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戴普军
战列舰在海上战斗中既有齐射,也有轮流射击,依据战场需要而定,不存在单一的某种射击方式。
与陆军火炮不同,舰炮在海上射击非常困难。它没有坚实的大地依靠,而是跟随战舰在水上不断晃动。战舰在六个自由度上做复杂组合运动,包括横摇、纵摇、艏摇,并跟随波浪起伏而不断升沉。
在这种环境下要完成跟踪、瞄准、射击需要极高的战术修养和技巧,需要专业的炮术官、观察员、计算兵、瞄准手和炮手通力配合,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也无法命中目标。
舰炮的射击分类有很多,包括:齐射、全齐射、半齐射、部分齐射、连续射、全舷射等等。每一种射击都有其独特用处,互相补充不可替代。
齐射,是舰上的同口径火炮炮塔朝同一个目标同时射击,但不要求每一个炮塔中的全部火炮都参与。比如一艘舰上有3座3联装炮塔,大家都朝同一艘敌舰射击,每座炮塔中有2门或以上火炮参与就可以称为齐射。
全齐射,比齐射要求高,需要所有同口径火炮炮塔中的所有火炮都向同一个目标射击,即3座炮塔9门炮都要同时向一个目标射击才行。
部分齐射,部分同口径炮塔或部分火炮同时向一个目标射击。
连续射,各炮各自射击,不必协同,一般在近距离混战需要最大射速时使用。
半齐射,是全部同口径炮塔中有一半火炮同时射击,通常是左右炮交替射击。
二战中德国海军使用前、后主炮塔交替射击,也称为半齐射,与以上的略有区别。
▲主炮、副炮一起射击的全-全舷射击
在这种环境下,舰炮对10千米~30千米外的目标射击其实命中率很低,既看不清目标,炮弹还是抛物线弹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德两国共发射了几千发炮弹,最终命中率只有2%~3%左右。
舰队射击从发现敌人开始,经过测量,计算、试射、校射、跨射、效力射等几个阶段。前几个阶段是慢速射击,只动用一部分炮塔,或每个炮塔中出一部分火炮轮流射击,最后进入效力射才会所有火炮全齐射,万炮齐发一举将敌人送上天。这样能节约弹药、提升效率。
首先是发现。海上环境多变,雾大浪大视线差,想发现目标并不容易。一般要借助第三方情报、侦查飞机、远程搜索雷达等探明敌舰的大体方向。
▲长基线测距仪和顶部的指挥仪
有了大体方向后,舰上的射击指挥系统就开始工作。火控雷达和长基线测距仪开始观测敌人,测距手测得敌舰的方位角、距离、航向和速度,然后将数据传到舰上的火控中心。
火控中心的操作人员通过火控台、机械式计算机等设备算出射击提前量、炮口俯仰角等参数,然后传输到炮塔。瞄准手依据指令调整炮口瞄准敌舰,装填手装弹装发射药,等待发射命令。
德雷尔火控台
有了以上射击参数并不代表能打准,因为敌我双方都在运动中,再加上观测、计算过程中误差很大,所以需要试射调整。
试射中,弹着点观察员密切观察炮弹的落点与敌舰的位置关系:若在敌舰前入水就是近弹;飞过敌舰之后才入水就是远弹。炮术指挥官依据观察员报告,对下一轮射击做出调整和判断。
随着技术的发展,校射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方位校射法、直接校射法、夹叉折半法、级梯射击法、空中校射法、雷达校射法等等。
通过不断修正射击参数,炮弹离目标越来越近。直到出现跨射就说明已经准确瞄准,继续射击就能命中敌舰。这时炮术指挥官才会下令转入全齐射快速射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敌舰输出最大火力,形成致命打击。
所以舰炮轮流射击与齐射是流程中的不同阶段,它们互相衔接,不是分割的。
如果战斗不需要在短时间内输出最大火力,而是要求更高精度,那战舰就会采用轮流射击的方式。比如在对陆攻击时,针对某些固定目标可以一发发的打,几门主炮轮流开火形成连续不断的火力压制,对敌人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还节约弹药。
综上,轮流射击与齐射取决出不同的战场需要。只有平时高水平训练和严格执行射击程序,才能在战时高效率的击中敌舰。
和风漫谈
很长一段时间里战列舰都是海中霸主,在人们的眼中,战列舰就是一型万吨巨舰,有些战列舰光是装甲和防雨板就达到了上千甚至上万吨,就比如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的2.2895万吨装甲。但是战列舰不光是护身后,舰上的跑更是大得吓人,多联装的巨炮齐射时,伴随着的巨响震耳欲聋,光是听到都够吓人了。有人就会问到为什么不是轮射呢?这样也更省弹药啊!其实不然。
首先,像上面所说的那样,齐射时的巨响绝对比轮射更具威慑力。在以前可是没有像今天如此先进的各型雷达,还能够在几百公里之外探测并锁定敌人,以往的海战可以说在视线之内开打就不错了。所以巨炮发射时的震天响的声音也是一种心里武器,比炮弹更具杀伤力。
其次,肉眼看见就打,你还会去一发发的去轮射吗?那是不现实的,拼尽所有的炮口对准敌人,然后万弹齐发,这才是占尽先进之道。不然是你打我一发、我打你一发吗?这样还有一个好处“质不够量来凑”,有点地毯式轰炸的意思,以往可没有今天这么先进的火控雷达和超视距攻击啊!
