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何要将自己分成15个加盟共和国?

哆啦咪噜


苏俄主动把自己分为15个加盟共和国,不是俄罗斯特色,而是20世纪初世界民族运动的一个缩影。

20世纪是一个战争的世纪。战争源头有两个,一个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另一个就是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之争。以两次世界大战为契机,这两种争端不断扩大,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解决。

先来看十月革命前的沙皇俄罗斯帝国。20世纪初,沙皇俄国扩展到极限,土地面积2288万平方公里,人口多达1亿2560万人。尤其是在远东,整个中国东北,成为俄罗斯殖民地,内蒙外蒙和新疆成为俄罗斯势力范围。虽然经历了日俄战争的战败,可是俄罗斯只赔款不割地,依旧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土地面积世界第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国和清朝)。

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各个大帝国的灾难,民族离心越来越严重。典型代表是,欧洲各国纷纷叫喊xxx无国界,可是战争一爆发,都义无反顾回国为自己国家效力。一战后,在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一系列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尤其是巴尔干半岛,终于建立起塞尔维亚为主题的斯拉夫国家。奥匈帝国解体,奥斯曼土耳其的主体土耳其也通过凯末尔改革融入西方,就连印度也开始非暴力不合作,准备脱离英国自治。至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就是这时期脱离英国成为自治领的。

至于中国,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民族觉醒。从八国联军侵华时民众为侵略者当向导送给养,到1919年五四运动反对割让山东。这种民族主义的觉醒,是世界性的,是不可阻滞的世界潮流。

作为当时世界上面积第一,人口第三的大国,苏俄经历了一战,也经历了十月革命,怎么可能对世界民族主义运动毫无态度。如果苏俄不让俄罗斯帝国分出民族自治的加盟共和国,这些少数民族可能直接揭竿而起,爆发更大烈度的战争。

苏联不仅需要面对各种民族运动,还要面对可怕高尔察克白俄军以及白俄军带来的美国日本等协约国干涉军。内外交困之下,让内部各民族自治,最大限度争取少数民族力量,共同对付协约国和国联的政治军事压力,才是最为理性的选择。

按照协约国和协约国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联盟,苏俄最好彻底解体,向奥斯曼那样分割成一个个民族国家,这样英法等国的恐惧心理会缓解很多。对于这种期待,苏联革命导师列宁写了《我们纲领中的民族问题》、《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决权》、《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等文章,系统阐述了苏联所持有的民族理论。

在列宁民族理论的指导下,苏联各民族可以自治,成立自治共和国,但必须加入苏联大家庭。

于是,苏联境内以民族分布进行划分,形成了东斯拉夫三国(现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中亚五国(现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外高加索三国(现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波罗的海三国(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摩尔达维亚15个加盟共和国。

这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实际上就形成了后来苏联解体后的15个独联体国家。

有人说,苏联在自己境内建立15个加盟共和国,实际上成了苏联解体的最早诱因。这是真的吗?

只能说,有一点关系,但不是你的,再怎么努力,也注定会分开。

对人烟稀少、地广人稀的民族,俄罗斯可以驱逐、灭杀,可是对于哈萨克、乌克兰这样人口众多的民族,这种人离开土地留下的方式,绝对是不适应的。所以,苏联能做的,先让他们自治,然后用苏共作为纽带,不断给各少数民族精英进行洗脑,逐渐软化、消化这些民族。

只不过,这一切的努力,最后都白费了。就连附赠的土地,也打了水漂。

乌克兰自治时,俄罗斯很大方给了克里米亚半岛,哈萨克自治时,俄罗斯又给了北方四州。这些都是俄罗斯族为主体的地区。可是,当这两国独立时,把这些土地毫不犹豫地带走了。

如果像哈萨克一样友好互助还好,像乌克兰这样胳膊肘往外拐,必须打断他的腿!

很意外吗?一点都不!

苏联是凭借着强大的国力,保持着对各少数民族控制,当苏联在国际上陨落,经济出现困难,民族矛盾立刻爆发。这些少数民族地方就保不住了。

英法荷等国的殖民地,都是在国力衰减的情况下逐渐丢失的。二战后,法国当过亡国奴,到外面谁也不买账;英国国内被打成废墟,到印度见人吃鸡腿都流口水。这样的破落户,谁愿意认他们当主子?

