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班婕妤为什么争宠不敌赵飞燕?

一直超级安静


同样是汉成帝的妃子,为何班婕妤出身高贵,才貌双全,争宠却敌不过赵飞燕呢?

班婕妤是西汉的女作家,文采出众,也是现在大家熟知的大名鼎鼎的著名古代才女,她是班固和班超的祖姑,同时她的父亲班况在汉武帝的时候抗击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

她刚入宫,因为才貌双全被立为婕妤,初期非常受宠,从她的硬性条件看,似乎甩赵飞燕好几条街,然而在赵飞燕入宫后,班婕妤就完败了。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汉成帝的审美疲劳

班婕妤经常劝汉成帝要做个明君,然而他并没有明君的才能,劝多了只会让汉成帝觉得很烦,本来经常看班婕妤都已经审美疲劳了,慢慢的更因为班婕妤天天一本正经摆出一副“贤妃”的样子而没有新鲜感,这时候有绝世容姿的赵飞燕一入宫,自然牢牢抓住汉成帝的心。

第二:班婕妤不屑于争宠

赵飞燕入宫后,六宫粉黛无颜色,赵飞燕天天无下限想着怎么讨好汉成帝,而班婕妤的性格和赵飞燕完全不同,她经常阅读史书,也是汉代著名的女作家,算是那个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女性,因此注定她的性格不会去争宠。

虽然班婕妤失宠,心里也不是滋味,然而她有女性的自尊,她认为她不是男人的玩物,也有一份倔强,用现在的话说,可能班婕妤在失宠的时候想的是,老娘如何有文化,读了这么多书,不是为了取悦你这个荒于酒色的昏庸皇帝的。

因此她不屑争宠,为了明哲保身,自愿侍奉太后退出后宫争宠的斗争,从此班婕妤侍奉太后,从此呆在深宫,直到40多岁去世。

第三:赵飞燕比班婕妤更能赢得汉成帝的宠爱

班婕妤的确算是出类拔萃的才女,然而她作为皇帝的妃子,只有一个角色需要那就是讨得皇帝欢心,身为古代的宫廷女子,不能有自尊、自傲,还有倔强,更不能太有才,因为皇帝喜欢你和有才并不重要,这样子的班婕妤终究赢不过赵飞燕。

赵飞燕更适合在后宫生存,赢得了汉成帝的万千宠爱,她利用美貌赢得了一切,她在汉成帝面前没有自尊和清高,她追求的是宠妃的生活,通过百般讨好以获得汉成帝的无尽宠爱。

综上所述,有才有貌又有妇德的班婕妤终究不敌美貌无双的赵飞燕,不仅是汉成帝,又有几个帝王能抵挡赵飞燕这样的女子呢?


小聪历史客栈


班婕妤少有才学,善辞赋,是个有才貌具佳的文学家,她知书达理,不争宠,不干预政事,谨守礼教,行事端正,做事知道分寸。被后人认为是理想女性的楷模,然而在后宫争宠中且败给了赵飞燕,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三观不合注定争宠要以失败告终。

班婕妤当时德、容、才、工等各方面的修养俱佳,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不仅让自己恩爱更加持久,而且使汉成帝能够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而汉成帝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女人身上,汉成帝刘骜想和班婕妤一起乘车出外游玩,班婕妤推辞说:“古代的圣明君王,总是让贤臣在自己身边。只有那些昏庸的皇帝,才让宠妾不离左右。您让我和您一同乘车出游,不就像那些昏庸的帝王了么?”汉成帝打消了原来的念头。渐渐地汉成帝对她也就失去了兴趣,被其他人取而代之也是必然的。

