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是什麼?

粉夢飛蝶


海水稻並不是大家理解的字面意思“生長在海水中的水稻”,而是我們耐鹽鹼水稻的的形象化稱呼!

也就說,海水稻只能是在海邊灘塗等鹽鹼地生長的特殊水稻,並不可以在海水或海里來生長,只能在海水的短期浸泡,如果長期浸泡依舊是無法存活!

所以,海水稻目前的最佳種植區域是——海邊灘塗,也就是海水經過之地,而絕非是在海水裡。

海水稻:可讓我國糧食多養活2億人!

據筆者瞭解,其實海水稻的產量並不高,但是它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我國適合海水稻生長的鹽鹼地面積廣闊,這個面積大概有1億公頃,也就是15億畝,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我國目前的耕地面積只有20億畝多一點,也就是說鹽鹼地全部開發,我國將多出一大半的耕地!而即便是按照未來海水稻平均畝產只有200—300公斤計算,15億畝×250公斤/畝,這也是一個天大的數量!完全可以讓我國多養活約2億人。

雖然目前海水稻的研製和推廣工作仍在繼續,而且沒有得以大規模推廣,但是這最起碼給我國的糧食安全加了一道保障!

這項技術可謂是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3.28


糧油市場報


關於這個問題,中國科普博覽也邀請科學家來回答:

袁隆平老先生希望通過種植“海水稻”,使無法種植作物的灘塗和鹽鹼地變良田,實現

糧食增產500億公斤,多養活約2億人的夢想。

“海水稻”就是具有耐鹽鹼性的高產水稻,它可以生長在灘塗和鹽鹼地,雖然目前的海水稻產量還不高,但經過科學的育種和培養,海水稻的推廣價值正在被不斷髮現。

我國鹽鹼地分佈極為廣泛,類型也是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東部濱海鹽鹼地、黃淮海平原的鹽漬土、東北松嫩平原鹽鹼地、半荒漠內陸鹽土、青海新疆極端乾旱的漠境鹽土等。

據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資料統計,在不包括濱海灘塗的前提下,我國鹽漬土面積為3487萬公頃,約為5億畝,可開發利用的面積多達2億畝,佔我國耕地總面積的10%左右。

合理開發利用這些鹽鹼地資源,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要想研發出穩定、高產的海水稻,依然面臨著很多不確定性,還需要經過一個探索和試驗的過程,基因技術等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也為海水稻的研發提供了新的可能。

其中,主要有兩大技術,一是常規技術,把抗鹽核心轉移到高產品種上面來,二是分子技術,把抗鹽的基因克隆出來,轉到高產的品種裡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