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又到一年“绩效”时,能说说你们学校是怎样分配绩效工资吗?

魅力铜都


本学校绩效分两次发放,暑假和寒假,但基本都是不准时,暑假发1-6月份绩效,但基本是9.10教师节前发放,深谋远虑啊!寒假发9-12月份的绩效,但基本都是拖到第二年五一前发放。其次,班主任的绩效、学校领导值班绩效都是从总绩效中抽出来,后勤人员的绩效他们自己核算,没有跟一线教师合在一起。班主任绩效是200/月,至于领导的值日绩效领导知道。剩下来的绩效就是外面人所讲的真正意义上的绩效,但已被切了一大半。学校老师上课课时和早读、夜自修的绩效就在这里,要命的是本校有50几位临时顶岗老师和支教老师(他们为了评职称用的)的绩效都在本学校中分,但他们的工资30%并没有参加到学校的总绩效中。所以每个老师相同工作量拿到的绩效越来越少。不同的学校情况肯定有所不同。



元芳看教育


我们的绩效由四部分组成的。

第一块,政教处。

班主任,值日老师等,这一块的钱会多一点,因为他们要开会,要值日等。其他老师这块就没有了。

第二块,是最大头的部分,教务处。

成绩,一般人就有1000元左右,成绩越好,钱也越多,最好的可以领一千四五。

还有就是我们的课时补贴和早晚自习等,这块大约几百块钱。

最后教务处的,就是兼职的,比如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等,有一点点钱。

第三块,是办公室,这块也比较多。

你的岗位工资就体现在这里,你的各种奖励也体现在这里,一般人也有一千多到2000左右。

最后一块,就是平均值,也就是考勤奖,今年是1000元左右。

这样一加,不当班主任的一般就是4000多到5000左右,当班主任的就5000到6000左右,特别轻松的就3000多。

总得来说,我们学校的绩效分配比较合理,多付出,绩效就多点,成绩好,绩效也会多点。

这就是我们一个农村学校的大概情况。





西瓜甜甜啦


下面这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大家看怎么样?!

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原则就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力求公平,向骨干教师,一线教师,优秀教师,班主任倾斜。

下面是某校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明细。请看下图:

这个学校的考核从四个方面展开。包括考勤、午自习、班主任、抽测奖和教师个人的平均值。最后一栏是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总数。

画黄色线条的是代表这个教师请假,她没有考勤、午自习、抽测奖,当然也不是班主任了。图中凡是空格的,就是讲,这个教师的这一项没有钱。

下面是这个学校的考勤的结果和赋分奖励。

图中的黄色小点表示此项没有奖励,因为,她因为请假就没有这些项目的奖励。

从上面的两个考核结果草表可以看出来,这个学校从5个方面考核的。

是班主任的,就给你班主任津贴。一个月30元,5个月150元。考勤,满勤奖一个月60元。午自习一节课也就是2元钱。抽测奖是指在乡镇学科抽测得到前三名的名次,中心校奖励多少,学校就奖励多少。教师个人的一块。这是这个乡镇的每一个教师的除去学生之外的平均数。一般的教师都有。

这是这个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一种考核分配办法。

大家觉得这个办法是怎么样呢?


中小学教育者


我们学校的绩效分配方案是这样的:领导分总额的7%。余下部分班主任占15%,其余部分给其它老师。

每一年期末的时候。一提到绩效工资老师们都很关注。就我们学校的而言,绩效工资每年都在下降。从前年的每人9000块钱,去年的减少了,今年可能还会更少。相信所有在一线的老师都能够体会到。

学校的期末奖励全部在绩效工资里面划分。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在总额里面,行政占7%。然后班主任占扣除总额以外的15%。剩下的部分还包括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工资在里面。我们学校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每一年都有支教的任务。当时大家都不愿意去支教,所以学校出台了一个政策。每一位支教的老师补助几万块钱。这笔钱也是从这里面出的。而今年我们学校里面有几位老师去支教。所以就这里会占很大一部分。