于是,二战后尤其是五六十年代,亚非各国纷纷独立,建立民族国家。尤其是1960年,非洲有喀麦隆、多哥、马达加斯加、刚果(利)(曾称扎伊尔,1997年改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索马里、达荷美(现名贝宁)、尼日尔、上沃尔特(现名布基纳法索)、象牙海岸(现名科特迪瓦)、乍得、乌班吉沙立(现名中非)、刚果(布)、加蓬、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利亚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作非洲独立年。

1991年,苏联解体,与其说是丢失了14个加盟共和国,不如说是有14块殖民地独立出去建立民族国家了。

世界上最后一块殖民地,是澳门。1999年,被葡萄牙霸占500多年的澳门终于回归主体民族。自此,殖民主义在20世纪的尾巴上彻底结束了。

那些脱离欧洲强国独立的殖民地,如果能自由移民到宗主国,傻子才愿意独立呢!就像阿根廷旁边的福克兰群岛,人家都自诩正宗英国人,谁愿意找你阿根廷过苦日子呢!


历史知事


十月革命前,斯大林和列宁都反对在俄国实行联邦制的。认为统一集中的大国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无产阶级的团结。



那么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何要将自己分成15个加盟共和国呢?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01

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俄国横跨欧亚,地域辽阔,民族超过了100多个,苏联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51%,乌克兰人占15% ,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其他民族人口约占24% 。

100多个民族,利益不会完成一致,民族矛盾很尖锐,天然有民族化倾向,只是初期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矛盾不会公开化。

早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沙皇专制被推翻,那些被压迫的民族获得了独立的机会,很快便建立了60多个民族国家。其它民族看到了希望,纷纷效仿推翻专制建立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诉求,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几乎都建立了国家,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了,各苏维埃共和国提出了联合问题。





所以并不是因为十月革命之后才分成的加盟共和国的,十月革命之前各个民族国家政权就已经存在。

02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还需要巩固。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英、法、美、意等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敌对势力的进攻。为保卫胜利果实,恢复经济建设,需要联合全俄各地的政权,形成统一力量。有抱团取暖的意思。

而当时俄国已经分裂成许多小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再把他们联合起来。

03

国内战争时期,为抗击共同的敌人,俄罗斯联邦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这是加盟共和国的开始。

所以早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5个加盟共和国。

后来随着苏联实力的不断加强,有自愿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出兵波兰,占领东欧部分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强行并入苏联。

最后形成了15个加盟共和国。



04

结束语

并不是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将自己分成15个加盟共和国,早在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时,各主要民族就已经独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到十月革命之后联合成了加盟共和国,直到二战以后才形成15个加盟共和国。


妖百慧1


我是海浮人,我来回答。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何要将自己分成15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上世纪这位社会主义的老大哥,作为世界超级大国,能够和美国争霸,“扳手腕”。苏联的庞大和实力一直受人们敬佩。但这些已经不复存在了。苏联,它是一个联盟制的国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整个国家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地域占大半个亚洲。

阵营对立,解放民族压迫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之后,世界上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在资本主义中,民族受到仇视和不平等对待,资本主义的殖民,对工人欺负和压榨,民族的压迫和掠夺,帝国主义的凶暴与战争。

而在在社会主义的阵营里面是:相互的信任和和平,民族自由平等。数十年来资本主义世界想用民族自由发展跟人剥削人制度相混合来解决名族问题,但是并没有起作用,反而使民族矛盾愈演愈烈,不可收拾。而苏维埃社会主义的成立,让这些民族国家看到了希望。只有团结大多是人民的力量,才能彻底消灭民族压迫。

内站数年,百废待兴,国外局势

俄国内战多年,消耗各个民族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田地荒芜,工厂停顿,生产力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战争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对于单独的一个国家是力不从心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国家百废待兴,所以加盟是最好的选择,团结起来一起发展。

另一方面,国际形势并不安定,随时苏联就会发生战争,这就迫使苏联不得不建立联盟国家,以此来抵御资本主义的包围。

地大物博,民族的多样性

苏联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地域非常的广阔,地跨亚欧两块大陆,民族更是超过了100多个,共有200多种语言,为了一致对外,管理这庞大的国家,只能建立联盟。民族数量之多,如果直接统一,不建立联盟制国家,不给这些国家自主权,那么必定触及民族利益,这对于刚成立苏维埃政权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联盟是最好的选择。

总之,成立一个国家,成立的形式是怎么样的,往往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局势等,苏联成立联盟制国家也是当时时局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但是这一制度为后来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我是海浮人,你也在漂浮?欢迎关注。

海浮人


按理说当时俄国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十月革命”后,世界诸资本主义强国皆以炮火相向于刚刚步入社会主义道路的苏联,苏联可以说是“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社会主义,但是却也惹来了各资本主义强国的围攻”,面对如此险境,苏联为何还要将偌大的一个国家分为15个加盟共和国,难道不懂得“诸绳拧一股”的说法吗?在当时危急之关头,苏联却采取了如此令人惊愕疑惑的行动,苏联究竟意欲何为?


