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硬核新都放大招,各顯神通,一起再加油

首先來個硬核操作鎮樓

我們新都就是辦法多

自走式植保機也投入消毒工作

混合了消毒液的水霧噴出來

在陽光下劃出一道美麗的彩虹


防霾炮車也能消毒


在疫情面前

新都人展現出了強大的自制力和行動力

也顯現了新都溫情柔軟的一面

這不


來自 四川音樂學院

@親愛的

獻給疫情抗戰一線的你

親愛的 你好嗎

到遠方 扛得住嗎

很多方式都難以表達

我為你每天擔心著呢


孩子說想你抱啊

每晚睡覺 想媽媽

套隔離服的 她都指著

看個電視都咿咿呀呀


爸媽說 要理解

家與國 息息相關

團圓飯上雖差你一個

春暖花開再給你補過


……


親愛的 我知道

你有多愛國 就有多愛家

沒有國家 怎存小家

兄弟姐妹我們眾志成城

再難的困苦都不會倒下


本首原創音樂的主創人員是來自四川音樂學院新都校區流行音樂學院的曾誠、朱建偉、趙祺老師。從一位醫護工作者的家庭視角出發,從對親人的擔心與思念切入,真切地揭示了家庭和國家的緊密聯繫,沒有國家就談不上小家的基本道理。真摯地歌頌了白衣天使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崇高品質和奉獻精神!


免費送口罩、加班生產醫用物資

新都的愛心企業帶給我們的感動還在

香妹兒又發現了香城更多美好的一面

在這個“寒冬”中

為我們帶來了春的溫暖


熱騰騰的餃子送給自我隔離的鄉親


新都有不少從湖北返鄉的遊子,他們回到家後都自覺把自己隔離在了家裡,各個社區在保證已排查出人員接受臨時隔離的前提下,由街道及社區黨員幹部帶頭,率領志願者為其送上

“溫馨服務卡”,印上社區幹部、網格員、社區醫生、物業“保姆”等聯繫方式,24小時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買菜、買米、量體溫、收生活垃圾等必要服務,讓其安心居家。


為消除隔離群眾的擔憂、恐懼,讓他們生活質量不受影響,1月28日,三河街道花園社區組織志願者選用最好最衛生的食材進行包餃子活動,

為正在自我隔離的群眾送上熱氣騰騰的新春水餃,在精神和行動上支持鼓勵他們,消除他們緊張的不良情緒,讓隔離群眾生活在友愛的環境裡,觀察期間不孤單。


硬核的防疫工作和接地氣的幹部


新繁街道嬢嬢廣場舞音響“再上崗”,充當防控宣傳移動喇叭。

清流鎮村幹部變身“小喇叭”,充分利用自己的私家車,加裝音響播放《致全區市民公開信》,引導群眾正確、有效防疫。


在客家人群居的石板灘,村社幹部也發揮特長,拿著小喇叭,用客家話進行防疫宣傳,一本正經地“喊麥”讓硬核社區幹部們在抖音上小火了一把。


“少吃一頓飯,親情不會淡”,在斑竹園街道,有小區打出了超接地氣的標語進行防疫宣傳。


新都街道自創“疫情防控順口溜”,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快板四川方言錄製音頻,發動社區志願者組成遊動宣傳隊伍,在轄區範圍內遊動播放宣傳。


一碗銀耳湯,暖身更暖心。1月28日晚,區人武部及新繁街道的幹部職工在慰問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時,特意為他們送上了熱騰騰的銀耳湯和熱咖啡,讓深夜執勤的工作人員感受到春天的溫暖


在高速24小時檢查服務點,新都工作人員為受檢車輛送上一份特殊“紅包”,“紅包”裡裝有防護口罩、《致群眾的一封公開信》和防疫小知識手冊,讓司乘朋友們感到暖心的同時也能及時掌握疫情防控注意事項,這樣的舉動著實讓人倍感溫暖。


舍小家顧大家的家庭醫生團隊


每天早上新民衛生院的大門口,都能看到一個個同樣的背影。由於救護車有限,在嚴寒的冬天,他們只能騎著電動車、自行車出行,入戶進行體溫監測、排查症狀以及流行病學史和精神面貌,引導他們科學預防,不信謠不傳謠。在這種嚴峻的疫情形勢下,他們都是一個個合格的“守門人”,用奉獻和汗水詮釋著醫護人員的責任。


石板灘醫院家庭醫生團隊長劉靈正在度蜜月,為了能早一天加入抗疫情的戰鬥中,年夜飯都沒顧上,就連夜趕回工作崗位為返鄉群眾上門服務。

劉醫生說:“面對疫情,我們都是戰士,在防疫的關鍵時刻,群眾更需要我們,我願意‘舍小家,為大家’,老婆,對不起,等新型肺炎疫情過去後,我一定回來給你補過一個蜜月”。


隔離病毒

但不隔離愛

為武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