学,不懂史学,不懂哲学,不懂中国的,更不懂西方,不懂过去,更不懂现代。



蒋介石表面上尊重胡适,但在日记里恨得也是咬牙切齿。

1960年10月13日,蒋介石在日记里写道: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1962年3月3日,蒋介石写道:胡适之死,在革命事业与民族复兴的建国思想言,乃除了障碍也。

胡适一片赤诚,没想到却得到这个结果,“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胡适不谈主义,只讲问题,可是最终也没解决什么问题。

胡适说:“我挨了四十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因为这是代表了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 可是胡适并没有争取到国家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

胡适相信民主,相信自由,相信实用主义,胡适是启蒙主义者,能提出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书生论政,往往是不切实际和带有空想色彩。胡适是思想大师,但在政治上是幼稚的。


非常道毕延河


《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体现了教育学家胡适先生严谨的务实态度,历史证明了假大空谈主义已百无一用?不如多研究一些实际发展问题?自古空谈误国,误民的道理人们都懂,只有解决了实际问题,重视了教育,培养出人才,搞好经济,注重了民生,提高百姓生活,社会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幸福,人性,良知,道德才能回归于社会,国家才能良性发展壮大,,,


鑫挺83563181


邓公黑猫白猫论与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何其相像,而胡适在一九一九年发表,比邓公早也六十年,且从理论上予以阐述。时至今日,说胡适高明远见实不为过也。


用户7347495114424


胡适认为多研究问题,少谈主义的观点,表明胡适的思想主张是混乱的,糊涂的。

问题的确是应该进行研究和解决,可是用什么样的思想理论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呢?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问题的认识、分析、解决方式和结果是不一样的。千万年历史以来就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思想主张,概括起来,就是两种主张,一种主张是唯物主义,另一种主张是唯心主义。那么这两种主张谁才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理,谁才是谬论呢?尽管人类从未因此达成过完全一致的认识,但你在解决问题之前,是不是应该先选择哪一种主义作为自己的主义呢?而在选择哪种主义之前,你是不是应该了解何为唯物主义、何为唯心主义呢?显然,要研究问题,不谈主义或少谈主义是不应该的。

对于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建立什么样的根本经济制度及政治制度,因为这涉及到社会生产应该怎样组织开展,社会财富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进行分配,而国家政权如何确保经济制度的有效运行等问题,要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当今世界上有两种主义,一种是资本主义,另一种是社会主义。而这两种主义谁才是正确的真理,谁才是错误的谬论,你得深入了解这两种主义。如果不了解这两种主义,你怎么能够去研究社会治理和国家管理的问题?

综上所述,胡适之多研究问题少谈论主义的主张是极其荒谬和不切实际的,是源于其自身思想的混乱的结果。

我是主张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主张的社会主义的,我认为这两个主义是正确地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瀑下鲫语


“多研究些问题”,体现了注重实际、注重实践、注重实干;“少谈些主义”,表明力戒空谈、力戒空想、力戒空洞。一多一少的简洁话语,凸显胡适的从实战出发的精神和思想。


堂而皇之3


不要忙着批评胡适先生,还是先把这句话的含义搞明白为是。少谈些主义多解决问题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同义的,具体在实践中,是务实和务虚的问题。少谈主义不是不要主义,而是反对不解决问题的主义。真正的道理是不具备政治色彩的,而是被人涂上色彩加以利用而已。


jixiaolong0228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灵魂,此话不但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而且该同志很可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马克思主义者!


春天的镜头


那我就请问胡适先生,到底研究了哪些问题呢,又有没有研究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胡适压根就没有,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这句名言,说白了就是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才说的, 他自己本身就是美国杜威主义的信奉者,


随便起个昵称算了


这就是漠视阶级论,其实阶级与主义什么时候都存在,你是躲避不了的


上善若水127436101


问题,自然是“眼前”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埋头做就是,无问方向!

故,胡适的“这种主义”,绝不是着眼于广大民众的利益的——不是在中国能成功的理念,也是个没有未来的主见。

主义,自然是“发展方向”,即治理为谁服务。

假如,治理不明确为谁服务,谁是主人。则必是“广大民众服务于少数上层人”,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何况,说“多谈问题少说主义”,本身不就是一种“主义”吗?并且绝对是个“危险又危害”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