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人到中年遭辞退,《都挺好》中的苏明哲毕业于清华、曾斯坦福留学,为何会混的这么惨?

九月晴天


中年危机是所有人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如果人到中年还没有混出个样子,在一个企业里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别人不敢轻易扫地出门的本事,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本身能力就没什么可期待的。虽然苏明哲有着非常亮眼的履历,但明显可以看出,他在美国的选择并不多,原生家庭带给他的能力也不怎么样。碌碌无为,不思进取

按照他的年龄算,在被公司裁员的时候,至少也有40岁上下了,属于妥妥的中年男人。按照吴菲所说的,他是公司的程序员,以他的性格做不了管理层,可见苏明哲的能力一般。加上后续所说的,新公司的待遇高了原本的三分之一,新公司是12万美金,那么原本的公司也就是8万美金。老实说,堂堂一个斯坦福毕业的学生,在美国兢兢业业10年,拿的是不到10万的年薪,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再根据他们吃饭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同事所说,他们所在的公司不怎么样。身在离硅谷最近的地方,却找不到一个好的公司立足,那他的能力就能看得出来了。可这么多年了,他老老实实的做着程序员,也从来没想着可以做点其他的提升自己,也算是不思进取了。

现实中,有多少人学什么专业就只会做什么工作的?很少,既然这样,他为什么就放不下身段和自己的专业,去学学其他赚钱的,这就值得深思了。自私自利,情商堪忧

苏明哲是苏家人中最早一个进入我们视野的,但他的字字句句里,我们都能感觉得到他的低情商和自我为中心,擅长推卸责任的性格特点。比如说怼吴菲说:我才是苏家的长子,你回去算什么呀。再比如说抱怨苏母过世的时候,明成和明玉都不在身边,对他们很失望之类的,但他却不懂自我反思,总觉得,他人不在国内,他母亲去世,明成明玉不在身边是不对的,可自己不在国内,这就是理由。整整出国十年,这才想起来要尽孝,这就让人反感了。

而且,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完全将他的自私私我性格暴露了出来。那么,在美国的十年里,在美国的公司里,他的这种性格特点,也不讨喜吧?哪个领导愿意看着自己的员工总喜欢把脏水往别人身上泼啊,没有承担事情的能力,只会做好自己现有的分内的工作,自然不会有上升的机会。
死要面子,喜欢猜测别人的心思

苏明哲在美国其实一直以来都不如意,这才导致他的妻儿跟着他吃苦受罪,可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回国就业,宁愿带着妻儿在美国熬着呢,原因就在于他死要面子,喜欢端着,喜欢被别人捧着,那种天生的优越感让他放不下身段。这要放在现在的企业里,那就是妥妥的会被孤立的角色,更别说他还很喜欢猜测别人的心思,总觉得这件事就应该这样,所以在开头我们就看到,他自以为自己是回去奔丧,公司的领导不会拿这种事发难,可偏偏这些事正是人家善用的东西。

经济环境导致的

这个是最根源的,整整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学技术都已经各种更新换代了,更别说科技走在前端的美国了,科技上的东西会遭受一轮又一轮的迭代是必然的,而他作为一个早期的程序员,人到中年却没有上升至管理层,仍旧依靠着那点技术吃饭,早就不行了。如果他拿着自己的专业技术回国,可能还会是香饽饽,但在人才济济的美国,他拿什么跟年轻人,跟新一代的科技人才去比拼呢?所以,他放不下身段和面子,走不出自我的困境,若不是明玉暗中帮助,他是很难走出失业的阴影的。尤其是他喜欢逃避的个性,找工作放不下身段,最后甚至用拖延政策,等待一场又一场的其他招聘,而不是主动去网上求职,这些就已经为他这么多年都没啥成就做了说明了,爱逃避的人,怎么可能飞黄腾达呢?


