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评价《奇葩说》?

新事心说


应该说这个节目非常火爆,能连续做上好几年看得出它的敏锐商业头脑了。



这个节目,据说是马东平时和高晓松在吃饭的时候聊出来的。马东是一个执行力很强,很理性的人,而对于辩论做成一个节目有他自己的看法。

他1996年从澳大利亚回国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视专业研究,是正正经经的电视人。他在央视也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做好电视节目有自己积累。


《奇葩说》其实就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辩论节目,但做法新潮,看点无数。从选导师阵容就看得出来,真的不是曾先森夸它。

中国最会说话的两个男人,蔡康永和高晓松简直是标配。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善于调侃和攻击性强。一个温柔,感性,永远能想到最好听的话,且能设身处地位对方着想。这两人都被马东找来了,做了好几季,今年又来了。


还有一个是选手,选手选择开放性的。有专业的,搞辩论的,比如台湾的“辩神”黄执中,内地的马薇薇等长期混迹于辩论界的。也有没有参加过辩论,但靠着努力的类似网红的奇葩譬如肖骁啊,演员范湉湉等。




最后是设计,在欢快和可爱,在网感和设计上永远走在前沿。整个节目的美术,像一个华丽的游乐场,这种卡哇伊的设计其实很好的缓冲了辩论这种这种容易火花四溅的设计。
最后一个原因,让《奇葩说》火的原因,是话题,各种敏感的话题层出不穷,让社会性和话题性欲娱乐性熔于一炉。


曾狄影画


1.清华博士。被高晓松批的很惨,但是高晓松是对的。

2.其他人暂时没记起来。但是这个节目还真的挺好看,我很喜欢能在看这个的时候学习到高晓松说话的思维逻辑方式。

3.好看。我知道蔡康永会说话,但是不知道高晓松也这么能说。高晓松思维清晰,知识面广,在看第一期的时候,我就改变了以前对高的印象。

4.大波女这些人只是给一个综艺节目增加点收视而已,没什么可聊的。

5.肖骁。这个人在去年还是前年就在国内一档相亲节目上看见过,相亲节目,呵呵,打着直男的旗号去骗人气。当时,对他印象就挺深。因为Gay都会说,像他这种Gay在基佬界不说一抓一大把,至少也是100个里面有10个。对他印象深的原因只是他装直男。回到他会不会说话,肖骁这个死Gay是知道怎么攻击别人和反驳别人的,他擅长的是一连串不停地说脑子里面同时不断地找支持他说法的论点来填充给对方,让对方在回击的时候找不到方向。 当然这个不算是会说,只是能说。还是那句话,这种人在基佬界很多,他只是在电视前放得开,祝他出名,达到他说的那种生活。


全是娱乐头版


《奇葩说》还是比较高水平的综艺辩论节目。我讲讲最近的的节目吧。

首先,最近薛兆丰教授在这个节目中担任导师,他是一个经济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我以前也买过他的通俗经济学的书,觉得写得很不错。听到在节目中分析社会问题,我觉得还是很专业的,因为他会做成本分析,而且这种分析满足的是社会的整体利息最优,所以看起来还是很有价值的。

其次,我来说说詹青云。这个妹子是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而且有很多的辩论经验。她的逻辑是非常清晰的,虽然也有人说她会诡辩。但我觉得她的思维能力非常棒,有名校的色彩。在最近一次节目中,她因为没有提到开尔文的2朵乌云,被陈铭抓住弱点,但总体来说她表现出很好的辩论素质。

另外,这个节目中还有一个很出色的在“宇宙中心呼唤爱”的就是陈铭了。陈铭是大学老师,他的辩论也充满了才气,让人看到了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风采。

因此,这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综艺节目,在娱乐的过程中传递知识与价值,这是一款很好的互联网产品。


潇轩


关于《奇葩说》:

