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经历过2017年,互金行业年终奖终现断崖式“跳水”

“2014年行业最火热的时候,我们的年终奖是12个月薪水,2015年的时候,行业开始转冷了,我们的年终奖是6个月薪水,今年听说是3个月薪水。”一位就职于曾号称业内“最高年终奖”大型平台人士向记者透露。

从12个月的薪水到如今3个月,该人士的年终奖直接断崖式跳水。

这家曾经薪酬待遇最为风光的平台年终奖的变化正折射出整个行业在监管的严管之下集体“转冷”的境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大多数平台的年终奖都与公司的业绩及盈利情况直接挂钩,因此,年终奖缩水已成为如今互金行业一个普遍现象。

“这是我在公司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了。2014年的时候,公司刚成立,我们没几个人,都吃‘大锅饭’,所以那一年公司是直接给我发了1万多作为年终奖,2015年的时候,直接翻了一倍,是2万多。2016年,公司运营开始正规化,我们的年终奖直接与公司的盈利挂钩的,所以在那一年,我还是拿到了三个月的薪水作为年终奖。但今年,肯定没有那么多了,有去年一半就不错了。”另一家深圳中型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他表示,由于受监管要求“限额”的影响,使得其原本专注于大标的平台,在去年里成交额出现骤降,2017年一整年的成交额不及2016年的一半。

更有甚者是,某大型互金平台,因去年经营不善,今年员工普遍只发了半个月的薪水作为年终奖,接近业内最低水平。而且连品牌部的员工也要开始承担贷款销售业务。事实上,让所有员工都开始拉贷款,做销售,这家平台并非孤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行业不景气,竞争力又大,不少平台去年都开始让员工们“身兼数职”,无论是哪个部门哪个岗位的员工都要背负一定的贷款销售任务。

“不过我的薪酬本来就不高,现在监管不断,我们只想低调,品牌也做不了什么事,还不如做点业务,有点提成给我补充家用。”某大型平台的品牌部人士说道,对于其工作内容的增加,他倒是显得很“从善如流”。

记者了解到,在目前的互金行业,双薪是最为普遍的年终奖水平。但有的平台由于年底资金紧张,可能将出现年终奖会延期到年后发的情况。“以前年终奖我们都是年前发的,但今年听说可能要年后才能发了。”某平台人士说。“但我们这还好了,听说有的平台不知道是为了避税还是资金紧张,要将年终奖分成六个月来发,这要今年都快过完才能收到。”

不过也并非所有平台的年终奖都是如此“惨淡”的。一些运营比较稳健的小而美平台的年终奖就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甚至“稳中有升”,而且也因人而异。如某中型平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普通员工的年终奖发放标准是基本工资*入职年份系数*岗位级别系数*工作种类系数*年度绩效考核=年终奖,因为其入职年份长了,再加上岗位级别升了,因此,他今年将拿到比去年多许多的年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