兮言小姐


毕业清华、斯坦福留学的苏明哲被裁员,面临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还房贷等生活压力;而在师范学校念书,18岁就脱离家庭的苏明玉却是职场金领,公司中的鼎柱。这反映了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即好学历是否和前程有关。



学历不等同于能力

现在社会中,人人都想有好学历,认为它是工作的敲门砖。但是从好大学里出来的人并不一样,有的参与实践、有的科研深造、有的培养人际,还有的则什么都不做。大学所给予的恰好是这些课堂之外的东西。

苏明哲从清华毕业后,考了两年才考上留学。这说明他在清华中,并没有利用好学校资源,只是埋头苦读,没有提升自我能力。



而苏明玉呢,她跟着老蒙(师傅)学习销售,凭着对数据过目不忘的本领和宏观分析能力,跟老蒙和柳青跑南闯北,帮忙打通全国市场,成为销售总经理。这种能力使她在集团里无可替代。这远远不是光靠学历就能有的。



根据性格选工作

苏明哲的性格太过绵软,对老爸苏大强的话言听计从,他被裁员也说明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这种不善交际的人的确不太适合在职场上打拼。

苏明哲学习能力强,更适合科研。如果苏明哲在国外继续读博,然后回国到大学教书,做科研,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学校的环境也更稳定和单纯。



要知晓人情世故

虽说社会太复杂,要努力保持初心。但这并不代表要沉浸在自我臆想的单纯世界。在这样复杂的家庭长大,苏明哲却不知道妹妹和母亲的敌对,不知道父亲的懦弱,只知道学习。



在裁员风潮中,很多人都在动心思找门路,他却单纯认为主管可以理解自己,就直接爽主管的约,导致被裁。面对父亲不切实际的要求,他不考虑现实,一味满 足,导致家庭危机。



作为社会人,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有判断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眼界和视野。我们也要认清自己性格中的不足,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

同样,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如果苏明哲能够听进妻子吴非的建议,结局也不会这样。

个人观点,欢迎讨论哦~


风声若素


苏明哲所面临的问题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原因,我们先从外部因素说起。

外部因素

美国经济的长期不景气,造成了国内经济长达十几年的滞涨,经济增长缓慢,内部市场需求不足,以致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因此不管你是不是斯坦福毕业,一样要面临失业的危险。

生活城市的选择上,作为斯坦福毕业的程序员,更好的选择应该是留在西雅图留在硅谷,因为这里是美国IT产业的核心地带,几乎是所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而斯坦福学生在这里创业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但是苏明哲却选择了旧金山,虽然距离不远,但是已经远离了核心地带,造成工作的可选择性少了很多。

剧情的需要,如果不在剧中如此设置那么就少了一个对社会阶层的刻画,剧情也难以顺利推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剧情需要。

内部因素

苏明哲性格使然,虽然他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能力,但是因为性格上的不足,主要是为人正直又内向,情商不高不善于沟通和应酬,造成年纪不小却又无法提升至管理层,这样工作中可发展的机会就少了很多。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苏明哲的骨子里是保守的,虽然他接受了先进的西方教育,但是内心仍然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从他极度好面子的表现就体现了这一点,而这与美国的开放性的文化是有本质冲突的,可以说虽然他手持绿卡但是却没能真正融入西方社会。

人生观的选择。虽然美国的经济环境不景气,但是苏明哲在美国留学工作十几年,最后终于拿到了永久居住权,这对于从普通家庭出身的她来说是很大的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不可能也没有勇气放弃当前所拥有的一切,回到国内重新开始,即使国内有更好的经济环境和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以上因素共同构成了苏明哲当前的困境。


想成为医生的伪博士


就现实而言,很多人都面临着中年危机,《都挺好》中苏明哲这样的人,即便拥有斯坦福的学历,也难以逃避中年被辞退的命运。

首先,我们要明白,苏明哲不是我们国家的公务员,也不是国企编制内的员工,没有铁饭碗,也就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被辞退的风险。

其次,苏明哲被辞退,并不是因为他的专业能力不够硬。而苏明哲毕业于斯坦福,只能说明他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专业水平很高。所以,苏明哲被辞退,斯坦福不背锅。

那么苏明哲到底是什么原因被辞退的呢?