其一:民族差异,难以同心同德

苏联这个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大国之内,一共有100多个民族。那你自己想:这100多个民族的民族信仰和民族利益肯定不会全然相同或者一致,在此联系之上,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尖锐的民族矛盾了。如果民族矛盾长期存在且一度得不到调节或者解决的话,那么各个民族之间势必会矛盾摩擦,直至战争爆发,到时候苏联产生内乱,从根本来说,它也就丧失了和美国争霸的资本了。


其二:东欧剧变,独立潮流随之而来

我想这就是各加盟共和国自身的想法了吧?究其根本,其实还在当时民族独立的时代潮流吧。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大国之内的加盟共和国便开始纷纷效仿那些民族独立的国家,对脱离苏联、寻求独立有着极高的欲望。1990年3月,伴随着立陶宛的率先独立,其余的加盟国便再也按耐不住了。

20世纪以来,随着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之《共产党宣言》的发布,共产主义之潮流便一潮接着一潮翻滚而来,共产主义事业也在屡屡被各国组织所实践。一时之间,如火如荼。1917年俄国率先在真正意义上将社会主义、共产思想先以“二月革命”,后以“十月革命”两次付诸于实践。并在“十月革命”之后,随即建立起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此同时,苏联的建立,也宣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苏联建立之后,世界主要矛盾便由原本的“民族独立和殖民主义”瞬间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所倾斜,各资本主义强国面对着这突起的社会主义,难免会有一种想要将其覆没的冲动。


我们来看一看苏联15和加盟共和国的时间沿袭:①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时,当时共有6个共和国,分别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②1925年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加入苏联,苏联同年又单独将塔吉克聚居区升级为塔吉克斯坦共和国;③1936年,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国家加入;④同年,苏联将外高加索共和国解散,恢复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个加盟国;⑤1939年,卡累利阿加盟国在苏联的组合下成立;⑥1940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个国家并入加盟国;⑦1956年,苏联取消了卡累利阿的共和国身份,并纳入俄罗斯版图。


小镇月明


不能怪列宁的,西方就是这个传统有议会的,例如英国的苏格兰和爱尔兰就有议会的,他们被英格兰征服以后还保留议会的,议会主要是当地贵族和有影响的人士,议会就是西方民族的传统,你没有这样的议会就会被认为是非法,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你,即使沙皇也不例外,沙皇其实也是必须经过议会选举批准的,虽然是仪式上的。沙皇在征服一个地方以后,处于笼络和便于也建立地方议会的,列宁当然表示一下,让自己比沙皇开明,所以也保留了地方议会,当然名字变了,当然其他地方的文化和民族很难理解西方这个文化,其他地方没有西方类似议会的。西方议会从原始社会末期就明显开始了,渗透到文化里面,文学作品里面就经常出现的,所以你出掉议会,整个社会就不舒服的,哈哈,议会的保留就留下分裂的种子,因为议会在历史关键时期威望和权力极大的,古代西方的国王和皇帝经常绝后的,怎么办,就由议会选举的。西方的观念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不管怎么说,人家发展的比其他地方都好,除去议会是不可能的!至于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血山飞虫


说反了吧,有了这十几个国家的加盟才建立了苏联,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后来1991年又分裂回去了,又回到了十月革命以前的状况。这才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呢。


心如大海154146453


沙俄帝国晚期,统治危机四伏,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蓬勃发展。这当中,既有俄罗斯民族主义,又有非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十月革命前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精英分子,期盼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受到一战战局的刺激,腐朽的沙皇政权解体,意味着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断裂。随着“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先后爆发,在昔日的沙皇俄国土地上,迅速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的蜕变。

如果细分俄国革命性质,我们可以看到有3种革命并存:1、大城市里的工人阶级革命,以夺取政权为主要方式;2、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阶级革命,以夺取土地为主要方式;3、少数民族地区引发的民族革命,以建立本民族统治为主要方式。

苏维埃政权的出现,震惊全世界,既鼓舞各国的无产阶级,又吓坏各国的资本家们。因此,新生的苏维埃刚诞生,就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有白卫军的叛乱,外部有外国势力的干涉。到后来,更是多国干涉军直接从东西两边夹击,苏维埃政权凭啥会赢?

