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抗战时期,日军的高级军官伙食如何?

小二编程指南


日本陆军和海军不是一个爹妈养的,作战环境迥异,伙食标准不尽相同;即便是陆军内部也有不小差别,其中731部队号称日本陆军最奢侈的美食部队。

日军的高级军官包括那些级别?

日本官僚系统十分复杂,级别高低不同,军队中的“高等官”,包括以下三类:

1、奏任官,分6等,从少尉到大佐,共6级军衔。

2、敕任官,中将和少将军衔。

3、亲任官,大将及以上军衔。

除了上述“高等官”,军队中还有一种“判任官”,就是“低等官”,如军队中的下士官。

日军的高级军官伙食如何?

日军不同部队的高级官伙食标准不尽相同,陆军和海军差别明显,海军普遍好于陆军,而陆军内部也由于所处战场环境不同,即便标准相同,实际伙食内容也千差万别。

我们看一下1944年春季,日本731部队的三餐食谱。

高等官三餐食谱

早餐:鸡蛋豆腐,猪肉丁酱汤,烧柴鱼、腌山榆菜、咸梅子,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咖啡等。

午餐:汤或橘子汁,扒烧牛肉,炸大虾,猪肉炖牛蒡,小菜,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咖啡等。

晚餐:啤酒或白酒,金枪鱼生鱼片,蒸猪肉豌豆豆腐,醋拌萝卜丝肉丝,小菜,水果,白米饭,甜食,咖啡等。

判任官以下三餐食谱

早餐:猪肉丁青菜酱汤,醋拌笋、腌山榆菜、咸梅子等小菜,白米饭等。

午餐:猪肉炒花生米,炖猪肉,小菜,水果,白米饭等。

晚餐:生乌贼片,葱头炒鸡蛋,古老肉,白米饭,甜食,绿茶等。


这样来看,日本731部队军官的三餐饮食相当有小资情调,堪称日本陆军最奢侈的美食部队,比起现在似乎也不遑多让,但这只是个别例子,有其特殊性。

731部队每日三餐如此高级是有原因的,因为7他们一直在研究和制造细菌,而细菌繁殖需要大量的肉、蛋、糖和淀粉, 所以731部队的饮食供应在日本陆军中是最好的,大多数直接从中国东北抢掠和采购,能够得到充足供应。

由于伙食太好,又不进行军事训练,也不上战场打仗,731部队的医生和研究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吃的脑满肠肥,腿细肚大,有的军官甚至因为太胖无法骑马。

其他野战部队伙食供应并无保障,大多是打秋风,以战养战。

一本日军侵华老兵写的《东史郎日记》如实记录了作者在1937年8月至1939年8月间随军侵华战争的很多细节,其中很多地方说到,日军的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其实很差。

一般来说,日军野战部队在后方休整待命时时,还可以按照标准食谱吃饭,一旦出征在外,一般只带5天左右口粮,5天之后口粮就不够吃了,然后开始“节食”,大幅度降低伙食标准,有时一天吃不到1合大米(1合约0.18升),菜就是咸菜,什么荤腥肉类更是见不到。

日本前线军官和士兵自己的后勤配给也很无语,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很多部队的军官都默许日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抢。大家在抗日剧中看到的场景并非虚构,日军士兵一旦进了村,老百姓养的鸡、鸭、猪、羊可就彻底遭殃了,绝不可能给你留下一根鸡毛。

相比陆军,海军的战环境大不相同,伙食标准和保障供应水平高的多。

日本海军军舰的军官饮食菜谱如下:

早餐

鱼干、海苔、味增汤、腌酱菜、白饭;根据口味,也有咖啡、麦片粥之类的西式早餐。

午餐

午餐是最正式的一餐,一般是按照汤、鱼、肉次序上菜的西式全餐,因为要按照英式餐桌礼仪用餐,所以军官不论寒暑,用午餐时都要穿外套,战舰上的军官会坐在一起集体用餐。

晚餐

生鱼片、腌制蔬菜、烤鱼、蒸蛋、味增汤等,有时也有龙虾、鲷鱼等特色风味。

相比来看,中国军队的饮食就太可怜了。尤其是八路军等敌后抗日武装,别说普通士兵,就算是高级军官也根本没有什么膳食标准,他们平时连米饭、白面都吃不到,小米稀饭就是最好的营养膳食,却也保证不了一日三餐。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对于日军的伙食,我想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抗日剧中的肉罐头,虽然抗日剧有些情节过于夸张,但是日军经常吃肉罐头的事情却没有一丝夸大,相比而言那时候的中国军队很多一个月都吃不上肉,好不容易吃一次可能还是截获了日军的物质,很多抗日英雄更是吃树皮树根等等来维持生命,不得不让我们这些后辈们敬佩不已,足以见得当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日本普通的士兵都可以经常吃到肉罐头,对于高级军官那更是不用说了,吃饭的时候估计还可以来二两小酒,什么鱼肉猪肉,还有白面馍馍更是吃都吃不完。我们先来看看普通士兵有怎样的伙食,军队毕竟是军队,无论是伙食还是律法都是严明的,当然日军也不除外。