从大环境来说,正如吴非分析的那样,美国经济一直没有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公司大批裁员。在经济萧条时期,公司首先要存活,会更倾向于营销人员,而裁掉技术型人员。而苏明哲就是技术型人员。

从苏明哲自身的原因来说,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追求完美,却不考虑实际条件,这无疑会得罪身边人,吴非就经常被他气得炸毛。这样的人在公司中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裁员的时候很不占据优势,偏偏在紧要关头,苏明哲又不得不回国奔丧,难免加剧了他被辞退的风险。

最后,苏明哲被辞退,混的惨,与中年危机有没有关系呢?

答案很明显,有关系。苏明哲由于性格原因,在35岁之前没有晋升到公司管理层,开展管理工作,而只是从事技术工作。如果从事管理,会随着岁数的增长,经验越来越丰富,更容易看透人心,管理手段不断多元化,会公司的价值贡献越来越高。

单纯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正好相反,技术是在不断贬值的。纵然苏明哲曾经毕业于斯坦福,但是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非常快,而渐渐步入中年的苏明哲一方面要兼顾家庭,另一方面会因为记忆力不断下降而退化学习能力,体力上也渐渐失去优势,难以向刚出社会的大学生那样拼命学习、加班、给自己充电。这都是苏明哲被辞退、混的惨的原因。

苏明哲因为这些原因被辞退,必然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难以找到新工作。但是他放不下面子,不懂得变通,也不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更没有大批人脉资源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混的惨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亮谈影视


光宗耀祖并不等于一帆风顺

《都挺好》中苏明哲这个人物看似一帆风顺、光宗耀祖,是学校中的学霸,实则性格扭曲,固执己见,毫无魄力,与散养状态小妹苏明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人的劣根性、逐利性、固执性,共同造成了明哲他的性格扭曲。

原因一,人的劣根性。人性使然,人的劣根性使苏明哲,活在自己建造的世界,始终不愿意醒来,在得知父母牺牲掉明玉公正公平的读书机会,只能选择默许来换来自己以后更远大锦绣的前程,死道友不死贫道,害怕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出国后很少关心为自己牺牲的妹妹生活状况,性格扭曲,可见一斑。



原因二,人的逐利性。苏明哲一直都生活在自己想象中的象牙塔塔中,自以为毕业于清华,继续留学后就理所当然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而忽视了当今社会竞争性压力,不是看学历,而是要看能力,能力胜于学历,工作中总是选择吃老本,而忽视了在社会上所能学到适应社会的能力,漠视优胜略汰竞争法则。这一点就不如他的小妹苏明玉果敢自信,很好的诠释了自力更生的意义。

原因三,人的顽固性。作为家中的老大哥,苏明哲妄想让苏明成与小妹握手言和,小妹做不到,那就是别人变了,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他的性格就是那么固执,顽固不化,苏明哲有一个很好的妻子,妻子通情达理,能够理性的看待苏家人的问题,但是苏明哲为了自己的面子根本就不予考虑,拒绝接纳合理建议,依旧我行我素固执己见,差点就拆散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以上就是作为观众的我对苏明哲的一些分析,欢迎批评指正欢迎,交流关注,谢谢!


深水蓝


成功人士除了高学历高技能之外,高品质高交际手段高决策能力同样重要,然而我却认为苏明哲除了高学历外,其他的是不具备的。

1、苏明哲比较自私,品质上不够豁达

在苏明哲上学期间,我便觉得他是一个十分自私的人,他看着自己的妹妹受到母亲和二弟的欺负时,从不帮妹妹出过一次头,妹妹想请哥哥帮忙解答一个习题时,他很不情愿,仿佛妹妹在浪费他的时间。

他清华毕业后,并没有帮助父母赚过一分钱降低家庭负担,而是继续考美国名校,一考便是两年。等他考上后,由于出国留学费用高,他虽然说不想上学了,但是却不是出于为家庭考虑,而是因为和家庭贫穷而赌气所说的话语。

妹妹建议他可以半工半读,他没有给予一点反应,可见他是不想一边读书一边打工的,他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去学习的,怎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打工赚钱呢。他所有的考量中没有考虑到父母要因为他读书而多辛苦。

