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老家的那个哑巴

哑巴其实不哑,只是说话不清楚,加上脑子不好使,反应慢,大家都这么叫他。其实他是有名字的,我清清楚楚记得,他姓程,大名叫全明。

小时候,有些调皮的男孩子在大街上胡出溜,一看到他,就在他身后大声叫:“哑巴哑巴,是个傻瓜”,甚至捡起地上的土坷垃,使劲扔他身上。这个时候,他往往就转过身来,气势汹汹追过来,也不分辨到底是谁干的坏事,只顾猛追,追上谁就揍谁。做坏事的那些调皮蛋,撒丫子就跑,一转身就没了影,像我这种身体弱的,往往跑不动,不是被哑巴追上,就是跌个跟头。

我从没有骂过他,也没有扔过土坷垃,可我还是怕他,见了他赶紧躲,从他家门前经过的时候,总是心跳加速,紧张兮兮,一溜小跑冲过去。

长大些以后,听大人们说,哑巴命苦。哑巴从小就没了娘,上边有两个哥哥,长得身强体壮,不呆不傻,可是都没有娶上媳妇。原因就一个,家里成分高,是富农,在那个越穷越光荣的年代,没有哪个姑娘肯嫁给“地富反右坏“人家的孩子。哑巴一家四口,四条光棍,日子过得凄凄惶惶,可想而知。其实,哑巴不是天省呆傻,是因为小时候得了大脑炎,没钱看,烧坏了脑子,变傻了。

哑巴虽然傻,可是干活从来不知道偷懒。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哑巴都会去帮忙。大家都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都交给哑巴一个人干。记得我结婚的时候,在村里举办的婚礼,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到邻居家挑水。当时哑巴负责挑水,一次挑两桶,一趟又一趟,弄得鞋子湿了,连两条裤腿都湿了半截,也没有人帮他一下,替他一把。大家喝酒吃饭的时候,他也坐在人群中,让别人灌酒,到最后喝得晕晕乎乎,歪歪咧咧地回家去。

有一年的暑假,回老家的时候,母亲告诉我说,哑巴丢了。附近村子里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他的老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着急上火,病了一场,没有办法可想。每当天气不好,下雨的时候,老人总是站在屋门前,扯着嗓子叫:“全明,你上哪儿去了哟?天下雨了,你可避避雨啊!你快点回来吧!”声音凄凉,让人心里难受。

过了几个月吧,听说哑巴回来了,是被好心人送回来的。原来哑巴迷了路,一直走啊走,也不知道咋回事,走到安国市去了,在那里捡烂东西吃。那个时候还是好人多,有热心的人,问清了情况,就把他送回来了。可惜,那个时候,哑巴的父亲,因为思儿心切,已经逝世了。

哑巴就跟着自己的哥哥过。那个时候,人们早就不看家庭成分了,哑巴的二哥娶了一个外地女子,生了一个儿子。可是没过几年,哑巴的二哥生了一场病,死了,媳妇把孩子丢给哑巴的大哥,改嫁到别的地方去了。

再后来,听母亲说,哑巴死了,也不知道是啥病,也不知道去医院看没有看。生老病死,每天都在发生,哑巴的死,对村里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