还有一笔的开销是体育集训。每年高考前体育都会拿一个星期时间来集训。这一个星期的体育老师的补助,从绩效工资里面出的。

所以综合考虑起来,每年的绩效工资剩下就非常少。其实我是这样理解这个绩效工资的。绩效工资本来的意图就是由学校里面支配,然后来考核老师的。

很多老师认为可能有些不公平,但是从管理学校的角度来说,校长肯定更有话语权。其实教育局的目的也是方便校长去考核和管理。这个事情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能说相对让更多老师满意。

你们学校绩效工资怎么划分的呢?请大家留言讨论。


李老师地理


绩效工资的本意是“按劳分配”,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却跑偏了。如果你做一个调查:当今中小学教师最不满意的一项政策是什么?估计要么是“职称评聘制度”,要么就是“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了。

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学校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首先是由校长室起草,然后把草案发到每位教师手里,若教师对分配方案有异议,可以反映给年级组长,由年级组长汇总上报,最后经讨论修改的草案再拿到教代会上表决通过。整个过程是不是很公平公开公正?呵呵,你懂的。

每个人的绩效工资由三大部分组成:基础性绩效+工作量+获奖奖励。基础性绩效全校都是一样的,只要你正常上班就能拿到。工作量则有较大的差别,按课时量的多少、是否带班主任、是否有加班等来统计工作量。这里有一个广受我校一线教师诟病的规定:每周上相同节数的课,副科老师的工作量要比主科老师少算一点。获奖奖励则是你这一年获得过哪些教育部门认可的奖项,然后按照奖项的级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以上就是我校绩效工资分配的基本模式。看上去很美,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个个都不满意。大家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哪里呢?

1.绩效工资沦为一种新形式的“大锅饭”。

表面上看,绩效工资由三部分组成:基础性绩效+工作量+获奖奖励,这不是挺合理的吗?既有保底,又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可问题是:基础性绩效的比例太大。

这就导致虽然大家最终拿到手的绩效工资,因工作量多少而略有差异,但这个差异并不大,一般一年也就在两三千元左右。大家都知道,随着近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师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3000元的差异,不少人并不在呼。很多教师觉得:你当班主任,一年起早摸黑辛辛苦苦,也就比我多个3000块。我宁愿不要这3000块,落个轻松自在。

这使得绩效工资最终沦为一种新形式的“大锅饭”:由于“基础性绩效”的保底,大家差异并不大,甚至有些老师还心甘情愿的少拿一点。而那些工作量较大的老师则愤愤不平:我工作量比他多那么多,最终才多这么一点绩效,真是没意思!

按劳分配、鼓励老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初衷,也成为了一场空。



2.老师本来就是一个喜欢较真的群体,而绩效工资的分配又无法做到非常细致,于是引发了老师们之间的矛盾。

老师们由于职业的原因,都比较喜欢较真。而且教师这个职业比较特殊,它有很多工作量是隐性的,不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天做了多少个零件一目了然。而绩效工资的分配偏偏又不能做到非常非常的细致。于是老师们之间也有了矛盾。

主科老师说:“唉,我们一天到晚在办公室不是改作业就是改卷子,颈椎病都改出来了,绩效是不是要体现一下?”副科老师说:“我们虽然每个班的作业量看起来不大,但我们带的班多呀,加起来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也不小。”体育老师跳出来:“我们每天在室外风吹日晒雨淋,每天还要出操整队,虽然我们不改作业,但我们的工作量一点也不比你们少!”中层行政人员也出来吐槽了:“表面上看,你们一周上12节课,而我们只要上6节课。但你们不知道,现在迎接检查、行政事务有多繁忙!唉,说多了都是泪,我还情愿一周只上这12节课呢!”……

真是好不热闹。一年一度的绩效工资分配结果公示,就成为了全校性的吐槽大会,似乎谁都不满意。



3.不少老师认为:班主任津贴和获奖奖励不应该从绩效工资当中支出。

大家都知道,现在学校安排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很大,谁都不愿意当班主任。所以班主任津贴也是逐年上涨,我们学校已经由原来的每个月5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个月300元。