在力量对比不利的形势下,苏维埃政权能够获得最终胜利,除了其体制上的优势之外,还在于赢得群众的支持,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拥护。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土地法令,以及俄国各族人民权力宣言,肯定俄国革命的成功,保护农民阶级、少数民族的既得利益。这些政策有效分化敌对势力的拉拢,毕竟农民阶级、少数民族得到实际好处,谁也不想回到解放前。

1920年底,俄国内战基本结束,苏维埃政权笑到最后。这时候,除去原沙俄占领的波兰土地、芬兰、波罗的海三国取得完全独立外,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都获得自治或者部分独立。

当时,有6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有2个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亚的布哈拉、花剌子模,即后来的乌兹别克共和国),还有远东地区的远东苏维埃共和国。

这些共和国与中央的联系,主要通过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系统来维系,俄罗斯联邦是领头羊般的存在。布尔什维克党在巩固政权后,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原来沙俄帝国的残余领土上建立1个新的苏维埃国家,但是各个地方共和国并不情愿放弃手中的权力。

拳头硬才有话语权,最终经过协商,各个地方共和国将国防、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从1922年到1929年,以俄罗斯联邦为主体,各个地方共和国陆续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最终由15个加盟共和国构成。

所以,“十月革命”胜利诞生苏维埃政权,但是各个共和国的形成却跟具体的革命目标有关。苏联是各个共和国重新构造出的新国家,而不是苏联将土地分割为15块,简单来说是“先有15块地盘,后有1个苏联”。


子屠龙


是沙皇让出政权,列失信,杀害其二世全家。


凤道桐舟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的工兵代表苏维埃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权力,当晚宣布成立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全部权力归苏维埃。

年轻的苏维埃,继承了沙俄庞大的幅员、衰落的地位和民族关系不堪的社会关系,乱世之下,苏俄各地、各民族被压抑的民族情绪和诉求得以爆发,他们纷纷宣布独立或建立自治国家,挣脱沙俄长期统治与压抑。

其时苏俄的民族关系可以简述为大俄罗斯主义之下俄族独大,占到总人口近52%;其他百余民族处于从属地位,居住在苏俄广袤的腹地与边远地区。

列宁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

国内战争时期,保卫苏维埃政权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人第一要务,相对而言,用苏维埃政权统一国家需要时间和条件。

因此,苏联的联合经历了如下过程:

1、1918-1920国内战争期间,乌、白俄、南高加索逐步建立起苏维埃共和国;

2、1922年12月30日在莫斯科召开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各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结成联盟的条约,宣布苏联成立,当时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4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

3、1924年,乌兹别克和土库曼加入苏联。

4、1929年塔吉克加入。

5、1936年12月,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新宪法: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是主权国家,保留其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在宪法规定的有关疆界、政体、立法、社会经济、外交、国防和外贸等方面的范围以外,加盟共和国在自己领土上独立行使国家权力......

(1)南高加索分成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三个共和国。

(2)俄罗斯联邦中分出哈萨克和吉尔吉斯。

(3)上述5个共和国同时加入苏联。

6、1940年成立摩尔多瓦并加入苏联。

7、1940年7月成立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苏维埃共和国,8月三国先后加入苏联。

(同年3月底,卡雷利阿-芬兰在摩尔多瓦之前加入苏联,1956年它又“变身”为俄罗斯制下的自治共和国,因此严格意义上讲,1940.8-1956.7月,苏联有16个加盟共和国)

此后,苏联保持15个加盟共和国的“建制”,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


ruixuezhaofeng


沙皇俄国地域辽阔,横跨欧亚,民族超过了100多个,200多种语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诉求,所以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国内战争期间,为抗击共同的敌人,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开始,为了统一进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共产党提出了联合问题。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联盟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后来随着苏联实力的不断加强,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旧称摩尔达维亚)也纷纷加入苏联,到了二战时期,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攻打芬兰并占领东欧部分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强行并入苏联,最后形成了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5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51%,乌克兰人占15% ,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其他为哈萨克人、鞑靼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 。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

100多个民族,肯定利益不会完成一致,民族矛盾很尖锐,所以天然有离心的倾向,不过由于当时苏共的强大,矛盾不会公开化。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苏联开始走向解体。 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2月21日,前苏联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12月26日,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标志着苏联不再存在,苏联分成了15个主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