日军的主食有饼干,精米,面包,压缩干粮,还有方便携带的饭团,这些都是随机供应的,也就是说可能今天吃了饼干,明天就换面包了,都是够每个人的食量的,那么除了上面的干货,日军平均过一到两顿就有肉吃,要么是牛肉罐头或者就是鱼肉,还有腌菜等等,除了这个有些比较好的日军还可以吃到糖,还有梅子,这个可以算是饭后甜点了。



那么高级军官的区别就是他们的食物是单独分开的,并不是和士兵一样,而且菜的种类也比较多,比如早餐有鸡蛋豆腐,还有肉汤,这是喝的,主食就是面包或者饼干,中餐就更加丰富了,主食是米饭,菜的话什么牛肉鱼肉猪肉是顿顿都必须的,当然还少不了蔬菜,水果,官比较大的还可以喝点小酒,听一听音乐,晚餐和中餐也是大同小异。



那么除了这些正常提供的之外,很多日军的士兵都会打家劫舍,所到之处都是鸡飞狗跳,而日军一贯的作风就是三光政策,所以农民家里的鸡鸭牛羊很可能就成为了日军口中的美食。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这个问题下面回答的内容看似很对,但还是很多地方有错误。如果要说整个日军伙食的话,日军伙食变化其实也是经历了一个由丰盛到物资不足,甚至是吃不饱的境地。不仅是日本的士兵,连日本那些军官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当时的日本高级军官了。

笔者就着重谈一下在抗战后期,包括太平战争后的日军伙食情况。着重讲的是日本陆军的情况。

应该来说,国内一些文章说到的日军伙食比中国军队好的情况是相对正确的。在抗战爆发前期,不管是在前线的日本军队,还是当时在后方,也就是日本国内的一些高级军官,或许他们的伙食是相对好的。

最著名的关东军。不仅是他的高级军官,甚至连他的士兵们也可以说是顿顿吃饱饭,而不是所谓一些人说的731的部队是日本陆军中伙食最好的部队。

当时一些亲历者回忆,在东北的关东军吃饭是不限量的。也就是说一个关东军士兵,他每餐想要吃多少碗米饭都可以,只要想吃的,自己去盛就是。不仅是每餐的米饭剩下来,剩菜也是很多的。因此,一些东北的当地人,和日军的一些部队的交情算好。就会在某个时间赶着车去日本军营中拉回一桶一桶的剩菜剩饭,这当中就包括有不少的好大米和好剩菜。

由此可见,当时日本陆军将领的伙食肯定也是相当好的。然而,就日本陆海军的将军这一级别的人来说。虽然他们在日常伙食配置上肯定是要高于士兵的。可是,军官们需要自费在军营中的一切费用。也就是说,当上了将军之后,从军装到在部队中吃饭的种种费用,都是需要军官们自掏腰包的。

随着战局的逐渐恶化,不仅是当时的日军士兵的伙食被减少,连日本将军一级的人,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

日本陆军航空队有一个叫远藤三郎的日本人,他后来是官至日本陆军中将。他曾经回忆占据后的一次宴会情况。那时候已经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时间了,宴会上也没有了酒,每人只有两碗米饭。


不仅是在国内的日本人可能吃不到好米饭,被认为是日本陆军精华之一的关东军,也随着战局的恶化,伙食也在逐渐减少。

除了军营中不会再有剩饭剩菜倒掉以外(这其实是在说关东军陆军的士兵开始吃饭限量),连当时的在东北的一些高级军官,也未必能过得很滋润。

曾经在关东军“江上军”任职翻译的中国人左奇峰,他和日本人朝夕相处的日子是非常多的,所以也是最清楚当时关东军这支分部的情况。一些“江上军”中的日本军官,他们在来到东北的时候会带上自己的家属。因此,他们在当地是有自己的家眷。

战局越来越不利日本之后。他们的生活也随之受到影响。市面上逐渐难以买到大米之后。日本军队也会给这些和丈夫一起出外的亲属们分配大米。所以左奇峰经常在某个日子会到那些日本人家中去送大米。