二、安常守固性格在争宠中处于劣势。

汉成帝在阳阿公主府中见到了体轻如燕、倾国倾城的赵飞燕,很快就被她所吸引,并将她带回宫中。在这个舞女面前,班婕好的所有才情变得不堪一击,她从前在成帝那里所得到的宠爱,在赵飞燕进宫后,就画上了休止符。能够善舞的赵飞燕在夺取成帝的宠爱后,又将其同样天姿国色的妹妹赵合德引进宫中,两姊妹轮流侍寝,连夕承欢,在汉成帝眼中,其他后宫粉黛全无颜色,即便是他往日最心爱的班婕妤,也被抛到九霄云外。从此,成帝的后宫便成了赵家姐妹的天下。和飞燕相比,班婕妤其实并不差,她有美貌、才智,而且还是名门闺秀、世家才女。只是她念的书多了,受得圣贤思想理学压制也太强。她太规整,太正经,做什么事都要循于理教。见汉成帝要以古礼行礼,汉成帝邀约同游,要搬出贤君名臣的名头。胜爱之时,这是贤良淑德,是知书达礼,感情淡了之后,也就变成了无趣的理由。

三、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主动退出争宠序列。

赵飞燕听到正宫皇后许氏想通过生子的方式重新得到皇上的恩宠,一听这消息,立即对汉成帝刘骜说许后在宫中设坛祈禳祖咒宫廷,汉成帝刘骜大怒将许后印绶收回,废处昭台宫中,又把许式问斩。并且此事牵连到班婕妤,赵飞燕背后进谗言造谣说班婕妤曾经向神灵诅咒过皇帝。汉成帝刘骜听信谗言,质问班婕妤。班婕妤回答说:“我努力修正自己的品德,神灵尚且没有赐福给我,我搞那些歪门邪道又贪图什么呢?假如神灵真的有灵,就不会听那些心怀不端的人的话。如果它们没有灵验,向它们诅咒又有什么用呢?”汉成帝刘骜觉得班婕妤说得有道理,就赦免了班婕妤。班婕妤见自己处境危险,若不想个自全方法,将来仍是皇后许氏第二,她左思右想了一夜,赶忙缮成一本奏章,递呈汉成帝。请求汉成帝刘骜让她到长信宫去侍候太后。

班婕妤才华贤德和美貌并存却输给了赵飞燕,输在太拘于礼法,庄重自持,输在太正规正矩,时间久了埋下了汉成帝刘骜对她渐渐失去热情,既没有赵飞燕起舞绕御帘的轻盈,也缺乏赵合德月夜入浴的妖娆妩媚。


行走的小土豆go


中华5000年灿烂历史,能在文学上留名的女性屈指可数,班婕妤算是一个。

她相貌出众,才高八斗,知书达理,深明大义,然而,这只是我们现代人评价优秀女人的观点,在古代讲究女子无才既是德,郎才女貌,封建社会女人要的是容貌,尤其是在皇宫,才气和受宠无关。

(生错时代的才女)

汉成帝有段时间很宠幸班婕妤,专门做了一辆撵车供两人乘坐,然而班婕妤却反对这样,他她认为“历史上圣贤之君外出,都是名臣在侧。皇上啊,您却要我与您同车出游,我恐怕这样有损您的贤德声誉,请恕我无法这样做啊。”他太高估成帝了,此刻他听从你的只是也为现在刚在热恋中,而非他是唐太宗式的明君。就如同很多热恋中的男人口口声声的毒誓一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汉成帝并不是个胸怀大志的明君圣主)

等待成帝的那段新鲜感过了后,他就暴露出其昏君的本性,遇到赵氏姐妹,那个闭月羞花的容颜,那迷人的舞姿,更能得到昏君的宠爱,于是汉成帝又回到初那个小恋人生活,只是女主已换人而已,此刻的女人已不是那个整天劝诫自己的班婕妤,而是更随自己,更是自己享受的赵氏姐妹,虽然对待其他嫔妃阴狠毒辣,但在帝王怀中却是柔水一般。

