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这五人实力排名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赏析


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周瑜、庞统,这五人实力应该怎么排名呢,按照我的观点,排名如下:

第五名,庞统

作为一名谋士,要有先谋己,再谋天下,作为与卧龙齐名的凤雏,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如何去为他人谋天下?庞统的早逝,使得他的才华没有能够充分的显示,他的排名放在最后,应该没什么好争议的。

第四名,郭嘉

郭嘉在演义中是被夸大了,被现代人称为鬼才,也有的人为了吹捧郭嘉把郭嘉推上了曹操的首席谋士,更有的编辑者把郭嘉吹上“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花式各样的吹捧郭嘉,但是回归历史,郭嘉在《三国志》中,也就那么短小的篇幅,没有多少能力提现,郭嘉对曹操来说,更像是一个心理学家,对敌人人的心理预测非常准确,每次都能给曹操打一针战胜敌人的信心。但是郭嘉的这些计谋,一来不属于战略,二来不属于战术,单纯的理论性极强,所以在曹操的阵营中,缺少一个郭嘉,并不会对曹操有多大的影响,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就专门负责曹操后勤和军事战略制定,战术方面曹操手下的名将就太多了,郭嘉的计谋能够成功,主要原因是曹操基础好,要是换做刘备,郭嘉的计谋也就没多大的意义,刘备身边缺乏军事战略家,而不是单纯的谋士。

第三名,周瑜

周瑜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他因为赤壁之战一战成名,这也使得他入选宋朝武庙七十二名将,从赤壁之战来看,周瑜在战术方面表现还是非常的出色,能利用各种优势击败曹操,阻碍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格局,但是周瑜在战略方面就显得比较弱,赤壁之战看似东吴是最大赢家,实则刘备才是最大的赢家,东吴在赤壁之战,损兵又折将,周瑜也死了,荆州也归刘备了,整个赤壁之战就是在为刘备三分天下做铺垫,周瑜就是刘备三分天下的垫脚石,周瑜对刘备之功,远大于东吴,周瑜只是为东吴保住了不被曹操灭,却为刘备谋取了荆州,进而为取益州称帝打下了基础,可以说周瑜对刘备有建国之功。

第二,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唯一的军事谋略家,他主要擅长谋略,能一招置敌人与死地,凡事跟司马懿过招的除了诸葛亮没一个有好的下场,司马懿第一计谋,破坏孙刘联盟,解除曹操迁都之虑,关羽命送黄泉;第二计,千里灭孟达;第三计,耗死诸葛亮;第四计,杀公孙渊;第五计,篡权。司马懿可谓三国最恨的一位人物,被现代人称之为冢虎。他一生除了诸葛亮、曹操这两人让他最窝囊之外,其他人很难压制司马懿?

第一名,诸葛亮

诸葛亮中国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曹操并列三国两大杰出军事家。他辅佐一无所有的刘备建立蜀汉,后期以一州之力压着九州强国打了四十年,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蜀汉可以说是三国真正的霸主。在三国还没有人能在诸葛亮面前占过便宜,可能让他头疼的是魏国统帅司马懿,司马懿在卤城之战体验到诸葛亮厉害之后,开始采取防守战略,让诸葛亮寸步难进,就两人对决而言,司马懿在军事上不如诸葛亮,但是司马懿当时采取的防守战略是正确的。正如军神李靖所说,敢跟诸葛亮军队作战的,只有当初白起的虎狼之师,所以司马懿当时尽管拥有各种优势,也只能靠防守来保全自己。


汐水柔情


我是史海魅影,很高兴为您解答。

三国谋士,这五个人基本代表三国时期的最高水平,要论他们排名的话,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名:郭嘉,大家都知道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褒奖蜀国贬低魏国的用意,既然有这样的用意,罗贯中对于评价郭嘉的能力自然就比郭嘉本人的真实水平要低。

