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王朝在全国实行总督制,为什么山西,河南,山东,没有总督?

心之旅迹


  山西、河南、山东靠近京师,位置重要。在清帝国八大地方总督定型前最早也设置过总督。先看山西,实则清代在顺治十八年曾置山西总督。康熙初年改陕西总督为山陕总督(总督府驻西安),兼管山西,但很快裁撤;康熙十四年改山陕总督为陕甘总督,又复设置山西总督;康熙十九年撤销山西总督,以后山西就没再设置总督一职。

  河南和山东的总督设置也比较早。顺治初年曾设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顺治十五年又改为直隶巡抚,第二年又改称三省总督至康熙初年。雍正五年,雍正帝为褒奖宠臣田文镜,特将其擢升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第二年,又以田文镜为官公正廉明,特将其授为河南山东总督,此官职是为田文镜专门设置,不为定例。

  清代地方总督为正二品,但一般例授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而多为从一品,另大学士为总督者为正一品。地方总督统管一省或两三省军事、行政。后期直隶总督可以管理直隶河南山东境内的军事,但不管政务。河南、山东两省各设巡抚,而且山东巡抚级别在有清一代比较特殊,地方巡抚多为从二品,唯山东巡抚是正二品。


赵燕云


在清朝,总督这个位置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总督督抚所形成的督抚制度是整个清朝政治制度之中最关键的一环。早在明朝的时候,督抚就已经存在了,不过最初的时候,这个官位的权力并不大,只不过是一个临时性的差遣官而已,到了后来成为了常设的地方官,直到清朝才成为了掌管地方军政要务的封疆大吏。

总督这个职位在清朝到底有多重要呢?可以说,这个督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并且发展了清朝的中央集权的皇权制度。在清朝最开始的时候,几乎每个省都设置了一个到多个的总督,形成了“因事设置,随地分并,员额多寡不一”的局面。

在顺治朝的时候,总督的设置和最开始一样,就是个临时的差遣官,很多总督把事办完之后就被撤下来了,可以说在总督这一个官位上,顺治帝很任性了。那个时候全国一共有十五个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山东总督、江南总督、山西总督、河南总督、陕西总督、福建总督、浙江总督、江西总督和湖广总督,也就是说其实在顺治帝的时候,山西、河南和山东是有总督的,所以不能够说清王朝没有在山西、河南和山东设置总督,最早是设置了的,只不过后来被撤销了而已。



顺治五年的时候,国家设置了直隶山东河南总督,但是顺治五年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直隶山东河南总督被裁,变成了直隶巡抚。

清康熙时期,国家趋于稳定,所以这个时候的总督就从临时差遣逐渐变为了固定官职,而康熙朝这个制度就有了两次的大变动,康熙四年,也就是公元1665年的时候,先进行了一次大裁员,贵州的总督裁并到了云南,广西的总督裁并给了广东,江西的总督裁并给了江南,而山西的总督则是裁并给了陕西,也就是说在这次的裁并中,我们的山西总督彻底卸任了。而直隶、山东和河南这三个地方只设置了一个总督,总管这三个省。



但是上文说到了顺治时期已经裁了一次山东河南总督,哪里又来的总督给并呢?康熙四年的时候,康熙帝再次设立了直隶山东河南总督,任命朱昌祚为总督,但是一年之后朱昌祚得罪了鳌拜,被鳌拜用假圣旨赐死。康熙八年鳌拜获罪,而直隶河南山东总督这一官职再次撤销,这一撤销就到了康熙五十六年。之后的清朝虽然再次设立了直隶总督,但是河南山东不再被特别点出来。


直到乾隆二十五年,全国的总督设置开始固定,在乾隆朝之后的隆庆、道光和咸丰三朝总督设置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于是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八总督格局。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陕甘总督、浙闽总督、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以及云贵总督。至于山西、山东和河南的总督不再特别设立,成为了清朝政治史上的一个过去式。


