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黃河岸上藏古村,李家山的往事

幾天的勞碌奔波,陝北竟然下了兩天雨,對於缺水的黃土高原其實是好事,但對於我們旅遊者來說卻是不幸,我們被迫取消了雨岔大峽谷的行程,直奔延安,一路上河流乾涸的幾乎斷流,我們住的雨岔農家提前為我們準備了三大桶水,大家看到他們吃水這樣難也是省吃儉用的。車到吳堡,終於見到了黃河,奔騰洶湧,幾經周折,我們終於來到了磧口古鎮。

磧口古鎮在明清及交通不發達的民國時期,是黃河上的大碼頭,這裡商賈雲集,非常的繁華。

磧口古鎮坐落在黃河岸邊的山坡上,古鎮基本保存完好,古鎮的最好點是山上的關帝廟,氣勢恢宏,俯瞰著黃河,許多老字號都變成了賓館和旅店,你只能在一塊牌匾上去尋找他們從前的影子,

古鎮附近還有許多古村,西灣,寨子山村,李家山村,寨子山村當年毛澤東主席過黃河時曾在此短住,使的古民房得以保留,西灣村幽靜無人,大量古民房,幾乎沒人住,即空靈又安靜,有進去,時光彷彿倒流,但我們卻是匆忙而過,並沒有時間去慢慢的品位。

李家山坐落在一座山上,上山佈滿了古民居,為了更好的欣賞這座現代的藝術寶庫,我們選擇了在山上住宿。

轉過了兩個土坡,我不知不覺間驚歎了,我為我正確的決定點贊!越往上走,越讓人讚歎,我為中國的民居藝術讚歎,我們的祖先真是太偉大了,每一磚每一瓦都是那麼的精美,色彩古樸與環境渾然一體。

山上多棗樹,這裡出產一種金絲南棗,非常的甜,農家大姐早早煮好了一鍋苞米等著我們來吃,讓人一進院子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倍感親切。大姐還燒得一手好菜,非常的可口好吃。

大哥穿上羊皮背心,繫上白手巾,做起了導遊,白天見不到面,回到家裡,大哥還要領我們去轉,但走了一天的同伴卻累得走不動了,看大哥如此的熱心,我拉大哥坐在他家門口,讓大哥為我們講述李家山的故事。

開場白有些俗套,大哥的語速也非常的快,說著說著,他的語速變慢了,話語聽起來也和藹可親。

磧口古鎮在民國時期是晉西北的重鎮,在交通不發達時期,黃河更是黃土高原上重要的運輸手短。由於磧口段多險灘,船運在磧口要走一段陸陸,大哥的祖上就是考陸陸運輸發家的, 磧口的磧就是石頭堆砌的意思,非常不利於行船。

李家山原來叫程家灣,是姓程的幾戶人家在這裡蓋了幾間民房而得名,李家人陸陸運輸發跡了以後,請來了風水先生選擇房址,風水大師選中了李家山。

古村居中走一條山溝,民房沿溝向兩側排列,恰如一隻展翅高飛的鳳凰,為一塊風水寶地,居住這裡比飛黃騰達。

著名畫家吳冠中曾經來到這裡小住一年,畫了一幅畫,震驚中外,並被拍出八百萬元的價格,一舉成名,他說“這裡從外面看象一座荒涼的漢墓,近看似一處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當年繪畫大師就住在李家。

但李氏家族能一直住在他們的老宅子裡也實屬不易,在土改時期他們的先祖主動向政府上繳了他們的祖產,政府就沒有沒收他們的老宅,劃分成分時那些上繳的祖產沒有計算在內,也使得他們保護了自己,有失必有得,其實大哥並不老,細算起來還小我四個月那。

我們一行35人都住在大哥家的院子裡,晚餐又是那麼的香甜可口。其實這座院子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但一個能容納三十多人的院落在今天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