(昏君更喜欢争宠献媚的女人)终于,汉成帝在昏君的路上一走到底,最终累死在赵氏姐妹床上,一代才女也早已看破其人其行,只能追求文学创作,以排解深宫的寂寞。


小乐故事会


班婕妤,本名不是婕妤,是入宫后的封号。

但是一看这姓,哎呀,那可不是一般的名门望族,我们所了解的——班固班超。这可不是响当当的名号呢吗?家室不用说,铁定名门望族没错了,父亲班况左曹越骑校尉,驰骋疆场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婕妤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出落的十分出挑,不仅有天姿国色,还才华横溢贤良淑德,简直是女人的典范。


但是却嫁给了渣男汉成帝,初期还好,班婕妤依靠自己的美貌独得汉成帝的宠爱。汉武帝对她也是言听计从,二皇子都差点以为这渣男还颇有明君范。

有一天汉成帝觉得自己实在是离不开班婕妤,要和婕妤形影不离,就命人做了一个大的辇车,但是班婕妤立马就拒绝了,说:那些亡国之君才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不能这样做!

这话王太后听着了,对班婕妤十分欣赏,皇帝呢,听了这番话也就没有说什么,但是心底始终不乐意。

要知道,这汉成帝喜欢的是班婕妤的美貌,世间美女可是千千万呀,这时候,赵飞燕就出现了,“环肥燕瘦”的“燕”呀,这小身子骨可把汉成帝心疼坏,可得把她带入宫中养胖点。


被带回去之后,赵飞燕就抓住了汉成帝心中的小九九,贪图安乐享受,就带着汉成帝各种声色犬马,歌舞升平。还把自己的妹妹也拉脱了进来,打算两姊妹共创宏图。

唉,这时候,这个高冷的班婕妤心可都凉透了。想当年自己还想做自己偶像樊姬做的事情呢,可是,这汉成帝明显就是扶不上墙的阿斗,更别说能成为改过自新的楚庄王了。

可惜了班婕妤是一个才女,想的是国家天下,想的是贤德忠贞,可是,这样一个女人,单纯的不明白后宫的争斗永远是你死我活的。就算明白,她高冷的性情也不会参与其中。

这是一个女人,在那个社会中毫不起眼的女人,争宠失败,但是,却成为了历史上的成功者。

赵飞燕会遭受后世的唾骂,班婕妤却会留下美名。

争宠不敌,那是因为她不愿意,我们需要明白这样的一种情操。over


寒时三


班婕妤论人品,论才华,都胜过赵飞燕姐妹,但却在争宠中失败。为什么呢?

班婕妤是先得汉成帝宠爱的。受宠爱的时间也不短。

之后是赵飞燕。就算赵飞燕姿容和班婕妤不相上下,赵飞燕新鲜,自然就受宠了。

之后是赵飞燕妹妹赵合德受宠。主要原因也是新鲜。有新桃子,谁还要去吃那吃厌了的旧桃子呢。

古代皇帝对女人,大抵如此。

赵飞燕姐妹皆未生育,又怕失宠,所以对其妃嫔严加管束,有生育者便害之,使成帝竞几乎无嗣。

古代后宫,动辄三千,有时竟达上万。如此多的女人,全等一人施舍雨露,实在太悲惨了。偶有得宠幸者,如何不拼命保护。所以如赵飞燕姐妹所为,实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班婕妤是才女。若生于民主社会,当大有所为。但生于封建社会,又为帝王妃,也只能自叹红颜薄命了。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班婕妤才德兼备,为何在争宠中不敌赵飞燕,最后成了史上第一怨妇

自古以来,人们总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尤其在那个被儒家理教强压之下的封建社会,女子不得入学,不得读书。私自念书的女子,被冠上离经叛道的帽子。旧社会的女子,于是如履薄冰地被养在深闺之中,每日与女工、妇德为伴。然而当有这样一个会做诗、会写文还温婉如水的奇女子出现时,人们又忍不住抚掌大赞,才女啊!文人墨客尤其喜欢贤良淑德的才女,称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与自己举案齐眉。既要剥夺女子读书的权利,又要求她会琴棋书画,会写文赋诗,这个社会到底要女子怎样呢?哀怨晚年的班婕妤也一定有这样的感慨吧!