班主任是个辛苦活,拿300元每个月,谁都无话可说。但是,有人提出:这绩效工资,是从每个人的工资里扣除30%组成的,它是全校老师分享的一块蛋糕。如今班主任津贴越来越高,意味着光班主任津贴这一项,就要从绩效工资这块大蛋糕中切除一大块。班主任津贴是不是应该单列?不要从绩效工资当中支出。

另外,获奖奖励这一项的非议也很多。比如音体美老师,每年都要带学生参加大量的竞赛和活动,于是获得奖项自然也多,每年都能拿到不少的获奖奖励。其他学科的老师就不干了:不是我不愿意参赛获奖,而是上级根本就不给我们获奖的机会呀!



【结束语】:又是一年年末时,又是一年绩效工资分配情况公示的时候。客观的说,老师们争来争去,并不是真的在乎那点钱,老师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被肯定?有没有在绩效工资当中体现?希望管理者们能够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发广大教师的工作激情,让每年绩效工资分配情况公示的时候,不再成为全校性的吐槽大会。


章不才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设立绩效工资制。教育作为事业单位的主要组成部分, 率先施行有了绩效工资。根据国家规定,70%的绩效工资直接打入个人工资账户, 下余的30%, 统一有学校管理,根据个人业绩,出勤情况等量化考核,发放这部分钱。


开始,我们学校也是把所有教师的30%的绩效工资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到学期结束,根据教师的业绩和考勤情况,进行分配。快十年了,这种分配倒也没有闹出多大意见,但是计算方法太麻烦,而且分来分去,大多数教师依然是拿到自己的30%,和平均分差不多,慢慢的也就不再计算,干脆按人头平均分配。

还有的学校,用绩效工资中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费发放,就闹出了矛盾。


一个学校的班主任费数额比较大,用绩效工资来发放班主任费,要占用相当数额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钱少了,尽管老师拼命的去干,工作业绩特别突出,也拿不回来自己的30%。而那些工作业绩稍微差的,得到的绩效工资则微乎其微。老师们有意见,就直接影响了教学成绩。

到底绩效工资能不能发放班主任费?没有裁定的标准。因为国家发放的班主任费太少,少得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国家发放的班主任费,老师们都不愿意干班主任。要增加班主任费,学校又没有钱,所以用绩效工资发放班主任费也不犯什么法,也没有谁来追究这件事儿,时间久了,就心安理得了。可是仔细想一想,班主任费是国家发放的,应该有国家买单,而学校却让全体教师为班主任费买单,老师们肯定有意见。


一线教师都绩效了,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也要绩效。 怎么办?就从绩效工资里出。没有绩效工资的人员却参加了绩效工资的分配,老师们很有意见,有意见就骂人。

后来这个学校就不这样了,也和我们学校一样,绩效工资一来,就平均分配了。全国的学校都是这样的吗?我敢说99%以上的都是这样。


寒韩寒


我们这儿的绩效不提则已,一提就令一线教师窝火!因为分配绩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分配制度的复制品,打着”拉开差距,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旗号,骗了多少年的上级领导呀!这是学校领导贪腐的沃土!!!因为分配时,校长是二点五的系数,他周围的大小领导按职位大小都拿系数!我们单位九十几个职工中有五十多个领导,先被五十多人大大小小领导提系数后,剩下的又由一线教师分,一线教师哪怕连续几年全镇第一也远远不及领导中最少的绩效,这公平吗???


开心格格娃娃头


教师,就不应该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应该为0,教师的工资、待遇、假期、福利等等,已经在社会上面排在前3位的了,寒暑假3个月休假3个月,还照常免费拿着工资,天理何容。。。


54849081


每年到年底,是老师们最高兴的时候,辛苦了一年,发点年终奖好过年。多数学校已经实行了绩效工资制,但是分配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年终奖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固定绩效部分,人人有份

