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农村酒席上被称为“开席菜”的有哪些,有什么说法吗?

农人解说


问:农村酒席上的开席菜有哪些?有特别之处吗?

农村办酒席大有讲究,以前的酒席要吃上三天,而现在某些地方的酒席可能已经变成一天半了。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

由于一场酒席不止吃一顿,每餐的菜品也各有不同。以刺楸所在的家乡为例,最重要的有两餐,一是开始收人情钱后的那餐,而另一餐则是正席。这两餐的标准不同,当然开席菜也有所差异。

一、开始收人情钱后的第一餐的开席菜

虽然某些地方办酒席已不收人情钱,但毕竟不多,许多农村仍然在收人情钱,因为这算是一种人情来往。除了办白事在当天就开始收人情钱之外,其他诸如喜酒、寿宴的酒席一般会在头天下午就开始收人情钱。

吃酒席的人来随人情钱后,虽然还未到次日正式酒席,但主家会在当天下午会将宾客留下来用膳。这一餐看似不重要,实则非常重要,因为这标志着这场酒席的正式开始。

远一点的村民可能只会来一个人随人情钱,正席时才全家一起来,而近一点的可能全家都来。刺楸这里的农村,会在这一天下午请杀猪匠来杀好准备办酒席的毛猪。这一餐的人数可能不会太多,由于肉都是新鲜的,所以其菜品都非常不错。

这餐一般有九个菜,农民又称之为「九大碗」,听起来既好听又吉利。九大碗的一般以卤猪头肉打头阵作为开席菜。

二、正席时的开席菜

在刺秋老家,白事的正席是在早上出殡以后的早餐,而其他酒席一般都是在正午开席,晚餐的几乎没有,因为有些村民的家比较远,吃了正席后回家多有不便。

正席做的菜主要是蒸笼蒸的菜,刺秋这里称之为「香碗」,因此参加酒席也多称为吃香碗。虽说主要是蒸菜,但开席的菜并不是蒸菜。吃香碗的菜比较丰富,主打菜为有着「大碗」之称的东坡肉,所以开席菜要次一点,一般是凉拌的三丝,然后是越来越丰盛,包括梅菜扣肉、糯米扣肉、蒸酥肉等,最后上的是炒的素菜和酥肉汤。

总的说来,正席的开席菜以普通的菜开头和结尾,中间的较丰富。

以上就是刺楸对农村酒席开席菜的介绍,要是觉得回答得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刺楸


像我们老家称为开席菜的,比如哪家小伙伴结婚,或者是哪家丧葬的,其实我们那里不管结婚或者丧葬流程都没一样的,比如明天结婚的这个事比较开心的,头天晚上会邀请帮忙的,还有很多司仪上的工作人员,不过当天晚上得饭菜没有第二天的丰富,但是开席菜都差不多,有六荤六素加个果盘十三个冷菜,八个热菜四个汤外加一个鸡和一个鱼,像对来说第二天中午的菜肴会丰富很多,结婚酒席会高一点也就四五百一桌吧,丧葬的流程和结婚差不多像对来说桌上会便宜一些,一桌菜也就三百多点,哈哈最大的区别是一家结婚开心另一家就伤心了。


乡村丶李哥


农村酒席上被称为“开席菜”的有哪些,有什么说法吗?

又到了腊月时节,结婚办喜宴的多起来了,农村人“吃席”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说到开席菜,还真是有讲究的。现在我们这边儿农村流行8822(八凉八热两汤两主食)的宴席格局,一桌子坐十个人。最先上的是八个凉菜,所以说开席菜自然是凉菜了。凉菜有一样是必上的,就是凉拌绿豆芽菜,其他的可以荤素搭配,按照主家的要求和情况来配菜。



为什么开席菜中必须有绿豆芽菜呢,而且必须是第一盘?无论是生日宴还是结婚喜宴,这个是必须的。这是因为豆芽菜象征着勃勃生机,寓意和祝福过生日的孩子茁壮成长,寓意新婚的小两口婚姻幸福,白头到老,如豆芽般充满活力和希望。

