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上海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是哪个区?

露馅的红豆包


百年前松江即是目前的上海,地区的府城即是松江城,松江占有优势区位,黄浦江水运、沪杭高铁和沪杭铁路、沪昆高速、申嘉湖高速、绕城高速、嘉闵高速,北边缘沿着G50高速,至虹桥机场也就十几分钟车程。不远将来申嘉湖高铁将建成,与沪杭高铁、沪杭铁路三线一站,到时虹桥机场站将消减部分功能,而南站将完成历史使命(当初那奉贤农民县长就不要南站建在松江)。黄浦江至浙、苏的水运航道上的陆桥改造好后,这条黄金水道将焕发青春,松江似德国莱因河的区位优势突现。新浜西的通用航空机场建成后,更加便利集团总部高层的出行,有利于集团总部的集居,有山有水沪上独一处。几年前就传闻大虹桥后,除徐泾等西部的青浦将并入大松江,山水相连,大力发展旅游、服务、总部经济等第三产业,服务华东地区(毕竟不用穿越拥堵的市区了)。而当国际和国家货币利率的不断提高,目前八所大学的市区老校区毕将为还贷而抛弃,集中于松江,企业集团的研究院不断设立,目前的G60走廊科技集居,更加丰满,人才汇集。华东地区进出口的仓储、生产最佳之地,市区到浦东开车要2至3小时,同样到出上海的高速也差不多耗时,而松江十多分钟即可上高速出市境。如此多的区位优势,浦东能比吗?当初投迪士尼不过是为了拉当地地价,以换回天价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穿越大上海使交通雪上加霜,毕竟大客流在国内(西面),因此今后的大旅游项目,均会安排在佘山地区。上海的优势就是松江的优势,"二个一百年"当中国盛世时,哪些含有殖民地色彩的地名如大连、上海等必将替换,变成松江市和上海金融城,或许到时联合国总部落户到佘山东侧。


T111555333


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心已经向浦东转移了。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崛起,必须要靠先进的产业支持。而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产业都在浦东扎根:现代金融业——陆家嘴,高科技产业——张江科技城,智能化制造业——临港新城,进出口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现代加工制造业——金桥产业园,大型空港,铁路枢纽——川沙祝桥,国际度假区——迪斯尼乐园,冰雪世界,海洋公园,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洋山深水港。还有太多的高科技经济园区都在浦东紧锣密鼓的建设着!与上海其他区县相比,浦东在行政面积,海陆空交通运输,常住人口等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大片的低成本处女地亟待开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二个自由贸易港必定会落户在浦东,让我们拭目以待!

所以,和其他区县相比,浦东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基础,从近些年的国家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中就能看得出!



花斑大奶牛


潜力最大的当然是百废待兴的杨浦区了。很简单其他中心城区都是有基数有产业分工。基础建设也与国际化接轨。但唯独中心城区的奇葩杨浦区。地理位置绝佳!但不如中心城区任何一个区乃至外省的省会城市。这就为未来埋下伏笔了。杨浦区有如在国际豪门的一片空地。什么都没有却拥有一切地理天实优势…!由于历史原因与区政府的领导平凡走位换人。导致了杨浦区至今成了上海拖后腿乃至江浙一带的笑话。所以论潜力杨浦区实至名归。要知道一个优等地区有一个贫困落后的街貌是多丢人的事。而由副专正的爆发力是不语而语的。上海市的杨浦区落后的以不正常了。脱离了本质。所以能过来的必定是有实力有眼光有能力领导。一个天然的政绩功劳啊…!










月影枫吟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一要看上海市每个区的经济总量或发展速度 ,二要看政府领导对上海市整体发展的规划情况。

从经济发展情况,2017年浦东新区GDP8732.5亿元, 闵行区GDP2101.1亿元;黄浦区GDP2019.2亿元,嘉定区GDP1875.9亿元,静安区GDP1662.2亿元,杨浦区GDP1629.5亿元,徐汇区GDP1522.2亿元,长宁区GDP1316.2亿元,宝山区GDP1048.7亿元,松江区GDP1040.4亿元,普陀区GDP973.9亿元,青浦区GDP939.7亿元,金山区GDP922.9亿元,虹口区GDP889.8亿元,奉贤区GDP727.2亿元,崇明区GDP311.7亿元。从这里看,浦东新区应该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区,但是也不一定崇明区就没有潜力,往往最落后的区可能更加有后发优秀,更加能够加速发展并实现超越。