他在本质上是自私的,属于那种要强爱面子之人,在的眼中家里的父母以及弟弟妹妹都没有那么重要。

2、苏明哲的工作能力一般

在剧中刚开始,苏明哲面临着公司裁员的事情,他在为此事担忧,那么就证明苏明哲的工作能力一般,只有工作能力一般的人才会担忧裁员的问题,想必他不是公司的栋梁之才。

3、苏明哲的交际能力弱

苏明哲好不容易约到上司一起去度假,但是他居然不知道自己上司的喜好,还是他老婆提议带着麻将,因为他上司比较喜欢中国麻将。但是对此苏明哲却全然不知情。他家里发生事情后,没有通知上司与上司进行解释,还是他老婆给上司打的电话,但是被上司直接拒绝。可见他交际能力比较差。

4、苏明哲决策能力不足

苏明哲回国后,妹妹接机,给他讲述了母亲去世的经过以及妹妹所做的事情,他的反应也是听了一听,并没有真正拿出老大的派头。正常来讲,母亲去世,他是一家之主,虽然都是小妹花钱操办的,但是作为大哥是应该提议兄妹三人钱财均摊。

同时他看见小妹的冷淡,对她也充满了不满,并不知道自己出国后家里发生的事情,可见他不关心弟弟妹妹,但是却站在道德的最高点暗暗对妹妹不爽。

他父亲的养老问题,他也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未能够事先和妻子沟通好,在该做决定时犹犹豫豫,看似是家中老大,但实则没有老二懂人情世故,没有小妹勇敢果断。、

我想这些就是他为什么名牌大学毕业,但是却失业的主要原因吧。


小女子眼中的影视


苏明哲的学习生涯和留学经历听起来真是让人心生羡慕。对于中国的大部分人来说,一个清华大学毕业,斯坦福留学的佼佼者,那可是相当的厉害和体面了!

首先,中国不同于美国,美国的高技术型,高精尖型人才全部都集中于硅谷和旧金山,专注于研发和创新,相较于定居在美国旧金山的IT直男苏明哲来说,怕是比比皆是了,数不胜数了,所以说,苏明哲的学历对于人才汇聚的美国来说并不占据优势。

其次,苏明哲的学历在中国算是高学历了,但是情商和智商均不在线,如今在好的企业工作,不仅仅需要高学历和高技术,更需要的是高情商,才能很好的应对各种企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够更好的得到老板的赏识,重用和提拔,最终才会升职加薪,可是情商这种东西好像跟苏明哲完全不搭噶的,他就是一辈子只知道死读书的一个冥顽不灵的榆木疙瘩。



再次,正赶上了公司裁员的时候,迎来了母亲的不幸去世,被愚孝冲昏头脑的苏明哲,不辞而别,匆匆回国,跟公司老总的约定,最终以放鸽子而结束,在企业中存活,诚信是何等的重要,何况你还只是一个公司的小员工,便可以对公司爽约,所以说,苏明哲被公司裁员是偶然也是必然。



最后,最后苏明哲已经人到中年,IT行业对于这种年龄阶段的人,已经不是很吃香了,再说了,苏明哲虽然学历高,他的理论知识能力可能很高,但是他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不是很牛逼,要是他的实践操作能力很好的话,不至于混到现在这样惨了。



那么大家怎么看?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点赞和关注!


时光的最后


人到中年遭辞退,《都挺好》中的苏明哲毕业于清华、曾斯坦福留学,职位是金领,却在世界经济大衰退中,被裁掉。

这种情况,真不能怪世界大环境,而是苏明哲本人的出生和格局确定的:

第一,苏家是严重重男轻女,家庭环境变态的家庭,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格局先天不足,能够稳定的打好一份工,就不错了。

这注定了苏明哲稳定有余,创新不足,更别谈后续持续学习能力了。

第二,这样的出生格局,注定了苏明哲执行能力很强,但对新事物把握不强,这种情况,职场生源升到金领(总监级别),已经非常难得。

但再往上转型升为副总,就非常艰难。因为:资源没有,能力不足,持续学习性不强。

第三,随着人到中年(35岁以后),新一代的年轻人上来了,老人工资又是新人的两倍,甚至更多。

于是,正常公司,都会裁掉老人,用新人,已节省成本。特别还是现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

