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国际空间站没有中国人?

4院院长


国际空间站是由六个国际主要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合作计划,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16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共同建造的长期性的太空科学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的各个部件是由各个国家分别研制的,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提供的部件最多。国际空间站是一项复杂的科技含量极高系统工程,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提出,历经多个阶段,直到2001年至2006年才完成装配,达到6-7人长期在轨工作能力。



美国在政治上强烈反对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研发,平时就对中国进行严格的高压的武器禁运,防止先进技术、装备流入中国,更何况这种尖端技术。随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包括美国在内的参与国普遍支持中国参与,但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不可能让中国深度参与,更没有主导权和决定权,毫无参与意义。因此国际空间站没有中国人就理所当然了。

近几年,中国的航天技术,尤其载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实力不断增强,从神一到神十的成功发射,从载人技术到交会对接实验,基本攻克了空间站的相关技术难题,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拥有自己的空间站。


空间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空间,虽然远离地面,但它可以保障航天员正常生活和科学研究试验,能提供生命保障,环境控制等条件,能通过货运飞船和航天飞机进行物资补给,从而达到长期驻守的目的。1995年,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创造了在空间站上连续工作14个半月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