热菜和主食中也各有一样必上的菜,那就是鱼和油糕,鱼谐音是余代表着寿星和小两口够生活富裕,绰绰有余。糕的谐音是高,吃油糕寓意着未来的日子将步步登高,出人头地。

如今的农村宴席不再是一家一户请厨师垒灶火了,大多是一条龙服务了,有专门儿的流动宴席商家上门服务,流动的喜棚就是把饭店搬到了自己家门口。从厨师到灶具和餐具,再到吃饭的桌子椅子,以及服务人员都一应备全,主人家只要谈妥价格出钱就可以了。这样的话,酒席的标准就更加统一了!那些流动宴席的菜品和开席菜也就更加的整齐划一了。



而关于老人去世以后的丧宴的菜品标准,现在也大都参考喜宴标准来上菜,不过一般都会把油糕去掉,炒一盘白米代替就算是变丧宴了!

快过年了,宴席多多,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则菜品是别人的,肚子却是自己的,吃坏了肚子,难受的是自己!那盘开席菜绿豆芽菜,却具有清热解毒和爽口开胃的功效,多吃点儿也无妨。

祝您吃得开心快乐,轻松愉快地迎接年的到来吧。


村姑说村事


农村酒席上被称之为"开席菜"的菜有哪些,有什么说法吗?

农村酒席上被称之为开席菜的菜品有许多,各地方风俗习惯都不一样吧。

在农村七星老农家乡,过去六七十年代办酒席的时候,开席菜就是一碟花生米,后来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开席菜就是一个鱼火锅,而到了现代社会,农村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办酒席菜品也丰富起来了,一开席开始就三道火锅,分别是牛肉牛杂火锅,羊肉羊杂火锅,鸡肉火锅了。

至于说到开席菜有什么说法,下面七星老农就把我们当地的开席菜简单的解释一下吧

开席菜之一,花生米

在咱们农村,种植花生是主要农作之一,又是家乡主要的土特产,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如果家中讨儿媳妇,要多种些红薯,花生,黄豆准备好,红薯用来刮红薯片,用沙或者是油炸好作茶食,而黄豆用来磨豆腐,泡热茶用的,而花生剥壳后用炸熟拌一点盐上酒席用来下酒菜啊。



在酒席上的开席用花生米的主要意义,预示着主人家五谷丰登,家中农业生产搞得好。

开席菜之二,鱼火锅

说到七八十年代农村人用鱼做火锅,开始几年用鲢鱼,后来几年大家手中都富裕了,就用草鱼来做火锅了,大家开始把鱼吃完了以后,再在火锅里加点儿汤,把百页红,笋丝,肉丝,肉丸子,鸡肉等菜都倒进去,用木炭炉子可吃得津津有味的。



在咱们农村用鱼作为开席菜也是一种传统,预示年年有余,手中富裕起来了啊!

开席菜之三,羊,牛,鸡三道火锅一齐上

在咱们农村,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农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开席菜由历史上的花生米,鱼,发展到现在的羊,牛,鸡三道火锅一齐上了,酒席上的菜碗由五六十年代的8个,到八十年代时的12个,最后到现在的16道菜,外加三个火锅,一碟小菜,干脆是满满的一大桌还放不下了,大家都边吃边整理菜碟才行了。



至于说到咱们农村老家用牛,羊,鸡为代表的三道火锅的寓意,也就是说你家"牛气冲天,三羊开泰,凤凰落户啊,寓言非常的不错,祝愿农村农民朋友们年年有今日,岁岁平安!




大家认为呢?不知道大家家乡的开席菜又是些什么样的好菜,每道菜又有什么好的寓言与讲究了,欢迎大家都来晒晒吧,谢谢大家了!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谢!]


七星老农


现在是腊月份了,出外打工的,估计也回来的差不多了,各种宴席酒宴那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不是什么酒席上都被称为开席菜的,结婚时有开席菜,办丧事时有开席菜,办喜事时有开席菜。
那些生日宴会,普通酒桌,这些头一份上的菜都不属于开席菜,这些都是一些朋友们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讨个开心罢了。那么有哪些菜被称为开席菜呢?