夏目历史君


清代总督制度,一般是正二品,加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衔者为从一品,另兼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辖一至三省。清代地方总督例兼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事、行政大权\r\r所以说 ,总督管理的权限是1到3个省,例如:\r2 东三省总督3 直隶总督4 两江总督5 两广总督6 闽浙总督7 湖广总督8 陕甘总督9 四川总督10 云贵总督11 漕运总督12 河道总督

会发现这些地方,是一个大区域或者边疆 例如 陕甘总督 是西北区域 四川总督是管理西南区域,总督管理一个大区域,一个大地区的军事、行政大权,相当于现在的大的军区一样,\r而山东山西河南,在北京周围,离北京不是很远,不是边疆,是祖国的腹地,不存在军事威胁,首都附近地区,军事上不设置总督,行政上管理几个省,容易威胁首都的安全所以这些地区没有设置总督



信息2屋


清朝总督着重于军事上的权力,山西、河南与山东环绕在京畿周围,地位特殊,虽然不切总督,但仍旧有直隶总督代管三省地方的军事。


清朝前期,山东与河南本来隶属于直隶,而山西,原本归于“山陕甘总督”管辖,后来调换督抚辖区,山西由直隶总督代管。

清朝承袭明朝制度而又有改革,施行督抚制度,总督管辖多省注重军事,而巡抚只管一省注重民政,两者虽然是上下级但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通常是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者为从一品,另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尽管都是总督,其间也有肥瘦、轻重之分,这和所辖区域的政治位置、经济实力有直接联系。




直隶总督地处京畿要地,接近京城,所以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

两江总督管辖着中国最富庶的财赋重地,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


两广总督办理广州这一清朝长时间仅有的对外口岸,在清朝前期的八大总督中仅次于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澹奕


离皇上近,兵权不能给。


专杀短腿小鲁班


因为山西、河南、山东这三个省离河北,准确来讲,离统治中心太近了,所以这三个省的军政要务实际上由直隶总督负责的。

虽然在历史上,曾经有一小段时间,有山陕总督,有河南山东总督,都是极其短暂的,更多的时候,这三个省还是由直隶总督负责。


张杰谈史


清朝前期总督是非常设职务,每个总督的管辖范围也不是固定的。到了清中期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总督逐渐固定下来。至于山西曾经归属山陕总督管辖,河南经常设置河南总督。河南总督也经常会管辖河南、山东两省。


冲击时评


很简单,这几个省都在中央附近,朝廷管控方便,也没有适合结对的省份,实际上有几个省如山东,山西,河南完全可以看做大直隶省。四川一省而设总督,是因为四川幅员太大,还要处理康藏事务。总督和巡抚一样,都是党政军民一把抓的封疆大吏,两者不存在上下级关系。但是总督身份高于巡抚,且管理两省以上,在军事问题上更有优先权。例如:湖北巡抚可以以此为籍口,要求湖广总督率军出战,总督也无法推脱。而同样是湖北巡抚,胡林翼负责军事,总督官文居于后面,实际上是官文把自己的权力(也包括义务)让渡给胡林翼了。


吴林宝1


实际上清王朝实行的不是总督制,而是督抚制,单省设巡抚,两省设总督;单省而设总督的就四川一例。督抚之间身份平等,不存在谁管辖谁,有总督的地方不再设巡抚,有巡抚的地方不再设总督。但由于所辖地方大小,重要性不同,巡抚的地位略低于总督。由于地理原因,山东、山西、河南只设巡抚而不设总督。由于特殊原因东三省和新疆不设总督也不设巡抚,最高军政长官叫将军:东三省黑龙江将军和新疆伊犁将军。至于西藏就更特殊了,清王朝不直接管辖,由班禅和活佛自治。


L暗香如故


总督?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只是在边远和核心区域才会设置,其它的省份,都是被总督代替皇帝来管理。这个是古代的通信十分缓慢。都是几个省份加在一起才会设置总督的职位。如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等等……省份由巡抚直接管理。每一个省份都是会有独立的巡抚,他的官衔是二品,而总督?是一品大员所谓的开衙建府,起居八座原来就是特指这样的人。当然了,总督一职,管军务的事更多一些。政务上,在原则上还是由各省的巡抚管理的。总督也不能随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