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愈挫愈勇的“鵝司令”記黃梅縣獨山鎮創業青年楊柳

愈挫愈勇的“鵝司令”

記黃梅縣獨山鎮創業青年楊柳

黃岡新聞網(特約通訊員吳句兵 通訊員陳慧)在黃梅縣獨山鎮黎嶺村,有這樣一位小夥子,他放棄在外的穩定收入,回鄉創業,當起了“鵝司令”,將年輕人為了夢想愈挫愈勇的特質發揮的淋漓盡致,他就是黃梅楊柳家庭農場負責人楊柳。

今年32歲的楊柳,以前在寧波一家制衣廠上班,每年回家時看到村裡有些田地無人耕種,十分可惜,總想回來做點什麼。2013年,他下定決心辭去工作,帶著妻子回到家鄉開始艱辛創業。

經過一番準備後,2014年,楊柳家庭農場正式誕生,一共養了200餘頭山羊。

老天卻給他當頭一棒,由於羊的成長週期長,購買種羊時價格貴,賣出時價格大跌,一年下來,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虧了10多萬元,把夫妻二人在外打工的積蓄全部虧損乾淨。

父母勸說楊柳不要再折騰了,還是出去打工好,夫妻二人只要勤快總能攢些積蓄,而且不用創業這麼操心。

面對第一次創業失敗,年輕氣盛的楊柳並沒有氣餒。 2015年,他又開始了第二次創業,這次改為養鵝,一口氣養了7000只種鵝。

然而,由於養殖技術不成熟和管理不到位,以致鵝的成活率不高,2016年出欄時,僅剩下4000餘隻。一年下來,又虧了6萬餘元。算上第一次創業,兩年時間 20餘萬元就打了水漂。

“此時我真是心灰意冷,覺得自己養羊不行,養鵝也不發,還欠了一屁股債,難道自己真不是創業的料?”楊柳開始動搖了。

然而看著自己投資的場地和設施,如果放棄了又非常可惜。“即使是失敗了,我也要弄清自己敗在哪裡。”楊柳的倔強勁又上來了,於是他來到安徽一家種鵝孵化基地,向基地的張老闆請教學習。張老闆看小夥子實誠,就邀請楊柳一起合作養殖:他提供1600只種鵝,並墊資20萬元,楊柳只需出資10萬元,成功後按比例分紅。

“我不服輸,不能讓別人看不起,如果放棄了這次機會,就會一生抬不起頭,我一定要為自己爭口氣。”楊柳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決定再好好幹一場。為了掌握養鵝技術,他除了請教養鵝師傅、網上查閱資料,還自己做實驗,總結摸索出一套養鵝技術,種鵝成活率大大提高。

苦心人天不負。2017年元月,這批1600只種鵝就紛紛開始產蛋,到了6月份種鵝也可以銷售市場了,這次下來,總收入達40餘萬元,不但把張老闆的20萬元還清了,還剩餘20萬元作本。這一次,楊柳真正嚐到了創業的甜頭。

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楊柳更是信心大增,2017年下半年,他不但了養了1600餘隻種鵝,還養了3000餘隻肉鵝,一年下來,總收入達到50萬元。

“家人看到我創業有了一點起色,也慢慢理解支持我了,一起幫忙打理農場事務。”有了家人的支持,楊柳更是意氣風發,甩開膀子大幹一番,該農場由原來單一的種鵝養殖發展到種鵝、肉鵝、鵝苗孵化一體的綜合家庭農場,每年出欄20000萬。2019年預計總收入可達60萬元。

一花獨放不是春。創業成功後的楊柳積極投入扶貧事業,帶動周邊貧困村民脫貧致富,他的農場安排了6名貧困戶從事放養和清掃鵝舍工作,每人每年可增收10000餘元。同時,他還為全縣養鵝專業戶提供鵝苗和養殖技術指導,並進行肉鵝回收,解除養殖戶的後顧之憂。

談及未來,楊柳信心滿滿,“今年,我還在開發‘老作坊’項目,把農場的鵝、鵝蛋及獨山的油麵、糯米酒、五穀磨粉等本地原生態土特產加工包裝,進行網上、網下銷售,打造自己的優質品牌。”

(實習生: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