犹记班婕妤入宫初年,美貌又贤惠,汉成帝大赞班婕妤贤良淑德,后宫也夸张地逢迎她,把她比作楚庄王的樊姬,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她也略略自得,以为自己深承君恩,又不曾没了家训。汉成帝特地做了华丽的撵车,邀她同撵出游,却遭到她坚定地拒绝:“圣明的君主身边都是贤臣为伴,只有三代末世君主才与妃嫔同游。”那时爱恋正浓,汉成帝敬佩她的贤良,越发宠爱她。她什么都不做却宠冠六宫,更加用功地诵读理学著作,希望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汉成帝,让他成为更加贤明的君主。

只可惜她不是樊姬,汉成帝也不是楚庄王。自打赵飞燕入汉宫以来,汉成帝对于班婕妤的一切恩宠到了尽头。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所有的爱怜和佩服都在那个身轻如燕的翩翩舞女入宫后戛然而止。这样腹有诗书气的女子,输给起舞绕御帘的飞燕,输给妖娆入浴的合德,仿若是命中注定。

若非要和飞燕合德一比的话,班婕妤其实并不差,她有美貌、才智,而且还是名门闺秀、世家才女。只是她念的书多了,受得圣贤思想理学压制也太强。她太规整,太正经,做什么事都要循于理教。见汉成帝要以古礼行礼,汉成帝邀约同游,要搬出贤君名臣的名头。胜爱之时,这是贤良淑德,是知书达礼,感情淡了之后,也就变成了无趣的理由。

班婕妤是清醒明智的,不像许皇后,不能得到恩宠,还站在原地望穿秋水,徒劳地惹人厌弃。她对自己的处境有很深的认识,红颜易老,圣恩易逝。这是一个女知识分子的自觉与自省,班婕妤明白不能硬碰飞燕的盛宠,所以她自请去服侍太后,把后宫的风风雨雨丢到脑后。

班婕妤绝对料不到,一向清高孤傲眼里容不得污秽的自己,竟会成为宫怨的代言人。如果知道会是这样,哪怕在长信宫中孤独一生、青灯长伴,她也不会写那首《怨歌行》,让后世之人给她钉上宫怨的名头。

可惜哪怕才德贤良如她,哀怨绵延如《怨歌行》,终究是唤不回她爱的男人,反而让她成为了一个凄凄苦苦的怨妇。后人也从那洁白无瑕的团扇中去窥探深宫谍影,去窥探她那在宫中枯萎的美丽魂灵。

有人说,飞燕与合德这一对姐妹,生来就是倾城的祸水。汉成帝也说,吾当老死在“温柔乡”里。贤良淑德、才智兼备的班婕妤,遇上妖娆妩媚的飞燕姐妹,结局也很明显了。世人皆赞才女难得,有貌有才的才女更是难得,可是世人都被妖娆妩媚的舞女迷的神魂颠倒。不过班婕妤也因了她的一身才气,懂得审时度势,才不曾被卷入政治漩涡。在那朝生暮死的宫廷,也算是得此善终了吧。班婕妤的才智情怀奈何不了飞燕合德,飞燕合德的妩媚妖娆也奈何不了班婕妤的贤良淑德。

才德与妩媚,正如同枝开的两朵花。同枝而生,不必争荣。却总是要汲取同一株根茎的养分。生存面前,谁还会在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班婕妤的才德让她不与飞燕的妩媚相争,她退避三舍,她隐忍不发。纵是飞燕要赶尽杀绝,也斗不过她如水的才德与智慧。可以说,成就班婕妤的,是她的才德,是她落败的也是她的才德,但最终拯救她的还是她的才德。

对于赵飞燕,我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到了班婕妤身上,小编却怎么也开不了口。这个才华无双的女子,给当时只会莺歌燕舞的女子,敲响了一次警钟。当你无才无德时,男子希望你才貌双全。当你才德兼备时,男子又叹你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啊。男权社会里,所有的标准全靠按照男子的喜好来变换。只有当女性真正站到和男性平等的位置时,我们才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女子无才是德,有才也是德!


