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金融知识普及月启动,融资易助力金融网民提升财商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网信办正式启动2018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暨“提升金融素养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活动主要是针对不同人群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和金融需求,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面向金融消费者,尤其是低净值人群和广大网民,提供获取金融知识的途径和防范风险的技能,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次活动内容涵盖开展金融素养教育;开展保险知识普及教育和风险提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普及非法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常见手法以及常见的非法金融广告行为、识别方法等方面,有效地提高了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和风险意识,使其能够获得更加良好全面的金融服务。

作为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单位,融资易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国民的财商教育,并从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和提升国民财商水平两个方面着手,致力于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软性产品增值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融资易CEO徐科飞表示,“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的深入开展与融资易长期重视的金融消费者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只有金融消费者的观念和层次提升了,他们才能够正确的审视和处理金融服务,也才能良性地刺激整个金融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主动履责,公益活动赋能用户财商能力

据最近的一次《消费者金融素养分析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控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方面是消费者态度上,金融消费者对风险责任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是消费者行为上,消费者家庭支出的规划和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未能充分利用和使用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和对账单等。”这些金融知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消费者的理性决策能力以及审慎处理问题能力,进而也导致他们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

“金融消费者受教育程度不均,文化程度不同,地域分布也不相同,也制约了金融消费者的整体知识水平。”徐科飞分析说,特别是此前兴起的“中国大妈”群体,往往被社会冠以“低金融知识水平、低风险承受能力”评价,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建设健全的必要性。他建议说,金融知识普及的教育是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金融观念和决策能力,他们长大了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来自金融各方面的挑战。

今年6月,融资易就携手广东广播电视台举办了“小小金融家”爱心公益活动,共吸引30多个小朋友与家庭参与活动。通过“数钱大作战”、金融知识互动抢答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帮助小朋友从小树立对“钱”的正确认识,并向他们传授基础的金融知识和财富管理理念,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财商”。“举办这类型公益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普及金融知识,引导小孩、大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国民正确的理财意识和好习惯,提升财商。”徐科飞说。


开设投资者教育专栏,传递全方位金融知识

融资易作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成立以来,一直将金融消费者教育放在重要地位,长期在官网等渠道设立投资者教育栏目,向广大互联网金融网民传送各类投资理财知识,提示风险,包括如何区分真正的P2P平台,从哪些方面去判断平台是否安全,如何分散投资等金融网民迫切需要掌握的投资理财知识等,帮助广大客户提高金融素养。

在徐科飞看来,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提振金融消费者信心的重要前提。此次“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暨“提升金融素养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对网贷行业也有着重大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金融消费者信心,更好的刺激行业回温回暖实现良性发展。

未来,融资易将会更加深入钻研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以自身实际行动为国民财商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力争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健全完善的网贷金融消费者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