李诞说过:《奇葩说》最擅长的,就是在原本没什么可说的话题上,找角度硬说。

毛不易说过:不知道《奇葩说》的观众们会不会把某位辩手基于自己立场的发言当作自己的信条,可是人生不是这么非黑即白的东西,所以我没有态度,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

梁文道说过:整个辩论很难在理性的层面上去判断输赢,而是完全诉诸于感性的层面,谁更打动现场的观众,这让我一个学逻辑出身的人觉得很诡异。



这三位都是特别聪明的人,可以说,捏《奇葩说》的软肋捏得很准。

可是他们的评论都是基于一个维度,叫作求真。

而《奇葩说》,作为一档现象级综艺,追求的并不是在某一维度上做到极致,而是三个维度的中和,分别是:

求真(提供新奇的视角);
搞笑;
煽情。

而后两个,就是当别人较真了,马东打圆场时常常说的:我们《奇葩说》就是听个热闹。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提供新奇的视角是《奇葩说》的「锦」,而搞笑和煽情是「锦」上添的那「花」——没有「锦」, 《奇葩说》跟其它综艺一般无二,成不了现象级综艺;而没有那「花」,《奇葩说》只能是一档优质的小众节目。

回想一下我们观看《奇葩说》时的体验,是不是差不多平均每半分钟,就会至少提供一个新奇的视角,或者一个好笑的梗,或者一段动人的表达。可以说每位辩手和导师,为了在这三个维度上满足观众,都把自己压榨到了极限,值得为他们每个人点赞。


雪宝宝爱电影


《奇葩说》第一季的时候,少年们都很青涩,姜思达、花希还刚刚初露锋芒,展露头角,曾给过我很多感动。

原来一个问题可以有与我完全不一样的角度解读。

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不一样的人。

之前写过一篇《此间的少年》讲姜思达跟花希。开始的还青涩的少年也能在这个舞台上,在很多前辈面前,发出自己的光。这是第一季给我的感受。

时隔5季,花希回归,还没有杀进半决赛就被淘汰,而姜思达也因为被撕逼而离开奇葩说。

曾经闪闪发光的少年,一个自立门户,一个铩羽而归。

5季了,奇葩说到底是哪些东西变了。

第一季奇葩说横空出世的时候,真的惊为天人,一个谈话节目亦可以这样生动,这样让人回味无穷,沉浸其中。

高晓松的诗和远方,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还有马东时不时冒出来的经典语录,都给了我们另外一个视角,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人跟我们不一样,看事物的角度原来还可以上升这样一个纬度。以前一些不理解的人和事,也许可以慢慢理解,慢慢变得宽容,慢慢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有的人是这样活着的。

也同样知道原来思想可以走那么远,可以到达那样的深度。

那个时候的奇葩说讨论的话题还关心许多边缘人群,还有一些关乎人性取舍,将这些我们羞于说出口但又很感兴趣的问题拿到舞台上讨论,让我们的思想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原来我们之前看问题是有些狭隘了。他们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看待问题可以不用拘泥于自己。

不得不说,第五季,一样的热热闹闹,但是感觉有什么东西彷佛变了,台上的辩手不再是主要输出观点和思想,而是谁能够把观众逗笑,在海选环节更是谁吼的声音大谁才能留在这个台上。到了正式辩论的环节,很多辩手还是拿着稿子读,辩论也开始以段子为主。

不过还好有陈铭,让我看到了思辨的力量。


读书与武侠


看了奇葩说,应该说只要你仔细看了就会有所感触。

首先说每一个后发的辩手总能够完全驳倒前面的选手,这说明了什么?事物的相对性?还是雄辩的力量?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认为当下这是最好的形势那就是辩论,真理不辨不明,所以说一定要是不断地辩证地才能确定为正确的方向。

当人类主宰地球以来,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就是人与人的竞争了,一开始的野蛮打仗,到后来的辩论,市场,科技竞赛,冷战等等。(为了实行它无形之手的目的,它会奖励你人生的意义,多巴胺,考取功名,碾压胜出。)

未来如何呢?