虽然天数三分定,妙算神机亦可图。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罗贯中

很显然郭嘉要是不英年早逝,哪里还有蜀国和吴国?所以郭嘉的水平在诸葛亮之上。

第二名:诸葛亮与庞统并列。卧龙凤雏得一人可以得天下,诸葛亮和庞统起名,水平自然也差不了许多,他们两个并列是完全可以的。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说明周瑜比不了诸葛亮,而且还有一句话可以作证:“既生瑜何生亮”。三国后期,司马懿与诸葛亮几次交锋,都是司马懿吃亏较多。如果不是诸葛亮死了,司马懿怎么能够轻松打败蜀国,所以说司马懿也比不了诸葛亮。

第三名:司马懿。刚才我们说了,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然而司马懿没有被诸葛亮气死来看,周瑜就不比司马懿强。

第四名:周瑜。周瑜也是著名谋士,奈何三国时期著名谋士太多,大多数还比较能活,所以周瑜只能排在他们后面了。


史海魅影


这五人,如果只比智谋的话,郭嘉当之无愧的No.1;如果只比军事能力的话,周瑜第一;只比政治能力的话,诸葛亮第一;只比忍耐力的话,司马懿第一。

但若比较综合实力的话,如何排位呢?

第一名 诸葛亮


诸葛亮高瞻远瞩,早在《隆中对》之时,就提出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策略,又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目标,以及“占据荆州,西取益州,北图中原”的实施规划。

可以说,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东奔西走,处处依附他人,连个根据地都没有,诸葛亮就像领路人一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此后刘备再也不像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飞了。

诸葛亮军事能力偏弱,打仗循规蹈矩,不懂变通,但他的政治能力绝对出类拔萃,刘备死了之后,刘禅孱弱,蜀国内部矛盾重重,派系林立。

有以诸葛亮、马良为代表的荆州帮,以法正、李严为代表的东州帮,以黄权、谯周为代表的益州帮。

诸葛亮在世之时,基本上稳定了局势,平衡了各方势力,几乎未发生造反叛变之事,这归功于诸葛亮出色的政治能力。

第二名 司马懿


司马懿厉害之处在于忍而后发,他忍耐力极强,就像忍者神龟似的。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司马懿龟缩不出,与诸葛亮比拼耐力,而诸葛亮劳师远征,粮草不足,肯定耗不过司马懿。

于是,诸葛亮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用了下三滥的伎俩,让士兵肆意辱骂,给司马懿送去了女仆装,但司马懿依然“纹丝不动”,最后活活地急死了诸葛亮。

高平陵政变之前,司马懿一直忍耐、忍耐、再忍耐,他蛰伏起来,等待一个最佳时机,终于曹芳、曹爽等曹氏子弟,前往高平陵扫墓,洛阳城内空虚。司马懿果断出击,迅速铲除了曹爽势力。

第三名 周瑜


周瑜是三国无可挑剔的军事天才,一个赤壁之战足以让其载入史册,没有赤壁之战,也就不会有三国鼎立,那么三国的故事也就无从谈起了。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周瑜死的太早了,否则周瑜的精彩故事会有很多很多。

第四名 郭嘉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长于智谋,在三国众多谋士之中,排行数一数二的。曹操打袁绍之时,信心严重不足,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论。

曹操当初要杀刘备时,郭嘉极力劝阻,不可为一刘备,而落得杀贤之恶名。不过后来郭嘉又劝阻曹操,不要把刘备放走,要软禁他,但曹操没听,结果刘备成了一生的宿敌。

可惜的是,郭嘉死的太早,假如晚死三十年,看他与诸葛亮斗法,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第五名 庞统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是三国最有名的广告语,打这个广告的不是别人,而是庞德公,庞德公是诸葛亮的恩师,也是庞统的叔叔。

显然,庞德公有些过于袒护侄子了,庞统根本没有这么高的水平。庞统最早跟着周瑜干的,没干出什么名堂,后来又投奔刘备,攻打益州之时,提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不久之后,在落凤坡被射死了。

庞统是最名不符实的一个人。


一半秋色


三国中的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庞统的实力排名怎样?