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也在更新换代,战列舰的性能已经比不过比它更小更现代化的驱逐舰、护卫舰了,在一定时期内战列舰是那些时代军工技术的最高产物,但如今航母、两栖攻击舰、驱逐舰、护卫舰等舰艇的已经是如今乃至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的海战主力舰艇了,战列舰也退渐渐出了历史的舞台,“大炮巨舰主义”也不是未来海战的战略思想了。
崇军讲武堂
在战列舰时代,火炮基本不可能做到首发直接命中,因此舰炮射击是需要校准的。一般在远距离射击时会采用齐射,近距离射击时两种方法差别不大。我们知道,炮弹飞行是需要时间的,战列舰主炮一开火那炮弹一飞就是十几二十公里,这些炮弹在空中是需要飞行一段时间才能击中目标的。而军舰上的观察员只能通过观察炮弹落到水面上的水花来判断下一轮射击需要如何修正,比如炮口抬高一度或者向左偏一度啦之类的。
如果采用齐射的话,即使存在散布,从远处看这些炮弹形成的水花还是比较密集的,调整起来比较方便。如果轮流射击的话,那么至少会出现两种情况:首先,由于水花出现后不会立即消失,这会导致观察手不知道哪陀水花是哪根炮管发射的哪发炮弹造成的。。。其次,就算知道是哪根炮管发射的炮弹后,学过三角函数的朋友们都能理解,这个观察手需要面临的计算量有多么的恐怖。。。嗯。。大概就是人家算一遍的东西你要算9-12遍不等(多一根炮管多算一遍)。真要打起仗来,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人家四五轮齐射都过来了,我方还在解数学题。。。
这里还有一个冷知识可以了解一下。由于大部分战列舰采用的炮塔都是多联装炮塔,这使得火炮在发射时产生的气流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射击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齐射时三联装炮塔的中间那根往往会延迟一小会儿击发,从而避免气流干扰。
强武堂
事实上,战列舰主炮不仅会采用齐射,也会轮流射击。
我在我的另一篇问答《为什么战列舰炮台全部前置的很少?》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战列舰主炮布局的发展始末,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垂阅、斧正。
前无畏舰时代(1880年代末-1900年年代中),战列舰一般只安装有前后的2-4门主炮,且主炮的精度基本靠信仰,射速也令人捉急,主炮倍径比短、射程近,同时还缺少先进的观瞄与火控技术。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战列舰主炮多采用直瞄射击。事实上,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主炮无论是齐射亦或是轮流射击,并没有什么区别。
↑英国柯林伍德号战列舰,典型的前无畏舰,摄于1883年。留意其首尾两座双联装Mark2型305mm/L35主炮,炮塔为敞开式,无防盾更无装甲。遍观全舰,炮用观瞄设备几乎就只有舰桥、舰尾和前桅上的瞭望台了。
而到了无畏舰、后无畏时代已及我们比较熟悉的条约、后条约时代,随着火控技术的发展,我们所熟知的战列舰作战形式也日趋成熟。
因为战列舰炮塔多采用双联装或三联装的设计(也有KGV、黎塞留、斯特拉斯堡那样的四连装),而战列舰主炮发射时会在炮口产生可怕的高压,相邻的主炮若同时发射,必然极大影响精度。因此为避免炮口暴风影响射击精度,单座炮塔中的不同主炮的射击时间实际上是存在微小的时差的。("时差射击")