比如说花生仁儿,凉拌牛肉,猪耳朵,牛肚毛肚,西瓜,黄瓜,西红柿,这些通常都是开席菜。


我们都知道,不一定开席菜都是凉菜
,比如说办丧事时那的开席菜就是热菜,第一盘上的就是大杂烩,因为丧事毕竟不是喜事,再搞几个凉菜上去,总的也说不过去,所以说就取消了丧事有凉菜这一习俗。
如果家里面是办喜事,比如说家里面有了孩子,或者新郎新娘结婚这些都属于喜事儿,开盘菜都是凉菜,象征着阖家幸福,合家安乐,凉菜象征着喜气,
所以说办喜事时都有凉菜。
丧事就不一样了,第一盘上的是热菜,象征着对亲人们的思念,对亲人们依依不舍的心里。


音乐小黑


农村酒席上被称为“开席菜”的有哪些,腊月一到,农村酒席又到了忙忙碌碌的时候,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酒席,让你忙的不可开交,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孙子办满月,都扎堆在腊月期间开办,这几天家中中午根本不用开灶,每天吃吃喝喝都是在酒席上面度过,酒席的开席菜更是名目繁多,根据各自地域的不同,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和风格。



在棒奔霸这儿北方小县城,农村办理酒席一般情况下,是六个凉菜或者八个凉菜作为开席菜,六个凉菜的居多,凉菜一上,宾客们就可以开喝了!开席菜的一上,也预示着酒席的正式开始,凉菜上罢一会之后,热菜硬菜就会一道一道的更迭,凉菜根据季节的不同,也都会有所变化的调整,但数量一般都保存在六个和八个,也是作为六六顺发发发的吉利寓意,被作为开席菜使用。


凉菜一般都有荤素搭配,也是颇为不错的开胃菜肴,酱牛肉,这个作为凉菜里面算得上稍硬的菜肴,也是我们这里必备的开席菜,凉拌藕片,除了个别季节没有之外,很多时候这个是最为常见的,猪头肉或者猪耳朵丝,现在猪头肉使用的不是太多了,会使用猪耳朵丝或者烧鸡替代肚丝,驴灌肠,这几年我们这倒是很喜欢使用这种灌肠最为开席菜,操作简单,味道香糯不油腻,素菜有凉拌豆腐丝,杏仁花生米,草尖,或者使用时令的蔬菜制作成为凉拌菜,都是比较开胃可口的凉菜,对于前期喝酒来说,是很不错的下酒菜。对于开席菜没有很大的讲究,有的会以四荤二素,也有的使用三荤三素搭配,也有使用八个凉菜的,但使用量远没有使用六个的多。


作为开席菜,很多时候也是好戏登场的前奏,酒席的好坏从开席菜就能看出端倪,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凉菜制作精良可口,后面的菜肴肯定也会差不到哪里,如果开席菜就品相难看,味道一般,也就别指望下面的菜肴会有什么出彩之处,对于开席菜虽然不是很多也不是重头戏,但也是很有讲究和说法的,你的农村老家办理酒席,都是使用什么开席菜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在农村酒桌子上面哈开席的菜有很多种。那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民族它有不同的习惯。那是同一个县市城里面和城镇里面,城镇里面和农村里面还都有不同。

那这个开席菜啊,一般的情况下来说都有两个基本规律。


第一个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填饱肚子的这个规律。


又在农村开席哈,他有时候为了等一些某些关键的人。或者是因为某些人,因为某些情况。开始一般都会延误。那时候为了让大家等了这么长时间,大家肚子都饿了。


然后呢,先搞一个哈,能够填填肚子的这个菜。让大家进行后续的要喝酒啊,喝酒只喝酒之前要吃点菜嘛,填下肚子最好啊。


那个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菜就叫。开席的菜。不可能吃一盘这种河粉,有可能是一盘这种米粉,有可能是这一盘有素肉,有菜叶子有汤的,这种都有可能。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让大家来垫底的,填一下肚子。


第二个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叫做老少皆宜的这个规律。


第二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叫做老少结余的这个开席菜。你这个开席菜,不能说一上来就把这个硬菜全部都搬上来了

。上菜它有个规律,刚开始的时候,他就是让大家垫一下底,填下肚子,就方便这些老少皆宜的这种菜谱,这种菜系。要老少皆宜的,就是说老人,小孩,年轻力壮,的这些小朋友,他都可以吃都能吃,都不讨厌吃的这个菜。

