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河西*今非昔比


南京的河西,是近些年兴旺发达的风水宝地,几日不见,就要刮目相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新CBD中心,寸土寸金的热土,各路房地产大佬的竞争战场,新南京人的美好家园。

我是90年代初搬到河西的,那时候河西刚刚开发,道路都没有修好,大片的农田菜地,水塘,南京的水产研究所就在河西,女儿养蚕,我就跑到后面桑田里采桑叶,一派田园风光。

我是2000年进入家装行业的,我在河西楼盘承接了几十个家装工地的设计,监理,管理工程,见证了河西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看着房地产发展的疯狂发展,感慨万分。

最早开发的小区是南湖、莫愁新寓,当时是为了解决下放户安置的问题,政府出资,一部分房子让南京效益好的大单位购买,就是现在这些房子的质量都不错,适合人居住。

龙江小区的开发,大部分是省级机关的福利房,七层,有地下室,没有车库,这样就限制了龙江的发展,有限的道路两边停满了私家车,没有电梯,也让老人上下不便,房子的套型不错,学区也不错,二手房的价格偏高。

突然河西出现了高层高档公寓房,客厅大,餐厅大,两个卫生间,有电梯,有地下车库,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的空间,于是最先富起来的一代,把福利房卖掉首付,然后贷款分期付款,眼光超前的解决了固定资产的投资问题,现在这些房子总价翻了好几倍,而且有价无市,业主不等着钱花,有车有房的白领成了新贵,这也是南京“东富西贵”的格局确认,新一轮房地产开发热浪滚滚,在河西拥有一套房成了多少人的梦想。

河西最大的卖点是奥体中心,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人在跑道上锻炼,整个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每年我都买计次卡游泳,每次从奥体东门回家,看着高楼上的彩虹灯,奥体红色的弧线倒映在喷水池中,南京眼步行桥,大剧院,图书馆,感叹南京的快速发展,给市民带来了观念的改变,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南京就是我们的家。

然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出现了决策失误和烂尾楼,在奥体中心的附近,有一个造型怪异的建筑,据说是画家陈逸飞牵头的美术馆,现在杂草丛生,毫无生气,资金链断裂了,就是建成了,能否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很难说,注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按照原来想象的计划,河西是准备建成商业区的,可现在公寓房价飞快的飙升,让那些房地产大佬赚的盆满钵溢,而办公用房则惨淡经营,空置率很高。嘉业国际城里面都是中小型公司,空关的也不少,南京人创业的积极性不高,一套房子几百万,炒房子比做生意的回报要大的多。有人把SOHO3Q推到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就是公用空间,带着笔记本租几张桌子就可以办公,开公司的门槛降低了。

好消息是二马要来了,马云准备把在江苏设立阿里巴巴总部,这是除杭州以外在全国设立的首个总部项目。腾讯也准备来南京开发,这样中国的三大网络公司就有两个落户河西,这是看中了南京的人才优势。南京人小富则安,不愿意到北上广打拼,如果在家门口也能到一流企业上班,拿高薪,看长江风景,那真是好事。

当然搭好雀巢,自然有凤凰栖枝,河西的后面是江心洲,据说要建高档别墅区,房子不是盖好就一定赚钱的,房子首要是看地段,看风水,留一片原汁原味的田园风景,远远比盖高楼大厦宝贵,我最喜欢到江心洲湿地公园的鱼嘴去发呆,看看滚滚长江水,在那里中分成夹江,郑和的船队从那里起航,南京人要走出围城,不要老是折腾,留一片空间,土地给我们的子孙,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要住自己建造的房子。