我们已经看到了人与人的竞争会被人机对弈和机机对弈取代。

那么辩论的题目为什么不谈谈未来?

还有与生活有关的,这样也对社会有所贡献,比如房价会涨还是会降。

也许这是会把水搅浑,答案更加不明确。不过虽然不能知道房价会涨还是会降,但是却可以找到如何应对的好办法。

对于奇葩说的奇妙之处在于,不管前面的说的多么中肯,还是确凿,只要给他(选手们)说话的机会总能够完全翻过来,尤其是让人感叹怎么能够把白的说成黑的,死的说活。


隐形观察家


奇葩说,每一期都看过,最初,怀着学习辩论观点的心态去观看,有时候,每个辩手,辩论一次,我的心里就会摆动一次选择,后来,渐渐的会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觉得谁辩论的有问题,我也可以自己从中找漏洞。

奇葩说,喜爱的观众都很年轻化,人们喜欢这种轻松愉快的辩论方法,辩论节目,从辩手到导师更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他们教会我们去更好的看待人生,从多方位去思考,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去看待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蔡康永会用他善良的语言,表达方式去辩论,听着他的话很舒服,张灵泉有一种知性美,理性的分析,总结辩手们的辩论,之前,很多人会觉得罗振宇是臭奸商,无论如何,他能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演讲去赢得金钱,也算是一种能力。高晓松,是受家庭熏陶,加上自己学历,见识,睿智的表明自己的立场,而马老师,以前总结辩论,以大局,全局来总结分析辩论中的细节问题,都超级稀饭。当然,所有的辩手都很厉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节目中轻松自如。

奇葩说,是一个口才类节目,特地翻看了他们的学历,基本上都是高学历,炒鸡厉害的家伙们。有时候,犹如角色的需要,可能会扮演成与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不一样的形象,其实他们并不傻。

教会我思考,教会我生活。谢谢奇葩说。


ztx886


第一季看到现在,有的甚至重新看了好几遍说说我的感受吧!

第一季,最大的感受就是马薇薇了,真的强!虽然很多人补喜欢她,但是不得不佩服人家这撒泼似的逻辑,虽然讲的很难听,但是句句戳心,因为这确实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啊!而且马薇薇这个人自带气场,可以把控氛围,估计到现在也没有谁比她更会把控,不接受反驳,所以作为一个综艺节目,一个这么能把控场面的专业辩手能不火吗。

第2季:就不说人了,你们如果你们是忠实观众的话都看的出来,第2季奇葩说开始挑战社会舆论的那条线,以至于很多期都被下架,还有就是科技脑洞题的开始,这些听起来都很有现实意义,会让你从不同纬度思考问题,而且会反复的看!

第3季,我觉得第3季是思达成长最快的一季,他的角度总会在不经意的触动你得神经,但是偏偏遇到了黄执中,黄执中太强了,真的太强了,逻辑,脑洞要啥有啥。黄执中最擅长的就是从人性这一点出发,他往往都是打黑暗牌,会让你不寒而栗,我真的很崇拜他!

第4季,越来越娱乐化了,但是最后一期我整整看了快十遍,可以说是质量最高的一期了,四奇葩王对四个导师,看到罗振宇老师,我觉得读书太重要了,对面是人性的残酷,而老罗则是成长的选择,让我觉得生而为人,足矣!

