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慈禧一辈子做过什么好事?

小七影视集中营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在教科书上,慈禧太后的形象是早已板上钉钉的,即将中国带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罪魁祸首,所谓万死不足以恕其罪。

作为清朝最后的实权者,造成这样的局面,慈禧难逃其咎,毕竟这是需要领导负责任的。

不过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换做任何一个领导,恐怕也是无力回天。

但是我们要看清朝最后半个世纪所经历的种种事件,似乎也能看出,其实慈禧也是做了一些好事的,甚至,这些好事对于今天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那么,慈禧究竟做了哪些好事呢?“静Yes”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收拾残局,尽量少丢领土

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的割地赔款屈辱史。

在英国击败清朝后,列强纷纷跟进,中国的社会危机开始加重。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先后侵占清朝外东北、外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马关条约后更是损失了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前,慈禧也在苦苦支撑。

从1860年咸丰皇帝病死,慈禧发动政变上台,慈禧面临的危机就一个接着一个。

首先,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剿灭太平天国、捻军起义,重用左宗棠消灭西北回乱势力、重用左宗棠收复新疆,打碎沙俄企图分裂新疆的图谋;

老是说,晚期的清朝就好比一艘破破船,作为掌舵人,慈禧不希望这艘船沉没,就只能不断修补,不断丢下船上的物件。

相比之下,不断割地赔款在客观上保全了中华民族版图的主体完整。

因为无力自强抵御外辱,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能少丢一块土地就少丢一块,能舍卒保车就舍卒保车。

2、天足运动,妇女福音

作为女性,慈禧对女性的举措可谓德政,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禁止妇女缠足。

作为少数民族,清朝从入关后就禁止缠足,但是传统思维根深蒂固,根本无力扭转。最可怕的是剃发易服都推行下去了,禁止缠足却无法推行下去。

所以,汉族女性就一直深受缠足之苦。

到清朝末期,列强纷至沓来,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冲击,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终于出现了松动。在这样的条件下,1906年, 慈禧太后下“禁缠足令”,开中国解放妇女之先河。她亲自过问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使之得以昭雪。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女子学校纷纷开办起来,女性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新学逐渐风行于上海、广州等沿海城镇。尽管它与“男女平等”、妇女彻底解放的距离仍相差甚远,但女子兴学却如同星火燎原般漫延开来。

3、汇通天下,加速近代金融业发展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国国内的发展节奏被打乱,其中就包括金融业。

晋商作为清朝的皇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西商人遍布天下,甚至深入西伯利亚,设沙俄做生意。

在晋商规模越来越大时,晋商迫切需要“汇通天下”,即组建中国自己的金融体系,方便晋商以及天下客商,解决商人大宗货物运送的苦恼。

但是由于清朝一贯以来的打压,这样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和光绪西逃西安,在逃亡途中,晋商以乔致庸为首的乔家商号,为慈禧一行提供了大量的白银支持。由于护驾有功,慈禧终于下令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官银的禁令,“汇通天下”终于实现。

汇通天下是中国人自己组建的金融体系,对于今天的金融业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一提到慈禧,想必大家都深恶痛绝,她被冠以“老妖婆”的恶名。但是她在外国人那里可是获得了大量的赞誉,特别是在美国人眼中晚清变革慈禧远胜于光绪皇帝,一个叫马丁的美国人在《中国觉醒》一书中更是向慈禧高呼:“太后万岁!太后将来会登上大位!”难道我们都认识了一个“假”慈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一个另一面的慈禧。

美国人马丁在《中国觉醒》一书中写道:“戊戌变法中,慈禧太后几乎断送了性命和权力,但是她也从戊戌变法中收获良多,她开始变成一个支持革新政策的人。事实上,她远远胜过她的外甥光绪皇帝。太后万岁!太后将来会登上大位!在她的一生中,人们全部指望她来不断地推进她非常热心支持的目标。她牢牢地掌握着权力,她的涌起国说,敢于引导国家的战车驶上一条从来都没有走过的新路。她知道,她可以依靠那些总督和巡抚的支持,这些人都是她亲自任命的。她也知道,改革的精神已经传遍了这片大地,百姓都会从心底支持她。”那么,慈禧到底做过什么“好事”,令人外国人给予她如此高的评价呢?