↑衣阿华号,摄于1984年(图源美国海军档案馆,U.S. Navy Photograph ,图片编号DN-ST-85-05379)。可见炮口在弹丸出膛瞬间产生的高压在海面掀起的波澜。这样的高压可以对邻近的出膛炮弹精度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图也可以看到,主炮并不是齐射的。仔细观察三号炮塔,应是三号主炮刚刚发射,二号主炮紧接着再开火。留意此时的衣阿华号已经完成了现代化改装,舰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舰体中部的127mm副炮也被换成了"战斧"巡航导弹发射架。
流言终结现场:战列舰主炮朝单一舷侧射击,船身是不会后退的。
↑威斯康星号(USS Wisconsin BB-64),摄于1952年的朝鲜,可见时差射击的细节。
↑美国圣保罗号重巡洋舰(USS Saint Paul CA-73),摄于约1966年的越南。美系重巡洋舰的火力布置与战列舰还是极为相似的,不妨拿来举例。在火力需求并不大的时候,非联动式的三联装炮塔甚至可以只升起左右两门炮进行射击("兰花指"),不但能够减少弹药消耗,更能进一步减小炮口暴风的影响。由图,二号炮塔的两炮也是存在微小的射击时差的。(观察炮口烟柱长度)
而对于一条战列舰来说,不同炮塔也需要"错开"打炮。
传统战列舰交战,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测距。但是当时的测距存在成百上千米的误差,于是还需要通过多次试射确定命中目标区域所需要的主炮仰角。为了增加试射的速率,一般将所有主炮分为2-3组进行齐射(如2x4布局一般就进行前、后主炮的分别校射)。而考虑到单发炮弹也必然存在精度误差,于是每次试射时发射的炮弹数量也不能太少。最终为了兼顾试射速度和弹药量,前2后2双联装布局一般就确定为一次4发炮弹,称为半齐射,射击速度比全舰齐射快一倍,更有利于快速矫正误差。
而校射往往需要消耗上百发炮弹、十多二十分钟的时间。沙恩霍斯特第二轮便命中光荣号甲板,俾斯麦在第三轮齐射便击沉胡德号,只能说是命运女神的眷顾。不过在经校射确定主炮仰角之后,战列舰还是会采用齐射的。
关于半齐射,没能找到令人满意的图片,不能直观地向各位读者朋友呈现,十分抱歉。
写于荔湾
2017.12.16
Sabot穿甲哥
战列舰是大炮巨舰的产物,以厚实的重装甲和凶猛且数量繁多的舰炮著称于世,统治了人类海战三百余年,虽然这种战舰目前已经被航母取代而淘汰了,可是我们经常从电视中看到战列舰的大炮都是成排成排的齐射,很少见到其中一门炮或者几门炮单独射击,这是为什么呢?
战列舰在最初诞生的时候都是风帆战列舰,吨位普遍较小,英国人在18世纪的一级舰也不过两三千吨而已,但是与瘦小的体型相比,他们装备的火炮却普遍在50门以上,这些火炮的口径普遍较小,使用的也是实心弹,射程也就是两三千米,在当时脸贴脸的火炮对射中,如果你一发一发的射击,实心弹造成的伤害本来就小,你打上几个小时也未必能击沉对面军舰,所以用火力覆盖的方式进行群群覆盖是保命的最佳方式。
其次,当时的火炮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火控雷达、测距仪之类的玩意儿,基本上还是靠目视以及感觉,根据落点微调一下角度,能不能打的着基本靠运气,所以几十门火炮一起开火,几十准确度再低,也有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两发会命中。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战列舰经常执行对陆火力支援任务,这个时候讲究的就是区域内火力密集度,完全不要求你打的多精准,地毯式覆盖就OK,所以单位时间打出的炮弹越多越好,因此齐射也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军武吐槽君