当然,如果上海市如果把发展重心转向到崇明区,可能现在看起来落后的崇明区也有可能成为未来上海最有发展潜力的区,正如当年浦东新区一样,是全上海最落后的地区,由于上海市政府把发展重心放在浦东新区,才使得浦东新区成为现在上海市的“领头羊”。

所以世事以料,我们说了不算,关键要看上海市政府是在发展理念上怎么着墨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开伟观察


上海未来潜力最大的区这个提法暂且放在一边,上海未来发展程度最高的区一定是浦东新区。浦东新区的出现,发展,到现在成为上海gdp最多,产业最完备,规划最合理的区。这个结果是上海发展与国家大层面发展相结合驱动导致的,而这种驱动力对于国家,对于浦东仍然在继续,是其他区无法相比的。

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开创了改革开放后大城市在快速发展后的新模式。其背景是上海主城区的发展空间,战略纵深已经完全约束一个城市的发展的前提下。走出跳跃式,再造新城的模式。这种模式与深圳特区的平地而起是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模式。可以说正式有了浦东的产生,发展才保持了上海的经济活力,激发了上海的投资活力。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要求是国家层面城市化进程和上海自身发展纵深的必然选择。

浦东作为新区发展接近三十年,已经具备了比浦西更加合理的经济布局,小陆家嘴,张江科技园区,自贸区,未来的自由贸易港。上海的改革,发展,驱动力已然主要发生在浦东。这个是新区的后发优势所占据的极大优势。只要国家层面的城市化进程在继续,只要上海在国家层面的定位没变,只要上海城市其发展欲望和能力没问题。那么浦东必然是最重要的改革之地,实践之地。

中国的城市发展最近三十年走的是一个很明显的新陈代谢模式,无数携带投资,规划,优质资源的新区吸纳老城区的优质资源,同时摒弃了老城区空间制约,开发成本高,外来人口难以大规模引入等弊端。新区,新城高标准,高配套的模式不断把一个城市的重心从老城区转移到新城区。对于上海这种人口爆炸大型城市,2017-2035 规划写的和明白,大思路就是市区疏解,新区,新城承载更多城市功能。这就是城市自己的新陈代谢,有政策引导,有配套基础,有外来优势人口流入的地区必然会成为新陈代谢之新,而在上海如果往十年,二十年看,浦东的发展不是其他区可比的。

浦东新区定位明显是高于其他区的,目前国家层面的新区已经很明确,深圳特区,浦东新区,雄安新区。在上海浦东的定位其他区就无法比。浦东肩负了几乎全部的上海来自于国家层面的改革任务,自贸区,科技创新,金融中心。目前这些政策的发酵还正在发生,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必然会让浦东肩负更多的任务。对于未来,正应了《让子弹飞》的那句台词:浦东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东。

不过对于题主的问题,潜力最大,倒是有些复杂。潜力不代表发展程度。而尝试来讲潜力最大我认为是底子最薄的地区。那么如果这么讲。上海潜力最大的我觉得是这两个地方:金山新城,临港新城。首先说明潜力大不是说发展程度高。金山新城目前几乎是上海政策扶持最差,开发程度最弱的区,但是其背后依托大上海城区南移,必然会在上海向南推进过程中配套升级,土鸡变凤凰指日可待。临港新城是几乎离市区最远的可以大规模开发的人口聚集地。其背后依托洋山港而衍生的自贸区和自贸港,也是浦东新区合并南汇接管的新城。金山的潜力在于其目前处境于上海城市发展的背离。临港的潜力在于城市功能改革的驱动。


吱邢阖一


上海未来发展的潜力、优势和空间在郊区。

上海目前有7个郊区,9个中心城区。

先来说一说9个中心城区吧。上海每个中心城区的土地面积都非常狭小,绝大多数的土地面积类似于郊区的一个乡镇的面积。人口数量更是和郊区不能比。上海9个中心城区的行业分布也非常单一,主要是以第三产业、楼宇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存量土地已经基本告终,城市建设基本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非常有限。基于此,在经济发展上已经很难再有更大的突破和上升空间,这种现象也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展瓶颈”问题,很难在短期内予以解决。

而上海的7个郊区则不同,待开发的存量土地蓄势待发,这些土地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上海郊区,产业发展丰富,即有一产、三产,更有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空间的第二产业,也就是现代制造业,这一点,是中心9个城区所不能企及的独特区域位置优越。

暂且不说上海郊区的一产、三产。就拿这些郊区的二产,现代制造业来说吧,这些区的政府部门近年来在工业园区建设,在招商引资上,聚全区之力,大力推进。由于投资环境好,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入驻郊区的工业园区。经过这么些年政府对这些企业的培育、孵化,目前已经到了出效益的时候。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无疑为郊区的经济发展撑起了半爿天。