一、推行洋务运动,开辟中国近代化道路。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运动,很多人认为洋务运动都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功劳。实则不然,洋务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慈禧才是最大的洋务派代表,如果没有掌握大权的慈禧太后的支持,洋务运动就甭想开展了。

二、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1903年10月,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凡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普通中学5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拔贡出身。1905年9月2日,废除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此外,慈禧还利用美国的部分庚子退款在清华园修建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还修建了女学等新式学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三、慈禧禁止吸鸦片。慈禧在晚年曾经发布了禁鸦片懿旨,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地禁烟运动。受这场运动的影响,英国承诺如果清政府是真心变革,会以每年地百分之十的速度消减对中国的鸦片出口,但是很快慈禧就去世了,一切功败垂成,但慈禧开了一个好头,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四、禁止缠足,开办女子学校等新学。1906年, 慈禧太后下禁缠足令,开中国解放妇女之先河。同时,她支持开办女子学校,教授新学,逐渐风行于开埠较早之上海、广州等沿海之城镇。

由上面看来,慈禧并不完全是个老顽固,也是做过一些“好事”的,但无论是主动也好,还是被动也好,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这也可能就是外国人为何对慈禧有很高的评价的原因吧!反对洗白,但我们在评判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能只靠他们表面上做的事的影响,当时的社会背景,用客观的心态来评价某个人某件事,才是公平的。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据说就是慈禧给平的冤。

传说,驴儿贿赂了县太爷,对杨乃武用酷刑屈打成招。小白菜捧了状纸四处奔走申冤,但满清当地衙门是只认钱不认理的地。申冤不成自己反到吃了不少苦头。



小白菜一咬牙拿着状纸跑到了京城告御状,历经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在还有良知的正义之士的帮助下,将状纸递到了慈禧手里,慈禧感到一个妇道人家不惧艰辛的跑到京城里来告御状,其中必有天大的冤情,便破例召见了民女小白菜。

在听完小白菜声泪俱下的控诉之后,慈禧震惊了,她想不到民间还有如此骇人听闻的事,便派了信的过钦差大臣去调查此事,并三令五申的叮嘱,不许徇私舞弊必须按事实查办,如若发现有包庇受贿之嫌定严惩不贷。



钦差不敢怠慢,跑到小白菜的家乡做了一番详细的案件调查,发现小白菜所言非虚。便上报了给慈禧。慈禧盛怒之下严办了所有参与此案件互相包庇的官员与土豪驴儿一伙。释放了杨乃武为其申了冤。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我们不能妄自评论此段历史的真实性,是否存在一定水分?但慈禧在晚清历史上是过大于功的。或许偶尔做过一两件为民的好事也会被她的骂名而覆盖。


左左1980


评论一个人的确是要从多方面去看,慈禧作为一个女人,却统治清朝大半个世纪,被人们骂的是狗血淋头,似乎慈禧这一辈子什么好事都没做过,只知道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洋人一旦打来就派人去签个条约求和,其实这都是人们对慈禧的误解。

慈禧是有能力的,否则也绝不可能掌握清朝的核心权力,更不可能统治半个世纪而不被推翻。接下来盘点一些慈禧的功绩。首先第一个就是废除缠足的陋习,并且还允许满汉能够通婚。允许满汉通婚促进了民族团结是毋庸置疑的,更加有利于大清朝的统治,废除缠足可谓是开解放妇女之先河。

授意李鸿章等人进行洋务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学习西方的工业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道路,虽最后洋务运动失败,可是不能否认这次运动的积极影响。晚清的时候,慈禧还实行了新政,严格的说这是慈禧第二次改革,对各行各业都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并且还专门创立商部,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废科举,办学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慈禧还派了一批年龄尚小的孩子去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可惜已经太晚,等他们学成早就无力回天。在慈禧之前统治阶级对鸦片的态度模棱两可,因为前面的统治者怕白银外流,甚至于默许清朝人自己种鸦片然后卖给自己人。

