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口腔發音器官功能的訓練

口腔發音器官功能訓練的目的是加強唇、舌和下頜的多方運動,以及訓練唇、舌和下頜在語音活動中的協調性。對於口腔發音器官的功能運動訓練是一個尚存在爭論的問題。口腔發音器官的功能運動包括非語音運動和語音運動兩種形式。患者是無法從非語音運動形式中總結並形成正確的語音的。因此,口腔發音器官的功能訓練要建立在語音運動的形式上,而不要過分強調那些非語音的功能運動訓練。

口腔發音器官的功能訓練要結合語音進行運動練習,並應用發音部位的提示針對某一特定的音素進行訓練,要在成人與孩子自然雙向交流活動中進行有計劃的、有次序的重複訓練。作為語音治療師必須瞭解每一個音素的口腔運動組成成分、各音素之間的過渡以及與口腔部位運動的關係(表7-1)。

在口腔發音器官的功能訓練中,為了獲得良好的效果,語音治療師最好能夠為患兒建立一套口腔運動部位的提示系統。

其包括:

①視覺提示,如成人的演示,代表各音素的手勢,口腔構造的圖表及對鏡子練習等;

②口頭提示,如給每一個音素起一個名字,演示正確的發音或提示發音部位;

③觸覺提示,如把手放在孩子的臉上幫助其圓唇來發音。

一、軟顎運動功能的訓練

在語音器官中軟顎與咽壁一起共同隔離口鼻腔,完成顎咽閉合功能。顎裂患者的軟顎是再造的軟顎,除了手術瘢痕的問題,肌功能也很難正常恢復。與正常人相比,顎裂患者軟顎的功能相對底下。通過軟顎運動的功能訓練,可增加軟顎的上抬能力,為顎咽閉合功能的恢復創造條件。軟顎運動功能的訓練除了軟化瘢痕之外,主要還是對軟顎肌群的訓練,包括懸雍垂肌、舌顎肌、咽顎肌、顎帆提肌和顎帆張肌。

方法1:用大拇指局部按摩軟顎,以使顎裂手術的瘢痕軟化。沒天按摩3-5次,每次5-10分鐘。

方法2:

作乾嘔、打呵欠運動和高聲發“啊”音,以訓練軟顎的抬高運動。明天練習2-3次,每次5-10分鐘。

二、舌運動功能的訓練

用於與舌運動有關的發音錯誤患者的基礎練習。通過舌運動功能的訓練,以增加舌尖運動力度,速度以及舌與顎之間正確接觸關係。舌運動功能練習主要包括伸舌、縮舌、勾舌、捲舌、頂舌、刮舌、彈舌等,這些內容每天練習2-3次,每次10-15分鐘,一般需要2-4天。以每次練習都能熟練完成為準。

1.伸舌練習:將舌伸出口外,儘量伸長和居中,然後回位到口腔。從慢到快,連續進行,並反覆練習。

2.勾舌練習:舌尖伸出口外,儘量向上、下添唇,反覆進行練習。對於年齡較小的患兒可將帶有甜味的果醬或細糖粉塗於唇部,讓其添之,趣味性地鼓勵患兒進行此項練習。

3.刮舌練習:舌尖先頂住硬顎前部,然後向後滑行到硬顎後部,再從後部滑到前部,反覆練習。注意在運動過程中舌尖不能離開上顎。

4.捲舌練習:舌尖向上翹,並向上後卷呈半桶狀,反覆進行上捲舌練習。再將舌兩側向中央捲起,呈縱溝狀,反覆進行縱向捲舌練習。

5.頂舌練習:舌尖頂住上前牙內側面,然後復位;再頂下前牙內側面,然後復位。如此交替練習,以增加舌尖的感覺和力度。

6.彈舌練習:

用舌尖頂緊上顎前部,靠氣流突然衝開,可聽到“得得”音,反覆練習,以增加舌尖的肌肉強度。

7.舌齒接觸練習:前牙輕咬舌尖,保持舌位不動,輕輕吹氣,可以聽到“絲絲”音。注意吹氣時舌尖不能離開前牙內側。

三、唇運動功能的訓練

漢語中的有些元音及輔音(雙唇音、唇齒音)的發音是否正確,主要取決於唇的正確運動。唇裂或顎裂患者以及肌肉運動障礙的患者,可因為唇運動障礙使相應的發音正確性受到影響。唇運動的功能訓練目的是增強唇的發音器官感覺意識及唇運動靈活性,如圓唇、咧唇、卷唇等。這些內容每天練習3次,每次10-15分鐘,一般約需3-4天。以每次練習都能熟練為準。

1.雙唇內卷練習:雙唇向內捲曲於上下前牙之間,儘量向內收,再復原,並反覆練習。

2.雙唇力量控制訓練:雙唇緊閉、鼓氣,然後突然放開雙唇,讓氣流衝出口腔,呈無聲的[p](坡)音,並反覆練習。

3.口形變化練習:先咧嘴-噘嘴,不發聲音反覆練習;然後再發(衣)-(烏)-(衣)-(烏),並反覆練習。

4.唇齒接觸練習:上齒輕咬下唇,使口內呼出氣流形成阻力,然後用力將氣流衝出,呈無聲的[f](佛)音,並反覆進行練習。

5.唇印練習:用於年齡較小的患兒,用口紅塗於唇部,將唇印印於紙上,練習噘嘴運動。

關注我們

戳下面的原文閱讀, 購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