历史小挖客说:题主问得好!后来战列舰其实不是齐射也不是轮流射击,而是“半齐射”,类似于“轮流齐射”!这是因为要快速观察弹着水柱来修正射击参数。慢慢道来。
前无畏舰时代的主炮齐射
前无畏舰时代,战列舰的主炮标配是一前一后两座双联装主炮塔共4门。大家都知道,要在远距离上提高主炮命中率,需要观察前一轮射击的弹着点,然后根据弹着点的偏差,来修正下一轮射击的射击参数(提前量、射角、方位角……等等)。观察炮弹落下的水柱!大炮射击,方位上的偏差往往不大,也容易修正,难的是判断目标的距离!而在早期,别说没有现代精确的激光测距仪,光学测距仪不多见!实战中第一次使用光学测距仪,还是在日俄战争中(如下图,红圈中)!因此人工观察主炮炮弹落下的水柱是修正射击参数的最重要手段。
具体怎么看呢?前无畏的4门主炮采用相同的射击参数,1次齐射打出4发炮弹,观察到水柱全在目标前面或后面,就需修正。当观察到4个水柱有的在目标前,有的在目标后,就叫做形成“跨射”,或者叫“获得夹叉弹”,说明射击参数已经不需要修正,命中只是概率和时间问题了。下图是怎么回事,各位可以自行判断了。
因此,主炮的数量很重要。3门、2门炮理论上也能观察跨射,但即使参数对了,也有很大概率全部偏前或偏后,所以通常认为4门主炮是最基本的要求。这里可以参考一下桥牌——当对家2人手上还有某个花色4张牌时,0-4、1-3分布的概率和2-2分布大致相当。
无畏舰时代的轮流齐射
但是,即使到了无畏舰时代,12英吋主炮的射速最高也只有2发每分钟(实际最快也就1.5发每分钟),30秒1发。而当时主力舰最高航速已经达到20节,即10米每秒的速度。因此在已方主炮向敌舰齐射时,即使观察到水柱的偏差,修正了射击参数,但敌舰在下一轮射击时已经至少跑出了300米远,超出1个舰身的长度,导致之前的修正可能完全白费了。这也是为什么美西、日俄战争中副炮战果大于主炮战果的原因——副炮射速高得多,两次射击间隔中目标跑不了多远。
但这时表面硬化装甲开始流行,副炮的威力被大大削弱,要有效攻击敌舰,必须让大口径主炮发挥威力,怎么办呢?简单,堆主炮数量!于是全主炮的“无畏舰”应运而生。无畏号向舷侧齐射的威力比前无畏舰大了一倍,达到8门。
无畏舰时代,炮术发展成为“半齐射”,如下图。即每个炮塔的其中1门炮一起射击(正好一半,所以称为半齐射),这样每次有4发炮弹飞向目标,可以满足观察水柱的需要。如果需要修正,就立刻修正参数,然后让每个炮塔的另1门炮再来1次半齐射,又是4发,可以再观察1次!每次观察之间间隔为15秒,敌舰拼命也只能跑出100多米,效率比前无畏舰时代高了1倍。
当观察到4发炮弹形成跨射以后,无畏舰就变成“全齐射”,8门主炮一起向目标开火以提高单次射击的命中率,这通常被称为“效力射”。
一些小贴士
由此,可以知道为什么很多国家偏爱双联装炮塔了吧。前2后2的4座双联装炮塔半齐射时炮弹数量正好够观察水柱,8门炮如果威力不够,可以加大口径嘛!反观3X3联装炮塔,虽然节省重量、主炮还多出1门,但采用半齐射时非常麻烦。必然有同一座炮塔上的2门炮要齐射,而这2门炮炮弹之间还存在干扰!观察员一会看4个水柱,一会看5个水柱也很麻烦,炮管的磨损度如果不统一还影响齐射效果!
所以3X3联装炮塔(4X3联装没有这个问题,原因自己就能想清楚)要等到射击指挥仪真正全面成熟起来,才会效果比较好,特别是炮控雷达的成熟。美国“华盛顿”号射击日本“雾岛”号(如上图,7分钟内命中9弹,显然就不是慢吞吞的“半齐射”)、苏里高夜战等战例,都是靠成熟有效的炮瞄雷达,事先就能完成高精度测距、掌握对手的运动参数等,计算好射击参数第一轮直接全齐射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不过,后续的弹着点修正,仍然是由雷达观测水柱和目标位置来进行的!
