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到底什么意思呢?怎么才能做到?

晚墨


我个人认为,王阳明是执行力最强的儒家圣人。是开创儒家继往开来的圣贤。自孔孟朱以来,儒家观点鲜明,目标明确,但为天下开太平手段力度不足,致使儒家治国安帮雄才大略往往要委身于人依托于人,而王阳明是儒家第一个强势入世,执行儒家宗旨最彻底之人。王阳明的"致良知"本是来自孟子一派,但与孟子所言"良知“有时代不同和理解不同。"致良知",是王阳明理论体系的必不可一个环节,与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练"都强调一个"行"字。致良知,践行实施的意味更强。但王阳明主张良知是静坐思想而得,不敢苟同。特别是脱离现代信息社会极不可能,这可能也是500年前时代局限。反而,从孔孟儒家的宗旨教育必不可少,切身实践更不可缺。


且行且记8204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对儒家学说是非常重大的发展和补充。

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说用良知知道了善恶,就要去做,就是知行合一,知道了就要做到。

怎么做到呢?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明阳的四句教。

致”就是做到。“良”是好的,善的,“知”就是知是非。

致良知”就是做到你知道的善的知识。

用格物思辨的方法,完善自己的“善念”,去掉自己的“恶念”,得到的就是良知。

王明阳“致良知”的意义

儒家从孔子创建学说,就有个致命的弱点,儒家没有哲学上的认识论,没认识论那你就没世界观。

那么儒学的所有主张都是无本之木,程朱理学虽然用理学补上了漏洞,但是以格物知天理没人能做到了。

王守仁格竹,三天三夜啥也没格出来,反而病了,所以他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学,心即理,不求外,而求内。

创出“致良知”给儒家长了跟,从此以后称为“新儒学”,这才算是完整的哲学。


盛京杨员外


「人人心里都有一个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恶,要根据良知去做事。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来证明。」


请允许我问您一个问题,您发自内心的认为上面这段话是可信的吗?这世界如此复杂多变,真的存在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去评判所有事物的是非善恶,能指导一切吗?


我告诉您,绝!无!可!能!


我也曾经想找出一种理论,能指导一切的理论,刚开始接触王阳明心学我是欣喜若狂的,感觉一切疑惑都会因良知而解。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时间久了我意识到我不过是在自欺欺人。我内心倾向于肯定王阳明的理论是因为我的贪心与懒惰。想得到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论,不愿意费神费力去思考,正确答案就自己出现。


然而,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如果致良知真的那么神奇,为什么没能成为学界主流?


为什么没能解决你所提出的三个问题?


原因就在于,致良知本身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基于你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三观对现实做一个印证,而不能解决一个人知识和经验上的具体缺陷,自然也就不可能解决生活中具体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致良知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相当的局限性。


思维程式


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心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水灵儿芳芳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翁子涵


王守仁“致良知,”看使简单,要回答得好也不易,自立自强这个词十分好,自己靠自己的劳动、我以为是最体面的生活!我曾经写过观后感;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楠(女)年轻时全国老百姓的女英雄…打个比方她很少钱捐30元,我都认为她真心爱国!在国家人民有危难的时候站出来了,简直是女汉子!王楠姑娘我很爱你。所以说良知、有一颗真诚的心比什么都重要!知足而不骄纵,爱国爱同胞,也属于良知范筹,道德品行是第一位的。欺骗就是道德问题,以上是我的想法,平时我就是善事可作,想小善为积大善的追求者。


陈段泉


这个问题,一般人应该给不了你想要的答案。毕竟他的学生,跟随他学习的人,都没有能完整的理解,只能整理成一册传习录给后世的人研究学习。

但可以从大的方向探讨一下。

比如阳明大神的体系毕竟还属于儒家,那就脱离不了儒家的思想范畴,而儒家的终极社会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人间秩序,道德目的是让人达到至善。

所以,我个人认为阳明大神的致良知的终极目的应该也是至善,只是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停留在纸墨上,应该是竭尽全力的去做到。至于怎么做,那就因人而异了。

所以,可以从不以善小而不为开始,直到你心中再无恶念为止。

这样应该算是做到了。



大额头者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 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不学而能是什么,是本能,先天而就的能力,也就是人的动物性,是良能。

不思虑而知是什么?就是觉知,一思考,人在思考中,也就迷失在了思虑之中,就不知不觉了。

中国古人是修练成道的,他们知道觉知是什么,而现代人和当代人就很少修练知道了。那些当代修行修练者说觉知,但并未到达觉知,大家谈论觉知而不觉知。

王守仁并不知道觉知是什么?他不懂良知是什么。

为何王守仁不觉知呢?因为他提“知行合一”

如果知道觉知的存在,在觉知中,那么这个觉知是不可能与人之行合一的,觉知是那个观照着知行合一的大,而知行合一的“知”只是人学而知的知,是知识,知行合一的“知”是人思虑而知的知,是学识,都应该在觉知之下。

所以王阳明其实不知道觉知为何,他提“致良知”但并不知道良知为何,所以他说要知行合一,如果他能指出:良知观照着知行的不合一,良知亦觉察着知行之合一,这样表述,才是知良知的,知这不虑而知,——良知。


吴振伟美丽生活


致良知的功夫给了太多解释太多方法,用最通俗的话说致良知就是觉察良知,和行良知。觉察良知就是致的意思,行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了。

还是用简单的话解释如何做到致良知。比如说你在脑海里想象有一面镜子,你在做任何事之前都站在镜子面前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初心是不是光明的?有没有私欲?有问题就把他格掉。当然平时也要多擦擦镜子,蒙上灰尘就看不清了。

慢慢养成习惯让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

我本人尝试脑子想象镜子的办法很实用,一直诚心拜阳明心学



明洋澈心


“致良知”则做到你的语言行为良心上没有给他人造成影响(带来负面影响),以善良的心,做善良的事,给予他人一种好的精神和力量。

(奇怪了!今天拍了一杯为何有这种图案出现?这是什么神奇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