军事联盟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的这首《怨歌行》以秋扇被丢弃在竹编的箱子中,自比境遇,如同被抛弃的怨妇被冷落在深宫之中。而这位西汉的大才女在入宫初期也曾深受帝宠,只是无奈遇见了赵飞燕。

历史上班婕妤的家族可以说是非常的有势力了,班婕妤的父亲班况是一名大将军。而赵飞燕只是个普通穷苦人家的孩子,入宫后也只是一名舞女,毫无背景可言。按照一般的历史发展规律,最终被打入冷宫的应该是赵飞燕,而最终赵飞燕却做了皇后。

班婕妤之所以斗不过赵飞燕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男人的喜新厌旧

虽然班婕妤才貌出众,但是赵飞燕有着杨贵妃那样倾国倾城的美貌,而且舞姿轻盈如燕,而且比后来赵飞燕更加漂亮、更加工于心计的妹妹赵合德也进宫了。于是,赵氏姐妹“俱为婕妤,贵倾后宫”,班婕妤被彻底遗忘了!

2、性格的问题

班婕妤不懂献媚邀宠,一心只想做贤内助,辅佐君王,拘于礼法,庄重自持,太过于中规中矩。而赵氏姐妹妩媚妖娆,久而久之汉成帝自然而然对其失去兴趣。

3、看透男人的凉薄之面

赵飞燕姐妹进宫,就挑拨出一个许皇后巫蛊案,汉成帝顺势就废除了许皇后。赵飞燕姐妹还诬陷班婕妤也参与了参与“巫盎”案。班婕妤申辩:“妾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善良的人尚且没得到福分,做坏事又想得到什么呢?假如鬼神有知,也不会接受这种丧失为臣之礼的祷告;假如鬼神无知,向它们祷告也没有用,所以我不做这种事。”汉成帝认为班婕妤说的有道理,不但没责罚她,还赏赐了她一百黄金。既然汉成帝认可班婕妤的说法,却还是废除了许皇后,由此可以看出此人的凉薄之处了。

大山侃史

班婕妤之所以斗不过赵飞燕,除了本身的性格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源自于汉成帝本身,作为一个渣男,喜新厌旧,凉薄之极,即使没有赵飞燕,也依旧会有其他女人出现,班婕妤对赵飞燕不仅斗不过,更多的是死心后的不屑再斗,毕竟哀默大于心死。


我是【文史侃大山】,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吐槽。一起讨论历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赵飞燕出生于穷困潦倒的汉代宫府家奴的家庭中,由于家境贫寒,很小就被卖到阳阿公主家做了歌舞伎。但幸运的是,赵飞燕从小就凸显出了自己聪明过人的天资,所以在天赋异禀与辛勤的苦练之下,她不仅练就了一身高超的舞技,还拥有了一副迷人的歌喉。

史上记载的赵飞燕有着冷艳妖冶的迷人面孔,有着妖娆充满诱惑力的魔鬼身姿,更有着让人拍案叫绝的精妙的舞技。

话说有一次成帝出游,来到了阳阿公主家,于是公主就招来舞姬来为成帝献舞,赵飞燕就是这些舞姬中的一个。汉成帝被赵飞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和那婀娜曼妙的舞姿所倾倒,便被汉成帝带回宫中。

她是汉成帝的第二任皇后,据说她受成帝专近10年,进而贵倾后宫。

得后的赵飞燕并没有安于现状,她向往着得到皇帝更多的宠爱和在后宫中更高的地位。因为贪念使然,在那个男权社会中她只能靠着自己的姿色和心计来博得皇帝的恩宠。她的内心是恐惧和不安的,唯恐有一天集万于一身的自己会失去一切美好。这种心境搅乱了她正常的思维,她变得更加狠毒,用尽心思想把皇帝牢牢地捆在自己的身边。她依仗着皇帝的宠爱把后宫之中妨碍她、对她有威胁的宫人一一解决,甚至自己无法怀上龙种就把其他的皇子也残忍地杀害,赵飞燕引得成帝弃江山社稷于不顾实属一大罪过。