历史小挖客
战列舰齐射和轮流射击其实都会采用。
早期的战列舰由于缺少先进的瞄准系统和火控技术,主炮射程短、精度差,射速也令人捉急。
这时期战列舰交战,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测距。但是当时的测距存在成百上千米的误差,于是还需要通过多次试射确定命中目标区域所需要的主炮仰角。为了增加试射的速率,一般将所有主炮分为2-3组进行齐射。而考虑到单发炮弹也必然存在精度误差,于是每次试射时发射的炮弹数量也不能太少。最终为了兼顾试射速度和弹药量,前2后2双联装布局一般就确定为一次4发炮弹,称为半齐射,射击速度比全舰齐射快一倍,更有利于快速矫正误差。
不过在经校射确定主炮仰角之后,战列舰还是会采用齐射的。因为在缺少火控雷达和弹道计算机的时代,弹道的计算主要靠人力和机械,如果一直采用轮流射击方式,计算起来既麻烦又很容易造成混乱。海战瞬息万变,过于复杂混乱的校准模式很容易错失良机。
英国柯林伍德号战列舰,遍观全舰,炮用观瞄设备几乎就只有舰桥、舰尾和前桅上的瞭望台了。
随着火控技术的发展,战列舰火炮的发展也逐渐趋于成熟。
多数战列舰炮塔多采用双联或三联装的设计,而战列舰主炮发射时会在炮口产生可怕的高压,相邻的主炮若同时发射,必然极大影响精度。因此虽然仍然采用齐射为主,但为避免齐射影响射击精度,单座炮塔中的不同主炮的射击时间实际上是存在微小的时差的。
衣阿华号射击场景,可见炮口在弹丸出膛瞬间产生的高压在海面掀起的波澜。这样的高压可以对邻近的出膛炮弹精度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威斯康星号射击时的场景,通过观察炮口烟柱长度,可以观察出射击时差。
在火力需求并不大的时候,非联动式的三联装炮塔甚至可以只升起左右两门炮进行射击,不但能够减少弹药消耗,更能进一步减小炮口暴风的影响。如下图
总体来说,早期火控系统的落后和弹道计算的不便还是造成战列舰倾向于采用齐射方式的主要原因。
(欢迎关注“军博大数据”,每日为您带来高清军事图集和最新的军事资讯!)
军博大数据
战列舰是火炮时代最强的海上堡垒,舰上的大口径火炮齐射更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壮观。
战列舰为什么要齐射,而不是轮流射击,这还要从风帆战列舰时代说起。
图注:壮观的风帆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风帆战列舰就是依靠风帆作为动力的时代,战舰的舰体用木材制造,外面包有铜皮。这个时期对于海军舰船的划分主要看战舰的吨位和火炮数量,风帆战列舰分为三等,火炮从60门至100门以上,火炮甲板两到三层,最著名的风帆战列舰就要算是英国的“胜利”号啦。
图注:风帆战舰的火炮安装在两侧,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风帆战列舰上的火炮众多,但是都是固定安放在舰体两侧的,无法自由的旋转和瞄准射击,所以海战的形式都是靠近并且保持平行航行是进行炮战。风帆时代战舰之间的炮战其实非常短暂,所以必须进行齐射才能发挥最大威力,这也就是为什么风帆时代必须进行齐射的原因。
图注:风帆战舰一对一的炮战,图片来自影片《怒海争锋》
图注:混战中的风帆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蒸汽动力时代,战舰不再以风帆为动力,舰体也从木质变为装甲+木质,再到完全装甲结构。我们一般称这个时期为铁甲舰时代,这个时代造舰技术发展很快,海战战术和理论也因为技术革命不断变化。作为主力舰的战舰上安装有大量不同口径的火炮,就以英国前无畏时代的纳尔逊级为例,其安装有4门305毫米火炮、10门234毫米火炮、24门76毫米火炮和2门47毫米火炮,对于火控系统简直就是噩梦。前无畏舰时代战列舰的作战思想虽然是保持在舰队作战,但是不同口径的火炮由于分布在舰体两侧, 更多的时候也是各自为战。
图注:纳尔逊级战列舰线图,可以看到大量的火炮,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了前无畏时代的摸索,特别是中日黄海海战和日俄对马海战的经验,许多海军专家认为高密度的主炮火力和高航速是决定海战胜利的关键。英国建造了跨时代的“无畏”号战列舰,这标志着无畏舰时代的到来。
“无畏”号的主炮安装在五座炮塔中的10门305主炮,其能够向任何一侧发挥8门主炮的火力。统一口径的火炮具有相同的弹药和射击性能,便于观测和估算弹着点,然后由战舰上的火控射击系统进行修正。这就是为什么战列舰要进行齐射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辨认弹着点,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命中率。
图注:“无畏”号指向同一方向的主炮塔,图片来自网络
在实际的海战之中,战列舰很少会进行全部主炮的齐射,就拿著名的丹麦海峡之战举例子吧。当时参战的英国战列舰是“威尔士亲王”号。5时54分,“威尔士亲王”号辨认出了德国“俾斯麦”号之后以“A”、“B”炮塔中的6门主炮向目标进行了第一轮齐射,其实两个炮塔里一共有8门主炮,之后又以“A”、“B”炮塔中的4门主炮进行齐射,之后“威尔士亲王”号又进行了十几轮齐射,没有一次是全部主炮齐射的。在战列舰为主角的重要海战之中,极少有全部主炮进行齐射的战例,2门主炮的射击其实就算是齐射啦。
图注:正在进行主炮齐射的“威尔士亲王”号,高高抬起的炮管正在射击,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主炮塔全部指向同一方向的“提尔比茨”号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说说轮流射击,无论是对付海上运动目标还是固定目标都是不会用的,因为火炮射击前需要进行瞄准和计算,射击之后需要对弹着点进行观测和计算,然后重新调整火炮角度。轮流射击不仅让火控系统陷入混乱,无法对目标进行有效的准确射击,连续射击也会打乱整个作战的节奏,在实战中相当于作死。
图注:齐射中的“衣阿华”号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古生物探索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为了提高命中率,所以采取火力齐射以覆盖目标。
首先来张猛图,感受一下战列舰齐射的风采!