我认为:

一:诸葛亮

二:周瑜

三司马懿

四:郭嘉

五:庞统

理由如下:

一: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为刘备提供了联吳抗曹,先夺荊州,后取西川。安定南蛮,西戎。进而夺取天下的战略规划。奠定了三分天的蓝图。又扶佐刘备联合东吴,赤壁大战,打败曹操,占据荆州。进而占领益州,汉中,建立蜀汉政权。基本实现了“隆中对”的战略目标。在刘备死后,又扶佐刘禅,修复改善和东吴的关系,发展经济,巩固内政。抚平南蛮,西戎。举兵北伐,恢复汉室。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创立的功业,表现出的外交能力,内政能力,战略战术能力,无人可比。“功盖三分功,名成八阵图。:二:周瑜作为吳国的大督都,面对曹操号称八十三万大军的巨大威胁,压力。面对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面对吳主孙权犹疑不决的态度。临危不惧,抵柱中流。力排众意,说服吳主坚决抗曹,联合主战派,联合刘备。以弱胜强,用火攻计,反间计,打败全国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曹操军队。取得了赤壁大战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辉煌军例。打破了曹操吞并东吳,席卷荆襄的美梦,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赤壁大战就没有三国。而赤壁大战的指挥者周瑜名传干古,功成三国。他的谋略,胆魄,指挥能力堪称一流。“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淡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三:司马懿老谋深算,诡计多端。用阴谋夺取曹魏政权。为他儿子统一天下,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

尽管人们不太喜欢他,但你不得不承认他出众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

诸葛亮也认为,曹魏,余皆不足虑,唯司马懿深有谋略,总督雍凉之兵,必为蜀中大患。

在北伐战争中,作为诸葛亮的主要对手,二人互有胜败。虽然,诸葛

亮曾让司马懿吃过几次败仗。在上方谷差点将司马懿烧死。甚至送女人衣服羞辱司马懿,司马懿也拒不出战。

虽然诸葛亮在军事战略战术,军事谋略计高一筹,但司马懿也非等闲之辈。凭借曹魏强大国力优势,军力优势,地利优势。以守为攻,和蜀写对恃,致使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难以成功。最后病死五丈原。

“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郭嘉在扶佐曹操扫灭群雄,争夺天下的战争,多献筹策,计谋,为曹操所依重。曹操在兵败赤壁,逃回许都,曾放声大哭说:若郭奉孝在,焉能使孤遭此大败?说明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何等重要。

世人言:郭嘉不死,诸葛不出。把郭嘉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说明郭嘉的谋略是非常厉害的。

郭嘉太出彩之处应该是“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也是一场以弱胜強,以少胜多的名传干古的经典战例。

战争开始之初,袁绍兵多将勇,。粮草充足,谋士众多,占据优势。

而曹操在各方面明显处于弱。曹操对与袁绍决战,内心犹疑,决心不足。在此情况下,郭嘉提出了:曹操十胜,袁绍十败。的计策,详细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坚定了曹操和袁绍决战的信心和决心。最终打败了北方最强大的袁绍军事集团。使曹操成为全国最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

后又献计献策,为彻底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做出贡献。

郭嘉虽然谋略出众,可惜英年早逝。

五:庞统名气很大,能力很强。“伏龙风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说明庞统也是一个经天纬天之才。

庞统作为刘备的军师,曾扶佐刘备计取西川。遗撼的是,功未成,业末就,未曾施展鸿图大才而不辛英年早亡。在袭取雒城的战斗中,被伏兵乱箭射死在“落风坡。”


jipingliang


关羽、张飞曾被曹操称为万人敌。但这是虚假的万人敌。什么是真正的万人敌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万人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也是万人敌。鹰视狼顾之相的那位,遗计定辽东的那位,都是真正的万人敌。还有巧献连环计、为公瑾送丧、命丧落凤坡的虽然落魄,也是一位万人敌。

这五位分别是是蜀国丞相、三国智绝的诸葛亮诸葛孔明。一代鬼才的郭嘉郭奉孝。与“卧龙”齐名的“凤雏”庞统庞士元。东吴大都督、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周公瑾。还有那位三国尽归其手的司马懿司马仲达。这五位可以说是无出其右的绝代智谋。那么,他们的实力排位是怎样的呢?我们分别看看这五个人(排名不分先后)。