第五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在刷陈铭,但是我真的有点喜欢不起来,可能是我看的太多了的缘故吧,他的逻辑和知识储备是很厉害,但是80以上都是理想状态下的,没有实际操作性,我不否认从辩论的角度他可能赢了,但是我可能就是不喜欢他的发言吧,因为从第一季看到现在我可能审美疲劳了,他的角度都是没有可实际操作性,再看看我现在处的社会,或许他的说法我得活几辈子才能看得到而未必是最好的,没人验证,这季如果傅首尔不走的话我希望是马薇薇那队赢,傅首尔段子加道理再加生活,青云直接在升华。我觉得很接地气,这季我最崇拜的就是薛教授,感觉我听的那句话没听错,几乎所有事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又贴近生活又行得通,简直完美,只不过有点深奥,需要慢慢理解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哦系zz辉


如果按大众观念里的一般辩手的角度、

把它当作传统辩论赛(包括奥瑞冈制和英国议会制)来看,

逻辑不够严谨(甚至没有),

论证不够有效(甚至没有),

判准完全心证(假设没剧本),

情势理三要素、重情势而轻事理,

真是有点不太讲究;

如果按吃瓜辩手的角度,当综艺看,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怎么评价……

也许看评分比较方便合适?

但如果问真正的辩手会怎么看,

答案可能有点出乎题主的意料哦~

因为辩论、辩手的天职,

是不能挑持方、场合、对手、判准的,

就好像律师、医生,不管外部条件是什么,

既然上了,是成是败都只能怪自己;

所以我不能因为这是个综艺节目、而且观众不懂论证纯靠心证,

就说这个不够辩论、

就说辩手理应打不过别人、

甚至说裁判判得不对……

更何况,无论怎么看,

这特么确实还算是个辩论综艺。

当我有这种意识、再看奇葩说的时候,

如果不是吃瓜休闲的心态,

我就会代入进去。

是的,

我会实时跟着进行攻防、分析,

我会假设自己是台上的辩手、进行匹敌,

我甚至会对下一次的发言进行模拟和预判

当然,看起来我做的事情很多,

其实都是脑子里柯南一样地闪过。

真正的辩手看奇葩说,不吃瓜的话,

看到的是:

面对这样的场合、这样的对手、这样的判准,

场面现在会怎样?

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是我,我会怎样?

基于辩手的视角,看到的奇葩说,

会完全不一样。

而基于这种思维,你问我评价?

那么且让我分享两个最经常发出的感慨:

真的太特么难了!

真的太特么强了(有些人有些时候)!

坦白讲,一个技术全面入门了的辩手、眼里的奇葩说

——尤其对于擅长“剖论、价值、切入、演绎”诸如此类概念的人——

和一般人眼里的奇葩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好比在一般人眼里、一支圆珠笔用着好写,

但研究这个的人会看到:

这支笔头是这么设计、制作的,实在是太精妙了!

又好比看球赛,

打球的和不打球的、懂球的和不懂球的,

看到的比赛、完全两样。

在这样的眼光里,

一般观众看到的是好笑好玩好动人,

辩手看到的是海量而恐怖的技术分析;

比如最常见的

黄执中神一样的角度切入、情境演绎,

马薇薇鬼一般的精准归纳、毒辣清扫。

又比如拿这一季来说,

第一集淘汰赛,傅首尔立论,输出密集,

虽然节奏太快、观众不可能能跟上、消化逻辑主线,而且论证一般,

但难就难在那么快节奏、难消化的情况下,

每一点都能让观众听到、听懂、听爽,

每个论点讲出了场面效果、多次小高潮。

这特么太不辩论了,

但这太辩论了,

这特么太难了、太强了。

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一时兴起,会来个二周目回放,

不好说她是场前设计好的、还是天赋好,

但真一回放分析,那么高效率的输出,就注定了几乎每句话都有的研究:

第一句怎么引入?

第二句怎么铺垫承接?

全程对对手的回应、切入的角度、叙述的姿态?

什么时候抛锚点归结?

这个金句是怎么做的?

……

场上只有一分钟、

分析需要一个钟、

台下可能十年功。

又比如,

沈玉琳有一次忘了打谁,对面准备了几个包袱、屡次抖不响,

然后沈玉琳每次就借着对手的哑弹,一句话炸响全场,反杀;

这动作看着简单、也看得爽,

但你想想这是什么样的场子?