刚才说哈,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还是城里面,还是乡村还是农村。贯彻着这个开席菜的这两大规律。

本文原创于《三农创业坑》,三农创业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别谈梦想和情怀了,

小故事,大教训,少走弯路,不掉进坑里,是我们的初衷。

亲爱的三农回乡创业的朋友们,是否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如果能给你一些帮助,给一个点赞吧,

如果觉得能够帮助到身边的朋友,就转发给他哦,这也就是《三农创业坑》的最初出发点,本文章原创,请监督版权,谢谢!


馒想你


腊月一到,农村就开始红火热闹,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忙了一年,搞了个对象,想办个婚礼,結了婚的生了娃,要给娃做个满月席,过年想住新房,办个乔迁之喜等农村人大部分都选择农历腊月,一来时间充足,二来过年图个热闹喜庆。


办喜事上酒席那是必须的,一般在我们当地农村办酒席,大部分人家上十二个菜,六凉六热。客人座齐,开始上菜,一般先上六个凉菜,荤素对半。结婚宴开席菜讲究六六大顺,发发发,红皮花生第一道菜表示鸿运当头。有的人家結婚先是上粉丝配鸡蛋心,表示心心相印,永结同心。喜结连理。凉菜最后上酱牛肉,表示牛气冲天,牛劲十足。

满月宴开席菜,不管生男生女,第一道凉菜必须上鸡蛋伴杏仁,预示人丁兴旺(男孩丁丁也称长鸡鸡蛋〉,后继有人。我记得过去讲究大,寓意多。现在随着改革开放,酒席上好像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老一点的人,有所讲究,现在的年轻人,糊里糊涂,上什么都行,随意性大了。十里乡俗不一般。各地有各地的村规民俗,望众人畅谈本地酒席上的有趣事儿,与大家共分享。



三农孺子牛


农村酒席上被称为开席菜的有哪些?有什么说法吗?

办酒席的理由不同,开席菜自然也是不同的。


农村办酒席无非就是红事白事,白事是因为家里有人离世,红事有生孩子办满月,结婚娶媳妇,老人办大寿,盖房子上大梁。

比如办生日酒席,无论老人也好,孩子也罢,最先上的开席菜是凉拌豆芽,豆芽是生发的菜,意思是祝福过生日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根粗芽壮。

而孩子办满月酒席,我们这里叫吃大面,吃大面得有面,加上喜蛋,我们是先上一小盆咸面,再来一盘鸡蛋,客人们各自捞一小碗面条,吃个鸡蛋,因为是喜蛋,所以必须吃个蛋,本来应该吃俩,好事成双,但现在很多人不喜欢吃鸡蛋,所以就吃一个意思意思。


盖房子上大梁,还有结婚娶媳妇,我们这里先上一盘喜糖,意思是欢喜的事情,结婚还有另外单独送给客人的糖。

而白事没啥讲究,客人一落座,立马就是四大硬菜,狮子头,猪后肘,整只烧鸡还有扣肉。

其实所有的酒席都是上了必须有代表性的豆芽,糖和面条之后,上菜的顺序是一样的,四大硬菜后面紧跟着上个凉菜,一般有凉拌黄瓜,凉拌海蜇皮。

最后慢慢上各种各样的菜,一般情况下喜事菜是双头,白事是单头数,差不多有十七八样菜品,最后上盘冻算是圆满结束了。


曾经那些年,农村酒席上的菜是上一碟空一碟,农民们看着一个的没有肚子,可装起菜来都特别能装,而现在,越是很多人吃饭少,到最后一桌菜剩下很多,吃不动了。

这是我们胶东地区农村酒席上菜的规矩,我们周边村都是这样的,您那里开席菜是什么?留言来看看有没有新意,学习一下。


悠然见东山


农村做酒席的头道菜就叫开席菜,如上豆腐就叫圣干席,如上鸡蛋炒白菜丝就叫银鱼席,还有海参席等。其实这些菜并不是名符其实的菜,只不过是一种象形和寓意上的叫法,其目的是图个吉利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