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一個忠誠、堅定、痴迷的“紅色”革命主旋律畫家

沈堯伊

沈堯伊 1943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鎮海。196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先後在天津美術學院、中國戲曲學院舞美系、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任教,現為教授、博士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版協連環畫藝委會委員,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第四屆、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文代會代表,文化部(1992年)優秀專家和國家人事部(1999年)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作品有版畫《跟隨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前進》《魯迅與青年》;油畫《而今邁步從頭越》《革命理想高於天》;連環畫《烽火里程》《戰地日記》《白馬》;連環畫《地球的紅飄帶》獲四項金獎。

潮流似乎跟沈堯伊沒有關係,他從不參與應景的行為。革命歷史題材冷的時候他就在畫,熱的時候他依然平靜地畫下去。尤其是上個世紀80年代,藝術盛行新潮,人們紛紛跳入潮流,有人拍著沈堯伊的背不解地問:你怎麼還在畫這些東西?每一次奔赴長征路,家裡人就覺得他好像失蹤了,通訊不便,沒有電話,幾個月後才風塵僕僕地回來,帶著厚厚的寫生和草圖。出版社付給連環畫《地球的紅飄帶》的稿酬,開始是一張15塊錢,後來漲到一張25塊錢。他付出的遠遠不是這個價錢所能衡量的,早在30幾年前,他就是非常著名的畫家,但他並不在意這些。長征期間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領導集體,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紅軍和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的奇蹟。在整整兩年中,紅軍轉戰十四個省,歷盡艱難險阻。在這次行程二萬五千裡的戰略轉移中,“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等軍事行動已經成為全體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著名事件,並且無數次被繪畫、音樂、文學、影視作品表現。描繪長征的繪畫可以說不計其數,但沈堯伊絕對是表現這一題材最傑出的畫家。他創作的《遵義會議》《而今邁步從頭越》《革命理想高於天》等表現長征的繪畫作品均堪稱革命歷史題材的名作,並收藏於重要博物館。沈堯伊表現長征的連環畫鉅著《地球的紅飄帶》在全國性美展多次獲得金獎,是新中國連環畫的經典。此次上拍的油畫鉅製《長征之路》以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將紅軍長征的不同時空拼接在一起,這在1980年代是一種藝術上的創新。事隔幾十年,當我們重新面對這幅作品,仍然會為其鴻篇鉅製、精巧構思及其樂觀的革命浪漫主義態度傾倒。《長征之路》毫無疑問是一件應該進入歷史的藝術巨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