诸葛亮

三国有三绝,义绝关羽、奸绝曹操,还有智绝诸葛亮。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是光辉灿烂,从他一出场便是不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到一路跟随皇叔征战,蜀汉军事集团的文修武备都是他的手笔。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诸葛亮最出色并非后世盛传的军事能力。据传他曾“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烧新野;第二把,火烧博望坡;第三把,火烧赤壁。但是这第三把实际上是周瑜烧的。空城计,也是仿照赵云而创造出来的。

诸葛亮最好的是他的后勤管理能力以及内政能力。他仅凭蜀国的十几万人口就能和百万人口的魏国相抗衡。又能辅佐刘禅,虽然阿斗的确扶不起。而他能保持蜀国的稳定已经充分显示他的能力了。

郭嘉

郭嘉为何被称为“鬼才郭奉孝”呢?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年仅三十八岁便早早离世。但是生前,他助曹操平了吕布,出奇策水淹下邳。又在官渡之战为曹操出谋划策,帮助他平了河北。后来跟随曹操北征乌桓也是计谋频出帮助曹操征服了乌桓,保证了北方的稳定。但是这时,他英年早逝了。其实距离评定北方还差个辽东。他也想到了。

郭嘉临死前,为出征的曹操留下一封书信,告诉曹操应该坐收渔利不应过早出兵。之后果然成功,这是遗计定辽东。郭嘉,计谋无出其右。

周瑜

周大都督,跟郭嘉的定位很类似。第一,帅。第二,草创班底。郭嘉跟着曹操打下基础,周瑜跟着孙策打下东吴的地基。第三,英年早逝。郭嘉三十八岁去世,而周瑜三十六岁就走了。

正史中,周瑜可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心胸狭隘之人。他是孙策的托孤重臣,是赤壁之战的主谋,是威震天下的东吴都督。

庞统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庞统的地位,也不需要多赘述了吧?

赤壁之战也是多亏了庞统巧献连环计才能拿到如此辉煌的战果。他和张松一样,那时候,一个丑陋的人,走到这个地步。不容易。

司马懿

这位大晋(中华上下五千年最乱的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君王(虽然没称帝),最擅长是是什么?

军事能力?内政?不,是政治能力。一直隐忍,到最后成功除掉曹爽一族。让司马家独掌大权,为之后他的孩子们篡魏立晋奠定了基础。虽然夺取孤儿寡母的天下不光彩,但这是实力的证明。

说了这么多,我依然没有排名。因为这五人的实力我认为各有千秋。实在无需按照实力排名。而且有三位英年早逝,他们的实力并不完全。对于这些人中龙凤,我认为他们说同级的。


魏门寒士


在三国之中,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五人最为人所熟知的在于他们的高超智商,与敌斗智斗勇,若说要排出一个综合实力,那就不能单单只看他们在演义中的那些奇谋。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因素都要加以考虑才能体现他们真实实力的反应。因此我认为五人的排名因该是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郭嘉、庞统。

诸葛亮天下奇才,当之无愧第一

诸葛亮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在于五次北伐曹魏,拖垮了蜀国,但是那是明知不可为而之,不北伐那是等死,北伐则还有一线生机。翻看诸葛亮之前的军事生涯,帮助只有新野一县之地的刘备联吴抗操,取得赤壁之胜,之后一鼓而下,拿下荆州大部和益州,为蜀国打下三国鼎立的基业。在南中平叛的时候,北有曹魏大军压境,东有孙权的荆州军虎视眈眈。在如此困难的局势下,诸葛亮采取“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策略,用了不过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对南中的平叛。光是在战功方面,诸葛亮就可以排在第一。

在政治上,诸葛亮与蜀汉一众大臣依照秦汉旧律,共同制定了蜀国的法典《蜀科》。并且诸葛亮自己以身作则,在蜀国开展廉政建设,使得蜀国官员为官节俭,力戒奢华、廉政奉公。使得国小民疲的蜀国有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为提升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经济上,诸葛亮在汉中修建“山河堰”,灌溉4万6千多亩土地,就地解决了蜀国北伐的粮草问题。也使得当地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逐步恢复人口。

