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想知道孟加拉虎能跟华南虎杂交吗?如果能的话可以增加基因多样性,避免华南虎基因绝种?

乱七八堆


孟加拉虎和华南虎在体型和体态方面差异很大,华南虎属于小型虎,孟加拉虎属于大型虎,华南虎体态特征,四肢粗短,头大且圆,这是和孟加拉虎很明显的区别。最重要的是华南虎自然生活区域和孟加拉虎并不重合,也就是说,自然状态下,华南虎和孟加拉虎不会碰到一起并繁殖出下一代,所以,如果华南虎和孟加拉虎杂交,那么新生的小虎就真的属于名副其实的杂交虎了。但不要灰心,有一种虎和华南虎交流繁殖并不能算是杂交,这就是印支虎。

首先为什么说印支虎和华南虎繁殖出的新生虎崽并不能算杂交呢?因为在自然界,印支虎和华南虎有重合分布区,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华南虎和印支虎就存在交流繁殖的过渡型虎种,因为并非是人类刻意干预造成的,所以,这种源出自然的过渡型虎并不能算杂交虎。况且印支虎和华南虎都属于小型虎,许多特征也都趋同,在国内华南虎种群基因因多代近亲繁殖而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引入有趋同特征的虎种加入华南虎繁殖种群,稀释已经高度近亲血缘有重大意义。

鉴于如今华南虎因近亲繁殖导致新生小虎先天缺陷率(如痴呆、佝偻、短尾、不育)居高不下,引入北部印支虎加入华南虎繁殖体系正当其时,当今华南虎虽然已经扩繁到一百余头,但有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不能回避——现今所有的华南虎都是由六只种虎繁育出来的,基数只有六只,太少了!这样低的基数,几代繁殖过后,整个种群血缘就已经高度趋近,这是十分危险的!接下来的新生虎先天缺陷率奇高更是一次次的向人们示警!在基数只有六只的前提下,企图以“纯种繁育”来保存种源,本质上就是让虎群持续不断的近亲繁殖,后果真的很危险!

虎亚种之间的划分都是后天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归类,但总有介于中间过渡的类型却被这种人类创造的名义给耽误了!就像鸭嘴兽,给它归类就有点尴尬,最后给它定了个“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类别。我们能因鸭嘴兽不太符合我们对哺乳动物的定义而把它视为怪物吗?当然不能,问题的根源是我们对大自然中动物的定义太过于狭隘,有一种自限的倾向。产于江西的华南虎和产于陕西的华南虎,它们之间的差异未必比产于江西的华南虎和产于广西的印支虎直接的差异要小,为什么前两者之间繁殖就算纯种,而后来者繁殖就算杂交?何况后两者之间在自然界就有重合分布区,就会有过渡型的后代,自然状态下出生的过渡型虎种,凭什么人为的把它定义为杂交?自然的总是对的,错的是为名义所自限的人。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美洲狮曾经也因为种群数低于可自我维系种群的境地,而引入得克萨斯州的美洲狮加入繁殖体系而挽回了一个物种。再退一步说,就算非要把这种情况定义为杂交,那么等种群脱离灭绝边缘的时候,再依照华南虎典型特征,对虎群进行择优提纯,这也可以的啊!从生态功能上说,我宁愿要一群携带部分华南虎基因的健康虎,也不要一群病恹恹的所谓纯种华南虎,在高度近亲繁殖的状况下,纯种华南虎都快要和缺陷虎成同义词了!这还不能说明事态严重性吗?

地球本来没有经纬线,我们为了方便定位区位才给地球划出了经纬线,如果人类因碍于自己设定的名义而贻误挽救一个物种的机会,这就是迂腐。


鼓角争鸣688


基因倒是不会绝种,但野性是很难恢复了,而且珍贵程度也完全没有可比性。北美地区当宠物养的老虎是西虎和孟虎的杂交,现在家养的数量比野生的还多,动物保护组织经过研究后声明,这种老虎不属于珍稀动物,连立法保护都省了,所以才养了这么多。华南虎杂交的后代按道理说也等于是大路货,没什么保护的价值了。其实更深的角度说,以现在的技术,留存基因也不是非要靠杂交繁衍不可。华南虎的珍贵在于是中国独有的亚种,可惜今天的中国除了笼子之外已经没有它们生存的空间了。


第三根肋骨的门神


首先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杂交这肯定是成立的,因为它们的基因很接近,同属一个科目的动物,这毋须置疑。但以此方法来保证稀有物种的灭绝,这就不可取了。因为遗传基因的问题,这两种物种的后代会兼有这两种物种的基因,这就是第三种物种,意思就是说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杂交的后代它们已经不再是纯种的孟加拉虎或华南虎。所以想用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杂交的方法来保存希物种的延续并没有什么意义。


笑看人生xtz璋


亚种之间的繁殖是没有问题的,具体你们问问福建梅花山保护区的领导,他们一直是这么干的.国内很多圈养华南虎都有孟加拉虎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