就算是按剧本演、都不一定演得出这个效果,更何况看着是纯临场的,

分析起来就觉得可怕,如果再假设自己站对面……

一般人看着过瘾,但我当时寒毛都竖起来了。

太难了,太强了。

再比如,因为算是对黄大叔略有研究;

每次黄大叔发言,都会同步预判,

他是想切战场、还是直接找角度?

角度是切利益受众、还是反转常识(其实准确地说是反转价值/现实)?

好的他切入了,接下来应该是给类比或者给场景了?

这里讲完两个正面场景,感觉节奏还不够,估计还要反切一下?

好的,反切完该结了,肯定要给个锚点(所谓的金句),他会怎么修辞?

嗯嗯,这次他果然是在用词上把问题诉诸于利益群体 /

(又或者)卧槽,这是什么鬼操作,回放一下!

刚刚都是正面的例子,节奏还不够,

那不点名、不举例、反切一下反面的例子:

一般观众看来,有些打得不好的环节可能就很无聊,但是辩手视角的话,同样精彩。

因为辩手视角,所以看的同时,即使是不精彩的环节,也会快速分析跟进,

反应慢的想一下失败的原由,

反应快的甚至考虑下改进,

就算是吃瓜,内心OS也如下:

小样儿,讲完一个道理不跟进例子、直接下一个,场面开始枯燥了吧!

小样儿,这话那么老生常谈,观众耳朵都听出茧子了,鬼才会跳票!

小样儿,你这样说、举这个例子,特么的不就送对方一波攻防?……你看看对方果然抓着打了吧!

不精彩的环节,也别有学问和乐趣。

除了以上看得到的部分,其实还有一点,会给所有感受加buff:

但凡打辩论的人都很清楚,

现场永远比视频更精彩。

辩手视角看奇葩说,

真的是太难了、太强了。

OK.

Fine.

来~

总结一下:

以前黄大叔写博客,给过一个观点,个人觉得很适用于回答这个问题:

人容易眼高手低,但反过来看,

手上的技艺每高一分,

眼界往往就提高十分。

专业的辩手看奇葩说,

因为眼界的不同,

看到的风景其实也迥然不同:

肯定不能说100%精彩,

但精彩的地方往往更多彩、

而不精彩的地方也有别样精彩

站得高、看得远,

立足在技艺的山峰之上看到的风景

实在是太美妙了。


龟虽慢


奇葩说,顾名思义,是为一群奇葩人量身定做的舞台,他属于对性开放的包容,对个性多样化的包容,对自由生活状态的追求,对人性的深入剖析的一群人!下面来看看我最喜欢的几个人!

第一位当属大美玲,姜思达,他是一个奇特的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性取向,为了爱敢于在今天这个中国还不太能接收同性的情形下,敢于说出爱,佩服他的勇敢,他的辩论技巧与娱乐是谢谢奇葩里结合最好的一个人,他的观点富有幽默感,但不高大上,让人很容易被他说服,在第四季,他1对4个辩论大神,毫不落下风,佩服他!

第二位是黄执中,他辩论带点厚黑学的意味,但他真的是以为魔王,让你被他带了节奏,特别是扶眼镜的一下动作,特帅!

第三位是马薇薇,虽然她在第四季后与姜思达的微博大战,其实是她个人的行为,姜思达没有反击的,但也改变不了她在奇葩说里那个犀利女的形象,辩论攻击性太强!

第四位是今年的新科bbking陈铭,很早就喜欢他可,他真的是一位人生赢家,两个女儿,他是上辈子拯救的地球吗?武大的教授,辩论中鸡汤味道十足,今年他和詹青云的神仙大战,让人意欲未尽,唱歌也很棒的,同时喜欢他在非正式会谈中的表现,给一群老外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和对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理解,真的是一位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