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都挺好》苏明玉:被原生家庭毁掉的人,应该如何救赎自己?

爱豆伴酱


在另一个问答里,我提到"原生家庭这个词今年在国内很火,很多人也把自己性格的负面因素“归结”于原生家庭。

诚然,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是深远的,它可能让人安全感缺乏,就如明玉,也可能会造就妈宝男,比如明成。

成年之后,即使在原生家庭里受过的暗伤,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但这时候,一个具备成熟心智的人,是有能力,有观察者的角度,来打量自己曾经的经历,再来理性地看待:

如何来修正自己人格的不完善,如何来弥补不安全感的匮乏,如何来进步完善,而不仅仅是停留和自暴自弃在原生家庭之殇,也不会让原生家庭来背了全部的黑锅。

因为,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到的,每个人都有“创造性自我”,都可以积极地改变。

面对父母时,可以接纳他们的不够完美,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的。

可以做到“孝而不一定顺”,比如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多陪伴他们,给予爱的滋养和温暖;

对于合理的建议,可以采纳吸取;

假如对于苏大强类似的父母,提出的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一定照单全收。"

我们有很多的思维模式,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比如明玉对待亲情的疏离,用强势的风格来投入工作,追求自我实现,内心却在面对家庭时依然脆弱。

同时,她在逐渐的心智成熟中,也可以“放下”对过去上海的阴影,和自我折磨。在小说中描述地比电视更加贴近真实,即使不能轻易原谅当年的伤痛,也在慢慢饶过自我。

我们作为普通人,都从家庭的既往经历里走过来。

决定我们归宿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你如何用日益成熟的视角去观察。

父母的一代,心智模式的塑造也是有历史原因、文化背景、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再生父母”。既拥抱内心的伤痛,也学会关爱自己。

观察一些执念出现的状态、情境,和它对话,也许有新的思维模式产生。

最终,我们的归宿将是内在自我的平和、力量和安宁。


思维教练Melody曾婷


苏明玉是幸运的,遇到了老蒙。生活中,有太多人没有苏明玉的幸运,只能挣扎着自我救赎。作为一个从农村家庭出来的女子,我对重男轻女感同身受。我的家庭还好,父母对我的成长不曾压缩太多资源,弟弟只是更受母亲宠爱,父亲对我倾注了更多。而同村同样是姐姐的小伙伴儿,很多早早就辍学,为弟弟省出学费。她们已经习惯了被忽视被牺牲,只是希望在嫁人之后可以生活地更好。她们没有遇到老蒙的拯救,她们也没有明玉的优秀,她们默默无闻一生,在原生家庭需要的时候仍会付出自己。好像不需要救赎,就与原生家庭无声和解。


张往捕娱


1.原生家庭的伤害还需要自己从家庭里找出答案。否则一生都会在这里面纠缠。

2.苏明玉的情况其实是很多社会家庭的一个缩影。她已经做的很不错了。而且她也是一个幸运儿。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但还想着得到家人的认可和祝福。这就需要靠自己去努力了。

3.通过她买下老宅里的那些东西就能看出来,对于那个家她很怀念。而且她每每走到那个老宅里就能看到过去自己的影子。她不停的再与过去的自己和家庭再做链接,其实这也是一种疗愈。

4.通过爱来进行疗愈。她和石天冬刚开始的那种微妙关系里面就有原生家庭受伤的影子。但是石天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让她打开了自己的心门。她在和石天冬说她过去的成长生活经历的时候,那也是一种自我疗愈。她不停的不停的看苏明成在看守所里所录的那段视频,其实那也是一种自我疗愈。给了她想要的结果,通过结果,她自己就会有所领悟。苏明玉是个聪明而又智慧的女人。她清楚的明白自己的结在哪,如何解开。

5.原生家庭的伤害最怕的就是不愿意敞开。而苏明玉没有把自己完全包裹起来。这也和她的性格以及工作性质有关,而且她还有一个生命中很重要的贵人,蒙总,她的师傅。她给予了苏明玉家人所没有给予的亲情,温暖与爱。弥补了她原生家庭的缺憾。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代替不了原生家庭。因为血缘这个东西真的是很奇妙。

6.有蒙总,有石天冬加上苏明玉自己内心点敞开,她的原生家庭的伤会慢慢愈合的。只是会有遗憾。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年纪角色经历不同,感悟也就会不一样。


心海擷英


必须自立自强,建设好自己的小家,并处理好与配偶的家庭关系。让周围的人看看,是原生家庭的问题,而不是与原生家庭决裂的那个人。当你的各个方面超过了原生家庭的其他人,那么,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