如果只是这些,诸葛亮还当不起天下奇才之称,诸葛亮最为令人惊叹的就是他在军事发明上的创造。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八阵图等发明成为蜀军在北伐曹魏之时的利器,特别是八阵图,直到唐朝之时,军神李靖依然对其推崇备至。

司马懿,称诸葛亮为天下奇才之人

作为东晋的奠基人,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其设立的营垒,都不得不赞叹诸葛亮一句“天下奇才”。可见司马懿对诸葛亮也是衷心的佩服,因此可以将司马懿排在诸葛亮之后。那么司马懿又取得哪些成就?

首先在政治上,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斩杀曹爽,对其他曹魏宗室或是绞杀,或是监禁,独揽曹魏大权,为子孙后代们顺利上位铺平了道路。

在军事方面,司马懿也算得上是战功赫赫之人,新城之战,面对反复无常的孟达,司马懿反应迅速,在蜀国与吴国援兵到来之前攻破新城,擒斩孟达。诸葛亮后三次北伐,司马懿都是作为统兵主将,与诸葛亮周旋于关陇之地,并成功将其耗死。辽东公孙渊叛魏自立,司马懿以四万兵马破之。之后东吴孙权4路大军攻魏,司马懿率军增援,又是轻易退东吴之兵。

司马懿在政治军事上的成就向来被人所熟知,其实他在经济上也有所建树,他先后在雍凉、淮北等地进行屯田,休整成国渠,在关东缺粮的时候,他能够轻易从关中调运五百万斛以解燃眉之急。

周瑜英年早逝,颇为可惜

与前两位相比,周瑜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来自于军事方面的,相比之下略显不足,所以只能将其排在第三位。

严格说起来周瑜也能算得上是东吴的奠基人,没有周瑜的辅佐,仅仅凭着孙策,恐怕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取得对江东的控制权。周瑜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刻,当属赤壁之战的胜利。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当时曹操领20万大军南下,孙权对是战还是投降犹豫不决,周瑜以一番话语打消了孙权的疑虑,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联刘抗操,火烧赤壁的大胜。

其实如果周瑜不是英年早逝,他的成就很可能不仅仅如此,赶超司马懿也不是没有可能。

郭嘉职能过于单一

郭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与曹操之间也留下了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但是他的问题在于职能上的单一,是参谋型的人物,在曹操统一北方的道路上,郭嘉出力颇多,只是没有独立领军的能力,在经济、政治方面也无建树,所以从综合能力上来讲,郭嘉还是比之前三位差来有不少。所以将其排在第四位。

名不副实的庞统

司马徽曾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其实只对了前半句。凤雏庞统是有些被夸大的人物。在刘备阵营,庞统只有在入川之时作为军师被重用。在此期间,曾献给刘备上、中、下三计,以谋取益州,刘备最终采纳中策。这也成为庞统对刘备最大的功绩,此后在雒城之战,庞统被流矢射中,魂归地府。与其他几人相比较,所取得的成就实在太少,故此,只能排在末尾。

大山侃史

这5位都是当时的人杰,也算各有所长,有的人寿命不高,取得的成就有限。但是我相信,即便是众人寿命一样,诸葛亮仍然是最闪亮的那颗星。

我是【文史侃大山】,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吐槽。一起讨论历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把后四者与诸葛亮放在一起,几乎等于对诸葛丞相的侮辱。如果说后几者是人才,诸葛亮就是神才、天才、全才,妥妥稳居第一。

个人认为,周瑜仅次于诸葛,司马懿又次于周瑜。庞统、郭嘉分列第四、第五。

诸葛亮=萧何+张良+韩信,周瑜=张良+韩信

此五人名单中,具备战略眼光的仅有两人:诸葛亮、周瑜。

诸葛亮提出“从三分天下到匡复汉室”的战略构想,周瑜则提出“两分天下甚至东吴统一全国”的大胆思路。

在周瑜的设想中,以孙权妹妹为诱饵,将刘备忽悠到京口软禁起来,好吃好喝好招待;然后再将关羽、张飞两位“万人敌”分开,最好能转为我用,否则的话不惜除掉;如此等于瓦解了整个刘备集团,荆州也就唾手可得了;