赵飞燕善用心机,利用她舞蹈的天赋令成帝痴迷,后又唯恐失宠竟唤来妹妹共侍一夫。由此赵氏姐妹专宠,不久皇后被废,赵飞燕如愿戴上了凤冠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在后宫呼风唤雨,残害宫人。当时的成帝也是被迷得七荤八素找不到方向,放纵着赵氏姐妹作威作福。当赵氏姐妹发现自己无法怀上成帝的子嗣时,她们内心又开始慌张了。古代的宫中都是母以子贵,她们唯恐那些有皇子的宫人将来对她们不利,居然缠着成帝去赐死自己的皇子。迷失心智的成帝未曾考虑到自己年已不惑,膝下犹虚,只是一味讨好赵氏姐妹,居然两次杀子,置江山社稷于不顾,成为令人唾弃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昏君。成帝纵欲过度而亡,赵飞燕在后宫的猖獗更是引起了朝野大臣的不满,成帝死后,赵飞燕被迫自尽身亡,从未干政的赵飞燕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赵飞燕悲惨的结局是在情理之中的,随着她的生活越来越有色彩,地位越来越尊贵,她的渴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从前的知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欲望。

她为了一己私欲,残害了多少无辜的被宠幸的宫人。她为了稳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迷惑圣上杀害皇子,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为了抚平自己心中的躁乱,达到一生尽享荣华的目的,她又剥夺了多少人生的权利。她像魔鬼般地不断索取她欲望中所要达到的,欲望吞噬了她纯洁的灵魂,使一个才貌并举的女人慢慢走向深渊,最终难逃一死。

能与四大美女并举的赵飞燕必定生得花容月貌,她那轻盈的身材和出众的舞技,更是能够使得她在后宫嫔妃中鹤立鸡群。有人说:“赵飞燕的绝妙舞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此看来,赵飞燕得到成帝的宠爱是轻而易举的,更加上赵飞燕的聪明机智,她能够在后宫站稳脚是绰绰有余的。假如飞燕不被欲望蒙蔽了双眼,按棒住自已躁动的心境,收起她张开的贪婪的臂膀,而仅凭着自己的才情,虽然或许得不到成帝的专宠,得不到皇后高高在上的位置,起码也可以保全自己后半生的性命,更不必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淫感皇帝的骂名。

赵飞燕是聪明的,更是愚钝的,她的心机都用在了如何取悦皇帝和维护自己的地位上。她也的确做到了,皇帝的专宠和皇后的风冠使她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她也失去了一个人最原始的良知,失去了世人对她的尊重,她的才貌也必然被她身后的骂名所掩埋。她可以狐媚成帝为其杀子,却依旧无法左右自己的生死。成帝死后,赵飞燕便开始失去了保护的屏障,最终也难逃罪责,自尽身亡。

欲望是一个无底深渊,被欲望套牢的人是很难重新走出去的。赵飞燕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象征,他们或者有着令人羡慕的姣好容貌,或者有着异于常人的才情,也有可能有着常人无法攀附的地位,但是当人的内在被欲望所控制时,这些优势便转化成了他们走上绝境的催化剂。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警示,当我们拥有的足以使自己平淡安定地生活时,还是应该知足常乐。摒弃了那些躁乱与欲望,无欲则刚,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将有益于人生道路的美好与长远。

天天开心历史


班婕妤争宠争不过赵飞燕,并不代表她是失败的。


班婕妤和赵飞燕都是汉成帝的嫔妃。

汉成帝就是被他爷爷汉宣帝刘病已称作“我家千里马”的那还小孩。

汉成帝刘骛因为极其好色宠爱赵飞燕和赵合德,光开花不结果,最终成了西汉末年第一个没生孩子的皇帝。

赵飞燕很得宠,也因此得了皇后的宝座,不仅如此,他还收养侄儿刘欣并扶持他当皇帝,当了太后。

当了太后又怎么样?也许是受赵飞燕姐妹的传染,刘欣这孩子,年纪轻轻就吃春药太多精尽而亡。

最终的胜利者还是班婕妤,因为他谁的话也不听,只听王政君的!