但即使这样,当时在江上军中的日本人的伙食不一定就很好。左奇峰就曾经看见一些日本人从家里带来的饭盒中,装着的其实适合中国人差不多的伙食。很可能就是比较粗糙的米加上豆子一起煮成的豆子饭。此外,虽然日本军官,像是将军这一类的人可以有特权大吃大喝。在规定面前,就算被认为是富裕的日本将军,也不一定就很有钱。


左奇峰就曾经为一个日本少将,将他每月工资的一半汇回日本老家。剩下的钱还要维持自己的家庭生活和自己在军队中的体面身份。所以,一些日军的低级军官,就算他们身上的军装是几年前的旧衣服,每个人都是心知肚明,见怪不怪了。就算日军有一些服装补助费用,他们还是会选择将这些钱汇到日本老家去。

不仅是当时的东北,日本国内的那些将军家庭,自然不会很乐观。东条英机在战后被逮捕前的最后一顿饭,还可能没有吃饱就上路了(插一句话,东条英机被捕前见到最后日本军人,就是1938年杀入台儿庄的赤柴八重藏大佐,详细可见笔者的文章《东条英机被捕前见的最后日本军人,竟然是他?1938年杀入台儿庄》https://www.toutiao.com/i6617622382037189133/)。

由此可见,虽然在战争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日本士兵来乃至是将军的伙食都是优于中国军人的。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日本高级军官们每天能吃到什么?其实是个未知数。

另外,所谓的日本海军军人要优于日本陆军的伙食标准。也不一定就正确,像是潜艇部队,日军的一些潜艇是没有安装冰箱的。出海远航之后,潜艇士兵的伙食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魏博镇节度使王前策


旧日本军人的伙食还是不错的。

根据日本陆军1931年的《战时给予规则》规定,每天士兵的伙食标准是:

主食是精米640克,精麦200克;蔬菜类是新鲜按蔬菜500克或者干菜110克;肉食是罐头肉150克;腌渍类是梅干40克;调味品是浓缩酱油20克、味噌40克、食盐12克、白糖15克;此外还有茶叶3克、清酒0.4升或烧酒0.1升、甜食120克、卷烟20支等。

到1938年更是进行细分,制定的《军人战时给予规则细则改正》中有基本定量、特殊定量和替换定量:

基本定量:精米660克,精麦210克,鲜肉210克,蔬菜600克,泽庵类渍物60克,酱油0.08升,味噌75克,盐5 克,砂糖20克,茶叶3克,清酒0.4升或甜食120克,烟20支。

特殊定量:精米580克,饼干或压缩干粮230克,罐头内150克或干肉60克,干菜120克,梅干或福神渍45克,酱油粉30克或浓缩酱油40克,味噌粉30克,盐5克,砂糖20克,茶叶3克,营养口粮45克,外加清酒、甜食和香烟。

替换定量:主食为精米870克,或面包1020克,或饼干690克,或压缩干粮690克,或精谷物900克;肉类为盐熏肉90克或鸡蛋180克;渍物类为盐渍或糠渍酱菜120克;调味料为味噌150克,或醋0.08升,或调味汁0.08升。

由此可见,旧日本军队的伙食还是不错的。不过海军的伙食优于陆军。陆军一般是军官和士兵伙食相同,海军有所区别。

日本海军师从英国,讲究军阶分别,军官吃饭采用西式,辻政信中佐曾面见山本五十六,海军进给他军曹的工作餐,多少带有几分羞辱的意思。

随着战争的发展,日军伙食质量逐渐下降,才是采取“现地自活”,就是自己种植蔬菜,养殖家禽;或者“就地取食”,日本常常劫掠中国百姓的食物。以及国内的慰问袋。

太平洋战场上,部分岛屿的日军已经实现自给自足,但有些岛屿的日军在补给线被切断后,不得不食用树皮,最后严重营养不良。但这些均不能阻碍他们的战斗力,为此往往会给人一种误区,好像日军只需要吃一点东西,就能拥有超强的战斗力。


五味社


根据二战各国军事学家估算,士兵作战,如果按照正常驻扎和训练,每天至少要消耗3000卡左右的热量,如果是真正打战至少要消耗4000卡,甚至高达7000卡,所以士兵每天的口粮,也就是主食和副食最低标准都要在1.5公斤以上。

如果不能保证这个的话,士兵是很难进行战斗的。

1938年,日本制定的《军人战时给予规则细则改正》,里面就对士兵的伙食规定好。

精米660克、精麦210克、鲜肉210克、

蔬菜600克、泽庵60克、酱油0.08升、

味增75克、盐5克、砂糖20克、茶叶3克、

清酒0.4升或者甜食120克、香烟20支。

这些都是普通日军士兵的最低标准,那么日军高官的伙食又是如何?