据我了解,多数高校实行的是按职称定绩效的形式,职称越高,总的绩效额度越高,例如副教授每年3万,教授4万。

采取平时发一半,年终综合算的发放方式。

把全年绩效额除以12,得出每个月的平均绩效,然后每个月岁工资发放一半,剩余的部分等年终核算。

如果考核合格,并且工作量达标,则能拿到另外一半绩效,这部分也算考核奖。

如何考核不合格,或者工作量较少没有达到标准,则扣发相应的绩效。

(2)科研成果奖励部分,能者多劳

科研在高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奖金用于奖励科研,例如发表一篇1去的SCI论文,可能会有3万奖励,发表普通论文也有几千的奖励。

这一部分奖励完全看教师个人能力,水平高的拿到10几万,水平低的可能只有几千,甚至没有。

(3)额外工作奖励,多劳多得

有的老师除了正常上课之外,可能会有兼职工作。例如兼职班主任、兼职考研辅导、兼职教务管理等等。

这些也是有额外的工作量奖励的,但是一般数量不会太多,几百到几千左右。

每年发绩效的时候,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基本上体现了按劳分配、按成绩分配的原则。

发的少的除了羡慕,也只能自叹不如,只能期盼来年努力工作,多发论文,争取多收那么三五斗。


小马老师说


飞鱼劝学,关注我们身边的教育!

我们的“绩效工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伪绩效”“假绩效”,它不能真正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当然,客观地讲,在这中间还是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东西!

值得肯定的东西有这些:

1.“绩效工资”的发放增加了老师们的收入。

从2009年开始实行绩效工资以来,已经整整10年了!在这10年中,尽管绩效工资遭到不断吐槽,但是仍然在客观上增加了老师们的收入。

“绩效工资”包括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前些年的绩效工资主要是基础性绩效。每年年底,学校从老师们的工资中扣除30%来作为全校教育教学考核,考核好的基本上能够拿回自己的部分;考核差的则无法拿回自己扣除的那一部分。

从理论上来讲,能够拿回的老师和不能拿回的老师各占50%。但实际上,很奇怪的是,大部分老师都不能拿回本来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近些年,国家在基础性绩效工资之外,又核定下发奖励性绩效工资。每年年底发放,大约每人20000元左右,地区不同金额也不同。这20000元确确实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师们的收入!

2.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正在不断上涨。

记得最开先实行年终奖励性绩效时,我们学校每人拿到了9500元,感觉非常高兴!第二年拿到了9800元,涨了300元。第三年拿到15000元,涨幅还不少。去年每人是22000元左右。

当然有的地区还要高一些,这个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也是按照考评等级来的,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差距大约在5000元左右。

面对越来越越飞速上涨的物价,我相信“绩效工资”也会跟着上涨!不过,能不能跟上则要拭目以待。

必须吐槽的东西有:

1.今年的绩效工资比2018年来得晚一些!

本来以为今年的绩效工资会比2018年“来得猛一些”,结果尴尬的是,今年的绩效工资将比2018年“来得晚一些”!

什么原因?当然是财政吃紧了!我们这个地方财政连连吃紧,基本上每年的绩效工资都会比前一年来得晚一些!不但如此,我们的绩效工资基本上都是两次或三次才能发放完毕,也就是第二年吧!从来没有一次性到账的说法,这一点确实应该吐槽!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比农民工差远了,农民工都早已经结束了拖欠工资的时代了!

2.绩效工资还未发放,基本工资又被扣掉一截!

学校在我们的基本工资中又每个月扣除300元用于“考试成绩奖励”,其本质跟基础性绩效工资一样,都是永自己的钱奖励自己。

但还是那个问题,大部分人都不能拿回扣出去的那些钱!真是奇怪!

“考试成绩奖励”和“教育教学考核”一样,其初衷都是好的,都是想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带动形成良性竞争,同时敲打那些不努力的老师们!

但老师们比较不是三两岁孩子,这种用自己的钱来奖励自己,岂能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性?我们的教育奖励,为何总是伴随着怨天载地之声?

结束语:

种种分析来看,绩效工资是“弊大于利”。或许我们目前的绩效工资是一种“伪绩效”吧?但无论如何,这种“伪绩效”早该装进历史的垃圾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