介于上海中心城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的原因,目前,上海市政府在继续向中心城区挖潜的同时,已经把扶持、支撑郊区的发展列上了议事日程。近年来,许多配套的大市政基本建设项目都在向郊区倾斜,上海郊区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期。

挑战和机遇并存,上海郊区的腾飞指日可待,届时,郊区的发展一定会和中心城区的发展一起助推上海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讲述百姓身边故事


我想,都会说浦东新区发展潜力最大吧。当然,浦东新区发展潜力确实很大。但我觉得崇明区的潜力被忽视了。

我们可以拿纽约与上海做比较,两个城市的区位具有很多共性,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参考。纽约就是以曼哈顿岛为核心发展起来了,那么,崇明岛有没有可能成为上海的曼哈顿呢?

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看,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上海的发展方向是向东,不是向北。上海有自己的发展理念,上海是上海的上海,不是中国的上海,所以,对其他地区的带动作用不是其考虑的重点。这样的发展理念应该也没啥不对,毕竟,崇明岛离江苏更近,对江苏的影响更大,对上海的影响反而更小点。

想发展崇明岛,就要打破地域概念,构建新的发展理念,当然,这很难,但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凤凰花儿开


上海最有潜力的市区应该是闸北区,现在叫做新静安。

上海最有潜力的郊区应该是浦东新区,浦东陆家嘴、世纪公园已经市区化了,但是大部分地区都还是属于郊区,潜力巨大。

上海最有潜力的远郊应该是松江区,别墅多,地广,经济发达,有底蕴,有大虹桥的概念,还有大学城等的辅助。

上海市区如今发展的最好的区应该是黄浦区,杨浦区和徐汇区。

上海郊区发展最乱的区是闵行区。


如意送祝福


上海太大了,感觉真是不方便,只要你出去办事,也许半天能办一件事算是好了。因此,交通、交通、交通最重要!

谁能解决交通,谁就是上海最有潜力的区。

也许市中心的几个区坐拥交通之便利,不需多思多想,那还是真的。目前市中心区地铁密布,20多条线路穿梭而过,远点也只要10多分钟就能到地铁口,唯一的缺点就是去乘坐高铁的,既使乘地铁过去,人多不说,也感觉远、远、远。郊区的更别说,虽也许有地铁,但都是先乘市中心后再转其他线路,那个时间真是无法说好,还不如某些小县成都有高铁站,很方便。

因为我是外地人,所以对上海的高铁站再敏感,人家一个小县城几十万人一个高铁站,你一个2400万的人口也只有一个高铁站,那不方便可想而知。就杭州现在也规划了5个高铁站,虽然上海想在浦东机场建高铁站,但那个远和虹桥站有何区别,真不懂为什么高铁站非得靠上飞机场,人家也不会中途把乘飞机的临时改为乘高铁的,因此上海的高铁站不好好规划,你再造更多的地铁也无法解决乘车费时间的问题。

我们总想着一个城市如何更快到达另一个城市,高铁拉近了城市的距离,上海到杭州也许不到1小时,但上海的某个区到虹桥站也许要1小时多,高铁为什么就不拉近区与区的距离呢?

上海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区与区的时间距离,区与高铁站的时间距离,这样也许上海的发展空间瓶颈会得到一些解决,也许某一天奉贤比你黄浦还方便,到时上海的大也不会感到害怕。

上海的城区已经建的差不多了,谁也不能说自己有潜力,未来也许上海每个郊区的发展真的都很有潜力,因为他们还有很多空间。高铁改变了全中国,也应改变我们的城市,好好规划吧!


陈乃石



从上海地理位置看,闵行区处于上海地理位置中心。闵行区大部分区域虽然在外环线外,但由于处于上海地理位置中心,在上海交通方面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虹桥飞机场、虹桥高铁、外环、中环、嘉闵高架、沪闵高架、虹梅高架、G15国道,以及连接江苏、浙江的沪杭高速、沪青平高速等高速公路均处在闵行区区域,未来五年规划贯通上海南北的嘉闵地铁线,以及未来连接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的地铁快线,均要经过闵行区区域。从上可以看出,闵行区周边的其他几个区,其交通方面的发展,有赖于闵行区交通的快速发展。闵行区从二十年前的郊区农村发展到目前的上海城市副中心,房价均价已达到5万/平方,其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从这个意义上讲,闵行区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将不逊于上海的其他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