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湛江叫做“湛江”?有什么依据?

我的心只能容下你一个



“广州湾”这三个字,是法殖民时期的名字,跟广州没关系,是旧南三都的一个地点。再说,广州湾当时也只是当时遂溪、吴川两县的部分陆地、岛屿久麻斜海湾而已,只占现在湛江地区的小部分,恢复这个名字没什么意义。

然而,“湛江”二字也未必合适,我个人认为1945年收复广州湾时,临时取的“湛江”二字太仓促。这个湛字,据说来自隋朝设置的一个“椹川县”,知道著名的“椹川大道”怎么来的了吧?可穿越到隋朝喔,嘿嘿。

当时起名的人,觉得“椹”不能代表这里,所以改为“湛”,一是有水有海,二喻蓝色。“川”字是两山夹水,也不合湛江地形,改为江(平原上的大河)更合适。于是,1945年8月19日,中法签约交接广州湾,8月22日就敲定“湛江”并公布于众,貌似有改天换地的感觉,但确实太仓促了。湛江,这个称谓,脱离了上千年的本地历史,让人没有归宿感。

从历史上看,一千多年前,唐贞观时期,雷州半岛就被命名为“雷州”,清代又称雷州府,吴川、廉江,曾属化州,明清又属高州府。实际上,现在的湛江地区是过去雷州府与高州府部分地区的合并。后来,经过几次不合理的区域划分,将湛江地区变成了雷州话、吴川话、涯话、白话混合的大杂烩地区,不同文化和民系交融在一起,既冲突又融合,大家已习已为常。

那湛江到底叫什么名字比较合适,纵横哥觉得应保留“雷州”二字吧,或叫“新雷”,或干脆收回茂名,改为“高雷”。最后,强烈建议现在的县级市雷州恢复“海康”的旧名!这个小县级市就冠了“雷州”这个历史大名,它受不起啊!

答案发出后,有些朋友意见比较大,我想可能是因为,湛江现在的区域,不仅包括过去雷州府的地盘,也包括高州府的一部分,所以我也有说“高雷”。雷州这个词已有上千年,评论中说的穿人字拖、紧身裤的形象不能代表雷州,雷州出了很多文化人和官员,也有大老板。个别朋友整天把“雷州人字拖”挂嘴上,戴着有色眼镜,还能说出什么有道理的话?再说一次,这是悟空问答,各抒己见,我的看法不权威,欢迎大家提出更好的观点。为了喷而喷的,请绕道。


湛江纵横哥


关于湛江市名字的由来,专注于地理知识与旅行资讯的——地理答啦,简要进行一下介绍。

湛江市以前被称为广州湾,在历史上就一个著名的天然良港。1899年,广州湾被法国强行租借,逐渐发展成商埠,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湾又被日本侵略者占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广州湾光复。1945年8月19日,中国和法国政府在重庆签订了交收广州湾租借地条约,法国把广州湾归还中国。由于广州湾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政府决定在广州湾设立省辖市,由广东省政府筹建和管理。

建市之初,为了确立城市的名字,广东省政府进行了反复研究,由于广州湾租借地主要地域及行政机关所在地,在历史上曾隶属于椹川县,并设有椹川巡检司,于是初定名为“椹川市”。后来受到唐人谢混诗句“人有水木湛清华”启发,考虑到广州湾是频临碧波万顷广阔海洋的天然良港,于是将“椹”改为“湛”,将“川”改为同义的“江”,使城市名更有濒临海滨之意。“椹”改“湛”后,“氵”旁寓意着这座城市是座滨海城市,而“甚”字旁有极其、超越的已死,含义更加丰富而且有深意,于是最后确定市名为湛江市。

8月26日,成立湛江市政筹备处,任命李月恒为筹备处主任。市政筹备处除筹建新市外,还负责接收工作,挂牌“湛江市接收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赤坎。接收工作大体告竣,办公搬到西营(今霞山)法国驻广州湾公使署。市政筹备处在市建架构,实施市治,消除殖民色彩,兴利除弊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至1945年12月顺利完成筹建工作。

湛江市首任市长郭寿华,出生于广东大埔县,早年就读国立中山大学、俄国莫斯科中山大学、日本明治大学、均毕业获学士位。曾任驻意大利大使馆任少将武官。抗战胜利担任广东省政府秘书长,适逢广州湾光复设省辖市,经陈果夫签保,出任湛江市第一任市长,并于1946年元旦在广州省府大礼堂宣誓就职上任,晚年著有《湛江市志》,是关于湛江的宝贵文史资料。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湛江市才获得新生,开创历史新篇章!

以上!


地理答啦


到了1943年,日本鬼子接管“广州湾”,到45年日本投降,民国政府于当年9月21日光复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因为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故定名为“湛江”。


附上闻一多先生所作的七子之歌第五章广州湾篇

《七子之歌·广州湾》

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啊,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神秘的小天尊


「湛江」一名来自一个叫“李月恒”的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8日当天,原湛江市——“法/日占广州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8月22日,国民政府中央通讯社广东省分社即对外发布消息:广州湾辟建新市,新名为“湛江”。

而取这个名字的人正是李月恒——时吴川县县长。

他改这个名字的理由是南朝萧齐曾在今原遂溪县沈塘镇湛川村设「椹(zhen一声)县」,隋开皇18年(598年)时又改椹县为椹川县。但至明清时期,此县置有废止,湛川村又归回遂溪县。

那么,既然一个历史尚不如徐闻、遂溪、吴川、雷州悠久的县名为何会成为新市名?