所以,古话说得没错:这世界上,没有原地踏步,不进则退了。


董江波


其实,和电视剧讲合理性是最弱智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烂剧的原因了。因为,编剧为了剧情的发展及走向,很多时候,只能胡编乱造一些情节来配合剧情的发展。像小编问苏明哲毕业于清华,留学于斯坦福,却被裁员这个问题。事实上,裁员在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调整,企业人力成本过高、人浮于事,都是要裁员的原因,但之于苏明哲,既然有这么高的学历(斯坦福应该是研究生学历的,但剧里没说),为什么要被裁呢?剧里所说是苏明哲本来约了主管戴维一起去度假,但由于苏母突然病故,便失约了,吴非打电话告诉戴维,对方却把电话挂了,后来,苏明哲就被裁了……首先,编剧要将苏明哲写成失业,才有接下来苏父赴美的障碍,剧情才有波澜;其次,编剧是以天朝人的心思去度米国人。我虽然不是米粉,但我有很多亲戚及朋友在米国,人家的理念是人权、亲情、家庭至上,当你工作的时候,只要说家里有事需要请假,人家一般都准假(鉴于米国人对隐私的尊重,并不会问你家里有什么事,除非你自己说出来),更何况只是一次私人聚会(不是工作时间),又是亡母这样的家庭大事情,当事人都会谅解的,并不会由此作为解故你的原因(剧里没明说,但有暗示)。所以悟空的问题,本人只能这样回答,不是苏明哲混得惨,而是编剧要让苏明哲混得惨,不然,接下来的情剧演不下去了。


庄子天涯


我没有看过小说,只是跟着电视剧来看的!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学历,在美国生活10年成家立业的男人,居然因为母亲过世回来奔丧,导致解雇,美国是个人权主义国家,人家竟然会解雇你,一定不是因为请假奔丧,肯定是因为别的原因,从老婆的口里得知明哲做it的程序员,也就是基层的码农,人到中年,又没有做到管理者,说明能力有限,那就容易被淘汰,被人取代的,这说明了在美国会读书,有高学历,并不能证明什么,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里跟明玉产生了对比,明玉读的师范,没有留学,但是用能力造就了自己的成就,而老婆看到很清楚,所以当母亲去世,她才会担忧劝阻!

明哲知道家里环境不好,但是他也知道只要他提要求,母亲就能给他办到,比如卖房送他出国,他理想的是留学就能拥有高学历,就能在美国有很好的工作!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目前的想法,父母择校也是各种拼命,学区房,重点学校,重点大学,因为在中国学历是敲门砖,没有可能进都进不去了,又怎么体现能力,这里跟美国形成了对比,高学历不如高能力。电视剧中明玉遇到师傅,这个有点戏剧,毕竟现实中这种几率小!

明哲毕业后工作10年,娶妻生子,夫妻2人都有工作,就养一个孩子,负担不重,相对安逸!所以他的心里并没有觉得日子过的不好,没有危机感,当回国奔丧,老婆担心本来公司就在裁员,担心他的工作问题,但是明哲不以为然,结果应验了老婆的担忧!

而此时的明哲只是沉溺在丧母的悲痛跟父亲无人照顾及歉疚的情绪中,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高学历可能在美国已经被淘汰了!高不成低不就,失业在家,家里经济开销就落到老婆一个人身上。老婆的压力很大,而明哲不以为是!可见他们的生活中老婆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对他的想法要求都予以支持或者默认。

其实老婆不让父亲来,并不是照顾不了,而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开销,目前小家都难过,怎么有能力照顾父亲!她可容忍明哲因为自己的清高不将就找工作,靠自己努力赚钱养家,因为他们是一家人,而父亲对他来说是明哲的父亲,应该是明哲养,而不是她来!所以老婆心里的天平塌陷了,让明哲在小家跟孝道中拉扯!明哲意识到老婆不是母亲,没办法帮他使得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失业!

母亲对明哲的影响就是溺爱,什么要求都满足,显示母亲的强大,但是也是这样的无限满足让他以为自己的想法做法都是对的,也只有母亲能无条件的支持理解,而他的心里承受力不够。父母过度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够坚强,毕竟父母不能陪着孩子走完他的一生!更多的是要培养坚韧的心态!

我不知道后面的剧情,但是看到这里,其实看到很多现在人的影子,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