据有了荆州,就可以由他周瑜和孙权之堂兄、奋威将军孙瑜沿着长江水道攻击益州,搞定益州后孙瑜留下来坐镇经营,然后在联络西凉军阀马超等人,从雍凉东进关中。

如此,东线扬州之合肥、淮南,中线荆州之江陵、夏口,西线益州之汉中,西北之凉州,将会对曹魏形成半包围攻击之势,即使灭不了曹操,至少也能二分天下。

总之,周瑜与诸葛亮与一样,文能整体高度谋略,武能亲自提兵攻城略地,都远远超出司马懿、郭嘉、庞统等人。

周瑜比诸葛亮弱势的是,后者还有很强内政能力,征兵收税集粮样样得心应手。也就是说,与诸葛相比,周瑜不具备萧何的角色功能。

司马懿=半个张良+半个韩信,庞统、郭嘉=半个张良

与诸葛亮、周瑜的“谋势”相比,司马懿更多是“谋事”,完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但司马懿的运气还足够好,他主持的镇压孟达叛乱、平定辽东等战事,事情的确都按他设想的剧本开演了,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至于司马懿与诸葛的对阵,几乎没有正面硬杠,一个拖字诀也让诸葛亮办法不多。毕竟,双方的整体国力相差太大了,不但蜀国拖不起,诸葛亮因事必躬亲而搞垮的身体更拖不起。

假如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司马懿会被诸葛亮全面碾压。

但就是这样的司马懿,庞统、郭嘉也无法相提并论。庞、郭二人对刘备、曹操事业来说,虽不能说可有可无,说个无关大体也是行得通的。

之所以把庞统还排在郭嘉前面,因为在于郭嘉顶多出出主意打打嘴炮,庞统好歹还能带兵亲临前线,当然也正因为这个他才在攻打刘璋时于雒城中流矢身亡。

连己身都谋不了的庞统,当然无法与谋国的诸葛、周瑜、司马等相媲美,也仅仅比被曹操严重神话了的郭嘉强那么一点点。

最后总结一下,从政治能力、谋略能力、军事水准等综合来看,诸葛、周瑜、司马分居前三甲,庞统倒数第二,郭嘉只能居在末位了。你认同这个结论吗?欢迎探讨

请关注@司马砸光,预订更多精彩


司马砸光


如果按照真实的历史影响力排名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诸葛亮。央视版《中国通史》,专门有一节,就是“诸葛亮治蜀”,提到诸葛亮对古代四川政治,军事,经济的贡献。诸葛亮主政期间,蜀国以弹丸之地,压着魏国打。这便是诸葛亮的牛叉之处。从这个角度讲,《三国演义》反而黑了诸葛亮。

第二,司马懿。司马懿通过装孙子,心狠手辣,忍耐,窃取了曹魏政权。他的子孙们,利用他打下的基业,成功篡夺魏国基业,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的局面。

第三,周瑜。此公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上了历史教科书的经典战役。一战,垫立天下三分的基础,打破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

第四,郭嘉。此公帮助曹操打败了,袁绍,袁术,张绣,刘备,吕布,陶谦。被曹操誉为“吾之鬼才”。可有说,正是因为有了郭嘉,曹操才顺利统一了北方。

第四,庞统。庞统最大的贡献,便是辅助刘备拿下了西川,实现隆重战略的第二步。




胡策陌


其实这五个人都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英雄,对于他们的强弱也是争执了千年的话题,那今天我们换个思路用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五行相生相克之法来了解一下这五个人。

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司马懿(水命)生郭嘉(木命)

