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上過《新聞聯播》的方艙詩人出院了,他說看好大武漢,有危就有機

3月4日,30餘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

戴著無框眼鏡、愛寫詩的王麒雲

就是其中一位

登上《新聞聯播》,被全國網友所熟知

讓我們通過他的視頻

看看出院前的“方艙紀實”


用一首詩與方艙告別

《別了,方艙》

滄海橫流,

我在方艙。

這是天使的戰場

更是我們平安的渴望

我心痛你們日夜守崗

您努力讓我恢復健康

我漫步環視方艙

那一排排一張張病床

憶起白衣工作的模樣

彷彿看到你無畏的堅強

讓我們拾起信心

去享受生活的陽光

方艙換氣聲嗡嗡在響

我的內心充滿了希望

我站在方艙的正中央

任淚水流淌

我大聲吶喊

別了 方艙

3月4日,王麒雲在他的朋友圈寫下一首《別了,方艙》,告別這個他生活了27天的地方。

拍下出院前的一頓早餐,逛一逛與病友一起戰鬥過的“戰壕”,與和藹可親的白衣天使交談兩句……打贏了這一場自身的戰“疫”,心境似乎隨著春光一起明媚起來,他說:“今天是2020年的3月4日,經過相關體檢,我終於達到了出院條件,內心說不出的高興和激動。再次感謝白衣戰士們的辛苦付出,大愛無疆。感謝廣東、福建援鄂醫療隊的醫生護士們,待到陽光明媚春暖花開時,我們換個地方見。”

用一首詩讚美白衣戰士

《神秘容顏》

看過你的白衣我的眼

看不清你裹著的容顏

微風帶走了浮雲

你帶來了痊癒心

自從有了你

病毒悄然離

生活才有新的甜蜜

歷經滄桑的你美麗依然

經歷了病魔的錘鍊

善良的你

譜寫出最美的畫卷

看過你的背影我的眼

熱心腸的你未曾改變

時光掠過年代

坎坷帶來了愛

患者眼中你美麗無限

無私的愛是青春的加冕

你那淳厚的任勞任怨

是我們心中最美的容顏

最危險的疫區有你的出現

指引我們走出了黑暗

時光也許帶走你神秘的容顏

但我永遠記得你那雙可愛的眼

1月18日下午,在雲南昆明從事動漫工作的王麒雲回老家武漢考察投資項目。不料從22日開始,他出現低燒、腹瀉、前胸悶脹等症狀。王麒雲隨後被確診患有新冠肺炎,進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進行集中救治。

2月13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內,王麒雲在《新聞聯播》用一首自己創作的詩歌《神秘容顏》表達自己對醫護人員的感謝。網友們送給他一個外號——“方艙詩人”。

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王麒雲親眼目睹了奮戰在疫情前線的白衣戰士們,為了節約醫療資源、節約時間,8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能上廁所,但他們依然十分專業、耐心、細心地照顧著病人。這讓王麒雲十分動容,內心深受震撼和感動。病情好轉之後,王麒雲看著眼前這些戰士們忙碌的身影,開始給他們拍照、寫詩,留住他們最美的瞬間,感謝他們所做的一切,向他們致敬。“雖然隔著防護服無法看清每名醫護人員的面龐,但是我們依然能知道醫護人員的面龐無比可愛與魅力。我想用詩歌定格特殊時候特別可愛的逆行者。”這是王麒雲創作詩歌的初衷。

用視頻與照片記錄方艙生活

經過治療的王麒雲進行了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

鬼門關走了一遭,身體好轉的王麒雲決定為武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憑藉著多年的社會資源積累和身在醫院的便利性,王麒雲聯絡到了物資捐贈渠道。彙總了捐贈者名單和醫院信息,再將物資分別對接給相關方。“我身邊的朋友也都一樣,能貢獻資金的就貢獻資金,不能貢獻資金的就貢獻智慧,想辦法幹活。”

愛寫詩愛拍照的他,通過拍照、編輯文字等方式記錄方艙醫院的現狀。他的社交平臺簡介換成了:我不是詩人,只是2020年2月8日方艙醫院接受治療時寫了《神秘容顏》《回家》詩歌,被《新聞聯播》採用。一個15年專注於動漫與文旅融合的策劃人!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內宛如一個社區,每天病患除了定時檢查、吃藥,院方還為病患提供了電視、電影、讀書角等休閒設施,每天晚飯後,還會統一組織具備健康條件的病患跳廣場舞。這些,都成了王麒雲寫詩的“素材”。

在他的微博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卻不失溫情的方艙醫院。穿戴厚厚防護服的醫護人員被他形容成憨態可掬的“天使企鵝”——“裹著白衣的企鵝,用那胖乎的身廓,在疫區中頑強穿梭……”

各方醫療隊在此匯合,患者們齊聲唱起《歌唱祖國》、《真的好想你》,以歌喻情。

偶爾,他也會想家,想念在遠方的孩子。於是在微博中寫下《回家》這首詩:“人群中的你我 / 擦肩而過 目光交錯 / 我依然還在追趕 開往回家的班車 / 我不怕 受任何懲罰 / 我害怕 病毒肆虐千萬家 / 我已經等你找你追你用盡所有方法 / 到最後還是回不到家……”但是脆弱之後,他依舊會繼續頑強與病魔作鬥爭。

珍惜和放下,是王麒雲在採訪中提及此次經歷的最深感悟。他說:“人生很短,珍惜當下,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放下該放下的,好好用心去生活。這是我這段時間思考人生的結論。”

“我看好我們大武漢

有危就有機”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王麒雲應該在對接招商引資的動漫產業項目了。當記者問他下一步是如何打算時,他說:“雲南的產業讓朋友去打理,我準備在武漢好好發展文旅產業。2017年我在東西湖區柏泉那裡建蝴蝶園動漫島,把雲南的食用玫瑰花引進過來,接下來還將在武漢引進雲南的蝴蝶博物館,建立華中區最大的6000平方科普展館。”

這次疫情,讓王麒雲對武漢有了新的認識:“《孟子》中講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武漢的區位優勢和人才優勢是不可替代的,它現在經歷的是劫難但更是一筆財富。武漢要崛起,就會深化改革,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動經濟發展。我看好我們大武漢,有危就有機。”

記者| 曹曦晴 劉蕊俊

視頻 | 周鑫

主編 | 周倩 徐珊珊

編審 | 管佳瑩

監製 | 張忠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