慈禧统治时期她严禁鸦片,不允许任何人吸食,并且曾命令十年之内,清朝清除所有鸦片,也禁止人们种植。假如说慈禧没有生活在晚清,而是在其他的朝代,绝不可能被人们骂成这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马关条约》慈禧没让意大利占领三门湾可以算是一件好事。


1895年,清军被日寇打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狮子大开口刺激了其他列强,俄国、德国、法国等都相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意大利看见其他列强都获得了利益,也决定来分一杯羹。

1899年2月,意大利向清政府递交照会,要求租借三门湾,清政府未理睬,直接将其照会退回,意大利勃然大怒,认为要进行“炮舰外交”,清政府才会屈从。



于是意大利派遣三艘军舰驶入三门湾海面游戈,这次清政府一反常态,在廷议上。慈禧太后表示让意大利人一碰黄土都不能带走。

随即命令刘坤一阻击任何欧洲国家的部队登岸,刘树堂和许应骙配合刘坤一,10月又命令北洋水师统领叶祖珪率舰南下阻击意军。


意大利看清廷态度强硬,就可以退而求其次,希望给一个加煤站,慈禧太后仍然拒绝,意大利看彻底无望,不得不放弃所提出的所有要求,灰溜溜的回去了。


司马长史


从公元1861年咸丰帝驾崩到公元1908年宣统帝登基,这期间的近半个世纪,大清帝国的权力始终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慈禧一生扶立三位幼主,三度垂帘听政,发动三次政变,这样的经历在清朝可谓绝无仅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清朝在她的统治下愈加衰败,最终走向灭亡。似乎慈禧太后已经难逃卖国求荣的历史定数了,但是凡事没有绝对,慈禧太后在其执政时期也做过一些好事,很多甚至也可以说是有功于民族。


一、重用汉族官员镇压太平天国:

清朝自从建立开始,就一直实行满洲贵族的独裁统治,而广大汉族却处于被统治的地位,满族统治者由于是外来民族,所以对汉族始终持有戒心,不敢对汉族委以兵权。但是到了慈禧太后统治时期,八旗军队和绿营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这点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暴露无遗,因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政府不得已而依靠广大汉族地主地主阶级的力量来剿灭农民起义,诸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大批汉族官员被委以兵权,从而成为了晚清最后五十年的重要力量。也正是由于这些汉族官吏的卖力平叛,才让清朝免于亡于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二、支持洋务运动的开展: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包括清廷高层在内的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优势,所以一场旨在以“自强、求富”为宗旨的洋务运动轰轰烈烈的在清朝开展了,对于这场运动的开展,作为清廷最高层的决策者,慈禧太后自始至终都是给予了巨大支持的,也正是有了朝廷高层的支持,使得洋务运动得以有效推进,清朝的国力和经济因此也得到恢复。


三、全力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

在清朝朝廷内部因为“海防”还是“塞防”问题争吵不休时,也是慈禧太后力排众议,最终支持了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收复新疆,慈禧太后不仅平息了朝廷中的争议,还举全国之力支援左宗棠的军队出征,最终,左宗棠不负众望,收复了先中国领土六分之一的新疆。而新疆的收复使得蒙古得以巩固,蒙古的巩固使得京师得以安稳。新疆的收复不仅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还维护了中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更沉重打击了沙皇俄国的侵略野心。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慈禧太后一生的最大功绩。


慈禧太后是中国封建王朝帝制时代中为数不多的长期掌权当政的女性统治者,在其统治的四十八年时间里,她面对了诸多来自帝国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她虽有私心,但是他的行为基本上是为了维护清帝国权威和自己权力的立场出发,当然,最终的结果很多并不如人意,但是在那样一个三年年未有之变局的特定时代里,慈禧太后确实是尽了她的努力,办了一些好事的,我们也不能因为她犯下了诸多罪行而否定她的功绩。


