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骑着毛驴下商州(6)——归途 过山阳

漫川关的老戏楼广场,碰见一行游人,有陪同、有秘书,从坐骑判断有些来头。一打听,原来是商洛一离休老干部回漫川怀古。

听着老革命慷慨激昂,满怀深情的讲着革命史,沿着那蜿蜒曲折的蛇形石子路,不由得让你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不觉已日上三竿,饥肠响如鼓,扬鞭返程——山阳、商州方向,一路向北。

山阳风光

漫川出来,走了不到十几公里,在天竺山脚下,路遇一地名叫“法官”的地方,名称着实让人好奇。为了一探究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法官镇

法官是一个小镇,位于山阳县天竺山南麓,峰峦叠翠境,内山高谷狭、青山绿水,与漫川关只隔一座矮矮的土地岭。

传说顺天真人张法官在此修道行医,嫉恶如仇,救民众于水火。

张法官得道归天后,朝野官民为纪念这位奇人异士,兴建庙宇以供奉缅怀。

法官庙

张法官原名张顺天,1793年冬月初一生于湖北随州,幼年曾入私塾学习。

嘉庆年间,少年张顺天学业未成之时,眼看着父母和许多乡亲染上瘟疫,因无药医治,官府也置之不理,最后含恨离开人世,便立志研习药物医术,好为乡亲们送药治病。后经叔父举荐,顺天来到“宝堂药铺”师从一位远房亲戚,学医四年,便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坐堂郎中。

他在家乡四处奔走,望闻问切,驱病魔、解危难,救贫苦百姓于水火。在与地方官匪恶霸斗争中,不畏凶险、不藏锋芒,名震随州,成为百姓的保护神,被黑恶势力所痛恨。

后因顺天杀死祸害百姓的黄姓父子二人、一把火烧尽黄家豪宅,官府首领恼羞成怒,想借机除掉顺天。

在乡亲们帮助下,顺天一路北上,见漫川关一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佛道昌盛,商贾云集,便住在了太平山下的马家湾,建起顺天药铺,以行医为生,救济苍生。时年二十八岁。

顺天在马家湾安居乐业,一住就是几十年。他为穷人看病分文不取,手到病除,传说他还曾将即将入殓的民女起死回生,人称他为神医和救苦救难观世音,方圆百余里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

法官风光

《商州志》有文字说,“道光二十七年,皇帝敕赐丰阳关张氏顺天为法官,是年张法官年仅五十四岁。

张顺天系民间神医,以法术镇妖驱邪,真神人也。”

山阳风光

法官镇往北,60多公里就到山阳县了

儿时记忆中的山阳是那么的遥远,印象中村里有以前山阳嫁过来的姑娘,很漂亮。

回娘家时,常常会带回来些甘蔗酒,应该是用甜高粱杆发酵的(山阳不出甘蔗),后劲很大,喝完头会疼几天。

烧酒作坊

改革开放前的山阳,穷呀!

当地女子为了生活,逃离苦海,出山一般都下嫁的是关中娶不下媳妇的小伙(年级大或者身体缺陷)。

那个贫穷的年代造就了多少不幸的人生呀。

西安到山阳翻山越岭要走一整天,这还是前不久的事情。

现在福银高速穿境而过,也就是几个小时的行程了。

丰阳塔位于陕西省山阳县城西北隅的苍龙山,始建于唐朝永徽三年(公元652年)

山阳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属陕西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商洛市南部。

因县域北有流岭、中有鹃岭、南有郧岭,遂有“三山夹两川”之称。

东与丹凤、商南为邻,西与镇安、柞水交界,南与湖北省郧西县毗邻,北与商州区接壤。

菩提寺

菩提寺

山阳的吃饭和关中差别不多,也是以面食为主,对于当地的洋芋糍粑等小吃我从来不感兴趣,可能也是农村出来的原因,见杂粮泛酸。

街道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合适的饭菜,最后只好吃了一碗岐山面哨子面。

不过这次岐山面还是正宗些,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饭馆老板是关中人。

岐山面

这次出行怪了,午饭在当地都吃的外地饭,真是有辱飞猪美食家的名头。

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想也能理解,当时高速刚通,各个方面都有待于发展

山阳手编

早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吃面的永远不远,食米的从来不近》。

陕西的关中、陕南,一个是黄河流域,一个是长江流域。

商洛地区以面食为主,下面大部分区县口音以关中语系为主,生活习惯也与秦岭以北没有多大区别,关中、商洛两边人互相来往,一点没有生疏感。

要不,贾平凹到了西安最爱吃的还是羊肉泡馍。

安康、汉中就不一样了,这里以食大米为主,口音及生活习性更接近湖北、四川,一般关中人来到这些地方,就感觉置于外省,有在南方的感觉。

山阳风光

巍巍秦岭阻不断的南北陕西人的人情世故,竟然让米、面给隔断了。

所以说,陕西不只有黄土地,它还有美丽的小江南。

归途

猪曰:能飞多远飞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