▲美国衣阿华级战列舰齐射!(图片来自网络)
战列舰精准射击方法
为了提高战列舰火炮的射击精度,往往会在舰桥顶端(最高点)设置炮瞄镜,由于全舰的最高点只有一个,因此所有的主炮都接受同一台炮瞄镜指挥。
▲日本长门级战列舰炮瞄镜(
当主炮射击后,炮瞄镜岗位会根据炮弹落点溅起的水柱以确定射击修正值,一般3~4炮齐射,确保目标在3~4个落点水柱中间。按照这样的相对位置进行火炮持续射击,就有较大的几率命中目标。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战列舰一般都是8门或9门主炮。首次射击后根据3~4个落点确定好射击诸元之后,紧接着剩下的主炮就可以按照修正值进行射击,再根据射击结果进行修正各个射击参数。
为什么不用轮流射击呢?
在精密电子设备出现之前缺少自动化设备,瞄准射击都是靠光学仪器和手动计算机。在远距离炮击作战时,由于横风和波浪的影响,是无法做到一发命中的。因此,战列舰炮击都是概率射击的,采用多炮齐射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每一次射击的命中概率。
轮流射击则不然,每一次射击时的舰船状态和环境状态都是不一样的,看似火力持续输出,实际上是无法确保射击命中概率,每一发靠的都是运气。
战列舰看似是有8~9门大炮,实际上可以把他看成以3~4门炮为一组的2~3门炮组,多炮齐射是为了提高单次射击的命中概率;多炮组轮射是为了火力修正,为下一次射击提高命中率。一切为了命中,没有命中则没有火力输出。
以上是我的解答!
归去来兮Roc
自1903年意大利人提出“全重型火炮”,美、英、日开始了该作战理念的探索,最终以英国率先造出无畏舰为节点,海军军舰开始走向大炮巨舰的时代。而在19世纪末20年代初,海军军工科技的迅速发展,火炮的制造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火炮的口径越来越大、炮管越来长,射程也就越来越远。而无畏舰的出现正是为远程射击而设计的一款军舰。而对于远距离炮击和近程炮击不同,远程炮击需要观测炮弹的落点以修正设计参数。
而为了更好的观察炮弹的落点,就需要军舰的火炮一起射击,不然杂乱无章的射击会使得观测会更加困难。所以就需要一起开炮,让炮弹一起落下方便观测。但是所谓的齐射其实并不完全是所有火炮一起射击,因为这种大口径火炮在射击时会产生巨大的炮口暴风,如果全部一起打的话会严重影响精度,所以各炮之间一般都会有着一定的时间差来射击,也就是延时射击,但是这个时间不会超过1秒钟,所以这样的话应该也算是轮流射击。
而使用同一口径、倍径的炮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共用射击参数,而像前无畏舰那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口径的火炮,需要更多的观瞄设备。像1905年的对马海战中日本和俄军是从7公里开始对战,而在日德兰海战中是开始从15公里外开始对战,而在日俄海战中日本一开始也是采用齐射,但是在近距离混战的时候各炮位都是各自混战。而在日德兰海战中,由于距离太远,所只能通过齐射来修正弹道,以提高射击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