历史课课代表


慈禧是清政府最后50年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执掌最高权力。长期以来一直对慈禧进行唾骂,大讲其如何崇洋媚外,骄奢淫逸,祸国殃民。把很多与慈禧不相关的罪恶也强加到其头上,这是严典型的秋后算账。虽然慈禧有不少过失,但是也做过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

禁缠足

缠足是中国传统陋习,那是对妇女严重的身心摧残,这一陋习在慈禧太后当政的这届政府被禁止,对于解放妇女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提倡经商

中国传统思维“士农工商”商人社会地位最低,为众人所鄙视。但是在慈禧太后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诞生了一大批爱国商人如:胡雪岩,伍秉鉴,王炽,盛宣怀,张謇等。为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是舶来品,起初在朝野上下一片抵制。慈禧太后力排众议全盘接纳,如果不是反对声太过强烈,如果不是国家内忧外患,如果不是太后老人家“英年早逝”也许现在的中国就是另外一种格局了。

清理阴谋家

慈禧太后英明神武,在面对企图分裂国家的肃顺等人,果断采用雷霆手段,将其企图扼杀在萌芽阶段,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拯救了国家免于分裂。

平定新疆

平定西北收复新疆,堪称千秋伟业,以当时的情势能做出这个决策,并能够贯彻始终,太英 明了、太伟大了。当时朝廷的两条路线斗争十分激烈,慈禧太后一锤定音 ,顶住了以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的反对,挽救了中国,挽救了大清。

知人善任

慈禧太后打破满汉界限,善于发现有能力的汉人,和善于使用有能力的汉人。如:平定太平军的曾国藩,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任何条约都敢签的李鸿章等,这一些能人志士无论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杰。尤其手下的袁世凯。堪称清朝曹操,不仅走了曹操当年的路更做了曹操当年没敢做的事!能够完整调度指挥这些能人,足见太后驭人之术震古烁今。

洋务运动

早年协助咸丰皇帝处理国是,确立了正确的政治思想路线 ,是咸丰年间政策方针的实际制定者。奠定了同光中兴的基础。同光中兴实际上就是就是慈禧中兴,以当时内忧外患情形之下,实中国数千年来之奇葩。更难能可贵的是太后从不居功自傲,不言退休,堪称大清定海神珍。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战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秋。1898年慈禧面告光绪:“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示。”光绪发布了《定国是诏》,把变法自强,作为清朝国策,使维新运动取得了合法地位。但是实行改革后不久,内部一小撮人急于求成搞大跃进,一些所谓革命党趁机闹事,在戊戌年春夏之交的风波中,慈禧太后结合国内国际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果断平息了这一场动乱,而以康有为为首的动乱分子在洋人的庇护下逃亡海外。一小撮别有用心者勾结反清势力,妄图颠覆大清朝廷,篡夺权力,其心之险恶。要不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大批老同志健在,那其后果不堪设想。大清朝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将彻底葬送.


龙门大阵


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晚清近代历史上最为出名的人物。

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正值深秋,一天一个女婴在北京城一个普通旗人家里呱呱坠地。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她的出生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是等到二十年之后她却成为人人都要顶礼膜拜的老佛爷,且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就是晚清大清国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


(纪录片 幼年慈禧)

在中国近代史上从没有哪一个人像慈禧太后那样被恶评如潮。有人骂她是祸国殃民,嗜权如命的一代妖后;也有人说她是狠毒凶残,工于心计的恶女人;还有人说她是顽固保守的误国者。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慈禧太后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不能忽略的关键人物。抛开她的负面部分,我们来回望一下慈禧太后当政的47年中干过的一些正面有意义的事情:

——支持改革

1.洋务运动。 清朝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江河日下,国事衰微。此时的大清国犹如行驶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1860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客死承德避暑山庄……更加加剧了清帝国的衰败,此时的晚清内忧外患(对外两次英法战争失败,对内太平天国起义日盛),已是一副夕阳晚照的残景。