这要从几个方面说(1)司马懿的家族是士族大家,而郭嘉是寒门子弟。本来寒门是很少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的,但是司马懿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为什么呢请往下看。(2)司马懿的性格特点,我们说他的性格特点就是能隐忍,不光自己忍,整个家族或多或少受他影响都在忍,所以这就为像郭嘉啊贾诩啊邓艾啊这些人提供了大发异彩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司马懿(水命)生郭嘉(木命)

郭嘉(木命)生诸葛亮(火命)

关于这两个人我们听到最多的是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说曹操前期在郭嘉的帮助下战吕布、伐袁术、灭袁绍几乎可以说都是很顺利的,号称鬼才也绝不是浪得虚名,假设郭嘉不死随曹操南征的话就算是诸葛亮出山鹿死谁手也犹未可知,所以我认为郭嘉的离世为诸葛亮创造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入仕环境,所以郭嘉(木命)生诸葛亮(火命)。

诸葛亮(火命)生庞统(土命)

我们不管从正史还是野史我们都可以说诸葛亮是庞统的伯乐,从诸葛亮哭丧周瑜亲手为他写推荐信给刘备,到庞统不被刘备重视准备辞官归乡诸葛亮的极力挽留都能印证这一点。可惜庞统死的太早,白白浪费了诸葛亮的一番苦心。

庞统(土命)生周瑜(金命)

赤壁之战是周瑜的一个人生转折点,一战名满天下在古代是很罕见的,而赤壁之战最关键的莫过于庞士元的连环计,不然任你周瑜有满腹计谋通天能耐想快速打败曹操也是天方夜谭,所以庞统(土命)生周瑜(金命)

周瑜(金命)生司马懿(水命)

我们知道周瑜向孙权提出的是两分天下,而鲁肃向周瑜提出三分天下,后来周瑜死孙权采纳了鲁肃的意见才有三国鼎立的局面,假设周瑜不死对与后来的司马懿只有两种可能:其一周瑜不成功,在蜀吴死磕的情况下天下提前统一,没有你司马懿什么事。其二周瑜成功了,那魏吴的决战也会提前到来,也没你司马懿什么。所以周瑜的早逝间接的成就了司马家后来的崛起,所以周瑜(金命)生司马懿(水命)

说完了相生我们再来看看相克

司马懿(水命)克诸葛亮(火命)

我们说诸葛亮后期最大的敌人就是司马懿,诸葛亮就像是一团炙热的火焰就想燃尽中原、烧死敢于拦路的一切,但是不好意思我们曹魏有一位资深的消防大队长,你的火刚刚起一个火星子他就给你扑灭了,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风风火火的来狼狈不堪的走,我们说这就是命。

诸葛亮(火命)克周瑜(金命)

其主要是他们的战略方向不同一个要两分、一个要三分,诸葛亮的出现也许真的是老天爷给周瑜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注定了这位东吴大都督在有生之年无法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周瑜(金命)克郭嘉(木命)

历史上两人并没有交锋过,五行上说金克木,但是也有木坚金缺一说,也就是说如果郭嘉命格能在硬一点活到曹操南下就会出现木坚金缺这种情况,那周瑜也就危险了。

郭嘉(木命)克庞统(土命)

其实这个和上面的有些像 ,也是建立在郭嘉不死的基础上,如果是这样那庞统的连环计可能要泡汤 ,因为郭嘉和贾诩一样最擅识人心,也最受曹操信任,我们知道在当时如果郭嘉在向曹操进言的话曹操也不会如此惨败。

庞统(土命)克司马懿(水命)

上面我们也说了司马懿是克诸葛亮的 ,但是如果庞统遇上司马懿诸葛亮坐镇后方呢?那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庞统善奇谋他不会中规中矩的和你打,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对于司马懿来说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虽然蜀汉的结局可能不会改变但是也给我们有添加了一份想象的空间。

其实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都吵了几千年了实在是没必要非要挣个高下你们觉得呢?喜欢我的可以关注一下喔


西厢奇谈


统帅 计谋 内政 权力

诸葛亮 96 98 98 99

司马懿 97 96 95 97

郭嘉 85 99 92 90

庞统 93 98 97 90

周瑜 96 97 92 99

荀彧 91 92 98 96

陆逊 93 96 91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