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才能让婴儿不生病?

R_Sammi


宝宝生病,父母担心,这是必然的。从出生到十岁之前,有一个明显的生理特点,脏腑娇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宝宝很容易得病。我们只能做到让宝宝少生病。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宝宝少生病或者是不生病呢?下面我就从六个方面说一下。

一,我们就从亲密育儿开始。妈妈对宝宝了解的越多,对他的邦助越大。能邦你探察病情和照料宝宝。对宝宝哭的敏锐反应,长时间的喂奶和拥抱,都会让你知道自已的宝宝,一有病情症兆,就有直觉的警惕性,或者哭声有点不对头,与平时不一样等等,能够及时的发现。这样就会对宝宝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

二,宝宝吃好的食物,才能有个好身体。好的食物可以把不好的病菌挡在外面。现在都知道母乳喂养是很重要的。母乳中含有特殊的免疫球蛋白,是其它食物没有的,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小宝宝不生病。母乳喂养持续到学步期,宝宝的主要疾病大幅减少,母乳不仅让宝宝健康,也让他们很舒服,宝宝生病或疼痛时,妈妈的乳头是他们最好的抚慰。通过吮吸刺激分泌的母性激素又能邦妈妈更温柔的照顾宝宝。

三,孩童阶段是宝宝的特殊阶段,为了宝宝的身心健康,父母还要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学会科学护理的相关技能。我们五千年来的中医文化,是我们祖先强大的智慧。懂得一些医学知识的父母能在宝宝身体失调的初期抓住先机,及早发现宝宝疾病的苗头并予以遏制,中医的育儿理念象一套健康导航系统,可以随时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去调理,宝宝身体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你都会应对有术。让宝宝变的健康。在宝宝生病时,要科学的护理,按时吃药,听从医生的嘱托。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内,不要让宝宝有机会和细菌一起玩耍,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四,要呼吸新鲜空气。新鲜空气和阳光对宝宝和妈妈都有好处。要防止 家庭装修带来的污染。

六,安排宝宝做健康检查,及时接种疫苗。健康检查可以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排除可能存在的影响宝宝一生的疾病或不正常状态的早期发现。接种疫苗是刺激人体对该病菌产生抗体,宝宝有了抗体,就不会得病。

以上就是我的几点看法。如果我们真正的把这几点做好,是不是宝宝不生病或少生病,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知心月嫂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d93c00026cee15dd25d4\

huanhuandc


大家都知道婴儿从出生是从母体里带有自身的免疫力的,所以一般6个月内的宝宝很少生病,那6个月之后呢,自母体带来的免疫力用完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今天就分享一下怎么保护宝宝的免疫力以及体改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自然生病的几率就降低了!

那么这些会破坏宝宝免疫力的事情千万别做

1

滥用抗生素

什么才算滥用抗生素呢?不该使用抗生素时使用、选择抗生素种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不正确,都属于滥用抗生素。

❶ 滥用抗生素首先会杀灭体内的有益菌,这些有益菌的存在能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从而起到防病作用。如果有益菌被大量杀灭,身体的防御功能就会下降。

❷ 免疫力是人体在与疾病斗争中锻炼和提高的,滥用抗生素就等于剥夺了提高免疫力的机会;同时,致病菌却得到了锻炼,导致细菌耐药,最终陷入抗生素越用越多、越用越高级的恶性循环。

2

过于干净

讲究卫生是必要的,但要过于干净,反而令宝宝接触微生物的机会少了,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宝宝反而容易生病。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你家太干净,宝宝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

❶ 家里的环境只需要干净,不必做到一尘不染,更不用样样物品消毒。

❷ 宝宝适当接触泥土、灰尘并不是坏事,家长只要保证宝宝玩过泥巴后好好洗手,不用小脏手抓东西吃就可以了。

❸ 抚摸身体健康的宠物、和宠物一起玩耍对宝宝来说都没问题,家长不用禁止,但要注意提醒宝宝不要亲吻宠物。

3

睡眠质量差

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也是保持正常免疫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宝宝发育好,离不开好的睡眠。科学研究证实,睡眠不好的宝宝更容易生病;生病后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宝宝的睡眠时间需要有保证,虽然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间长短会有不同,但大多数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比如:

0-3个月的新生儿14-17小时,11—13小时和18—19小时也在合理范围;

4-11个月的婴儿12-15小时,10-11小时和16-18小时也在合理范围;

1-2岁的幼儿11-14小时,9-10小时和15-16小时也在合理范围;

3-5岁的幼儿10-13小时,8-9小时和14小时也在合理范围内。

除了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也很重要,给宝宝创造一个有助于睡眠的环境;尽量少打搅睡眠中的宝宝;患有影响睡眠的疾病要尽早治疗。帮助宝宝养成规律睡眠的好习惯,即使在节假日里也应尽量保持这种习惯,不要让宝宝熬夜。

4

过度或过少运动

运动是强壮身体的有效途径之一。适当运动能提高宝宝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让宝宝少生病。但是,运动过度却对身体有害,使具有杀伤病原体白细胞的寿命缩短,造成免疫力下降。

5

营养不足

营养对免疫系统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的,宝宝免疫系统的形成需要营养物质做基础,营养不足势必导致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降低。

❶ 母乳是6个月以内宝宝的最佳食品,其中含有各种宝宝需要的营养素和多种免疫细胞和抗体,能帮助宝宝免受疾病的侵袭。即便后期添加了辅食,也建议坚持母乳喂养到宝宝2岁。

❷ 对于添加了辅食的宝宝,最重要的是均衡营养,食物多样化,防止养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6

滥补微量元素

补钙、补铁、补锌、补蛋白质……几乎所有父母都在忙着给孩子“进补”,可是却给孩子补出了贫血或营养不良。滥补微量元素,会造成孩子微量元素代谢在体内失衡,甚至伤害了孩子的免疫力。

宝宝偶尔感冒发烧,也是身体免疫机能的正常表现,宝爸宝妈们也用不着如临大敌。

平时不要滥用益生菌、滥补保健品;让孩子吃好、睡好、玩好,按时打疫苗,宝宝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7

情绪紧张压力大

妈妈总担心宝宝生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亲密的看护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宝宝。如果宝宝总是担心宝宝生病,这些焦虑反而可能导致宝宝更容易生病。

这个问题太常见了,经常有妈妈,宝宝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病了啊,要不要吃药啊等。宝宝是否病了,通常主要从宝宝的吃喝拉撒,以及睡眠来判断。

当然,宝宝的精神状态很重要, 如果醒着的时候两眼无神,时常莫名的哭闹,就要细心观察宝宝是不是真的病了。

到底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宝宝免疫力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下面这7点。

1、母乳喂养:母乳里面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可以增加宝宝免疫力。

2、均衡的营养:健康的一日三餐应该兼顾谷类、肉蛋类、奶类和蔬菜水果类,多吃新鲜食物,少吃各种油炸、熏烤、过甜、过冷、过热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

3、充足的睡眠:身体疲劳的时候,病菌容易入侵。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修复和调整免疫系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哦。

4、规律的作息:饭是吃了,可是三餐不定时;觉也睡了,可是今天晚上是8点入睡,明天晚上就11、12点才入睡,这样没有规律的生活,免疫力能好吗?

5、坚持户外运动:可以活跃宝宝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强体质。

建议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在无风天出来活动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活动1小时左右,两岁以上的宝宝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左右。

6、愉悦的心情:好的情绪可以激发宝宝免疫系统的活力。

7、按时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免疫反应)来建立起对抗特定感染的能力。疫苗可以保护孩子(还有成人),让他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强大起来,战胜有害的感染。


浠浠妈妈小墨


在婴儿时期宝妈尽可能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这样孩子健康宝妈产后恢复起来也快,还有就是宝妈在带娃时不能给宝宝穿的太厚,也不能太凉,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即可,其次宝妈也要合理膳食搭配,大人营养充足孩子吃母乳才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