王政君是最后一位生下皇子的皇后。刘欣一死,王政君作为奶奶再次垂帘听政,赵飞燕靠边站,不久就死了。

班婕妤一开始也曾经受到汉成帝刘骛的宠爱,这种宠爱是喜欢他的才华,而不是美色。班婕妤也曾经剩下一个皇子,可惜夭折了。班婕妤不能有自己的孩子,这是宫斗必败的大前提。



最可惜的是,班婕妤不能和王政君一起享福。被赵飞燕排挤后,班婕妤就立刻皇帝专心伺候婆婆王政君。汉成帝死后,班婕妤自愿去给丈夫守灵,死的时候只有40岁。

相比西汉末年最成功的女人王政君,班婕妤与他只差有一个孩子。其他方面远胜于她。


1,班婕妤才华横溢。这让她像林徽因一样永远被人怀念。钟嵘《诗品》将班婕妤列入上品诗人十八位之列。西晋博玄诗赞她:“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臣君。纳侍显得,谠对解份。退身避害,云邈浮云。”

2,班婕妤有个很厉害的家族。班婕妤兄弟有班伯、班游、班稚等,都以学行驰名。

班稚的儿子为班彪,班彪又生子班固、班超,女班昭。班彪、班固、班昭均为东汉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东汉名将。

历史知事


班婕妤也曾深受汉成帝的恩宠,她之所以不敌赵飞燕,主要是因为自赵飞燕、赵合德进宫后,更加受到汉成帝的恩宠,她们的所受的宠爱超过了班婕妤。


并且因为赵氏姐妹的得宠,对当时的许皇后也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许皇后在处境也非常危险之下,许皇后就设神坛,一则诅咒赵氏姐妹,二则给汉成帝祈祷多福多寿。

而赵飞燕和赵合德知道后,就仗着汉成帝对她们的宠爱,却说许皇后诅咒她们的同时,还诅咒汉成帝,因此汉成帝大怒而废许皇后。

当时赵氏姐妹最大的敌人不仅是许皇后,还有就是班婕妤,班婕妤很有才学,深受汉成帝宠爱,所以她们想借诅咒事件诬陷班婕妤。汉成帝也决定处罚班婕妤,但班婕妤晓之以理、从容不迫的回答,让汉成帝对她没有了怀疑,同时又想到他们之前的情义,所以就没有追究班婕妤。


然而班婕妤却是一个很有德品之人,她生性淡泊,不愿生活在后宫明争暗斗之中,也不愿和别人因为地位、权利互相攻击、排挤、陷害、诬陷,她也不想招惹是非,所以这时班婕妤选择了明哲保身,自愿去侍候王太后。

因为王太后地位尊贵,班婕妤去侍候王太后,她在王太后那里也不怕赵氏姐妹的加害了。

所以虽然班婕妤表面上是败给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但他却给自己找到了后路,后来班婕妤在王太后那里,也专注于文学,写下了很多作品,在文学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在汉成帝驾崩后,班婕妤又自愿为汉成帝守墓,后来班婕妤因病去世。班婕妤因病去世,和赵合德、赵飞燕先后都是自杀而死的同时又落下不好的名声相比,显然要好的多。

班婕妤是当时的才女,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很好高,她善于辞赋,同时她还能出口成章,可谓是才思敏捷。班婕妤不仅善于辞赋,而且她还会写词、亦能谱曲、亦擅长音律,并且当时的王太后还把班婕妤比作曾辅佐楚庄王成就霸业的樊姬,这也是王太后对班婕妤的极大认同和赞扬。



而班婕妤能得到这样的认同,主要是因为她在妇德、妇容、妇才等一些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