答案很简单,其实法国占领的“广州湾”仅限今日湛江市区与周边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分属遂溪与吴川),并不包含今天湛江全市的另3市2县全境:

因此,当国民政府考虑将法国人与日本人侵占盘踞过的地方设为市政府所在地时,给这座城市另起新名就势在必行。

而把「椹」去木字旁改为「湛」是李月恒受到了晋朝诗人谢混的《游西池》里的“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启发;「川」改「江」则为了匹配滨海城市的属性。


無風即風


湛江原来不叫湛江而是广州湾,至于湛江这个名字的由来,还要从湛江的历史说起了。广州湾的叫法是从清朝开始,一直到了清末时期,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把广州湾割让给了法国殖民者,从此长达数十年的殖民统治。后来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广州湾又被日本侵占了,遭受了残酷的洗劫和破坏。

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撤出广州湾,随后法国签订交收合约,把广州湾归还给了中国。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在广州湾筹建一个市,如何确定市名,这是经过了深思熟虑,首先参考了当地历史上曾得名为椹川县,古代则设有巡检司这一品大员,因此暂时起名为“椹川市”。

不过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广州湾靠海,以海为天,因此市名应离不开水,所以把“椹”的木字偏旁改为三点水的“湛”,同时把“川”字改为为“江”,这样的名字体现了该地的临海特色,所以最终广州湾从此变成了湛江市。所以湛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城市,其中还有很多的历史等待人们去考证研究。


我爱湛江


对于史籍来说,“湛江”其实是相当生疏的一个词字。在汉代、在隋代……,甚至在1898年至1945年间,“湛江”还没有出生。时间的车轮在这片土地上辗过的痕迹,还存在于“合浦郡”、“雷州府”、“广州湾”等词语之中。

李月恒,广东吴川市黄坡镇岭头村人 (1891-1949 ) , 先后任过广东省琼崖公路处处长、南路粮食调节处处长、吴川县县长的李月恒,在1945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临危受命,担任广州湾市政筹备处主任。他的眼里,迸发出对于这块土地浴火重生的惊喜和希望之火。

李月恒决计要让这片土地以全新的面目出现。他在广泛征求意见、并得到省政府的支持后,开始从“广州湾”这几个字入手,他要给这片土地一个新的名称、一个新的内涵、一个新的形象。

李月恒和一班人的思绪在这块土地两千年的时空里穿越着。最后,李月恒的目光定格在“椹川”两个字。据史料,南朝齐在今湛川村设椹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椹县为椹川县。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在此设椹川巡检司。今天,在遂溪县沈塘镇的湛川村依然为历史保留着一点余音。

李月恒就从“椹川”二字入手。此地滨海临江,水才是永恒的主题和意境,所以,“椹”字变成了“湛”,释“川”为“江”。这样两个字,在楚辞里是有说道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表面上看,湛蓝湛蓝的江水上面有枫叶飘动,当是一幅优美迷人之至的画面。没有资料可以证实李月恒是否受到楚辞的启发。但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使他从晋人谢混的诗句“景昃鸣禽集 水木湛清华”中获得了灵感。那里面描绘的洁净、空灵、天人合一的境界,令这个饱读诗文的人着迷不己。

他于是将“湛江”二字上报当时的省国民政府。时任省政府主席的罗卓英一看,连称“妙哉妙哉”。

1945年8月22日,中央通讯社对外发布了一条消息:广州湾辟建新市,新名为“湛江”。

——“湛江”就这样出生了。与很多散发着悠久气息的地名不同的是,“湛江”饱含着清凉的感觉、蔚蓝的色彩、洁净的气息、悠长的韵味,使得它永远都象一个青春勃发的青年人,充满朝气。





能加个v


对于湛江市为什么叫湛江,确实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来源典故。

在湛江市区里有一条大道名叫椹川大道,连通霞山和赤坎两个区,湛江市的名字就是来源于椹川这两个字,椹通湛字,川通江字。

我搜了一下网上的资料,椹川是一条溪名,位于现在湛江辖下的遂溪县。

《隋书·地理志》中记载,合浦郡扇沙县下原注:“旧有椹县,开皇十八年改为椹川。”

雷州府《古迹》中记载:“废椹川县,在(遂溪)县西北五十里,有溪名椹川。”椹川县以椹川溪为名。

《明史·地理志》改椹川为湛川,并移湛川巡检司于故铁耙县(就是今天湖光岩附近的旧县村),在清代之后又移巡司至东海岛之东山圩。

从以上可以看出,湛江的名字并非是以那一条江为名,而是以古时的一条溪椹川溪为名。


碧云天客


湛江古称南越、椹川县、雷卅府、广州湾。然而,湛江这一新名,是广东吴川人李月恒起的。1945年,李月恒担任广卅湾市政筹备处主任,他要给这片土地一个新的名称。于是,李月恒就从椹川二字入手,此地滨海临江,水才是永恒的主题和意境。所以,椹字变成了湛,释川为江。这两个字,在楚辞里是有说道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晋人谢混诗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李月恒所取湛江二字,确有渊源,很有新意。1945年8月22曰,中央通讯社对外发布了一条消息:广州湾辟建新市,新名为湛江。湛江饱含着蔚蓝的色彩,悠长的韵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立潮头,扬帆搏浪,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