下面我们以731部队伙食为例

高等官

高级军官伙食——早餐

高级军官伙食——午餐

高级军官伙食——晚餐

判任官

判任官也分早中晚三餐,伙食如下图

这些都是731部队军官的日常伙食,下面我们来看看日本海军军官的伙食标准。

早餐——鱼干、海苔、味增汤、腌酱菜、白饭;

当然如果要喝咖啡、麦片粥之类的就必须在头一天晚上就准备好。

午餐——汤、鱼、肉,西式全餐;

晚餐——生鱼片、腌制蔬菜、烤鱼、蒸蛋、味增汤、偶尔还有龙虾、鲷鱼;

但是很多要吃好一点的都必须要自费伙食费,不过这些军官也并不缺钱,一个个花钱如流水。

虽说这是军官的正常伙食,但是在打战的过程中,很容易伙食跟不上标准,战场瞬息万变,很多士兵以及军官也不能即使就餐,甚至也会吃稀饭,抢粮食。

当然相对中国人来说,他们很幸运,当时很多国人士兵因为吃不饱穿不暖,拼刺刀大多因为体力不济,而死在日本人手里。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猫眼观史


在抗战时期,日军的伙食非常好,而关于日军高级军官的伙食更是不得了,而且还可以喝个花酒,和日本妹子们喝酒唱歌,好不快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日军高级军官的幸福生活。


在抗战期间,一个日本士兵的伙食标准就让人瞠目结舌,简直比我们现在普通人一天都吃得好。你还不要不信,不妨看一下就知道了。在抗战时期,日军制定自己的伙食标准,主食:精米870克或面包1020克或饼干690克或压缩干粮60克或者精谷物900克; 肉类包括:熏肉80克或者鸡蛋180克; 腌菜包括:盐渍或糠渍酱菜120克;调料类为:味增150克或者盐0.08升或者调味汁0.08升。除外之外,竟然还有香烟供应,在战时的伙食标准会更高,多饭多肉,这还不包括日军抢占中国百姓的牲畜,给自己加餐。

古今中外,军官就意味着拥有特权,就会享受权力带来的便利。日军的军官不用吃大锅饭,有自己的小灶,不是说有多丰盛,而是可口美味,不再是单纯的填饱肚子,而是在享受美食。在战时,日军的高级军官伙食简单一点,平时可以下馆子,吃美食,也可以到日料店,喝花酒,有日本的妹子相伴,一起喝喝酒,唱唱歌,跳跳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美滋滋呀!

总之,在抗战期间,普通的士兵在战场拼杀,而高级军官们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将功成万骨枯!


密探零零发


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的日本人在抗战时期都是无恶不作,基本上吃饭什么都是从当地老百姓家里抢过来,但这种状况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在行军作战的途中,这时候不同的级别吃的饭当然不同,高级军官的伙食相比那些低级士兵好一些,比起苦难的中国人民就是好太多,这一点就像只有那些大佐,少佐才能佩军刀一样。


在《713部队奉常饮食名录》中就有过伙食的记载。日本陆军高等军官,早餐上有鸡蛋豆腐,水果,咖啡,米饭等。中饭有牛肉,大虾,猪肉等高蛋白质物质,还有水果,米饭等,晚餐就是金枪鱼片,橘子汁,啤酒,水果等。从这些来看日军的伙食比起中国人民简直好太多了。

这还只是日本陆军高级军官,海军高级军官的伙食则还要好一点,因为日军海军里面有不少都是海外留学回来的,所以中饭是典型的西餐,晚饭则还是生鱼片,烧鱼,龙虾等,可以说很符合海军的名字了。而且司令长官就餐则可以单独就餐,特殊化还是挺明显的。



军队历来都是军令严明,等级森严,这种级别不同带来的不仅仅是上下级之间的绝对服从,还有生活待遇方面的差别,所以高级军官伙食如此也不必太过惊讶了。


是阿维啊


日本陆军出身草根阶层的较多,在抗战时期,尤其是在战场上,军官和士兵之间并没有伙食方面的区别。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日本陆军军官如何与士兵打成一片,而是,日本陆军士兵的伙食标准足够保持一个成年人的卡路里摄入,或者说,保证了一个人的基本饮食健康需要。

1931年日本侵占东三省时,他们的普通士兵每天的饮食标准是:

主食:由精米和精麦搭配而成,共计840克;备餐为精米855克,或面包1020克。

肉食:150克(关东煮,这也正好是一个单兵的包装),备餐是鲜肉或干肉制品150克到200克。

蔬菜:新鲜蔬菜500克,或干菜110克。

甜食:120克

此外还有腌渍梅干40克,香烟、酒类、茶叶、各种调味品若干。

到了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他们的普通士兵所能接触到的饮食发生了更明显变化,种类增加了不少。

比如主食,增加了备餐什锦饭、甘薯饭、豆饭,甚至还可以吃到中国馒头(含有糖、蛋、奶粉)。

肉类供应除了传统的关东煮,还加设了烤肉烤鱼类和油煎类。

日本的朝日啤酒、森永乳业、明治乳业,这些今天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都是当时军队的大供应商。

不同于草根陆军,日本海军受英国海军影响较大,等级森严,军官伙食和普通军曹伙食有了档次的差别。日本陆军军官去海军舰船上开会,被船上的餐厅人员看不起,假装不知道他们的军官身份,只给他们提供了普通军曹饭,饶是如此,陆军军官都震惊了,相比之下的陆军伙食简直相当于猪食!

进口尊尼获加黑方和红方,陆军表示,没听过!

各种各样的水果,陆军表示,没见过!

各种西餐,日本陆军表示,没吃过!

日本海军某舰上的菜单


历来现实


邀请我就答。具体可查百度,我只写自己的想法。

抗战时期,日军的一天伙食标配有米、肉、酱油、盐、下酒小菜和清酒。还有茶叶和20支香烟。 玛逼的,纸面上看日本兵整个背着一个小超市在和我们打仗。

一个普通士兵如此,日本军官的伙食该不是顿顿红烧肉盖饭能限制我的想象吧!

还好抗战总算胜利,今天有网友替我们算了一笔帐,横店一年替我们消灭1000万日军,并发明了裤裆掏雷、手撕日寇等神功,好比当年义和团附体。

其实,当时的国军一天三餐尚不能裹腹,就是进行长沙会战,这样的大型战役。国军也是一日两餐,一干一稀。

所以,活下来的人,漫滩翻日寇留下的肉罐头等超市小商品,就是发洋财去了。枪是要上缴,吃的是用命换来的。

二战时期,我曾对德军感兴趣。德军利害就是因为机械化和后勤补给牛逼。 日军与盟国互通有无,压缩罐头和饼干,是我们想也想不到的食品。这些东西负重轻,营养高,自然比我们的小米加野莱强了。

真心话,为什么日军几乎不费弹药就占了东北? 实在是日本老兵太生猛,精准射击下一个日本兵挂机得同等付出14条优秀士兵的命来对换。通常会出现一个营的鬼子兵追打我一个师的情况。

《论持久战》到后期,我方战术素养提升了,伤亡比也是1:4。 在人是铁饭是钢的抗战年代,小日本侵略了我们最富裕的地方,吃我们的、拿我们的、住我们的,好的全抢走了。

我们是真命苦,如果不是美帝、苏联帮忙,凭我们的力量,还得靠《论持久战》去和鬼子周旋个几年。

还好,现在我们家底总算厚了。说到底,强大了才有面子!



冷眼旁观酱油客甲


在抗战时期,如果把日本士兵的伙食与我国士兵的伙食比起来,那可就真的是有点心酸了,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军队之中,级别不同,吃的也是不同的,这个早在商鞅变法时期就有过严格的规定,商鞅创立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在这个制度里面规定,不同的军功,吃的饭是不同的,士兵想要吃的更好,那就得立功。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将士无论是高级军官,或者是普通士兵,吃的都是一样的。日本人可不是这样,日本人军中的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当然这一点我们不否定,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有层级划分,尤其是军队中更应该这样。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在刚刚占领东三省的时候,他们的普通士兵每天的伙食标准是什么,首先主食是精米850克,如果没有米的话那也得有面包1000克,肉食150克,肉食一般都是鲜肉或者是干肉制品,蔬菜500克,甜食120克,除此之外偶尔还有一点腌过的梅干等物。

等到日军开始全面侵华的时候,他们的伙食更好了,不仅仅是可以吃到他们本国的东西,他们也开始吃中国的很多东西,比如馒头等物。这是普通士兵的标准,高级军官的标准更加的高,他们别说种类更多,他们还有专门的厨师,想吃什么告诉厨子就可以了。

值得一提的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饮食就非常的好,有趣的是日本的海军伙食比陆军更好,海军的高级军官在用餐的时候,还会有乐队会在旁边为其演出。总之在日本的军队中,级别越高伙食越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