为了改变这种内忧外患局面,朝廷中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效法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洋务运动。慈禧太后接受了汉臣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建议,批准了这一改良运动。

主要有:设立对外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兴办实业,如兴建汉阳铁厂,创办福州船政局等;鼓励发展民间经济;培养现代化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我国近代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便是清廷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学习,仿效西方的工业化运动,是慈禧太后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第一项积极改革。虽然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他打开了对外学习交往的大门,是近代无数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步。也为晚清的中国近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2.实行“新政”

在全国范围内兵、商、学、官、法进行系统性改革。

慈禧太后,下令废除自隋朝开始1300余年的封建科举制,并亦停止武科考试。全国范围内兴办新式学堂,继续沿袭洋务运动政策,加大派遣留学生出国;下令全国淘汰旧军,编练“常备军”;设立商务部,继续鼓励发展官商兴办企业。并相继颁布一系列商业规章及奖励办法;这些举措有利的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首次正式提出“君主立宪制”;改变中国自春秋时期历朝统治者秉承坚守的“重农抑商”政策。



(清末新式学堂)

3.重用汉臣,知人善任

慈禧太后本人虽然留恋权势,但是她的驭人之术也堪称炉火纯青。像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皆是慈禧太后提拔重用的,以后的实事也证明慈禧太后的眼光没有错看,设想,若无这一批忠良柱国之臣,大清朝恐怕早已在对内对外斗争中垮台。


(慈禧太后真实照片)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慈禧太后弥留之际曾给后世留过一段警示语:“此后女人不得干政,尤须严防太监专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事实上,慈禧太后家人初沿袭“承恩公”一虚名爵位外,并无家人直接干预朝政。相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歪风,慈禧太后在对待家人与朝政这点上做的还算是赏罚分明的。


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尽管慈禧太后有一系列的恶名,但是评价一个人也应着眼好的一方面。只可惜,慈禧好的,有为的方面确实不多!生在晚清,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慈禧太后的不幸,也是这个国家的不幸。虽然我们不能把导致晚清割地赔款等责任全部加罪于她,但是她也应对这些事负有不可推脱的主要责任!


小司马说


正如题主所说,评论一个人确实要从两方面来看的,慈禧这个被妖魔化的老太太几乎一无是处,但深挖历史发现慈禧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咱下面盘点一下。

NO1,慈禧特别反对汉族女人缠足(她本人不缠足,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也不缠足),认为这是有害无益的事儿,所以一直三令五申的让手下的官员劝诫辖区的妇女们改掉这个恶习,而且据史载,在1902年,慈禧太后还用谕旨的形式下达了劝禁缠足的训令,过了三年,慈禧看收效不大,再次于1905年颁布谕旨:“汉人妇女率多缠足,由来已久,有伤造物之和,嗣后缙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但大多数人还是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的缠足,笔者在幼时(大概是1987年)还亲眼看到过很多七八十缠足的老太太,可见缠足这一恶习根深蒂固。

NO2,慈禧曾经拨乱反正过清末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这个案件直至今日,还被相声等艺术形式流传,但此事的最终解决,也是由于慈禧的介入才让这两个可怜人得以洗刷冤屈,尤其是已经被屈打成招的小白菜,如果不是慈禧的亲自过问,以难逃一死。因为此冤案,慈禧严惩了浙江巡抚以下与案有关的贪官污吏300多人(当然有人说这是政治之争,但对于杨乃武与小白菜却得来了实实在在的解放)。

(谢谢观看)


老猪的碎碎念


有一件必须得说一下:

八国联军侵华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赔付4.5亿两白银。

西逃归来的慈禧为了改变自己在西方人眼里的形象,开始主动向西方展示自己的华贵形象和改革善意。其中一个措施就有向外国领袖赠送自己的画像,包括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赠送画像。

慈禧太后的外交攻略让美国政府有所动容,美国罗斯福政府宣布从1909年起,每年收到清政府应付之庚子赔款时,即取出其中一部分交还中国政府。慈禧太后利用美国的部分庚子退款在清华园修建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即清华大学的前身,为中国教育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